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1383发布日期:2018-11-02 23:0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注塑模具过程为把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现有的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通过自然冷却,制造外壳时的工作效率较低,没有多方向力的配合,不能自动脱模,容易沾附,若是发生喷头与模具槽内对接不准时,容易发生溢料,实用性较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且所述上模具的另一侧焊接有把手,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注塑机和内嵌槽,所述下模具底端的一侧焊接有气缸,所述下模具底端的四角处均嵌入设置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底座,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均设有壳体槽和把手槽,且所述壳体槽和所述把手槽相互连通,所述壳体槽和所述把手槽的横截面分别为同心圆形和矩形,上下所述壳体槽之间设有内腔,所述下模具的所述把手槽底部设有第一活塞杆,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内嵌槽的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二活塞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与所述壳体槽的交界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冷凝水管,且所述冷凝水管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曲折排列,所述冷凝水管的两个管口通过所述注塑机与外界导通,并与冷凝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且所述第一顶块的顶端套接有第一活塞圈,所述第一顶块与所述把手槽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活塞圈的直径与所述把手槽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顶块为圆柱形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且所述第二顶块的圆盘凸起处套接有第二活塞圈,所述第二顶块与所述壳体槽紧密贴合,且所述第二活塞圈直径与所述壳体槽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顶块为圆盘形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匀嵌入设置有三组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机的一侧安装有两组喷嘴,且所述喷嘴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槽导通,所述喷嘴的直径比所述壳体槽的直径小0.7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通过设有冷凝水管,曲折排列,并与冷凝机连接,冷凝机输送冷水从冷凝水管的一端进入,在装置内循环后,水最终从冷凝水管的另一端进入冷凝机,如此循环,将内部的热量带出,加快散热,提高了注塑成型的效率,设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分别为圆柱形不锈钢材质和圆盘形不锈钢材质,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顶块垂直上移,将把手槽内的冷却成型后的注塑材料顶起,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二顶块水平内移,将壳体槽内的冷却成型的注塑材料顶出,使其微动,方便脱模,避免沾附,设有三组配重块,使整体装置的重心下移,同时移动上模具时,避免带动下模具一起移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设有两组喷嘴,直径比壳体槽的直径小0.75mm,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壳体槽;3-冷凝水管;4-内腔;5-把手;6-下模具;7-底座;8-配重块;9-把手槽;10-转轴;11-第一顶块;12-第一活塞杆;13-气缸;14-支撑柱;15-第二顶块;16-第二活塞杆;17-内嵌槽;18-注塑机;19-喷嘴;20-第一活塞圈;21-第二活塞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暖瓶外壳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6,所述上模具1和所述下模具6之间的一侧通过转轴10连接,且所述上模具1的另一侧焊接有把手5,所述下模具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注塑机18和内嵌槽17,所述下模具6底端的一侧焊接有气缸13,所述下模具6底端的四角处均嵌入设置有支撑柱14,且所述支撑柱14的底端焊接有底座7,所述上模具1和所述下模具6的内部均设有壳体槽2和把手槽9,且所述壳体槽2和所述把手槽9相互连通,所述壳体槽2和所述把手槽9的横截面分别为同心圆形和矩形,上下所述壳体槽2之间设有内腔4,所述下模具6的所述把手槽9底部设有第一活塞杆12,且所述第一活塞杆12的一端与所述气缸13连接,所述内嵌槽17的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二活塞杆16。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4与所述壳体槽2的交界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冷凝水管3,且所述冷凝水管3在所述内腔4的内壁上曲折排列,所述冷凝水管3的两个管口通过所述注塑机18与外界导通,并与冷凝机连接,冷凝机能够输送冷水从冷凝水管3的一端进入,在装置内循环后,水最终从冷凝水管3的另一端进入冷凝机,如此循环,将内部的热量带出,加快散热,提高了注塑成型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12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11,且所述第一顶块11的顶端套接有第一活塞圈20,所述第一顶块11与所述把手槽9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活塞圈20的直径与所述把手槽9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顶块11为圆柱形不锈钢材质,第一活塞杆12垂直上移,带动第一顶块11将把手槽9内的冷却成型后的注塑材料顶起,暖瓶外壳整体得到垂直向上的外力,方便脱模,避免成型的把手沾附在把手槽9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塞杆16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15,且所述第二顶块15的圆盘凸起处套接有第二活塞圈21,所述第二顶块15与所述壳体槽2紧密贴合,且所述第二活塞圈21直径与所述壳体槽2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顶块15为圆盘形不锈钢材质,第二活塞杆16水平内移,带动第二顶块15将壳体槽2内的冷却成型的注塑材料顶出,使其微动,暖瓶整体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方便脱模,避免成型的壳体沾附在壳体槽2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7的内部均匀嵌入设置有三组配重块8,配重块8能够使整体装置的重心下移,同时在移动上模具1时,避免带动下模具6一起移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机18的一侧安装有两组喷嘴19,且所述喷嘴19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槽2导通,所述喷嘴19的直径比所述壳体槽2的直径小0.75mm,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提高了实用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配重块8降低了装置重心,稳定性较高,检查好内部结构后,使用把手5,将上模具1与下模具6闭合,打开注塑机18开始工作,熔化的物料从两组喷嘴19进入到壳体槽2和把手槽9中,待槽内充满了物料后,通过打开冷凝机,输送冷水从冷凝水管3的一端进入,由于冷凝水管3与壳体槽2紧密贴合,热传导到冷凝水管3内,对冷凝水管3内的冷水加热,在装置内循环后,热水最终从冷凝水管3的另一端进入冷凝机内部,冷凝机再对热水冷却,热量被带出,加快散热,在物料冷却成型后,人工打开气缸13工作,第一活塞杆12垂直上移,带动第一顶块11将把手槽9内的冷却成型后的注塑材料顶起,暖瓶外壳整体得到垂直向上的外力,另一气缸在气缸13将成型的把手完全顶出把手槽9后开始工作,第二活塞杆16水平内移,带动第二顶块15将壳体槽2内的冷却成型的注塑材料顶出,使其微动,暖瓶整体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方便脱模,避免物料沾附,由于第一顶块11和第二顶块15分别套接有第一活塞圈20和第二活塞圈21,能够避免物料漏出,同时方便将成型的物料推出,完成自动脱模注塑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