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481发布日期:2019-02-22 22:1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发动机、传动部分、行车部分、操作制动部分、驾驶室货厢部分、电气部分、仪表部分等七部分组成。在行车时,人手握持住把手,人手一般暴露在空气中,当冬季温度较低时,吹过来的寒风对骑车者的手掌吹刮伤害十分严重,一般需要在摩托车的车头部分安装挡风玻璃,挡风玻璃能避免冷风直接的冲击到人手上,同时能够让冲击到挡风玻璃上气流沿挡风玻璃的表面流动,减小形成阻力,这就要求挡风玻璃的抗冲击的性能好,不能能够对气流进行阻挡,还要能挡住前方的小虫、小石头等物质。

常见的提高挡风玻璃的性能的方式是在挡风玻璃原材料内加入一些添加物以便于原材料的加工或提升成品的性能,是工人甲将加热后处于熔融状态的原材料送到一定位置,工人乙将添加物送到原材料上,然后工人丁立即对其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后的混合物送入到压制成型的加工装置处,从而保证了原材料不会在未搅拌均匀前温度已经冷却到无法进行压制成型。所以这种单独安排工人加入添加物时,会导致加工期间的人力耗费过大;不单独安排工人时,容易因为时耗过长而导致原材料温度降低太多的情况;且上述方案中的搅拌装置不能实现一边搅拌,一边向原材料中添加添加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以实现制作摩托车挡风玻璃过程中,搅拌叉能一边搅拌一边向原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搅拌的搅拌叉,所述搅拌叉包括转动连接的搅拌杆和搅拌部,所述搅拌杆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与搅拌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与搅拌杆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杆与转动轴之间留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活塞和螺纹杆且螺纹杆与转动轴螺纹连接,螺纹杆与搅拌部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螺纹杆与活塞之间固定设有拉簧;

所述搅拌杆上还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搅拌部内留有与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搅拌部上设有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出料口。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在于:本方案利用电机带动搅拌部转动,从而提升了搅拌效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为手动翻转搅拌叉进行搅拌而言,本方案既提升了搅拌效率,又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耗费,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

本方案的活塞每次沿搅拌杆轴向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所以每次搅拌时吸入第一容纳腔内的添加物是等量的,同时每次挤出到原材料内的添加物也是等量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人工控制加入的添加物的量而言,本方案能实现每次向原材料中加入等量的添加物,从而实现了控制最终产品内添加物的含量,使最终产品的质量更均衡;

本方案的搅拌部上均匀设有出料口,所以添加物是均匀充入原材料内的,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将添加物加入原材料中,另一个人再立即对其进行搅拌相比,本方案的添加物进入原材料时已是分布在原材料的四周,所以本方案的添加物与原材料的结合更均匀;同时,本方案的添加物是受到活塞的挤压冲入原材料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添加在原材料发外表面上,本方案的添加物有一部分能借助冲击时的势能冲入原材料内,从而增大了添加物与原材料接触的表面积,即增加了两者的混合度,为两者的充分混合提供的基础;

本方案的搅拌叉可实现边搅拌边加添加物,与现有技术中单独安排一个人将添加物加入原材料中另一个人再立即对其进行搅拌相比,本方案能节省人力,降低产品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所述搅拌杆靠近搅拌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缘,搅拌部内设有用于与凸缘配合的凹槽。

在搅拌杆的靠近搅拌部的一端通过凸缘与凹槽的配合而实现了与搅拌部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相对于不设置凸缘与凹槽的方式而言,本方法能提升整个搅拌叉的稳定性,使搅拌部与搅拌杆只能相对转动而不会产生径向的晃动。

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加工有盲孔,拉簧固定设于盲孔内且拉簧的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将拉簧设于盲孔内有利于保证活塞与螺纹杆一起上下移动的滑移量,避免了螺纹杆恢复原位后,拉簧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与活塞受到的阻力相等后就无法带动活塞继续做恢复原位的运动,从而导致的拉簧无法带动活塞完全恢复到原位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上还设有内螺纹,转动轴上设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外螺纹,螺纹杆靠近搅拌部的一端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

转动轴的底端不设置外螺纹能保证活塞下端的第一空腔的侧壁光滑,从而避免了添加物嵌入螺纹间隙内导致的活塞无法将添加物完全添加到原材料内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搅拌杆的内壁沿轴向加工有导向槽,螺纹杆上固定连接与导向槽配合的滑块。

设置导向槽能引导螺纹杆只能做轴向的滑动,避免了螺纹杆与转动轴一起转动导致转动轴的转动无法完全转化为轴向的滑动的情况,保证了活塞能对第一空腔形成足够的挤压作用。

进一步,所述搅拌杆外表面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电源开关。

将电源开关设置在搅拌杆上有利于操作搅拌杆的工人实时变化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的搅拌部与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杆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搅拌杆1、转动轴2、驱动电机3、按钮4、第一搅拌部5、第二搅拌部6、第三搅拌部7、出料口8、进料口9、活塞10、螺纹杆11、第一空腔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摩托车工件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搅拌的搅拌叉,搅拌叉包括搅拌杆1和转动连接在搅拌杆1底部的搅拌部,搅拌部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第一搅拌部5、第二搅拌部6和第三搅拌部7。具体设置如下,搅拌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缘,搅拌部内一体成型有用于与凸缘配合的凹槽,从而实现了搅拌杆1与搅拌部的转动连接。搅拌杆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转动轴2的底部与搅拌部固定连接。具体设置如下,转动轴2的顶部与搅拌杆1转动连接且搅拌杆1的顶部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驱动电机3与搅拌杆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选用可以正反转的电机,且搅拌杆1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的电源开关。搅拌杆1的下端与转动轴2之间留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活塞10,活塞10上方的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与搅拌杆1竖直滑动连接,具体设置如下,搅拌杆1的内壁沿轴向加工有导向槽,螺纹杆11顶部的侧面上固定连接与导向槽配合的滑块。螺纹杆11内加工有内螺纹,转动轴2的上端加工有与螺纹杆11配合的外螺纹,转动轴2的下端外表面保持光滑不设置外螺纹,以保证活塞10下端的第一空腔12的侧壁光滑,从而避免了添加物嵌入螺纹间隙内导致的活塞10无法将添加物完全添加到原材料内的情况。螺纹杆11与活塞10之间还固定设有拉簧,具体设置如下,螺纹杆11的底部加工有盲孔,拉簧位于盲孔内且拉簧的上端与螺纹杆11焊接,拉簧的下端与活塞10的上表面焊接,从而使得静止状态下时,活塞10的上表面与螺纹杆11的下表面紧密抵靠。

搅拌杆1上还开通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与第一容纳腔连通;搅拌部内留有与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搅拌部上开通有出料口8,出料口8与第二容纳腔连通。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待熔融状态的原材料进入加工台上后,手持搅拌杆1将搅拌部插入到原材料中,按下按钮4使驱动电机3通电,电机带动转动轴2转动,转动轴2带动搅拌部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原材料的搅拌。

转动轴2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螺纹杆11向下移动,螺纹杆11下移带动活塞10下移,活塞10下移到进料口9下方后会挤压活塞10下侧的第一容纳腔内的添加物,从而将添加物从第一容纳腔内挤到第二容纳腔内,进而使添加物通过出料口8冲入原材料内,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添加物添加在原材料的表面上而言,本方案的添加物不仅是处于原材料的外表面,更能冲入一些进入原材料内部,从而为两者的混合提供了便利;同时第二搅拌部6位于原材料内的,从第二搅拌部6内冲出的添加物也是直接陷入到原材料内部的;本方案的添加物是随着搅拌部的转动向原材料内冲出的,在原材料上的分布是均匀的,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将添加物加入原材料中使添加物全部堆积在一处直接进行搅拌相比,本方案的添加物进入原材料时已是分布在原材料的四周。再者,电机带动搅拌部快速旋转,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工翻动搅拌部而言,本方案的添加物与原材料的结合更均匀。

当添加物完成添加后,启动电机反向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轴2反向转动,转动轴2带动搅拌部反向旋转,从而继续对原材料进行搅拌;转动轴2还会同时带动螺纹杆11向上移动恢复原位,同时,活塞10失去了螺纹杆11的作用力会在拉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活塞10的下表面移动到进料口9的上方使进料口9与第一空腔12连通后,活塞10继续移动会将添加物吸入到第一空腔12内待用。所以本方案能实现自动添加添加物,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安排一人将添加物加入到原材料内,然后另一人立即开始对其进行搅拌相比,本方案既能节约人力成本,又能降低加入添加物到搅拌之间的时间间隙,从而降低时间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