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5478发布日期:2019-06-14 22:07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针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普遍运用的吹杆结构复杂,组装维护相当麻烦,对技工操作水平要求高,如果技工疏忽会导致产品不良且不容易发现,使得不良品流入市场,破坏公司品牌以及损坏消费者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吹针杆是空心杆结构,吹针杆的内腔设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两端通过焊接与吹针杆的内腔壁密封连接,吹针杆的内腔壁与分流管的外圆面之间形成冷却腔,冷却腔的一侧端贯通连接进水PT水咀,冷却腔的另一侧端贯通连接出水PT水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吹针杆的底端设有与分流管相配合的吹针杆螺栓;吹针杆的顶端套设有吹针头,吹针杆的外侧面上部套设有与吹针头相配合的切割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吹针杆与吹针头之间是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流管是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水PT水咀与出水PT水咀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冷却水通过进水PT水咀进入冷却腔,在分流管的作用下,水流均匀的分流在吹针杆的内腔,从而充分带走吹针杆上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PT水咀排出,从而实现吹针杆充分冷却,有利于瓶子头部快速成型;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对技工操作水平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的横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吹针头,2-切割套,3-吹针杆,4-分流管,5-进水PT水咀,51-出水PT水咀,6-吹针杆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吹针杆简易装置,所述吹针杆3是空心杆结构,吹针杆3的内腔设有分流管4,所述分流管4是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分流管4的两端通过焊接与吹针杆3的内腔壁密封连接,所述吹针杆3的内腔壁与分流管4的外圆面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一侧端贯通连接进水PT水咀5,冷却腔的另一侧端贯通连接出水PT水咀51,所述进水PT水咀5与出水PT水咀51在同一条直线上,冷却水通过进水PT水咀5进入冷却腔,在分流管4的作用下,水流均匀的分流在吹针杆3的内腔,从而充分带走吹针杆3上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PT水咀51排出,从而实现吹针杆3充分冷却,有利于瓶子头部快速成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吹针杆3的底端设有与分流管4相配合的吹针杆螺栓6,吹针杆3通过吹针杆螺栓6螺纹连接在吹塑机上;所述吹针杆3的顶端套设有吹针头1,吹针杆3与吹针头1之间是螺纹连接,吹针杆3的外侧面上部套设有与吹针头1相配合的切割套2。

实施例1-2的工作原理,冷却水通过进水PT水咀5进入冷却腔,在分流管4的作用下,水流均匀的分流在吹针杆3的内腔,从而充分带走吹针杆3上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PT水咀51排出,从而实现吹针杆3充分冷却,有利于瓶子头部快速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冷却水通过进水PT水咀5进入冷却腔,在分流管4的作用下,水流均匀的分流在吹针杆3的内腔,从而充分带走吹针杆3上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PT水咀51排出,从而实现吹针杆3充分冷却,有利于瓶子头部快速成型;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对技工操作水平要求不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