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800发布日期:2019-10-13 00:0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模具产品内部加直顶是杯头螺丝直接锁到顶针板上,针板顶出时带动直顶一起顶出产品,直顶回位完全是靠针板拉回;如果回位不到位,直顶也会回位有问题,造成产品起级或者是多胶披峰,很难处理,给产品造成不良,修模费时费力。所以有必要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使直顶回位,提高模具生产及维护的效率的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包括后模镶件、直顶、弹簧、硬片、板体和针板,所述后模镶件置于所述直顶的上端,所述板体水平布置置于所述直顶的下端,所述针板水平布置置于所述板体的下端;所述直顶竖直布置,所述直顶的上端部向上与所述后模镶件连接,所述直顶的下端部向下穿过所述板体与所述针板连接,且所述板体与所述直顶固定连接;

所述板体对应所述直顶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槽体,所述弹簧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直顶上;所述针板对应所述直顶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槽体,所述硬片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硬片通过螺丝与所述直顶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部紧贴所述硬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处于压缩状态的碟形弹簧进行恢复,对板体产生反弹作用力,板体带动直顶竖直移动回位,使得板体快速回位,避免了产生起级或者多胶披峰;提高模具生产及维护的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所述螺丝为平头螺丝。

进一步,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口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半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与所述针板的上端面连接处的截面呈弧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结构便于硬片和螺丝伸入第二槽体内,还便于硬片和螺丝脱离第二槽体,便于板体带动直顶竖直移动回位。

进一步,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第二槽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垫对应处于所述螺丝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硅胶垫能缓冲硬片和螺丝,提升本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便于板体带动直顶竖直移动回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后模镶件,2、直顶,3、弹簧,4、硬片,5、板体,6、针板,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复位装置,包括后模镶件1、直顶2、弹簧3、硬片4、板体5和针板6,所述后模镶件1置于所述直顶2的上端,所述板体5水平布置置于所述直顶2的下端,所述针板6水平布置置于所述板体5的下端;所述直顶2竖直布置,所述直顶2的上端部向上与所述后模镶件1连接,所述直顶2的下端部向下穿过所述板体5与所述针板6连接,且所述板体5与所述直顶2固定连接;

所述板体5对应所述直顶2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槽体,所述弹簧3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弹簧3套装在所述直顶2上;所述针板6对应所述直顶2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槽体,所述硬片4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硬片4通过螺丝7与所述直顶2连接;所述弹簧3的下端部紧贴所述硬片4。

直顶2回位完全是靠针板6拉回;如果针板6回位不到位,直顶2也会回位有问题,在针板2没有完全复位的时候,处于压缩状态的碟形弹簧进行恢复,对板体5产生反弹作用力,板体5带动直顶2竖直移动回位,使得板体5快速回位,避免了产生起级或者多胶披峰;提高模具生产及维护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弹簧3为碟形弹簧;所述螺丝7为平头螺丝。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口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半径。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与所述针板6的上端面连接处的截面呈弧形结构。

弧形结构便于硬片4和螺丝7伸入第二槽体内,还便于硬片4和螺丝7脱离第二槽体,便于板体5带动直顶2竖直移动回位。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第二槽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垫对应处于所述螺丝7的下方。

硅胶垫能缓冲硬片4和螺丝7,提升本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便于板体5带动直顶2竖直移动回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