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剥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0541发布日期:2019-04-17 04:4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剥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3d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线剥离机构。



背景技术:

光固化式3d打印机基于光固化成型原理,不同于fdm机器使用线材,光固化3d打印机耗材是光敏树脂,成型精度高,表面效果好,比pla材质的模型表面更加光滑。根据所采用光源的不同,可以细分为sla和dlp两种光固化机器。

sla它采用的是激光照射光敏树脂的方式,类似于fdm,成型过程都是走轨迹。激光头依照模型切片生成的g代码,从点到面再到线,顺序扫描每一层模型切面。被激光照射到的光敏树脂迅速固化。为了实现高速扫描,激光经激光器产生经过xy两个垂直方向的振镜依次反射,再照射到树脂表面。类似机器有form1+,成型精度高,大部分的高精度工业级光固化机器都是采用sla。

dlp式光固化3d打印机速度就要快得多了,因为它的光源是来自投影仪或者led屏。每次将一个模型的切面通过白光照射到树脂,未成型的部分是黑色,利用这种方式每次成型一个面,速度优势明显,但是精度要略低于sla。它的打印时间只取决于索要打印模型的高度,而与模型数量以及体积无关。采用这种方式可实现小批量快速生产。

dlp式3d打印机又分为上投式和下投式,下投式即投影仪在下方,树脂槽底部透明,内侧覆盖离型膜或者硅胶,以避免模型固化在槽上,每次成型平台上抬一个层厚的距离。不过为了能够充分离型以及底部补充树脂,一般采用先升再降的方式,即如果以0.1mm层厚打印,先抬高5mm,再下降4.9mm。这种方式在离型动作过程中打印平台运动量大,3d打印速度慢。而且由于采用的是面剥离技术,剥离力量大,导致需要离型时间长容易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剥离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剥离机构,设于光固化3d打印机的树脂槽的底部,树脂槽底部设有离型膜,离型膜具有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量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光固化3d成型件沿离型膜内侧成型,每次成型后光固化3d成型件上抬一个层厚的距离,线剥离机构设于离型膜外侧,用于使离型膜以线性扫描的方式与光固化3d成型件进行剥离。

具体地,线剥离机构由离型膜一端平移至另一端。

优选地,线剥离机构包括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剥离槽,剥离槽口部与离型膜外侧相顶触并密封连接,剥离槽与一个真空泵通过管路相连接,真空泵工作时抽出剥离槽内部的空气并在剥离槽内形成负压状态,在负压作用下,离型膜进入剥离槽内部,进而与其内侧的光固化3d成型件脱离。

具体地,剥离槽与平移驱动机构相连接,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剥离槽由离型膜一端至另一端来回平移,在平移过程中,剥离槽口部与离型膜外侧表面维持密封状态。

优选地,剥离槽由离型膜一端至另一端平移一次的时间为1s-2s。

优选地,剥离槽还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的真空压力值的真空度传感器,通过监测真空压力值能够判断离型膜剥离成功否,如果失败则尝试再次剥离或者生成剥离高度辅助剥离。

优选地,平移驱动机构为丝杆电机组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线剥离机构,利用剥离槽体形成真空刮刀,从面剥离转换为线剥离,剥离力量可以降低为原剥离力度的近1/100,这样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四点有益效果:

(1)剥离力低,可以采取更高剥离速度。当前市面采用的面剥离单次时间为10s-15s不等。采用线剥离技术可以实现单次1s-2s的剥离速度。单层打印时间可达到3s每层,速度高达120mm/h。

(2)剥离力度低,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支撑强度要求。

(3)真空刮刀切入可以实现树脂速度填充,推出可以实现树脂的刮平,可以实现极高粘度树脂,包括膏状树脂的打印。

(4)剥离失败会导致真空度下降,监测真空压力值可以判断剥离成功否,如果失败则可以尝试再次剥离或者生成剥离高度辅助剥离。确保每次剥离成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线剥离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剥离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线剥离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线剥离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线剥离机构。如图所示,该装置设于光固化3d打印机的树脂槽1的底部。

其中,树脂槽1底部设有离型膜2。

离型膜2具有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量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

光固化3d成型件3沿离型膜2内侧成型,每次成型后光固化3d成型件3上抬一个层厚的距离。

线剥离机构设于离型膜2外侧,用于使离型膜2以线性扫描的方式与光固化3d成型件3进行剥离。

具体地,线剥离机构由离型膜2一端平移至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线剥离机构包括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剥离槽4。

剥离槽4口部与离型膜2外侧相顶触并密封连接。

剥离槽4与一个真空泵(图未示)通过管路相连接。

真空泵工作时抽出剥离槽4内部的空气并在剥离槽4内形成负压状态。

在负压作用下,离型膜2进入剥离槽3内部,其内侧形成弧形的凹陷b。

凹陷b的前端即为离型膜2与光固化3d成型件3的剥离线。

剥离槽4与平移驱动机构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平移驱动机构为丝杆电机组件5。

丝杆电机组件5驱动剥离槽4由离型膜2一端至另一端来回平移,在平移过程中,剥离槽4口部与离型膜2外侧表面维持密封状态。

优选地,剥离槽4由离型膜2一端至另一端平移一次的时间为1s-2s。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剥离槽2还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的真空压力值的真空度传感器,通过监测真空压力值能够判断离型膜剥离成功否,如果失败则尝试再次剥离或者生成剥离高度辅助剥离。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线剥离机构,利用剥离槽体形成真空刮刀,从面剥离转换为线剥离,剥离力量可以降低为原剥离力度的近1/100,这样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四点有益效果:

(1)剥离力低,可以采取更高剥离速度。当前市面采用的面剥离单次时间为10s-15s不等。采用线剥离技术可以实现单次1s-2s的剥离速度。单层打印时间可达到3s每层,速度高达120mm/h。

(2)剥离力度低,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支撑强度要求。

(3)真空刮刀切入可以实现树脂速度填充,推出可以实现树脂的刮平,可以实现极高粘度树脂,包括膏状树脂的打印。

(4)剥离失败会导致真空度下降,监测真空压力值可以判断剥离成功否,如果失败则可以尝试再次剥离或者生成剥离高度辅助剥离。确保每次剥离成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剥离机构,设于光固化3D打印机的树脂槽的底部,树脂槽底部设有离型膜,线剥离机构设于离型膜外侧,用于使离型膜以线性扫描的方式与光固化3D成型件进行剥离。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线剥离机构,利用剥离槽体形成真空刮刀,从面剥离转换为线剥离,剥离力量可以降低为原剥离力度的近1/100,这样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四点有益效果:(1)剥离力低,可以采取更高剥离速度。(2)剥离力度低,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支撑强度要求。(3)可以实现极高粘度树脂,包括膏状树脂的打印。(4)监测真空压力值可以判断剥离成功否,如果失败则可以尝试再次剥离或者生成剥离高度辅助剥离。确保每次剥离成功。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兴;王文刚;冯惠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艾斯美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8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