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7357发布日期:2020-01-10 2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1)、料斗(2)、原料散流装置(3)、支撑脚(4)、挤压装置(5)、机体(6)、电动液压缸(7)、出料管(8),所述机体(6)底连接有支撑脚(4)、电动液压缸(7),一侧连通有出料管(8),顶装有带混合搅拌装置(1)的料斗(2),内置有挤压装置(5)、原料散流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散流装置(3)包括有三角导向块(31)、进料口(32)、均流孔(33)、原料吹动机构(34)、均流管(35),所述均流管(35)顶连有三角导向块(31),内设有原料吹动机构(34),所述三角导向块(31)与均流管(35)形成与料斗(2)连通的进料口(32),所述均流管(35)底均布有均流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吹动机构(34)包括有固定筒(q1)、x型组件(q2)、正反转电机(q3)、齿轮传动组件(q4)、主轴(q5),所述固定筒(q1)内设有主轴(q5),所述主轴(q5)套置有x型组件(q2)3组及以上,每组所述x型组件(q2)均与固定筒(q1)、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设有两组且通过正反转电机(q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q1)包括有导向条(q11)、筒体(q12)、双向导气筒(q13)、活塞杆(q14)、散气罩(q15)、金属网(q16),所述筒体(q12)两内侧均布有双向导气筒(q13),两内端均布有导向条(q11),每个所述双向导气筒(q13)均配合有两根活塞杆(q14),同层四根所述活塞杆(q14)均连于同一个x型组件(q2),所述筒体(q12)外装有带金属网(q16)的散气罩(q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组件(q2)包括有第一连杆(q21)、内装环(q22)、第二连杆(q23)、外装环(q24),所述内装环(q22)内置于外装环(q24)且两者均与主轴(q5)配合,所述外装环(q24)连有第二连杆(q23)2根,所述内装环(q22)接有第一连杆(q21)2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的外末端均开设有导向槽(a),所述导向槽(a)均与导向条(q11)配合,两根所述第二连杆(q23)及两根所述第一连杆(q21)均呈180度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均连接有活塞杆(q14)且都与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环(q24)包括有弧形开口(q241)、小圆孔(q242)、大圆孔(q243)、环体(q244),所述环体(q244)上开大圆孔(q243),下设小圆孔(q242),所述环体(q244)外设有弧形开口(q241)2个,所述第一连杆(q21)贯穿于弧形开口(q241)而与内装环(q22)连接,所述小圆孔(q242)与主轴(q5)配合,所述第二连杆(q23)与环体(q24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包括有第一齿条板(q41)、第一转轴(q42)、第一齿轮(q43)、弧形座(q44)、第二齿轮(q45)、第二转轴(q46)、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一转轴(q42)上均布有第一齿轮(q43),所述第二转轴(q46)均布有第二齿轮(q45),同层的第一齿轮(q43)与第二齿轮(q45)配合,所述第一齿轮(q43)均配合有第一齿条板(q41),所述第二齿轮(q45)均配合有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二齿条板(q47)、第一齿条板(q41)均与弧形座(q44)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板(q41)与第二连杆(q23)相连,所述第二齿条板(q47)与第一连杆(q21)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一转轴(q42)与另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二转轴上均套置有传动轮(b),两个所述传动轮(b)通过传动带与正反转电机(q3)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