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7378发布日期:2020-01-10 21:5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技术炼狱,尤其是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螺丝刀由螺丝刀头和螺丝刀柄两部分组成,用户使用时,需要将手心抵靠在螺丝刀柄尾端,从而便于发力旋转螺丝刀头,而为了增大用户与螺丝刀柄尾端的摩擦力,需要在螺丝刀柄尾端设置螺丝刀帽。现有的螺丝刀帽生产方法是通过人工方式将螺丝刀帽逐一排列到注塑模板内,然后使用注塑设备对注塑模板进行注塑,在螺丝刀帽外侧形成防滑层,而且注塑完成后,需要工人将成品整体从注塑模板内取出,这种通过人工方式对螺丝刀帽进行二次注塑的生产工艺,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螺丝刀帽大批量生产的需求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

启动控制装置,由控制端输入控制指令,

控制装置通过网卡模块接收控制端送来控制命令数据包,从该控制命令数据包解析出控制指令,传输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初始化操作,并发送控制指令至上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

上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动作,将上料架组件上的定位区放置的工件移动至第一注塑机,

第一注塑机,在工件的刀柄处进行硬塑处理形成一层硬塑层,

注塑完成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移动,将工件移动至冷却架组件上方设置的第一中转区,完成后上料机械手组件回位,

控制装置发送控制至中转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控制中转机械手组件将工件由第一中转区移动至浸泡箱,进行注塑后冷水浸泡处理,

将浸泡后的工件移动至冷却架上端进行冷却,

将冷却后工件送入吹风架进行表面水快速吹风处理,

将吹风处理后的工件移动至加热板进行水分蒸发处理,

第二注塑机,在硬塑层上进行软塑处理形成一层软塑层,

控制装置发送控制至下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将工件移动至下料架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料架组件设置在第一注塑机左侧,

在第一注塑机上端设置有上料机械手组件,

所述第一注塑机的右侧设置有冷却架组件,

在冷却架组件处设置有中转机械手组件,

所述冷却架组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注塑机,

所述第二注塑机的上端设置有下料机械手组件,

在所述第二注塑机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架组件;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冷却架组件的下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料架组件包括上料支架,

设置在上料支架上的定位架,由定位架组成定位区。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械手组件、中转机械手组件以及下料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相同,

均包括机械手支架,设置在机械手支架上的x轴移动组件,

设置在x轴移动组件上的y轴移动组件,

设置在y轴移动组件上的z轴移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支架上的x轴梁架,

设置在x轴梁架上的x轴滑轨,

设置在x轴滑轨上的x轴滑架,

设置在y轴梁架,

设置在x轴滑架一端的机械手电控箱以及设置在x轴滑架上端的y轴驱动部和z轴驱动部,

在所述x轴梁架一侧设置有x轴驱动部,x轴驱动部与x轴拖链连接,所述x轴拖链与x轴滑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x轴滑架上的y轴梁架,

设置在y轴梁架内侧一面上的y轴导轨,

y轴导轨上设置有y轴滑架,

设置在y轴滑架上的z轴固定架,

所述y轴梁架上端还设置有y轴拖链,

所述y轴拖链与y轴驱动部连接,所述y轴拖链与y轴滑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滑架,

设置在z轴滑架内的滑槽,

设置在滑槽内的z轴滑轨,

所述z轴滑轨固定在z轴梁架上,

所述z轴梁架设置在z轴滑架的内部,

在z轴梁架的底部设置有抓取机械手,

所述z轴梁架通过z轴拖链与z轴驱动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架组件包括下料支架,

设置在下料支架上端的下料槽,在下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下料斗,

设置在下料斗直顶气缸以及横顶气缸,所述下料斗设置在下料平台上,

在下料平台上且在下料斗顶沿处设置有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滑轨,

设置在限位滑轨左右两侧的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

分别设置在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处的左限位气缸和右限位气缸,所述左限位气缸与左限位滑块连接,所述右限位气缸与右限位滑块连接。

本发明通过将工件放置在上料架组件上的定位区,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移动,将工件由定位区放置到第一注塑机,由第一注塑机进行硬塑处理,完毕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移动,将工件移动至冷却架组件上方设置的第一中转区,完成后上料机械手组件回位,控制装置控制中转机械手组件将工件由第一中转区移动至浸泡箱,完成工件冷水浸泡处理,之后由中转机械手组件将浸泡后的工件移动至冷却架上端进行冷却,冷却后由中转机械手组件将冷却后的工件移动至吹风架进行表面水快速吹风处理,再由中转机械手组件将吹风处理后的工件移动至加热板进行水分蒸发处理,水分蒸发处理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将工件移动至第二注塑机,由第二注塑机完成处理由控制装置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将工件移动至下料架组件。上述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将整个工艺形成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冷却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料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料机械手组件、中转机械手组件以及下料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工字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丝刀立式注塑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架组件7,该上料架组件7设置在第一注塑机左侧,在第一注塑机上端设置有上料机械手组件6,所述第一注塑机的右侧设置有冷却架组件5,在冷却架组件5处设置有中转机械手组件4,所述冷却架组件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注塑机2,所述第二注塑机2的上端设置有下料机械手组件3,在所述第二注塑机2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架组件1;

在上述中,第一注塑机和第二注塑机均采用现有的设备,可以选择东洋si-180iv型号的注塑机。

在上料之前,将工件放置在工字模内,

参照图5,所述工字模700的下端部701设置有多个放置工位,工件702放置在放置工位,然后将工字模700放置在定位区。

一控制装置,设置在冷却架组件5的下端内部,

启动控制装置,由控制端输入控制指令,

控制装置通过网卡模块接收控制端送来控制命令数据包,从该控制命令数据包解析出控制指令,传输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初始化操作,并发送控制指令至上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

上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6动作,将上料架组件7上的定位区放置的工件移动至第一注塑机,

第一注塑机,在工件的刀柄处进行硬塑处理形成一层硬塑层,

注塑完成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6移动,将工件移动至冷却架组件5上方设置的第一中转区500,完成后上料机械手组件6回位,

控制装置发送控制至中转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控制中转机械手组件4将工件由第一中转区500移动至浸泡箱503,进行注塑后冷水浸泡处理,

将浸泡后的工件移动至冷却架505上端进行冷却,

参照图1和图2,工字模700放置在冷却架505上端,冷却架505设置有多排,每一排设置有多个,每一个下端均设置有水槽。

将冷却后工件送入吹风架504进行表面水快速吹风处理,所述吹风架504设置在吹风滑架510上,吹风滑架510设置在吹风滑轨501上,在吹风滑轨501处设置有吹风移动气缸502,在吹风移动气缸502与吹风滑架510连接。所述吹风滑轨501设置在第一中转区500后侧,且在浸泡箱503的前侧,在本发明中,在第一中转区500和吹风滑轨501之间设置有立式吹风口(附图中未画出),也可以在此处设置一个风扇。只要可以达到吹风的效果即可。

在吹风的过程中,吹风移动气缸502带动吹风滑架510左右移动,使得吹风架504上工字模700上的工件达到均匀受风。

将吹风处理后的工件移动至加热板507进行水分蒸发处理,在本发明中,加热板507设置在加热滑轨509上,在加热滑轨509处设置有加热移动气缸508,加热移动气缸508将加热板507的工字模移动至紧邻第二注塑机2处,方便下料机械手3完成取工件操作。所述加热板507内置加热丝,将工字模700放置在加热板507上时,可以达到工件均匀受热的效果。

在上述中,所述加热滑轨509设置在冷却架505的右侧。

第二注塑机2,在硬塑层上进行软塑处理形成一层软塑层,

控制装置发送控制至下料机械手组件控制端,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将工件3移动至下料架组件1。

在上述中,所述上料架组件7包括上料支架,设置在上料支架上的定位架,由定位架组成定位区。

在上述中,所述上料机械手组件、中转机械手组件以及下料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机械手支架400,设置在机械手支架400上的x轴移动组件,设置在x轴移动组件上的y轴移动组件,设置在y轴移动组件上的z轴移动组件。

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支架400上的x轴梁架409,设置在x轴梁架409上的x轴滑轨402,设置在x轴滑轨402上的x轴滑架,设置在x轴滑架上的y轴梁架411,设置在x轴滑架一端的机械手电控箱403,机械手电控箱403内设置有机械手控制端,以及设置在x轴滑架上端的y轴驱动部404和z轴驱动部408,在所述x轴梁架409一侧设置有x轴驱动部,x轴驱动部与x轴拖链401连接,所述x轴拖链401与x轴滑架固定。

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x轴滑架409上的y轴梁架411,设置在y轴梁架411内侧一面上的y轴导轨412,y轴导轨412上设置有y轴滑架,设置在y轴滑架上的z轴固定架,所述y轴梁架411上端还设置有y轴拖链410,所述y轴拖链410与y轴驱动部404连接,所述y轴拖链与y轴滑架连接。

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滑架,设置在z轴滑架内的滑槽,设置在滑槽内的z轴滑轨406,所述z轴滑轨406固定在z轴梁架405上,所述z轴梁架405设置在z轴滑架的内部,在z轴梁架的底部设置有抓取机械手413,所述z轴梁架通过z轴拖链407与z轴驱动部连接。

在上述中,所述下料架组件包括下料支架100,设置在下料支架100上端的下料槽19,在下料槽19的一侧设置有下料斗14,设置在下料斗14直顶气缸10以及横顶气缸11,所述下料斗14设置在下料平台12上,在下料平台12上且在下料斗14顶沿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滑轨16,设置在限位滑轨16左右两侧的左限位滑块17和右限位滑块15,分别设置在左限位滑块17和右限位滑块15处的左限位气缸18和右限位气缸13,所述左限位气缸18与左限位滑块17连接,所述右限位气缸13与右限位滑块15连接,通过左限位滑块17和右限位滑块15可以调节下料斗14下料宽度,当下料不顺畅时,通过直顶气缸10以及横顶气缸11将下料斗14向上顶起或者横出顶出,达到出料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将工件放置在上料架组件7上的定位区,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6移动,将工件由定位区放置到第一注塑机,由第一注塑机进行硬塑处理,完毕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机械手组件6移动,将工件移动至冷却架组件5上方设置的第一中转区500,完成后上料机械手组件6回位,控制装置控制中转机械手组件4将工件由第一中转区500移动至浸泡箱503,完成工件冷水浸泡处理,之后由中转机械手组件4将浸泡后的工件移动至冷却架505上端进行冷却,冷却后由中转机械手组件4将冷却后的工件移动至吹风架504进行表面水快速吹风处理,再由中转机械手组件4将吹风处理后的工件移动至加热板507进行水分蒸发处理,水分蒸发处理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3将工件移动至第二注塑机2,由第二注塑机2完成处理软塑镀层,由控制装置控制下料机械手组件3将工件移动至下料架组件1。上述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将整个工艺形成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