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工况制冷管道发泡保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63740发布日期:2020-03-06 08:15阅读:1627来源:国知局
低温工况制冷管道发泡保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管道的施工领域,具体是低温工况制冷管道发泡保温方法。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输送低温介质的管道都要进行系统保温施工,绝大多数管道是采用管壳或者保温棉的形式实现。但在氨制冷管道施工中,传统的管壳或者保温棉形式无法保证所有接缝严密结合,会导致接缝位置形成水汽,从而导致保温层破坏,无法达到管道保温的效果。然而在环境温度低于5℃的情况下,保温施工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在低温工况下的可靠并且高效的制冷管道保温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温工况制冷管道发泡保温方法,包括

步骤1、支撑块结构安装:

1)采用洁净棉布人工清除管道表面的灰尘、油污、水渍或其他杂物,使管道表面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2)在管道上标记支撑块的安装位置,支撑块固定在管道上的中心间距控制为480±20mm,短节支撑块固定中心间距≤500mm;

3)支撑块宽度按照管径≤dn300和>dn300的大小分为60mm、80mm;

4)支撑块根据管径大小均布在管道直径一周,安装时先在支撑块的内表面涂抹粘接剂,然后粘接在管道上;

5)拼接支撑块粘接后采用不锈钢钢带固定,固定间距平均480±10mm,特殊短接固定两端长度≤500mm;

6)多块拼接支撑块与两半整体拼接支撑块采用间隔方式分别粘接在管道上;其中,两块拼接支撑块作为金属外护层环向搭接部位的支撑;

7)支撑块固定牢固,防止发泡挤压产生位移;

8)多块拼接支撑块中心线固定位置位于45°、135°、225°、315°,确保下部注料也可以流动通畅;

9)块拼接支撑块下部采用对接处理,上部预留间隙;

10)对于端口固定支撑块采用防潮胶密封;

步骤2、金属外护层的安装:

1)金属外护层采用符合技术规定的不锈钢钢板,安装后满足外护层纵、横向搭接≥50mm,满足顺水搭接;

2)纵、环向搭接部位具有金属密封胶密封,满足防水防潮要求;

3)水平管道金属外护层的纵向搭接缝位于水平线下部90°~180°范围;

4)直管道金属外护层根据不同管径采用自锁钢带或不锈钢钢带固定,固定带均匀分配,中心间距≤230mm;特殊短节部位不锈钢钢带固定不少于2道;

5)弯头、短接或三通曲面外护层具有钢带和自攻螺钉m5*13mm固定;

6)金属外护层顶部注料孔直径12~16mm,注料孔间距做到均匀分布,每段减少注料孔的开取,水平注料孔位于金属外护层顶部,pu发泡完成后注料孔采用电镀孔帽进行封堵;

7)金属外护层预制及施工过程中,外部表面做好防刮、防划措施;严禁金属外护层与碳钢材料进行长时间接触及存放;

8)金属外护层按照绝热层的外径进行预制,纵环向起筋处理,起筋半径≥6mm;

9)安装的金属外护层纵环向各搭接不得低于50mm;

10)每块管道金属外护层的搭接口全部位于管道轴向水平面下部,顺水搭接;

11)直段金属外护层采用不锈钢钢带固定,平均每个整段捆扎5道,其中3道捆扎点具有支撑块或者保冷管托支撑;

12)预制金属外护层宽度<300mm时,安装时至少存在2个支撑点,并且采用至少2道钢带固定;

13)金属外护层施工时,所有搭接缝全部采用金属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严格阻断水汽进入;

14)管托对接时,发泡管道金属外护层搭接在管托金属外护层的外部,与卡箍间隙≤5mm;搭接部分采用金属密封胶密封;发泡金属外护层固定完毕后,金属外护层与管托卡箍的垂面涂抹金属密封胶;

15)端口金属外护层采用联合口设计,对于特殊绝热外径<200mm,无法进行联合口咬合的部位,端口金属外护层采用法兰边式接口;

步骤3、发泡保温施工:

1)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灌注工艺原理,是聚醚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能生成胺基甲酸酯,即能生成所需的聚氨基甲酸乙酯,也就是常称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加入阻燃剂、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刘、泡沫稳定剂,其作用是促进和完善化学反应;

2)在低温环境下进行pu发泡施工必需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3)在金属外护层上开取入料孔前,需要在注料孔处采用100*100mm纸质胶带进行临时粘贴;开孔时可以有效防止开孔器划伤金属外护层;在金属外护层上部打注料孔,主要位于管托保冷块和2块拼接支撑块下部50mm范围内的正上方位置;

4)注料前首先检查模腔内是否有污迹杂物,锁模结构是否可靠;采用pe膜对金属外护层进行全面包覆,防止pu料溢出污染金属外护层;对不同规格的产品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注射时间;注料时根据产品规格及注射时间确认注射工位,注射前根据预制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确定注射方法;

5)根据提供发泡料的配比,设定好发泡注塑机的混合比例;初试时,需要进行试样密度测试,当满足技术要求密度时才能进行统一注塑;

6)发泡采用金属外护层一次性密封成型发泡;发泡成型后,溢出发泡料不得污染金属外护层,机器注塑的pu发泡成型后满足技术参数规定;

7)pu发泡满足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采用不同密度的发泡料进行灌注,确保发泡成型材料的保冷性能;

8)发泡完成后拆除胶带和pe膜;

9)技术及注料人员必须经常巡视、巡检,及时纠正产品出现的缺陷,防止产品发生连续统一缺陷;

10)当有发泡不良、脱落、发软、开裂、孔径过大等缺陷时,必须查清缺陷产生的原因,再次试浇至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本方法采用管壳和保温棉的形式进行保温施工,可以在环境低于5℃时进行施工,且仍然能有效保证管道的发泡保温剂的密实性,杜绝出现空鼓、脱落、发软、开裂、孔径过大等质量缺陷,提高了制冷管道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外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泡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低温工况制冷管道发泡保温方法,包括

步骤1、支撑块1结构安装:

1)采用洁净棉布人工清除管道表面的灰尘、油污、水渍或其他杂物,使管道2表面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2)在管道2上标记支撑块1的安装位置,支撑块1固定在管道2上的中心间距控制为480±20mm,短节支撑块固定中心间距≤500mm;

3)支撑块1宽度按照管径≤dn300和>dn300的大小分为60mm、80mm;

4)支撑块1根据管径大小均布在管道2直径一周,安装时先在支撑块1的内表面涂抹粘接剂,然后粘接在管道2上;

5)拼接支撑块粘接后采用不锈钢钢带固定,固定间距平均480±10mm,特殊短接固定两端长度≤500mm;

6)多块拼接支撑块与两半整体拼接支撑块采用间隔方式分别粘接在管道2上;其中,两块拼接支撑块作为金属外护层环向搭接部位的支撑;

7)支撑块1固定牢固,防止发泡挤压产生位移;

8)多块拼接支撑块中心线固定位置位于45°、135°、225°、315°,确保下部注料也可以流动通畅;

9)块拼接支撑块下部采用对接处理,上部预留间隙;

10)对于端口固定支撑块采用防潮胶密封;

步骤2、金属外护层3的安装:

1)金属外护层3采用符合技术规定的不锈钢钢板,安装后满足外护层纵、横向搭接≥50mm,满足顺水搭接;

2)纵、环向搭接部位具有金属密封胶密封,满足防水防潮要求;

3)水平管道金属外护层的纵向搭接缝位于水平线下部90°~180°范围;

4)直管道金属外护层根据不同管径采用自锁钢带或不锈钢钢带固定,固定带均匀分配,中心间距≤230mm。特殊短节部位不锈钢钢带固定不少于两道;

5)弯头、短接或三通曲面外护层具有钢带和自攻螺钉m5*13mm固定;

6)金属外护层顶部注料孔直径12~16mm,注料孔间距做到均匀分布,每段减少注料孔的开取,水平注料孔位于金属外护层顶部,pu发泡完成后注料孔采用电镀孔帽进行封堵;

7)金属外护层3预制及施工过程中,外部表面做好防刮、防划措施;严禁金属外护层3与碳钢材料进行长时间接触及存放;

8)金属外护层3按照绝热层的外径进行预制,纵环向起筋处理,起筋半径≥6mm;

9)安装的金属外护层3纵环向各搭接不得低于50mm;

10)每块管道金属外护层3的搭接口全部位于管道轴向水平面下部,顺水搭接;

11)直段金属外护层采用不锈钢钢带固定,平均每个整段捆扎5道,其中3道捆扎点具有支撑块或者保冷管托支撑;

12)预制金属外护层宽度<300mm时,安装时至少存在2个支撑点,并且采用至少2道钢带固定;

13)金属外护层3施工时,所有搭接缝全部采用金属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严格阻断水汽进入;

14)管托对接时,发泡管道金属外护层搭接在管托金属外护层的外部,与卡箍间隙≤5mm;搭接部分采用金属密封胶密封;发泡金属外护层固定完毕后,金属外护层与管托卡箍的垂面涂抹金属密封胶;

15)端口金属外护层采用联合口设计,对于特殊绝热外径<200mm,无法进行联合口咬合的部位,端口金属外护层采用法兰边式接口;

步骤3、发泡保温4施工:

1)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灌注工艺原理,是聚醚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能生成胺基甲酸酯,即能生成所需的聚氨基甲酸乙酯,也就是常称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加入阻燃剂、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刘、泡沫稳定剂,其作用是促进和完善化学反应;

2)在低温环境下进行pu发泡施工必需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3)在金属外护层3上开取入料孔前,需要在注料孔处采用100*100mm纸质胶带进行临时粘贴;开孔时可以有效防止开孔器划伤金属外护层;在金属外护层3上部打注料孔,主要位于管托保冷块和2块拼接支撑块下部50mm范围内的正上方位置;

4)注料前首先检查模腔内是否有污迹杂物,锁模结构是否可靠;采用pe膜对金属外护层3进行全面包覆,防止pu料溢出污染金属外护层;对不同规格的产品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注射时间;注料时根据产品规格及注射时间确认注射工位,注射前根据预制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确定注射方法;

5)根据提供发泡料的配比,设定好发泡注塑机的混合比例;初试时,需要进行试样密度测试,当满足技术要求密度时才能进行统一注塑;

6)发泡采用金属外护层3一次性密封成型发泡;发泡成型后,溢出发泡料不得污染金属外护层,机器注塑的pu发泡成型后满足技术参数规定;

7)pu发泡满足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采用不同密度的发泡料进行灌注,确保发泡成型材料的保冷性能;

8)发泡完成后拆除胶带和pe膜;

9)技术及注料人员必须经常巡视、巡检,及时纠正产品出现的缺陷,防止产品发生连续统一缺陷;

10)当有发泡不良、脱落、发软、开裂、孔径过大等缺陷时,必须查清缺陷产生的原因,再次试浇至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本方法采用管壳和保温棉的形式进行保温施工,可以在环境低于5℃时进行施工,且仍然能有效保证管道的发泡保温剂的密实性,杜绝出现空鼓、脱落、发软、开裂、孔径过大等质量缺陷,提高了制冷管道的保温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