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以及连接头自动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2045发布日期:2019-11-19 19:5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以及连接头自动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头自动注塑领域,尤其是连接头脱模工序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以及连接头自动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注塑机自动取线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1720537393.9所示,其为一个可以水平移动和竖向伸缩以对准线件的机械手,并且可以控制夹指松夹所述线件。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上述专利文件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中所提及:取件机构组件包括取件机壳、取件机构安装板、取件机壳后盖、取件滚珠丝杠副、取件电机、取件同步轮及同步带、取件线性导轨、取件夹子、取件夹子安装支架,所述取件滚珠丝杠副、取件线性导轨分别安装于所述取件机构安装板上,所述取件电机通过所述取件同步轮及同步带驱动所述取件滚珠丝杠副转动,控制所述取件线性导轨升降运动,所述取件机壳、取件机壳后盖配合盖合于所述取件机构安装板、取件滚珠丝杠副、取件线性导轨外侧,所述取件夹子安装支架通过支架轴铰接于所述取件线性导轨下端,所述取件夹子安装于所述取件夹子安装支架上。而连接头注塑工艺当中,在连接头完成注塑工序后进入脱模工序。脱模时,首先先拆除模具上的水口,而后将模具打开,才能将线件从模具中取出,从而完成连接头的脱模工序。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需要人工地拆除水口以及打开模具,未能实现自动完成已注塑连接头的脱模工序,人工拆除水口和打开效率和机械手取线的效率总是难以匹配,导致整体生产的效率不能最大化;另外由于拆除水口以及打开模具环节仍需要人工操作,所以至今仍未出现有全自动化的连接头自动注塑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能自动完成对单个模具进行拆卸水口、打开模具、取出线件等脱模工序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以及连接头自动注塑机。

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包括纵向运动驱动装置、治具传送装置、由纵向运动驱动装置驱动以沿纵向运动的取线机械手治具传送装置治具传送装置设置有取线工位、翻盖工位、拆卸工位,所述取线机械手位于所述取线工位的上方,治具传送装置拆卸工位上方还设置有拆卸机械手和模具抵压装置,模具抵压装置伸展至模具将模具抵于所述治具传送装置后,拆卸机械手伸展至模具并夹取出模具中的水口件;翻盖工位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模具盖翻转以打开模具的开模装置。

进一步地,治具传送装置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梁,所述水平梁上设置有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所述纵向运动驱动装置治具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上,取线机械手可在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横向运动;治具传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治具回收口,所述治具回收口远离治具传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线件传送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拆卸工位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机械手安装于所述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上,拆卸机械手可在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横向运动;拆卸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水口件回收口,所述拆卸机械手从模具中拆卸水口件后运送到所述水口件回收口上方卸下水口件。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跨过所述水口件回收口以及所述拆卸工位。

进一步地,治具传送装置治具传送装置所述开模装置包括拨动柱以及驱动所述拨动柱的旋转驱动装置,拨动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翻盖工位,所述拨动柱用于在模具进入所述翻盖工位后托持住模具盖,并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令模具盖翻转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柱的一侧延伸有翻盖拨片;所述开模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和直线顶推机构,所述传感器设置于翻盖工位的一侧,用于检测模具是否抵达翻盖工位;所述直线顶推机构与所述治具传送装置相互平行地设置,用于将抵达翻盖工位的模具推至与所述翻盖拨片相抵。

进一步地,拆卸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垂直于取线机械手的运动轨迹,且两个运动轨迹互不相交。

进一步地,取线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指以及驱动夹指相向靠近的夹指驱动装置,夹指的内侧设置有弧状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取线机械手还包括两块并排设置的连接板,所述夹指相向地分设于连接板下端,所述夹指驱动装置与连接板上端连接。

连接头自动注塑机,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在模具到达拆卸工位后,抵压装置抵持模具并令拆卸机械手拆卸水口,随后模具被传送到翻盖工位,模具通过开模装置时被打开,取线机械手从模具中夹取出线件使连接头脱模。有益效果是,本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可以对单个模具自动完成拆卸水口、打开模具、取出线件等脱模工序,连接头脱模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而整个脱模工序的整体效率得以提高,节省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的连接板以及夹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的俯视角部件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的斜二测视角部件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的开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40、开模装置;41、基座;42、旋转驱动装置;43、转动臂;44、拨动柱;440、翻盖拨片;45、连接板;46、夹指;50、治具传送装置;51、取线机械手;52、水平梁;53、横梁;54、拆卸机械手;55、抵压装置;56、水口件回收口;57、治具回收口;58、线件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包括纵向运动驱动装置、治具传送装置50、由纵向运动驱动装置驱动以沿纵向运动的取线机械手51治具传送装置50治具传送装置50设置有取线工位、翻盖工位、拆卸工位,所述取线机械手51位于所述取线工位的上方,治具传送装置50拆卸工位上方还设置有拆卸机械手54和模具抵压装置55,模具抵压装置55伸展至模具将模具抵于所述治具传送装置50后,拆卸机械手54伸展至模具并夹取出模具中的水口件;翻盖工位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模具盖翻转以打开模具的开模装置40。有益效果是,本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可以对单个治具自动完成拆卸水口、打开治具、取出线件等脱模工序,连接头脱模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而整个脱模工序的整体效率得以提高,节省人力资源。

进一步地,治具传送装置50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梁52,所述水平梁52上设置有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所述纵向运动驱动装置治具传送装置50安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上,取线机械手51可在第一横向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横向运动;治具传送装置50的末端设置有治具回收口57,所述治具回收口57远离治具传送装置50的一侧设置有线件传送装置58。取线机械手51夹取线件后,沿水平梁52继续运动至线件传送装置58的上方放下线件,而空治具则被治具传送装置50继续传送至其端部的治具回收口57处进行回收。治具回收口57可以是一个敞口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拆卸工位上方的横梁53,所述横梁53上安装有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机械手54安装于所述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上,拆卸机械手54可在第二横向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横向运动;拆卸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水口件回收口56,所述拆卸机械手54从模具中拆卸水口件后运送到所述水口件回收口56上方卸下水口件。水口件拆卸机械手54沿横梁53移动到拆卸工位的上方,待治具进入拆卸工位后,拆卸机械手54竖向伸出夹住水口件,而后收回以从治具上拆卸出水口件,最后继续沿横梁53移动至所述水口件回收口56上方,水口件拆卸机械手54松开水口件,水口件掉入所述水口件回收口56中。水口件回收口56可以是一个敞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53跨过所述水口件回收口56以及所述拆卸工位。水口件拆卸机械手54可以在拆卸工位上方拆卸水口件后,继续沿横梁53移动至水口件回收口56上方卸下水口件。

进一步地,所述开模装置40包括基座41、转动臂43、拨动柱44和铰柱,铰柱的一端与基座41朝向治具传送装置50的一侧连接,转动臂43可转动地安装于铰柱的另一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臂43绕铰柱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42;拨动柱44的一端安装于转动臂43朝向治具传送装置50的一侧,拨动柱4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翻盖工位,所述拨动柱44用于在模具进入翻盖工位后托持住模具盖,并在旋转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转动,令模具盖翻转打开。旋转驱动装置42可以驱动转动臂43绕铰柱转动,拨动柱44的初始位置位于治具在治具传送装置50的移动路径上,且拨动柱44初始的高度位置与治具盖相对应,从而使得治具在治具传送装置50上移动至翻盖工位时,治具盖会被拨动柱44抵住从而令整个治具被抵停。所述治具盖可以是翻盖结构,治具本体的一端与治具盖的一侧铰接,治具盖远离铰接侧的另一侧设置一个突出部,以便拨动柱44被旋转驱动装置42驱动旋转时托起所述突出部,从而带动治具盖翻转并打开治具。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柱44的一侧延伸有翻盖拨片440;所述开模装置40还包括传感器和直线顶推机构,所述传感器设置于翻盖工位的一侧,用于检测模具是否抵达翻盖工位,所述直线顶推机构与所述治具传送装置50相互平行地设置,用于将抵达翻盖工位的模具推至与所述翻盖拨片440相抵。为了避免治具传送装置50将治具传送到与拨动柱44相抵时,有可能由于治具与治具传送装置50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令拨动柱44卡嵌住治具盖,从而无法带动治具盖翻转打开治具,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给出上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感器感应到治具抵达翻盖工位后,直线顶推机构将治具推向拨动柱44上的翻盖拨片440,由于翻盖拨片440更薄且直线顶推机构的作用力远大于治具与治具传送装置50之间的摩擦力,因而翻盖拨片440在直线顶推机构对治具的推动下可以更容易地托持治具盖(可以是卡嵌到治具盖与治具本体之间的缝隙从而托持治具盖,也可以是在治具盖上设置便于托持的突出部,翻盖拨片440托起所述突出部从而使治具盖翻转并打开治具),旋转驱动装置42作动时,翻盖拨片440可以带动治具盖翻转从而打开治具。所述直线顶推机构可以是压力缸。

进一步地,治具拆卸机械手54的运动轨迹垂直于取线机械手51的运动轨迹,且两个运动轨迹互不相交。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取线机械手51的运动轨迹必然是与治具传送装置50相平行的,治具拆卸机械手54的运动轨迹垂直于取线机械手51的运动轨迹,可以令治具拆卸机械手54更容易对应到治具传送装置50上的治具并夹持住水口件,且完全地避免了治具拆卸机械手54和取线机械手51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取线机械手51还包括两块并排设置的连接板45,所述夹指46相向地分设于连接板45下端,所述夹指46驱动装置与连接板45上端连接。夹指46驱动装置可以是齿轮齿条机构,连接板45分别安装在两个齿条上,齿轮可以控制两个齿条相向地趋近或者远离,从而控制两个连接板45上的一对夹指46相向趋近或者远离,实现夹紧或者松开线件。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所述夹指46可以在连接板45上设置若干对,一个夹指46驱动装置可以控制若干对的夹指46同时夹紧或者松开。

进一步地,取线机械手51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指46以及驱动夹指46相向靠近的夹指46驱动装置,夹指46的内侧设置有弧状凹陷部。所述的弧状凹陷部与连接头线件的形状、大小相适,在两个相向的夹指46相向靠近并最终夹起线件时,两个弧状凹陷部形成一个容纳线件的空间,在能够夹起线件的同时避免夹扁线件。

连接头自动注塑机,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头自动脱模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