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0446发布日期:2020-02-14 16:1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特别是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医用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向医用容器提供端口的连接器元件,医用连接器包括以用于提供流体流动的路径即通管,设置在即通管内用于封堵流体流动路径的即通阀或者设置在即通管内用于封堵流体流动路径的膜元件,当在患者身上使用医用连接器时,通过折断即通阀或通过针刺穿膜元件即可实现即通管的导通,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现有的医用连接器组装方式采用手工进行,通过工件将即通阀或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装配效率低下。

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具有铆螺丝功能的全自动转盘式锁螺丝机【申请公布号:cn106312536a】,包括下螺丝机构和锁螺丝机构,下螺丝机构包括螺丝震盘和连接在螺丝震盘一侧的螺丝通道,螺丝通道一侧连接至固定块侧面中部的螺丝进入口,固定块底部设有下螺丝口,固定块通过底部下螺丝口连接下螺丝导管。膜元件为中空的圆柱状且膜元件的一端具有锤状的头部,若要用上述下螺丝机构来挨个输送膜元件的话,为了保证后续将膜元件压入到即通管内,膜元件在螺丝通道上需要头部朝上摆放,但是实际从螺丝震盘进入到螺丝通道中的膜元件并不是每个都能够保证头部朝上摆放的,部分膜元件出现呈头部朝前或朝后的水平摆放,错误摆放的膜元件无法进入到螺丝导管内,使得膜元件的装配会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膜元件上料机构的上料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直振器和固定在直振器上的平送块,所述平送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输料槽道,所述输料槽道的进料口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送块的一侧壁上具有连通输料槽道的缺口,所述输料槽道的底面对应缺口处具有斜面和平面,所述斜面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缺口内,所述平送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封闭缺口的上端的压块,该压块的内边沿位于输料槽道的上方。

振动盘内堆满膜元件,膜元件从振动盘的出料口进入到输料槽道的进料口内,平送块在直振器的作用下使得膜元件从输料槽道的进料口移动至输料槽道的出料口。本结构的膜元件为中空的圆柱状且膜元件的上端具有锤形头,在膜元件的输送过程中,大多数膜元件呈竖向摆放即锤形头朝上,这种摆放状态为膜元件在输料槽道内的正确摆放状态,该结构并不能保证进入到输料槽道内的膜元件均呈竖向摆放,部分膜元件呈水平摆放状态即锤形头朝前或朝后,当水平摆放状态的膜元件进入移动至缺口处时,由于膜元件呈圆柱状,平送块震动使得膜元件沿斜面滚落至缺口内,并通过缺口滚落出平送块。膜元件位于输料槽道时,膜元件锤形头的部分伸出输料槽道外,压块内边沿的侧壁位于锤形头伸出输料槽道外的部位的一侧,压块内边沿的侧壁限制膜元件朝缺口侧移动,还兼具导向的作用,使得竖向摆放状态的膜元件始终沿平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平面用于支撑竖向摆放状态的膜元件,保证竖向摆放状态的膜元件能够顺利通过缺口处的输料槽道,避免竖向摆放状态的膜元件从缺口处滚出输料槽道。该结构能够将错误摆放状态的膜元件从输料槽道内剔除,保证移动至输料槽道的出料口位置的膜元件均为正确摆放状态,避免膜元件的装配出现卡死现象,提高膜元件上料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压块呈长条状且压块的两端均延伸至平送块的端部,所述压块下表面的内边沿具有倒角。该结构中,倒角的倾斜度与膜元件的锥形头的锥面相匹配,且膜元件锥形头的顶端位于倒角的下方,该倒角也对膜元件进行上下限位,避免膜元件从输料槽道的上端开口脱离输料槽道,使得压块对膜元件在输料槽道内移动实现全程导向和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平送块具有三个,其中一个平送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部沿基板的长度方向向上凸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具有两条所述的输料槽道,所述凸台的侧壁和基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所述的缺口,凸台的缺口与基板的缺口相连通,所述凸台的缺口与相应的输料槽道连通,所述斜面延伸至凸台的缺口内;另外两平送块呈方条状,两方条状平送块分别位于凸台相对的两侧并均固定在基板上,方条状平送块的缺口朝外,方条状平送块的下表面与基板的上表面相贴靠,方条状平送块的侧壁与凸台的侧壁相贴靠。该结构中,其中一个平送块呈倒置的t形状,其它两个平送块呈方条状,两个方条状的平送块分为位于位于凸台相对的两侧并均固定在基板上,三块平送块相固定有整体形成矩形状,结构紧凑,并且三块平送块上具有四条输料槽道,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还增加了输料槽道的数目,提高送料性能,并且具有凸台的平送块上的缺口开设在凸台的侧壁和基板的上表面上,而方条状平送块的下表面与基板的上表面相贴靠后实现封闭基板的缺口的上端,方条状平送块的侧壁与凸台的侧壁相贴靠实现封闭凸台的缺口的侧端,使得凸台和基板上形成一个滑道,该滑道的进料口与输料槽道连通,滑道的出料口位于基板的侧壁上,保证水平状的膜元件能够从滑道管滚落出输料槽道,因此,在保证三块平送块具有四条输料槽道的前提下,每条输料槽道内均能够使水平状的膜元件滚出输料槽道。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基板对应缺口处的底面为向下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斜面之间圆滑过渡。该结构保证膜元件能够沿着斜面和导向面从基板上的缺口滚出平送块。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直振器的下方具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与缺口的位置相对应。该结构使得从输料槽道内滚出的膜元件能够落在集料盒内。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膜元件上料机构包括有支架、吹料管、固定在支架上用于将膜元件压入即通管内的压杆组件、固定在支架上且与输料槽道的出料口相对的接料块和固定在接料块的上表面的固定块,所述接料块朝向输料槽道的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一端具有与输料槽道的出料口相对接的进料口,所述条形槽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条形槽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与通孔二相对设置,所述吹料管的一端伸入至通孔二内、另一端连接至压杆组件上,所述通孔一内设置有顶杆,所述支架上固定有能够驱动顶杆上下移动的气缸一。膜元件从输料槽道的出料口进入到条形槽的进料口内,膜元件移动至条形槽的另一端时,通孔一位于膜元件的下方,通孔二位于膜元件的上方,气缸驱动顶杆向上移动,顶杆将膜元件从条形槽内推入至吹料管内,吹料管将膜元件吹入到压杆组件上,方便压杆组件将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压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平移板、固定在平移板下端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上端面上开设有通孔三,所述进料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通孔三相连通的斜孔,所述吹料管的一端伸至斜孔内,所述通孔三内滑动设置有压杆,所述平移板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压杆上下移动的气缸二。该结构中,吹料管内的膜元件通过斜孔进入到通孔三内,气缸二驱动压杆向下移动将通孔三内的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

在上述的一种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中,所述平移板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进料块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连通通孔三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喇叭状结构且定位孔上端的孔径大于通孔三的孔径,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平移板上下移动的气缸三。在压杆将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前,气缸三驱动平移板向下移动使得即通管的上端插入至定位孔内,对即通管的上端部进行定位,保证膜元件能够对准即通管的上端,然后气缸二驱动压杆向下移动将通孔三内的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具有以下优点:该结构能够将错误摆放状态的膜元件从输料槽道内剔除,保证移动至输料槽道的出料口位置的膜元件均为正确摆放状态,避免膜元件的装配出现卡死现象,提高膜元件上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平送块和压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平送块和压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平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平送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向上推膜元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向上推膜元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向下压元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盘;1a、出料口;2、直振器;3、平送块;3a、基板;3b、凸台;31、输料槽道;31a、斜面;31b、平面;32、缺口;33、导向面;4、压块;41、倒角;5、集料盒;6、支架;7、吹料管;8、压杆组件;81、平移板;82、进料块;82a、通孔三;82b、斜孔;82c、定位孔;83、压杆;84、气缸二;85、气缸三;9、接料块;91、条形槽;92、通孔一;10、固定块;10a、通孔二;11、顶杆;12、气缸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即通管组装机的膜元件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1、直振器2和固定在直振器2上的平送块3,平送块3的上表面开设有输料槽道31,输料槽道31的进料口与振动盘1的出料口1a相对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平送块3的一侧壁上具有连通输料槽道31的缺口32,所述输料槽道31的底面对应缺口32处具有斜面31a和平面31b,所述斜面31a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缺口32内,所述平送块3的上表面固定有封闭缺口32的上端的压块4,该压块4的内边沿位于输料槽道31的上方,压块4呈长条状且压块4的两端均延伸至平送块3的端部,压块4下表面的内边沿具有倒角41。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平送块3具有三个,其中一个平送块3包括基板3a,基板3a的中部沿基板3a的长度方向向上凸形成凸台3b,凸台3b的上表面具有两条相平行的输料槽道31,另外两平送块3呈方条状,两方条状平送块3分别位于凸台3b相对的两侧并均固定在基板3a上,方条状平送块3的下表面与基板3a的上表面相贴靠,方条状平送块3的侧壁与凸台3b的侧壁相贴靠,平送块3的上表面开设有输料槽道31。三块平送块3相固定后的整体呈矩形状,结构紧凑,并且三块平送块3上具有四条输料槽道31,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还增加了输料槽道31的数目,提高送料性能。

进一步具体的说,凸台3b的侧壁和基板3a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的缺口32,凸台3b的缺口32与基板的缺口32相连通,凸台3b的缺口32与相应的输料槽道31连通,输料槽道31的底面对应凸台3b的缺口32处具有斜面31a和平面31b,斜面31a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凸台3b的缺口32内,基板3a对应缺口32处的底面为向下倾斜的导向面33,导向面33与斜面31a之间圆滑过渡。方条状平送块3的下表面与基板3a的上表面相贴靠后实现封闭基板3a的缺口32的上端,方条状平送块3的侧壁与凸台3b的侧壁相贴靠实现封闭凸台3b的缺口32的侧端,使得凸台3b和基板3a上形成一个滑道,该滑道的进料口与输料槽道31连通,滑道的出料口位于基板3a的侧壁上,保证水平状的膜元件能够从滑道滚落出输料槽道31。方条状平送块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输料槽道31的缺口32,输料槽道31的底面对应缺口32处具有斜面31a和平面31b,斜面31a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缺口32内,膜元件沿斜面31a和缺口32滚出输料槽道31,三个平送块3上的四条输料槽道31工作时不发生互相干涉,该结构三块平送块3相固定后的整体呈矩形结构,而膜元件从矩形结构的两侧滚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方条状平送块3的缺口32与基板3a的缺口32位置相对应,直振器2的下方具有集料盒5,集料盒5与缺口32的位置相对应。膜元件从平送块3相对的两侧滚落至集料盒5内。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膜元件上料机构包括有支架6、吹料管7、固定在支架6上用于将膜元件压入即通管内的压杆组件8、固定在支架6上且与输料槽道31的出料口相对的接料块9和固定在接料块9的上表面的固定块10,接料块9朝向输料槽道31的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91,条形槽91的一端具有与输料槽道31的出料口相对接的进料口,条形槽91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一92,固定块10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条形槽91的通孔二10a,通孔一92与通孔二10a相对设置,吹料管7的一端伸入至通孔二10a内、另一端连接至压杆组件8上,通孔一92内设置有顶杆11,支架6上固定有能够驱动顶杆11上下移动的气缸一12。膜元件从输料槽道31的出料口进入到条形槽91的进料口内,膜元件移动至条形槽91的另一端时,通孔一92位于膜元件的下方,通孔二10a位于膜元件的上方,气缸一12驱动顶杆11向上移动,顶杆11将膜元件从条形槽91内推入至吹料管7内。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压杆组件8包括设置在支架6上的平移板81、固定在平移板81下端的进料块82,进料块8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通孔三82a,进料块8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通孔三82a相连通的斜孔82b,吹料管7的一端伸至斜孔82b内,通孔三82a内滑动设置有压杆83,平移板8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压杆83上下移动的气缸二84,平移板81滑动设置在支架6上,进料块8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连通通孔三82a的定位孔82c,定位孔82c呈喇叭状结构且定位孔82c上端的孔径大于通孔三82a的孔径,支架6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平移板81上下移动的气缸三85。吹料管7将膜元件吹入到斜孔82b内,膜元件沿着斜孔82b进入到通孔三82a内,气缸三85驱动平移板81向下移动使得即通管的上端插入至定位孔82c内,对即通管的上端部进行定位,保证膜元件能够对准即通管的上端,然后气缸二84驱动压杆83向下移动将通孔三82a内的膜元件压入至即通管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