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胶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0903发布日期:2020-06-30 20:1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胶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些电子设备的零部件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在零部件的表面贴附胶条,而现有的贴附胶条的方式通常是人工操作,不仅导致贴胶的效率低而且不易保证产品的精度,使得零部件的误差率和废品率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胶组装设备,其能够提高零部件贴胶的生产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胶组装设备,包括至少一组贴胶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贴胶装置包括调整组件、撕膜组件和用于抓取零部件的第一机械手;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架、对接板、承载架和用于放置胶条的载具,所述承载架用于支撑所述载具,并能够将所述载具输送至所述固定架的下方;所述对接板和所述固定架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载具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胶条的放置腔,所述对接板上设置有能够插设进所述放置腔内部的拨条;所述对接板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拨条的方向滑移,以使所述拨条能够同步的拨动所述胶条;所述撕膜组件包括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的两夹紧件,所述移动板能够通过移动模组带动所述夹紧件运动,两所述夹紧件能够靠近以夹紧覆盖在所述胶条上的薄膜;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零部件,并将所述零部件压设在所述载具上,以将所述胶条贴附在所述零部件表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拍摄所述零部件的第一检测件;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收料架和用于放置所述零部件的料盘,所述料盘能够堆叠在所述收料架内;其中,所述调整组件、所述撕膜组件、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下料装置依次设置,所述撕膜组件和所述检测装置之间,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下料装置之间均设置有移载组件,以输送所述料盘。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组装设备包括至少两组所述贴胶装置,两所述贴胶装置之间能够设置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吸盘组、多轴模组和旋转件,所述吸盘组和所述多轴模组连接,以驱动所述吸盘组吸附所述零部件;所述吸盘组能够通过所述旋转件转动,以翻转所述零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件,且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分别位于所述零部件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移载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若干驱动模组,任一所述驱动模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零部件的料盘。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第二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胶条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吸板、本体和连接件,所述吸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本体连接,以利用所述本体驱动所述吸板运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组装设备还包括标签组件,所述标签组件包括第一卷料盘、第一剥离件和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一卷料盘用于放置料带,所述第一剥离件能够将所述料带上的标签剥离,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标签,并将所述标签贴附在所述零部件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组装设备还包括拉拔组件,所述拉拔组件包括第二卷料盘、第二剥离件和第四机械手;所述第二卷料盘用于放置卷带,所述第二剥离件能够将所述卷带上的拉拔剥离,所述第四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拉拔,并将所述拉拔贴附在所述零部件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架包括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上侧;所述第一空间用于放置空载的所述料盘,所述第四空间用于放置满载的所述料盘;所述收料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之间设置有升降件,以将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料盘输送至所述第三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组装设备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零部件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架、推动件和若干导柱,所述上料架用于叠放所述零部件,并通过导柱限位;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架的底部,并能够推动所述零部件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对接板的两侧,以限制所述对接板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依次设置的调整组件、撕膜组件、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并且配合用于抓取零部件的第一机械手能够实现流水线的生产,利用调整组件调整放置在放置腔中的胶条;利用撕膜组件将覆盖在胶条上的薄膜撕下,以使胶条裸露,并利用第一机械手将零部件压设在载具上,使得胶条贴附在零部件的表面;然后利用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能够实现零部件的检测和下料,从而减小零部件在各个工位间流转时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利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更易保证产品的精度,减小零部件的误差率和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贴胶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第二机械手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撕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标签组件和拉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调整组件;11、固定架;111、第一限位板;112、第二限位板;13、对接板;131、拨条;14、承载架;15、载具;151、放置腔;2、上料组件;21、上料架;22、导柱;23、第一机械手;24、推动件;3、撕膜组件;31、夹紧件;32、移动模组;33、移动板;4、第二机械手;41、本体;42、吸板;43、连接件;44、缓冲件;5、翻转机构;51、多轴模组;52、旋转件;53、吸盘组;6、驱动模组;7、检测装置;8、收料架;81、第一空间;82、第二空间;83、第三空间;84、第四空间;85、升降件;91、标签组件;911、第一卷料盘;913、第三机械手;92、拉拔组件;921、第二卷料盘;923、第四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胶组装设备的一实施例,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胶装置、检测装置7和下料装置,通过贴胶装置将胶条黏附在零部件的表面,利用检测装置7对零部件和贴附的胶条的进行检测,并将合格的零部件通过下料装置进行加料,以完成零部件表面贴附胶条的工序。

参照图1-图6,贴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调整组件1和撕膜组件3,调整组件1包括固定架11、对接板13、承载架14和用于放置胶条的载具15,承载架14用于支撑上述载具15,并且承载架14与直线模组固定连接,从而能利用直线模组带动承载架14移动,以将载具15运输到固定架11的下方。对接板13和固定架11连接,并且固定架11和对接板13之间设置有气缸或直线电机,从而能够带动对接板13相对于固定架11沿竖直方向运动。载具15上平行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胶条的放置腔151,且放置腔151开设的宽度大于胶条的宽度,因而通过第二机械手4将胶条吸附至放置腔151内部时,胶条易发生弯曲,不易保证其直线度。对接板13的下表面凸出设置有若干拨条131,拨条131和放置腔151对应设置,当载具15移动到固定架11的下方时对接板13向下运动,从而能够将拨条131嵌设在放置腔151中。同时对接板13和固定架11之间还设置有直线模组,能够带动对接板13沿垂直于拨条13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嵌设在放置腔151内部的拨条131的同步的运动,从而能够使得拨条131同步的推动胶条,以调整全部胶条的放置位置和直线度。此外,固定架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11和第二限位板112,第一限位板111和第二限位板112分别位于对接板13的两侧。在拨料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板111和第二限位板112能够限制对接板13移动的距离,以限定对接板13运动的距离。

参照图3,为了配合生产线的高效率,全部的胶条均通过第二机械手4吸附至放置腔151中。第二机械手4包括本体41、吸板42和连接件43,吸板42通过连接件43和本体41连接,以利用本体41带动吸板42实现多自由度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本体41选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多自由度运动机构。连接件43和吸板42之间设置有若干缓冲件44,本实施例中缓冲件44优选螺旋弹簧。利用缓冲件44能够吸收并缓冲吸板42吸附胶条时本体41施加给吸板42的推力,以减小吸附时对胶条的挤压和损伤。

参照图6和图7,撕膜组件3包括移动板33和设置在移动板33上的两夹紧件31,本实施例中两夹紧件31优选气缸。移动板33和移动模组32固定,以利用直线模组带动设置在移动板33上的两夹紧件31运动至胶条放置处。两夹紧件31的伸出端能够相互靠近,从而夹紧覆盖在胶条上表面的薄膜,同时利用移动模组32带动移动板33运动,从而使得薄膜和夹紧件31同步的移动,从而将覆盖在胶条上的薄膜撕下,使得胶条裸露。此外,移动板33上还设置有辅助件34,辅助件34通过直线驱动能够伸入两夹紧件31之间,且辅助件34的端部设置呈扁平型,以辅助撕膜

参照图4,贴胶组装设备还包括上料组件2,以用于实现零部件的上料,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架21、推动件24和若干平行设置的导柱22。待贴附的零部件均叠放在上料架21的上表面,同时推动件24设置在上料架21的底部,从而能够利用推动件24驱动零部件向上运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24优选气缸。为了保证零部件上移时位置的准确性,因而将导柱22绕设零部件设置,从而能够利用导柱22限制零部件运动的位移,以减小零部件运动中位置的偏移。本实施例中叠放在上料架21中的零部件通第一机械手23吸附抓取,第一机械手23将吸附后的零部件覆盖在经撕膜后的胶条上,以将胶条贴附在零部件的表面。为了配合第一机械手23的吸附,当第一机械手23将叠放在上料架21上的零部件抓取移走后,推动件24会推动零部件向上运动,以便于第一机械手23的抓取。此外,第一机械手23可以根据零部件的厚度预先设定好每次取料的高度,使得每次取料的高度可以按照等差数列逐级递减,以便于抓取零部件。

参照图1和图8,当零部件的表面需要贴附多种不同的胶条时,需要根据胶条的数量来匹配多组上述的贴胶装置。而当需要在零部件不同的表面贴附多种胶条时,需要在完全零部件一个表面的贴附后通过翻转机构5实现零部件的翻转,然后再对其另一表面进行贴附。而翻转机构5具体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具体胶条的贴附要求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需要在零部件的一个表面贴附中不同的胶条,并在另一表面贴附另外两种不同的胶条,因而本实施例中贴胶装置共设置有4组,且翻转机构5设置在第二组贴胶装置和第三组贴胶装置之间。翻转机构5包括吸盘组53、多轴模组51和旋转件52,吸盘组53和多轴模组51连接并且能够在多轴模组51的驱动下吸附零部件,本实施例中多轴模组51选用的是三轴复合直线模组。首先利用多轴模组51驱动吸盘组53沿z轴向下运动直至吸盘组53吸附零部件,然后驱动吸盘组53沿z轴上移;然后利用旋环件将吸盘组53旋转180度,使得零部件未贴附胶条的一面朝向上方;然后利用多轴模组51驱动吸盘组53沿x轴移动,使得吸盘组53运动到下一组贴胶装置的工位处,然后利用下一组贴胶装置处的机械手抓取翻转后的零部件,并将其放置在料盘中,从而实现了零部件的翻面。

参照图1,为了便于零部件的输送,相邻的贴胶装置、贴胶装置和检测装置7、以及检测装置7和下料装置之间均设置有移载组件,以实现零部件在不同工位间的输送。本实施例中相邻工位间的料盘仅在两工位之间流转,每一工位处均设置有用于抓取零部件的第一机械手23,以配合料盘的流转。移载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驱动模组6,料盘放置在驱动模组6上,以利用驱动模组6实现料盘在看不同工位之间的流转。同时平行设置至少两组驱动模组6并且交错运动能够实现零部件输送时的连续性,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参照图1,检测装置7包括用于拍摄零部件和胶条的第一检测件,而当零部件的两面均贴附有胶条时,为了提高检测的效率,检测装置7还包括第二检测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相对设置,且第一检测件固定在零部件的上方,以对零部件的上表面进行检测,第二检测件固定在零部件的下方,以对零部件的下表面进行检测。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均可以选用ccd相机,以实现对零部件进行ng的判断。

参照图1和图9,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移栽组件一端的收料架8,以用于收取合格的零部件。收料架8包括第一空间81、第二空间82、第三空间83和第四空间84,第一空间81和第二空间82位于第三空间83和第四空间84的上侧,同时第一空间81位于第四空间84的正上方,第二空间82位于第三空间83的正上方。第一空间81用于放置空载的料盘,第四空间84用于放置满载的料盘。第二空间82内放置有用于盛放零部件的料盘,第一机械手23将合格的零部件放置在料盘中;收料架8位于第二空间82和第三空间83之间设置有升降件85,以将放置在第二空间82中满载的料盘输送至第三空间83中,本实施例中升降件85优选升降气缸。在收料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一机械手23将合格的零部件放置在第二空间82中的料盘中,当料盘满载后通过升降件85将料盘输送至第三空间83的内部,同时第一空间81中放置的空载料盘会通过设置在第一空间81中的推动气缸推送至第二空间82中,同时放置在第三空间83中满载的料盘会通过设置在第三空间83和第四空间84中的皮带输送至第四空间84中。

参照图1和图10,当需要对贴胶完成的后的零部件进行贴标签和贴拉拔处理时,还需要在贴胶组装设备中设置标签组件91和拉拔组件92。标签组件91包括第一卷料盘911、第一剥离件912和第三机械手913,第一卷料盘911用于放置料带,第一剥离件912能够将贴附在料带上的标签剥离,并利用第三机械手913将剥离后的标签贴附在零部件上。利用第一卷料盘911和第一剥离件912对料带进行处理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1和图10,拉拔组件92包括第二卷料盘921、第二剥离件922和第四机械手923;第二卷料盘921用于放置卷带,第二剥离件922能够将贴附在卷带上的拉拔剥离,第四机械手923用于抓取拉拔,并将拉拔贴附在零部件的端部。同时利用第一卷料盘911和第一剥离件912对料带进行处理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