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0915发布日期:2020-07-14 17:35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预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压装置。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是在两片玻璃中间夹一层或者多层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如pvb、sgp、eva等),使两块玻璃牢牢的粘合在一起。如果玻璃意外破碎,碎片也不会从胶片上脱落下来,故称夹层玻璃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的生产过程是在两层玻璃中间放置一层或多层的夹层中间膜(常用的材料为pvb),呈类似三明治形状,再将整体进行一个预压合处理(加热至50~60℃或者加压)使得中间膜和两片玻璃初步的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半成品夹层玻璃放置在高压釜中(环境状态通常为120-150℃,12bar压力)压制大约4小时。

夹层玻璃的预压合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辊压法,另一种是真空法。辊压法适用于生产平板玻璃的夹层工艺,将铺好夹层中间膜的玻璃送至辊压炉,将玻璃加热至50-70摄氏度,等夹层中间膜处于半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水平放置的直压力辊的压合,将两片玻璃牢牢黏在中间膜上。这种工艺方法,生产方便快捷,能够保证连续生产,生产速度快,过程中无需使用一次性耗材。真空法适用于生产弯弧玻璃或超出设备尺寸的大版面平板玻璃的夹层工艺,将铺好夹层中间膜的三明治状的玻璃放置在真空袋中并密封起来,通过抽气阀将袋中的空气排空(通常抽至负一个大气压),保持此状态2小时,使得玻璃与中间膜粘合。这种工艺方法,生产不连续,生产速度慢,生产过程需要使用一次性的真空密封袋。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弯弧玻璃的可辊压的预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弯曲物件难以辊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压装置,其包括上下正对且转动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用于将弯曲物件夹持并且施加压紧力,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均包括:一根传动轴以及多个直径不同的径向支撑片,所有径向支撑片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且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相连,且所有径向支撑片形成的周向面为预压装置的压紧面,压紧面在传动轴轴向上的截面线为与所述弯曲物件相匹配的曲线。

优选的,所有径向支撑片分为两种,一种为金属支撑片,在金属支撑片的外周上设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保护圈,一种为由橡胶构成的橡胶支撑片。

优选的,所述软性材料为橡胶。

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撑片和橡胶支撑片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有将所有径向支撑片轴向锁紧的锁止件。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多个用于轴向锁紧锁止件,所有锁止件分布在传动轴的两端以及部分所述径向支撑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与所述径向支撑片通过键槽配合固定相连。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预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可用于对曲面的夹层玻璃进行预压,即选择不同直径的径向支撑片,使其排列组合,使得上压辊、下压辊的压紧面与曲面玻璃的上、下两个表面完全接触,进而实施辊压,改变了曲面玻璃只能够抽真空的生产工艺,大幅提高了曲面玻璃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压装置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辊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压辊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辊的一截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传动轴

11凸键

2第二支撑片

3第一支撑片

31金属支撑片

32保护圈

100上压辊

200下压辊

300弯曲物件

101、201截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压装置,其包括上下正对且转动设置的上压辊100和下压辊200,上压辊100和下压辊200用于将弯曲物件300夹持并且施加压紧力,所述上压辊100和下压辊200均包括:一根传动轴1以及多个直径不同的径向支撑片,如第一支撑片3和第二支撑片2,所有径向支撑片穿设在所述传动轴1上并且与所述传动轴1固定相连,且所有径向支撑片形成的周向面为预压装置的压紧面,压紧面在传动轴1轴向上的截面线为与所述弯曲物件300相匹配的曲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径向支撑片组装在传动轴1上,多个径向支撑片其直径不同,因此只需将其按待按压弯曲物件的曲率进行选择组装,使固定在传动轴1上的所有径向支撑片构成的周向面其在传动轴1轴向上曲率与按压弯曲物件的曲率相同,以此上压辊100和下压辊200的压紧面可与弯曲物件300紧密接触,将弯曲物件300预压。

本实施例的预压装置,其可用于对曲面的夹层玻璃进行预压,即选择不同直径的径向支撑片,使其排列组合,使得上压辊、下压辊的压紧面与曲面玻璃的上、下两个表面完全接触,进而实施辊压,改变了曲面玻璃只能够抽真空的生产工艺,大幅提高了曲面玻璃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提高辊压力,本实施例中所有径向支撑片至少包含两种,一种为金属支撑片,即上述第一支撑片3,见图4所示,在金属支撑片31的外周上设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保护圈32;一种为由橡胶构成的橡胶支撑片,即上述第二支撑片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片3其主要由金属支撑片构成,其起径向支撑的作用,确保足够的压紧力施加于上述弯曲物件如曲面玻璃。见图2及图3所示,上压辊100其由上述第一支撑片3和第二支撑片2构成的周向面,其在传动轴1的轴向上形成的截面线101为曲线,其曲率与待预压的弯曲物件300的上表面相匹配,本实施例中为下凹曲线;下压辊200其由上述第一支撑片3和第二支撑片2构成的周向面,其在传动轴1的轴向上形成的截面线201也为曲线,其曲率与待预压的弯曲物件300的下表面相匹配,本实施例中为上凸曲线。

为避免金属支撑片刮伤玻璃,本实施例中上述软性材料为橡胶,即保护圈32由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在金属支撑片的周向面上通过硫化工艺得到上述保护圈32。保护圈32其材料不限定为橡胶,其也可为其他软性材料。

本实施例中预压装置所使用的径向支撑片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支撑片组成,可以是全橡胶的橡胶支撑片,也可以是内部带有金属支撑的金属支撑片,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内支撑性的且表面具有可防止玻璃划伤的柔性材料的支撑片。为更好的径向支撑,和满足大预压力的实施,本实施例中金属支撑片和橡胶支撑片间隔设置,即上述第一支撑片3和第二支撑片2间隔设置。每隔多个第二支撑片2设置一个第一支撑片3,第一支撑片3的设置根据预压力的大小,以及待预压的弯曲物件300不同曲度处所需压力进行设置,如对应弯曲物件300的弦高最高处,选择设置第一支撑片3,以提供较大的预紧力。

为便于固定上述各径向支撑片,实现径向支撑片随传动轴1转动,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上与所述径向支撑片通过键槽配合固定相连,如传动轴1上设置凸键11,在径向支撑片上设置凹槽,实现键槽配合。为更好的固定,径向支撑片与传动轴1间可焊接。

本实施例中在传动轴1的两端设有锁止件(未予图示),可以将所有径向支撑片轴向紧紧的挤压锁定在一起,防止径向支撑片脱落。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上设有多个用于轴向锁紧锁止件,所有锁止件分布在传动轴的两端以及部分所述径向支撑片之间。即为了提高锁止作用,并且提高径向支撑片的支撑力,也可以在若干个径向支撑片之间增加锁止件。

本实施例中锁止件可为与传动轴1固定的阻挡键等,在此不作详述。

本实施例在预压曲面玻璃前,可先获知曲面玻璃的曲率以及预压力,然后选择径向支撑片,使其按一定规律排列固定在上述传动轴1上,形成沿轴向的截面线其曲率与曲面玻璃的表面曲率匹配,以此形成上压辊100和下压辊200,在辊压时,上压辊100可与升降机构驱动,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下压,与下压辊200配合,使上压辊100的周向面可与曲面玻璃的上表面完全贴合接触,下压辊200的周向面可与曲面玻璃的下表面完全贴合接触,实现对曲面玻璃的辊压。当曲面玻璃的曲率改变时,只需将传动轴1上的径向支撑片拆下,再选择其他直径的径向支撑片,使其按规律排列安装得到与上述曲率相同的周向面,即可得到新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实现对新曲率的曲面玻璃辊压,节省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预压装置,其可用于对曲面的夹层玻璃进行预压,即选择不同直径的径向支撑片,使其排列组合,使得上压辊、下压辊的压紧面与曲面玻璃的上、下两个表面完全接触,进而实施辊压,改变了曲面玻璃只能够抽真空的生产工艺,大幅提高了曲面玻璃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