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5443发布日期:2020-09-15 20:0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带生产通常通过挤出机成型后需要水冷然后经过拉延设备进行定型,为了包装拉延设备的稳定运行,通常在包装带水冷装置后端设置除水设备,现有采用抹布抹水的除水设备,要经常更换抹布才能起到良好的除水效果,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包括集水槽、设置于所述集水槽前端的引导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架上的引导辊、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前低后高,所述引导板尾端设有从动辊,所述引导板前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辊,所述牵引辊与所述引导辊驱动连接,所述引导板上套有环形抹水布,所述环形抹水布前后分别绕过所述从动辊和牵引辊,所述引导板底部前端设有左右延伸的刮水板,所述刮水板底部设有刮水棱,所述环形抹水布绕过所述刮水棱,所述环形抹水布顶部设有上抹水布。

上述设计中利用环形运动的环形抹水布抹除包装带表面的水,通过刮水板刮除环形抹水布上的多余的水,无需频繁更换环形抹水布,提升生产效率,抹水效果稳定,环形抹水布利用引导辊的牵引力无需额外增加动力,减低设备成本和能耗。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水板顶部与所述引导板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刮水板与其前下方的集水槽之间连接有张力拉簧,对环形抹水布起到张力作用,防止环形抹水布打滑。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槽尾端铰接有铰接座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铰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所述转动螺套上设有手柄,所述转动螺套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杆,所述顶升螺杆顶部与所述引导板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引导板前端与所述集水槽前端顶部铰接且铰接轴左右水平延伸。便于调整引导板倾角,进而调整包装带出线角度,便于与后续设备的配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辊为周面带有尖刺的圆柱辊,所述牵引辊上同轴连接有从动齿形带轮,所述引导辊上同轴设置有主动齿形带轮,所述从动齿形带轮与所述主动齿形带轮之间连传动齿形带,所述引导辊为橡胶辊。减低各传动部件的打滑,包装环形抹水布的平稳运行。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水板为特氟龙板,耐磨性好,防止对环形抹水布具有较大的磨损。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板尾端设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接缺口,所述上抹水布尾端设有插入所述卡接缺口的后定轴,所述上抹水布前端设有前定轴。便于上抹水布的快速安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定轴的后侧引导板上设有u形档杆,所述u形档杆一端与所述引导板左侧或右侧铰接。有效防止包装带将上抹水布带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形运动的环形抹水布抹除包装带表面的水,通过刮水板刮除环形抹水布上的多余的水,无需频繁更换环形抹水布,提升生产效率,抹水效果稳定,环形抹水布利用引导辊的牵引力无需额外增加动力,减低设备成本和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集水槽,2.刮水棱,3.张力拉簧,4.铰接座,5.手柄,6.转动螺套,7.顶升螺杆,8.环形抹水布,9.从动辊,10.后定轴,11.卡接缺口,12.后支架,13.引导板,14.上抹水布,15.刮水板,16.u形档杆,17.前定轴,18.牵引辊,19.引导架,20.引导辊,21.从动齿形带轮,22.传动齿形带,23.主动齿形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包括集水槽1、设置于所述集水槽前端的引导架19、转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架19上的引导辊20、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水槽1上的引导板13,所述引导板13前低后高,所述引导板13尾端设有从动辊9,所述引导板13前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辊18,所述牵引辊18与所述引导辊20驱动连接,所述引导板13上套有环形抹水布8,所述环形抹水布8前后分别绕过所述从动辊9和牵引辊18,所述引导板13底部前端设有左右延伸的刮水板15,所述刮水板15底部设有刮水棱2,所述环形抹水布8绕过所述刮水棱2,所述环形抹水布8顶部设有上抹水布14。

上述设计中利用环形运动的环形抹水布8抹除包装带表面的水,通过刮水板15刮除环形抹水布8上的多余的水,无需频繁更换环形抹水布8,提升生产效率,抹水效果稳定,环形抹水布8利用引导辊20的牵引力无需额外增加动力,减低设备成本和能耗。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水板15顶部与所述引导板13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刮水板15与其前下方的集水槽1之间连接有张力拉簧3,对环形抹水布8起到张力作用,防止环形抹水布8打滑。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槽1尾端铰接有铰接座4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铰接座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6,所述转动螺套6上设有手柄5,所述转动螺套6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杆7,所述顶升螺杆7顶部与所述引导板13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引导板13前端与所述集水槽1前端顶部铰接且铰接轴左右水平延伸。便于调整引导板13倾角,进而调整包装带出线角度,便于与后续设备的配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辊18为周面带有尖刺的圆柱辊,所述牵引辊18上同轴连接有从动齿形带轮21,所述引导辊20上同轴设置有主动齿形带轮23,所述从动齿形带轮21与所述主动齿形带轮23之间连传动齿形带22,所述引导辊20为橡胶辊。减低各传动部件的打滑,包装环形抹水布8的平稳运行。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水板15为特氟龙板,耐磨性好,防止对环形抹水布8具有较大的磨损。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板13尾端设有后支架12,所述后支架12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接缺口11,所述上抹水布14尾端设有插入所述卡接缺口11的后定轴10,所述上抹水布14前端设有前定轴17。便于上抹水布14的快速安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定轴17的后侧引导板13上设有u形档杆16,所述u形档杆16一端与所述引导板13左侧或右侧铰接。有效防止包装带将上抹水布14带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设置于所述集水槽前端的引导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架上的引导辊、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前低后高,所述引导板尾端设有从动辊,所述引导板前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辊,所述牵引辊与所述引导辊驱动连接,所述引导板上套有环形抹水布,所述环形抹水布前后分别绕过所述从动辊和牵引辊,所述引导板底部前端设有左右延伸的刮水板,所述刮水板底部设有刮水棱,所述环形抹水布绕过所述刮水棱,所述环形抹水布顶部设有上抹水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刮水板顶部与所述引导板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刮水板与其前下方的集水槽之间连接有张力拉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槽尾端铰接有铰接座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铰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所述转动螺套上设有手柄,所述转动螺套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杆,所述顶升螺杆顶部与所述引导板铰接且铰接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引导板前端与所述集水槽前端顶部铰接且铰接轴左右水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辊为周面带有尖刺的圆柱辊,所述牵引辊上同轴连接有从动齿形带轮,所述引导辊上同轴设置有主动齿形带轮,所述从动齿形带轮与所述主动齿形带轮之间连传动齿形带,所述引导辊为橡胶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刮水板为特氟龙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板尾端设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接缺口,所述上抹水布尾端设有插入所述卡接缺口的后定轴,所述上抹水布前端设有前定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前定轴的后侧引导板上设有u形档杆,所述u形档杆一端与所述引导板左侧或右侧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带可循环除水机构,包括集水槽、引导架、转动连接于引导架上的引导辊、倾斜设置于集水槽上的引导板,引导板前低后高,引导板尾端设有从动辊,引导板前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辊,牵引辊与引导辊驱动连接,引导板上套有环形抹水布,环形抹水布前后分别绕过从动辊和牵引辊,引导板底部前端设有左右延伸的刮水板,刮水板底部设有刮水棱,环形抹水布绕过刮水棱,环形抹水布顶部设有上抹水布。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形运动的环形抹水布抹除包装带表面的水,通过刮水板刮除环形抹水布上的多余的水,无需频繁更换环形抹水布,提升生产效率,抹水效果稳定,环形抹水布利用引导辊的牵引力无需额外增加动力,减低设备成本和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郭伟龙;廖维;潘凯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领翔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