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54995发布日期:2020-07-29 03: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构造有凹模的上模(1)以及构造有与所述凹模相配合的凸模的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模座(21)、凸起(22)和第一活块(23),所述凸起(22)固定在该模座(21)上,所述第一活块(2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模(2)的凸起(22)上以形成用于成型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的型腔的所述凸模,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的型腔侧壁上成型出通孔的第二活块(3),该第二活块(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块(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块(23)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活块(3)插入的第一安装插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块(3)上设有用于脱模的顶丝或螺纹孔,所述顶丝或螺纹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活块(3)的安装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块(3)构造为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上沿轴向形成有多个用于脱模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2)和模座(21)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块(23)插入的第二安装插槽(211)。

6.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预留第一通孔的金属材料(41)的内腔铺贴预留第二通孔的碳纤维预浸料(42),以形成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致对齐;

b、设置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将第一活块(23)安装在所述模座(21)上,以形成所述凸模,并将第二活块(3)安装到第一活块(23)上,并且所述第二活块(3)凸出于所述第一活块(23)的高度等于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的厚度;

c、将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铺设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

d、合模,以在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上所述第二活块(3)的设置位置成型出所述型腔,在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二活块(3)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后并不外露;

e、对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进行加热固化;

f、模具脱模,从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上拆除所述凸模和第二活块(3);

g、修整,以获得成型后的金属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第二活块(3)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块(23)的侧壁上的安装插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第二活块(3)和第一活块(23)首先共同脱出所述下模(2),然后将所述第二活块(3)和第一活块分别从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的两侧进行拆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操作所述第二活块(3)上的顶丝,使得第二活块(3)与所述第一活块(23)分离并脱出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制件(4)。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后,设置另外的第一活块(23)和第二活块(3),并重复所述步骤b、c、d、e、f、g。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通孔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构造有凹模的上模(1)以及构造有与所述凹模相配合的凸模的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模座(21)、凸起(22)和第一活块(23),所述凸起(22)固定在该模座(21)上,所述第一活块(2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模(2)的凸起(22)上以形成用于成型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的型腔的所述凸模,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的型腔侧壁上成型出通孔的第二活块(3),该第二活块(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块(23)上。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杰;王智文;栗娜;敬敏;尚红波;马治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