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4816发布日期:2020-10-20 17:4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瓶时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

医院通常会囤积大量的输液瓶以备不时之需,而输液瓶都是有保质期,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于过期的输液瓶回收处理装置,进而需要人工去除输液瓶的铝塑管和橡胶塞,人工分离铝塑圈不仅速度慢还容易被铝塑圈割破手,从而导致感染,而且将橡胶塞拔出来非常费力,进而影响了输液瓶的回收速度。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于过期的输液瓶回收处理装置,进而需要人工去除输液瓶的铝塑管和橡胶塞,人工分离铝塑圈不仅速度慢还容易被铝塑圈割破手,从而导致感染,而且将橡胶塞拔出来非常费力,进而影响了输液瓶的回收速度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包括主框架,第一底架,第二底架,控制显示屏,斜块,滑条,传动送料机构,固定移动机构,分离机构,阀门和出料口;主框架底端左部与第一底架进行焊接;主框架底端右部与第二底架进行焊接;主框架顶端右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主框架内底端与斜块进行焊接;主框架内中底部与滑条进行焊接;主框架内左部设置有传动送料机构;主框架内右底部设置有固定移动机构,并且固定移动机构底端与斜块相连接,而且固定移动机构后端左中部与滑条相连接,而且固定移动机构左部与传动送料机构相连接;主框架内右顶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并且分离机构左部与传动送料机构相连接;主框架左端底部设置有阀门;主框架右端中部设置有出料口。

更进一步的,传动送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连接架,第二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齿轮,第一滑块,滑槽,第五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一传动块,第一电动推杆,第六传动轮,传送带,第七传动轮,第二连接架,去塑料盖器,l型支撑板,矩形限位板,待处理输液瓶,限位支撑板,弹性片和伸缩杆;第一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底端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右部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齿轮底部与第四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齿轮右部与第三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四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四齿轮底部与第五齿轮进行啮合;第一滑块外表面与滑槽进行滑动连接,并且滑槽左端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五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左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底部与第七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块;第七齿轮右端中部与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块顶部通过螺母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侧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传送带相连接;传送带前端与第二连接架相连接;第二连接架底端右部与去塑料盖器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架右端底部与l型支撑板进行焊接;l型支撑板顶端与前部与矩形限位板进行焊接;矩形限位板右侧设置有待处理输液瓶;待处理输液瓶右侧设置有限位支撑板;限位支撑板左顶部设置有弹性片;第一连接架左端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三齿轮右下方与固定移动机构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七齿轮右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右端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二连接架左端与主框架相连接;限位支撑板右端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限位支撑板底部和右端中部均与分离机构相连接;伸缩杆左端与主框架相连接;伸缩杆右端中部与固定移动机构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固定移动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八齿轮,第九传动轮,第九齿轮,第十传动轮,第十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一齿轮,齿条,第三连接架,第一滑轨,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夹取器,第二夹取器,转动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伸缩板,固定支撑板,第二伸缩板和加热器;第八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八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右侧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齿轮顶部与齿条进行啮合;第九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九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九齿轮顶部与齿条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十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齿条顶端与第三连接架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内中部与第一滑轨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顶部与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轨左部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右部与第三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顶端中部与第一夹取器进行焊接;第三滑块顶端中部与第二夹取器进行焊接;第一夹取器右端顶部与第一伸缩板进行焊接;转动杆左部与第一蜗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蜗杆外表面左部与第一夹取器相连接;转动杆右部与第二蜗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蜗杆外表面右部与第二夹取器相连接;第一伸缩板右端与固定支撑板进行焊接;固定支撑板右端中部与第二伸缩板进行焊接,并且第二伸缩板右端与第二夹取器相连接;第二伸缩板右上方设置有加热器;第八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斜块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上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斜块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斜块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斜块相连接;第三连接架底部与滑条相连接;转动杆左端与伸缩杆相连接;加热器顶端与分离机构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分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十二传动轮,第四连接架,第十三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十三齿轮,第二传动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内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一凸轮,传动板,第一弹簧,传动杆,铝皮圈扩张器,c型板,第三电动推杆,第二内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十六传动轮,第十七传动轮,第二凸轮,传动架,第四滑块,第二滑轨,光滑限位板,第二弹簧和限位块;第二电机前端中部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机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架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前端左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十二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十二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二齿轮底部与第十三齿轮进行啮合;第十三齿轮外表面中部与第二传动块相连接;第十三齿轮右侧设置有第一内齿轮,并且第一内齿轮外表面右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三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二内齿轮,并且第二内齿轮外表面左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二传动块底部通过螺母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右端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一内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右前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并且第十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底端下方设置有传动板;传动板底端左部设置有第一弹簧;传动板底端右部与传动杆进行焊接,并且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传动杆底部与铝皮圈扩张器相连接;铝皮圈扩张器顶端与c型板进行焊接;c型板内底端右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并且第三电动推杆顶端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左侧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顶端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二内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左前方设置有第十六传动轮,并且第十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七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二凸轮相连接;第二凸轮右侧设置有传动架;传动架顶端与第四滑块进行焊接;传动架左端底部与光滑限位板进行焊接;第四滑块后部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滑轨后端与第四连接架相连接;光滑限位板右上方设置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右端与传动架相连接;第四连接架右端底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四连接架底端左部与加热器相连接;第四连接架左端中部与限位支撑板相连接;第二弹簧左端与主框架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铝皮圈扩张器包括挤压球,圆柱管,连接环和扩张圆弧板;挤压球外侧设置有圆柱管;圆柱管左底部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底部与扩张圆弧板相连接;挤压球顶部与传动杆相连接;圆柱管顶端与c型板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l型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一自左上方向右下方的斜面。

更进一步的,第一夹取器右端顶部和第二夹取器左端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橡胶垫。

更进一步的,c型板内底端中部设置有一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的斜面,限位块底端设置有一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的斜面。

更进一步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以固定支撑板中心点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固定支撑板顶端中部设置有一与输液瓶底部相同弧度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于过期的输液瓶回收处理装置,进而需要人工去除输液瓶的铝塑管和橡胶塞,人工分离铝塑圈不仅速度慢还容易被铝塑圈割破手,从而导致感染,而且将橡胶塞拔出来非常费力,进而影响了输液瓶的回收速度的问题,设计了传动送料机构、固定移动机构和分离机构,在使用时,通过传动送料机构配合分离机构将输液瓶一个一个依次送入固定移动机构中,固定移动机构对输液瓶进行固定,然后配合传动送料机构和分离机构将输液瓶的铝塑圈和橡胶塞去除,进而得到了输液瓶的瓶身,达到了高效精准去除输液瓶的铝塑圈和橡胶塞,工作时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锋利的铝皮圈,进而被割伤,使得输液瓶能够迅速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去塑料盖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待处理输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夹取器和第二夹取器组合图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铝皮圈扩张器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的x区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y区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框架,2-第一底架,3-第二底架,4-控制显示屏,5-斜块,6-滑条,7-传动送料机构,8-固定移动机构,9-分离机构,10-阀门,11-出料口,701-第一电机,702-第一传动轮,703-第一连接架,704-第二传动轮,705-第一齿轮,706-第二齿轮,707-第三齿轮,708-第三传动轮,709-第四齿轮,7010-第一滑块,7011-滑槽,7012-第五齿轮,7013-第四传动轮,7014-第五传动轮,7015-第一锥齿轮,7016-第二锥齿轮,7017-第六齿轮,7018-第七齿轮,7019-第一传动块,7020-第一电动推杆,7021-第六传动轮,7022-传送带,7023-第七传动轮,7024-第二连接架,7025-去塑料盖器,7026-l型支撑板,7027-矩形限位板,7028-待处理输液瓶,7029-限位支撑板,7030-弹性片,7031-伸缩杆,801-第八传动轮,802-第八齿轮,803-第九传动轮,804-第九齿轮,805-第十传动轮,806-第十齿轮,807-第十一传动轮,808-第十一齿轮,809-齿条,8010-第三连接架,8011-第一滑轨,8012-第二滑块,8013-第三滑块,8014-第一夹取器,8015-第二夹取器,8016-转动杆,8017-第一蜗杆,8018-第二蜗杆,8019-第一伸缩板,8020-固定支撑板,8021-第二伸缩板,8022-加热器,901-第二电机,902-第十二传动轮,903-第四连接架,904-第十三传动轮,905-第三锥齿轮,906-第四锥齿轮,907-第十二齿轮,908-第十三齿轮,909-第二传动块,9010-第二电动推杆,9011-第一内齿轮,9012-第五锥齿轮,9013-第十四传动轮,9014-第十五传动轮,9015-第一凸轮,9016-传动板,9017-第一弹簧,9018-传动杆,9019-铝皮圈扩张器,9020-c型板,9021-第三电动推杆,9022-第二内齿轮,9023-第六锥齿轮,9024-第十六传动轮,9025-第十七传动轮,9026-第二凸轮,9027-传动架,9028-第四滑块,9029-第二滑轨,9030-光滑限位板,9031-第二弹簧,9032-限位块,901901-挤压球,901902-圆柱管,901903-连接环和901904-扩张圆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输液瓶回收预处理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主框架1,第一底架2,第二底架3,控制显示屏4,斜块5,滑条6,传动送料机构7,固定移动机构8,分离机构9,阀门10和出料口11;主框架1底端左部与第一底架2进行焊接;主框架1底端右部与第二底架3进行焊接;主框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4;主框架1内底端与斜块5进行焊接;主框架1内中底部与滑条6进行焊接;主框架1内左部设置有传动送料机构7;主框架1内右底部设置有固定移动机构8,并且固定移动机构8底端与斜块5相连接,而且固定移动机构8后端左中部与滑条6相连接,而且固定移动机构8左部与传动送料机构7相连接;主框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分离机构9,并且分离机构9左部与传动送料机构7相连接;主框架1左端底部设置有阀门10;主框架1右端中部设置有出料口11。

在使用本装置时,先通过第一底架2和第二底架3将装置水平放置在要使用的地方,接通电源,打开控制显示屏4控制装置的运行,准备足够数量的要回收的过期输液瓶,首先将适量的输液瓶送入传动送料机构7中,然后传动送料机构7配合分离机构9将输液瓶一个一个依次送入固定移动机构8中,固定移动机构8对输液瓶进行固定,然后配合传动送料机构7和分离机构9将输液瓶的铝塑圈和橡胶塞去除,进而得到了输液瓶的瓶身,达到了高效精准去除输液瓶的铝塑圈和橡胶塞,工作时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锋利的铝皮圈,进而被割伤,使得输液瓶能够迅速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传动送料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01,第一传动轮702,第一连接架703,第二传动轮704,第一齿轮705,第二齿轮706,第三齿轮707,第三传动轮708,第四齿轮709,第一滑块7010,滑槽7011,第五齿轮7012,第四传动轮7013,第五传动轮7014,第一锥齿轮7015,第二锥齿轮7016,第六齿轮7017,第七齿轮7018,第一传动块7019,第一电动推杆7020,第六传动轮7021,传送带7022,第七传动轮7023,第二连接架7024,去塑料盖器7025,l型支撑板7026,矩形限位板7027,待处理输液瓶7028,限位支撑板7029,弹性片7030和伸缩杆7031;第一电机7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机701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架70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702底端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704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704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703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2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7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4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705右部与第二齿轮706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706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703相连接;第一齿轮705底部与第四齿轮709进行啮合;第二齿轮706右部与第三齿轮707进行啮合;第三齿轮707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708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708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703相连接;第四齿轮709前端中部与第一滑块7010相连接;第四齿轮709底部与第五齿轮7012进行啮合;第一滑块7010外表面与滑槽7011进行滑动连接,并且滑槽7011左端与第一连接架703相连接;第五齿轮7012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701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7013前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703相连接;第四传动轮7013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7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4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7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015前端左部与第二锥齿轮701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7016左端中部与第六齿轮7017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7017底部与第七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六齿轮7017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块7019;第七齿轮7018右端中部与伸缩杆703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块7019顶部通过螺母与第一电动推杆7020进行螺栓连接;第六传动轮7021后端中部与传送带702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21左侧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702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传动轮7023后端中部与传送带7022相连接;传送带7022前端与第二连接架7024相连接;第二连接架7024底端右部与去塑料盖器7025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架7024右端底部与l型支撑板7026进行焊接;l型支撑板7026顶端与前部与矩形限位板7027进行焊接;矩形限位板7027右侧设置有待处理输液瓶7028;待处理输液瓶7028右侧设置有限位支撑板7029;限位支撑板7029左顶部设置有弹性片7030;第一连接架703左端顶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三齿轮707右下方与固定移动机构8相连接;第五传动轮7014后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七齿轮7018右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020右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二连接架7024左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限位支撑板7029右端顶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限位支撑板7029底部和右端中部均与分离机构9相连接;伸缩杆7031左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伸缩杆7031右端中部与固定移动机构8相连接。

首先,将待处理输液瓶7028一个一个放在传送带7022上,第一电机70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前端中部轴心连接的第一传动轮702转动,第一传动轮702通过皮带带动其底端下方的第二传动轮704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704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齿轮705转动,第一齿轮705带动与其底部啮合的第四齿轮709逆时针转动,进而第四齿轮709带动与其底部啮合的第五齿轮7012顺时针转动,第五齿轮7012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四传动轮7013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7013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上方的第六传动轮7021转动,第六传动轮7021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侧的第七传动轮7023转动,进而实现了第六传动轮7021和第七传动轮7023带动传送带7022顺时针转动,进而传送带7022带动放在其顶端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然后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到l型支撑板7026上,矩形限位板7027防止输液瓶从l型支撑板7026上掉落,之后待处理输液瓶7028继续向右移动到l型支撑板7026右侧与限位支撑板7029形成的通道中,弹性片7030能够防止待处理输液瓶7028在碰撞到限位支撑板7029时破碎,之后通过分离机构9的光滑限位板9030左右移动,进而控制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下移动,在光滑限位板9030向右移动且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不再有限位作用时,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下掉落并进入固定移动机构8中,然后去塑料盖器7025配合固定移动机构8去除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塑料盖,与此同时,在伸缩杆7031需要正向转动时,从右端看伸缩杆7031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电机701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传动轮702逆时针转动,第一传动轮702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下方的第五传动轮7014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7014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锥齿轮7015转动,第一锥齿轮7015带动与其前端左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016转动,第二锥齿轮7016带动其左端中部的第六齿轮7017转动,从右端看第六齿轮7017顺时针转动,进而第六齿轮7017带动与其底部啮合的第七齿轮7018转动,从右端看第七齿轮7018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七齿轮7018带动其右端中部的伸缩杆7031转动,同时,第一传动轮702通过皮带带动其底端下方的第二传动轮70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705转动,第一齿轮705带动与其右部啮合的第二齿轮706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709在第一齿轮705与第二齿轮706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其后端中部的第一滑块7010在滑槽7011滑动,进而向右移动到滑槽7011中间并停留在这个位置,此刻第二齿轮706与第五齿轮7012失去啮合,因此第二齿轮706无法带动第五齿轮7012转动,进而实现了传送带7022在第一电机701顺时针转动时,将放在其顶端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在第一电机701逆时针转动时,传送带7022停止转动,然后在伸缩杆7031需要反向转动时,从右端看伸缩杆7031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电机701顺时针转动,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传动轮702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702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下方的第五传动轮7014顺时针转动,第五传动轮7014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锥齿轮7015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锥齿轮701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016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7016带动其左端中部的第六齿轮7017转动,从右端看第六齿轮7017逆时针转动,进而第六齿轮7017带动与其底部啮合的第七齿轮7018转动,第七齿轮7018带动其右端中部的伸缩杆7031转动,从右端看伸缩杆7031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了伸缩杆7031反转,在伸缩杆7031需要停止转动时,第一电动推杆7020左端向左推,进而带动与其左部连接的第一传动块7019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7016向左移动进而与第一锥齿轮7015取消啮合,同时第六齿轮7017向左移动进而与第七齿轮7018取消啮合,从而实现了切断第七齿轮7018转动的动力来源,进而伸缩杆7031停止转动,在第三传动轮708需要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电机701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第二传动轮704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齿轮705转动,第一齿轮705带动与其右部啮合的第二齿轮706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二齿轮706带动与其右部啮合的第三齿轮707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三齿轮707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三传动轮708顺时针转动,在第三传动轮708需要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电机701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704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齿轮705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右部啮合的第二齿轮706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706带动与其右部啮合的第三齿轮707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三齿轮707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三传动轮708逆时针转动,在第三传动轮708需要停止转动时,第一电机701停止转动,此机构实现了将输液瓶依次送入固定移动机构8中,并配合固定移动机构8完成对输液瓶的回收预处理。

固定移动机构8包括第八传动轮801,第八齿轮802,第九传动轮803,第九齿轮804,第十传动轮805,第十齿轮806,第十一传动轮807,第十一齿轮808,齿条809,第三连接架8010,第一滑轨8011,第二滑块8012,第三滑块8013,第一夹取器8014,第二夹取器8015,转动杆8016,第一蜗杆8017,第二蜗杆8018,第一伸缩板8019,固定支撑板8020,第二伸缩板8021和加热器8022;第八传动轮801后端中部与第八齿轮8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1右侧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齿轮802顶部与齿条809进行啮合;第九传动轮803后端中部与第九齿轮804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九齿轮804顶部与齿条809相连接;第九传动轮803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80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805后端中部与第十齿轮8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805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8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807后端中部与第十一齿轮808进行转动连接;齿条809顶端与第三连接架8010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8010内中部与第一滑轨8011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8010顶部与转动杆8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轨8011左部与第二滑块8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8011右部与第三滑块8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8012顶端中部与第一夹取器8014进行焊接;第三滑块8013顶端中部与第二夹取器8015进行焊接;第一夹取器8014右端顶部与第一伸缩板8019进行焊接;转动杆8016左部与第一蜗杆801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蜗杆8017外表面左部与第一夹取器8014相连接;转动杆8016右部与第二蜗杆8018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蜗杆8018外表面右部与第二夹取器8015相连接;第一伸缩板8019右端与固定支撑板8020进行焊接;固定支撑板8020右端中部与第二伸缩板8021进行焊接,并且第二伸缩板8021右端与第二夹取器8015相连接;第二伸缩板8021右上方设置有加热器8022;第八传动轮801后端中部与斜块5相连接;第八传动轮801左上方与第三传动轮708相连接;第九传动轮803后端中部与斜块5相连接;第十传动轮805后端中部与斜块5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807后端中部与斜块5相连接;第三连接架8010底部与滑条6相连接;转动杆8016左端与伸缩杆7031相连接;加热器8022顶端与分离机构9相连接。

首先待处理输液瓶7028在离开传动送料机构7后,会向下掉落到此刻正好位于其正下方的固定支撑板8020顶端中部,然后伸缩杆7031正转,进而伸缩杆7031带动与其右端中部连接的转动杆8016正转,进而转动杆8016带动与其处于同一轴心的第一蜗杆8017和第二蜗杆8018正转,从右端看第一蜗杆8017和第二蜗杆8018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一蜗杆8017通过带动第一夹取器8014中部的传动套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夹取器8014向右移动,在第一夹取器8014向右移动的同时,与第一夹取器8014底部连接的第二滑块8012在第一滑轨8011中向右滑动,第一夹取器8014压迫第一伸缩板8019左部向右缩,第一夹取器8014右顶部的夹块夹住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左半部分,与此同时,第二蜗杆8018通过带动第二夹取器8015中部的传动套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夹取器8015向左移动,在第二夹取器8015向左移动的同时,与第二夹取器8015底部连接的第三滑块8013在第一滑轨8011中向左移动,第二夹取器8015压迫第二伸缩板8021右部向左缩,第二夹取器8015左顶部的夹块夹住待处理输液瓶7028右半部分,进而实现了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固定,进而实现了在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进行处理时,输液瓶不会左右移动,之后伸缩杆7031停止转动,然后第三传动轮708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下方的第八传动轮801逆时针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801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侧的第九传动轮803转动,同时第八传动轮801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八齿轮802逆时针转动,第九传动轮803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九齿轮804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九传动轮803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侧的第十传动轮805转动,第十传动轮805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十齿轮806逆时针转动,同时第十传动轮805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侧的第十一传动轮807转动,第十一传动轮807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十一齿轮808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了齿条809在第八齿轮802、第九齿轮804、第十齿轮806和第十一齿轮808的共同作用下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接架8010向左移动,带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左移动到去塑料盖器7025内中部,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左移动到去塑料盖器7025内中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其内部呈钝角的铁块将塑料盖去除,之后第三传动轮708通过带动其右下方的第八传动轮801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第八齿轮802、第九齿轮804、第十齿轮806和第十一齿轮808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到分离机构9右部中,通过分离机构9将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铝皮圈进行去除,然后第三传动轮708重新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左移动到加热器8022内部,然后第三传动轮708停止转动,加热器8022通电对此刻处于其内部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进行加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待处理输液瓶7028内的气体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强逐渐增大,在待处理输液瓶7028内部的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强时,会将堵住待处理输液瓶7028瓶口的橡胶塞挤出来,然后第三传动轮708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在待处理输液瓶7028通过出料口11送出装置时,伸缩杆7031反转,从右端看伸缩杆703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夹取器8014向左回到原来相对于固定支撑板8020的位置,同时带动第二夹取器8015向右回到原来相对于固定支撑板8020的位置,进而取消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固定,然后人工将处理好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收集起来,之后固定支撑板8020在第三传动轮708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从待处理输液瓶7028处理向下掉落的塑料盖、铝皮圈、橡胶塞和部分喷出的液体会掉落在斜块5上,由于斜块5顶端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因此塑料盖、铝皮圈、橡胶塞和部分喷出的液体都会聚集在本装置的内左底部,然后通过打开阀门10将其取出,此机构实现了将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塑料盖、铝皮圈、橡胶塞与瓶身分离,并且在分离的过程中不会损坏瓶子。

分离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01,第十二传动轮902,第四连接架903,第十三传动轮904,第三锥齿轮905,第四锥齿轮906,第十二齿轮907,第十三齿轮908,第二传动块909,第二电动推杆9010,第一内齿轮9011,第五锥齿轮9012,第十四传动轮9013,第十五传动轮9014,第一凸轮9015,传动板9016,第一弹簧9017,传动杆9018,铝皮圈扩张器9019,c型板9020,第三电动推杆9021,第二内齿轮9022,第六锥齿轮9023,第十六传动轮9024,第十七传动轮9025,第二凸轮9026,传动架9027,第四滑块9028,第二滑轨9029,光滑限位板9030,第二弹簧9031和限位块9032;第二电机901前端中部与第十二传动轮90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机901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架903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传动轮902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904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三传动轮904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904前端中部与第三锥齿轮9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905前端左部与第四锥齿轮906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906左端中部与第十二齿轮9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十二齿轮907左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二齿轮907底部与第十三齿轮908进行啮合;第十三齿轮90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传动块909相连接;第十三齿轮908右侧设置有第一内齿轮9011,并且第一内齿轮9011外表面右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三齿轮908左侧设置有第二内齿轮9022,并且第二内齿轮9022外表面左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二传动块909底部通过螺母与第二电动推杆9010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9010右端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一内齿轮9011右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9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9012右前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9013,并且第十四传动轮9013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9013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9014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五传动轮9014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9014后端中部与第一凸轮9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9015底端下方设置有传动板9016;传动板9016底端左部设置有第一弹簧9017;传动板9016底端右部与传动杆9018进行焊接,并且传动杆9018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传动杆9018底部与铝皮圈扩张器9019相连接;铝皮圈扩张器9019顶端与c型板9020进行焊接;c型板9020内底端右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9021,并且第三电动推杆9021顶端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9021左侧设置有限位块9032,并且限位块9032顶端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二内齿轮9022左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902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9023左前方设置有第十六传动轮9024,并且第十六传动轮9024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9024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七传动轮902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七传动轮9025后端中部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第十七传动轮9025后端中部与第二凸轮9026相连接;第二凸轮9026右侧设置有传动架9027;传动架9027顶端与第四滑块9028进行焊接;传动架9027左端底部与光滑限位板9030进行焊接;第四滑块9028后部与第二滑轨9029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滑轨9029后端与第四连接架903相连接;光滑限位板9030右上方设置有第二弹簧9031,并且第二弹簧9031右端与传动架9027相连接;第四连接架903右端底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四连接架903底端左部与加热器8022相连接;第四连接架903左端中部与限位支撑板7029相连接;第二弹簧9031左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

首先,在传动送料机构7依次向固定移动机构8中送入待处理输液瓶7028时,第二电机901转动,进而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十二传动轮902转动,进而第十二传动轮902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侧的第十三传动轮904转动,第十三传动轮904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三锥齿轮905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905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锥齿轮906转动,第四锥齿轮906带动其右端中部的第十二齿轮907转动,第十二齿轮907带动与其底部啮合的第十三齿轮908转动,然后在光滑限位板9030需要向右移动取消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进行限位时,第二电动推杆9010左部向左推,进而带动与其左部连接的第二传动块909向左移动,第二传动块909带动第十三齿轮908向左移动,在第十三齿轮908外表面左部与第二内齿轮9022内表面啮合时,第二电动推杆9010左部停止向左推,然后第十三齿轮908带动第二内齿轮9022转动,进而第二内齿轮9022带动其左端中部的第六锥齿轮9023转动,第六锥齿轮9023通过带动与其啮合且与第十六传动轮9024进行转动连接的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六传动轮9024转动,进而第十六传动轮9024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下方的第十七传动轮9025转动,第十七传动轮9025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二凸轮9026转动,在第二凸轮9026顶部的凸起触碰到传动架9027右顶部时,会带动传动架9027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光滑限位板9030向右移动,然后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下掉落并进入固定移动机构8中,之后光滑限位板9030在第二弹簧9031的回弹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在传动架9027左右移动,通过其右顶部的第四滑块9028在第二滑轨9029中滑动保持其稳定,在待处理输液瓶7028移动到分离机构9的右部时,由于塑料盖与铝皮圈连在一起,因此经去塑料盖器7025去除塑料盖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套在其瓶口的铝皮圈中部的铝皮会微微向外侧扩张,首先,待处理输液瓶7028会被移动到铝皮圈扩张器9019的正下方,之后第三电动推杆9021底部向下推,进而带动铝皮圈扩张器9019和c型板9020向下移动,在铝皮圈扩张器9019底部插入铝皮圈中间时,第三电动推杆9021底部停止向下推,然后第二电动推杆9010左部向右缩,进而通过第二传动块909带动第十三齿轮908向右移动,然后第十三齿轮908外表面右部与第一内齿轮9011内表面左部啮合,进而第十三齿轮908带动第一内齿轮9011转动,第一内齿轮9011带动其右端中部的第五锥齿轮9012转动,第五锥齿轮9012通过带动与其右端前部啮合且与第十四传动轮9013转动连接的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四传动轮9013转动,然后第十四传动轮9013通过皮带带动其右上方的第十五传动轮9014转动,进而第十五传动轮9014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凸轮9015转动,在第一凸轮9015顶部的凸起触碰到传动板9016时,压迫传动板901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传动杆9018向下移动,使得铝皮圈扩张器9019底部向外扩张,进而使得铝皮圈内部的铝皮会向外侧移动且位于瓶口的外围,之后传动杆9018在第一弹簧9017的回弹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铝皮圈扩张器9019和c型板9020在第三电动推杆9021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右移动,将瓶口外围翘起来的铝皮送入限位块9032底端与c型板9020内底部形成的空隙中,然后第三电动推杆9021底部向上缩,进而带动c型板9020向上移动,然后夹住翘起来的铝皮,此时c型板9020底端的高度高于待处理输液瓶7028瓶口,然后在待处理输液瓶7028向左移动时,此时铝皮圈会被撕下来且被夹在限位块9032底端与c型板9020内底部形成的空隙中,然后第三电动推杆9021底部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铝皮圈向下掉落,进而完成铝皮圈的去除工作,此机构配合传动送料机构7将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依次送入固定移动机构8,并且配合固定移动机构8完成对待处理输液瓶7028的铝皮圈的去除工作。

铝皮圈扩张器9019包括挤压球901901,圆柱管901902,连接环和扩张圆弧板;挤压球901901外侧设置有圆柱管901902;圆柱管901902左底部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底部与扩张圆弧板相连接;挤压球901901顶部与传动杆9018相连接;圆柱管901902顶端与c型板9020相连接。

首先,扩张圆弧板会被送到铝皮圈中间的孔中,然后挤压球901901向下移动并挤压扩张圆弧板,由于扩张圆弧板顶部通过连接环固定在圆柱管901902上,因此扩张圆弧板底部会向外侧移动,进而使得铝皮圈中间的铝皮从内部向外侧移动,此机构实现了将铝皮圈中间的铝皮向外侧扩张。

l型支撑板7026顶端设置有一自左上方向右下方的斜面,使得位于l型支撑板7026顶端的待处理输液瓶7028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右移动。

第一夹取器8014右端顶部和第二夹取器8015左端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橡胶垫,避免第一夹取器8014和第二夹取器8015在夹住待处理输液瓶7028时,损坏待处理输液瓶7028。

c型板9020内底端中部设置有一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的斜面,限位块9032底端设置有一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的斜面,使得从待处理输液瓶7028分离的铝皮圈在没有被c型板9020和限位块9032夹住时,会向下掉落,不会停留在二者之间。

第一蜗杆8017和第二蜗杆8018以固定支撑板8020中心点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固定支撑板8020顶端中部设置有一与输液瓶底部相同弧度的凹槽,使得第一蜗杆8017和第二蜗杆8018以同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夹取器8014和第二夹取器8015移动方向相反,输液瓶能够平稳地固定在固定支撑板8020上。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