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3592发布日期:2021-04-16 14:0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改性注塑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2.大型垃圾桶注塑原料一般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不仅能适应各种使用环境,比如耐酸碱能适应室外环境,且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能经受碰撞、提升坠落等,坚固耐用,但也有易老化、难降解而引起的废弃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塑料品充斥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回收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塑料的回收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经过一次高温老化,且原料中存在的杂质,使得二次注塑的力学性能降低,对塑料回收的改性工艺一直在研究中,在增加韧性,扩大塑料与增韧剂的表面能,并量化添加配比需要在不断试验中得到改善。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实施方便,以改性poe和纳米c
a
co3形成的增韧剂对回收pp进行改性增韧,并在原料中加入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整个材料的增强,弥补并强化了回收pp料引起的力学性能减弱,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pp新料与pp回收料于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挤出造粒,得到塑胶粒a;2)将poe与纳米c
a
co3于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再与塑胶粒a共混,挤出造粒,得到改性塑胶粒b;3)将改性塑胶粒b置于螺杆注塑机主料筒中,玻璃纤维置于螺杆中段的侧料筒中,进行注塑成型。
6.经过塑胶粒与增韧剂的分别混合后再次混合,提高均匀度,利用增韧剂填补杂质造成的pp回收料的空隙,提高分子间强度,并利用侧喂料方式加入玻璃纤维,导入了碱金属元素,进一步提高材料强度。
7.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pp新料与pp回收料的质量比为7:2

8:1,所述poe与纳米c
a
co3的质量为pp回收料质量的40%

50%,所述玻璃纤维的质量为塑胶粒a质量的8%

15%,以pp回收料与poe与纳米c
a
co3的相关性来确定增韧剂poe与纳米c
a
co3的添加量,使用直接度量方法,便于自动化智能管控入料质量。
8.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poe与纳米c
a
co3的质量比为1:1,由于poe在共混过程中为大小不均的不规则形状弹性微粒,可分
布于pp分子的空隙中,弥补了杂质造成的缺陷,而纳米c
a
co3与poe形成包裹式结构,避免了增韧剂与pp分子的脱粘,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两者的使用量直接相关。
9.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pp回收料、纳米c
a
co3于高速混合机混合之前先于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去除材料中的水分。
10.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纳米c
a
co3烘干后又浸于2%钛酸丁酯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并于80摄氏度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对纳米c
a
co3进行表面改性,便于与poe的粘结联合。
11.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步骤2中poe经过马来酸酐改性。
12.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且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
13.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步骤3中注塑成型的参数设置为注塑温度200

22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60

80mpa,保压时间35

50秒,保压压力50

60mpa。
14.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所述步骤3中注塑成型的参数设置为注塑温度20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70mpa,保压时间40秒,保压压力55mpa。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本发明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通过以改性poe和纳米c
a
co3形成的增韧剂对回收pp进行改性增韧,并在原料中加入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整个材料的增强,弥补并强化了回收pp料引起的力学性能减弱。
16.2. 本发明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通过经表面改性后纳米c
a
co3、poe形成包裹式填充结构,提高了界面结合型,避免了增韧剂与pp分子的脱粘。
17.3. 本发明的用于高强度大型垃圾桶的智能化新型改性注塑工艺,通过确立最优注塑工艺参数,降低了注塑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19.实施例一将40克纳米c
a
co3与180克pp回收料分别于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将上述烘干的纳米c
a
co3浸于2%钛酸丁酯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并于80摄氏度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后加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40克poe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烘干的180克pp回收料,以及1.5千克pp新料烘干,置于螺杆注塑机主料筒;在螺杆注塑机螺杆中段的侧料筒中加入160克玻璃纤维进行注塑,注塑参数为注塑温度20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70mpa,保压时间40秒,保压压力55mpa;
将得到的注塑件分别根据gb/t1040

1992、gb/t9341

2000测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为:拉伸强度62.6mpa,冲击韧性28.6kj/m2。
20.实施例二将70克纳米c
a
co3与320克pp回收料分别于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将上述烘干的纳米c
a
co3浸于2%钛酸丁酯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并于80摄氏度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后加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70克poe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烘干的320克pp回收料,以及1.5千克pp新料烘干,置于螺杆注塑机主料筒;在螺杆注塑机螺杆中段的侧料筒中加入250克玻璃纤维进行注塑,注塑参数为注塑温度20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70mpa,保压时间40秒,保压压力55mpa;将得到的注塑件分别根据gb/t1040

1992、gb/t9341

2000测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为:拉伸强度54.3mpa,冲击韧性21.4kj/m2。
21.实施例三将40克纳米c
a
co3与180克pp回收料分别于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将上述烘干的纳米c
a
co3浸于2%钛酸丁酯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并于80摄氏度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后加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40克poe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烘干的180克pp回收料,以及1.5千克pp新料烘干,置于螺杆注塑机主料筒;在螺杆注塑机螺杆中段的侧料筒中加入160克玻璃纤维进行注塑,注塑参数为注塑温度22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75mpa,保压时间50秒,保压压力55mpa;将得到的注塑件分别根据gb/t1040

1992、gb/t9341

2000测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为:拉伸强度60.1mpa,冲击韧性25.6kj/m2。
22.实施例四将40克纳米c
a
co3与180克pp回收料分别于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时间为2小时;将上述烘干的纳米c
a
co3浸于2%钛酸丁酯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并于80摄氏度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后加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40克poe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烘干的180克pp回收料,以及1.5千克pp新料烘干,置于螺杆注塑机主料筒;在螺杆注塑机螺杆中段的侧料筒中加入160克玻璃纤维进行注塑,注塑参数为注塑温度200摄氏度,注塑压力为60mpa,保压时间35秒,保压压力50mpa;将得到的注塑件分别根据gb/t1040

1992、gb/t9341

2000测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为:拉伸强度60.9mpa,冲击韧性26.6kj/m2。
23.经大量实验结果验证为拉伸强度52.5mpa以上,冲击韧性21.2kj/m2以上,远大于未经增韧改性的最大值拉伸强度39.1mpa,冲击韧性9.9kj/m2。
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