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8331发布日期:2021-03-26 18:1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专利属于塑料模具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薄壁制品的塑料模具,制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高精密的功能性注塑零件中。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对于在新型汽车燃油泵及电子水泵中精密筒状类的且平均壁厚小于1.0毫米的塑料零件大多采用聚醚醚酮树脂或纤维增强型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来进行注塑生产,由于这两种树脂的价格昂贵,产品性价比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树脂厂商研发了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树脂,其耐热性高,机械强度、刚性、难燃性、耐化学药品性,电气性、尺寸稳定性、耐磨、抗蠕变性都优良,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但由于其成型窗口非常窄,产品注塑中非常容易产品烧焦,气纹,毛刺等表面缺陷产品,模具零件间隙中经常残留树脂粉末,导致产品经常烧焦,不良率非常高,维护频次和成本都非常高,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注塑完毕后加工的方法,例如超声波去毛刺,干冰去毛刺等方法来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后加工的成本也降低了产品的性价比,如何能保证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薄壁制品的表面质量又能降低成本,是需要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模具采用了抽真空与吹气装置配合开模先抽的机构,保证了筒状类的且平均壁厚小于1.0毫米的塑料制品表面无烧焦,产品无缩痕变形,且毛刺在0.05毫米以下的要求,使产品顺利生产。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薄壁制品的塑料模具,解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薄壁制品在注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良品率过低,制品表面缺陷多,模具量产后分型线边缘被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树脂烧蚀,薄壁且深的制品在顶出过程中形成真空制品变形问题及注塑后需通过后加工来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使注塑后的制品直接就能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其结构包括:定模底板1、 热流道板2、 定模板3 、定模镶块4、 动模镶块5、 动模板6、 先抽板7、 面针板8、 底针板9、 方铁10 、动模底板11 、阀针式热流道12、 制品13、 动模镶件14、 动模镶块密封圈15、顶杆16、动模板密封圈17、动模型芯18、真空发生器a19、先抽板密封圈20、动模型芯密封圈21、弹簧22、限位螺栓23、顶杆密封圈24、顶杆密封套25、真空发生器b26、负压监控器27、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的连接关系为:动模镶块5上设置有锥形外定位面、锥形内定位面、主排气道、主排气道气路孔、排气面与销钉孔,动模镶件14上设置有锥形定位凹槽与销钉孔,动模镶块5与动模镶件14锥面间隙配合,通过销钉连接固定,动模镶块5与动模板6间隙配合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动模型芯18上设置有锥形外定位面与顶杆孔与顶杆16间隙配合,动模型芯18与先抽板7间隙配合通过螺栓锁紧固定,顶杆密封套25上设置有密封槽,顶杆密封圈24放置于顶杆密封套25内,顶杆16在顶
杆密封套25内滑动,靠顶杆密封圈24密封,顶杆密封套25与先抽板7为过盈配合,先抽板7上设置有限位螺栓孔,限位螺栓23与其进行螺纹连接限位,真空发生器a19与动模板6之间设置有隔热电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负压监控器27与动模板6之间设置有隔热电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负压监控器27与先抽板7之间设置有隔热电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与方铁10之间设置有隔热电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真空发生器b26与方铁10之间设置有隔热电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方铁10上设置有气路孔与密封圈槽通过螺栓将动模底板11、先抽板7连接并锁紧限位并密封气路,动模板6内设置有贯通气路,气路一端与真空发生器a19相连,一端与负压监控器27相连,动模板6内设置的气路与动模镶块5上主排气道气路孔相通,先抽板7内设置有贯通气路,一端与负压监控器27相连,一端与方铁10上的真空发生器b26相连,一端与方铁10上的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相连。
6.纤维增强聚苯硫醚精密制品的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闭模状态,真空发生器a19、真空发生器b26、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同时工作,开始抽取薄壁型腔中残留空气,负压监控器27同时显示动模板6气道内及先抽板7气道内的负压值,当负压值达到设定压力时,注塑开始并填充型腔,保压及冷却结束后,真空发生器a19、真空发生器b26、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同时停止动作;开模时,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开始吹气动作,吹出气体通过先抽板7内设置的气道进入动模型芯18内,与此同时先抽板7靠弹簧的力量与动模板6分离,制品13与动模型芯18随之分离,制品13内壁与动模型芯18形成密闭空间,空间内充满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发出的气体;模具继续开模,顶杆16在顶杆密封套25内滑动顶出制品13,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继续吹气动作,将顶杆16与动模型芯18顶杆孔内壁中的树脂残留微粒吹出,顶杆16回退,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吹气动作结束,一次成型循环结束。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具上设置先抽动作机构,配合使用真空发生器与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联动,解决了纤维增强型聚苯硫醚树脂在成型时容易产生毛刺,表面烧焦,熔接痕明显等表面缺陷的问题,防止了平均壁厚小于1.0毫米筒状类的塑料制品顶出时由于真空引起的缩瘪等问题,减少了不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8.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9.图1是模具的总体装配图。
10.图2是模具开模先抽板弹簧动作后的装配图。
11.图3是模具动模板及动模镶块等零件组装后的正等轴测图。
12.图4是模具动模板及动模镶块等零件组装后的俯视图。
13.图5是模具动模板抽真空气路走向正等轴测图。
14.图6是模具动模板抽真空气路走向俯视图。
15.图7是模具先抽板与方铁及动模底板组装后的正等轴测图。
16.图8是模具先抽板与方铁及动模底板组装后的俯视图。
17.图9是模具先抽板与方铁及动模底板组装后的主视图。
18.图10是模具先抽板抽真空气路走向俯视图。
19.图11是模具开模后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吹气的气路走向正等轴测图。
20.图中1定模底板;2热流道板;3定模板;4定模镶块;5动模镶块;6动模板;7先抽板;8
面针板;9底针板;10方铁;11动模底板;12阀针式热流道;13制品;14动模镶件;15动模镶块密封圈;16顶杆;17动模板密封圈;18动模型芯;19真空发生器a;20先抽板密封圈;21动模型芯密封圈; 22弹簧;23限位螺栓; 24顶杆密封圈;25顶杆密封套;26真空发生器b;27负压监控器 ;28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技术文字和附图详细叙述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22.定模部分的组装:将定模镶块4装入定模板3中并间隙配合,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将定模板3与与热流道板2进行组装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将阀针式热流道12内的热嘴装入定模镶块4内,将阀针式热流道12内的分流板装入热流道板2内,将定模底板1与热流道板2进行装配通过螺栓锁紧并固定,将阀针式热流道12内阀针插入热嘴内,将阀针式热流道12气缸装入到定模底板内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23.动模部分的组装:将动模镶件14与动模镶块5锥面配合并通过销钉锁紧,将动模镶块密封圈15压入动模镶块5的密封圈槽内,将动模板密封圈17压入动模板6中,将动模镶块5组合体装入动模板6中,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见图3、4),将先抽板密封圈20压入在先抽板7的密封圈槽中,将动模型芯密封圈21压入到先抽板7中,将动模型芯18装入先抽板7中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将顶杆密封圈24压入顶杆密封套25中,顶杆密封套25压入到先抽板7中过盈配合,将弹簧22放入先抽板7弹簧槽内,先抽板7与动模板6进行预定位后将限位螺栓23拧入限位孔,将顶杆16装入面针板8,底针板9与面针板8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将组合体上的顶杆16导入到动模型芯18顶杆孔中,将动模底板11、方铁10与先抽板7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将真空发生器a19装入隔热电木上并与动模板6螺栓锁紧固定,负压监控器27装入隔热电木上并与动模板6螺栓锁紧固定,负压监控器27装入隔热电木上并与先抽板7螺栓锁紧固定,将真空发生器b26装入隔热电木上并与方铁10通过螺栓锁紧固定,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装入隔热电木上与方铁10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见图7、8、9)。
24.具体的成型过程是:模具运行前需将6巴的压缩空气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模具闭模后(见图1),真空发生器a19、真空发生器b26、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同时工作,开始抽取薄壁型腔中残留的空气,定模型腔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动模镶块5上设置排气面进入主排气道,通过主排气道气路孔进入动模板6内的气路中被真空发生器a19回收(见图5、6),一部分通过动模型芯18内的顶杆孔进入先抽板7内的气路中在转入到方铁10内的气路内,最终被真空发生器b26及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回收(见图10),负压监控器27同时显示动模板6气道内及先抽板7气道内的负压值,当负压值达到设定压力时,注塑开始并填充型腔,保压及冷却结束后,真空发生器a19、真空发生器b26、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同时停止动作;模具开模,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开始吹气动作,吹出气体通过先抽板7内设置的气道进入动模型芯18内,与此同时先抽板7靠弹簧的力量与动模板6分离(见图2),制品13与动模型芯18随之分离,制品13内壁与动模型芯18形成密闭空间,空间内充满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吹出的气体;模具继续开模,顶杆16在顶杆密封套25内滑动并顶出制品13,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继续吹气动作,将顶杆16与动模型芯18顶杆孔内壁中的树脂残留微粒吹出(见图11),顶杆16回退,真空发生与吹气组合器28吹气动作结束,一次成型循环结束(见图1)。
25.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越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