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多重磁吸式铁屑块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2077发布日期:2020-10-17 01:2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多重磁吸式铁屑块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旧聚酯回收料再利用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多重磁吸式铁屑块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既是聚酯原料的生产大国,又是聚酯制品的使用大国,因而不论是在生产各种聚酯制品如聚酯瓶、聚酯盒、聚酯桶等的过程中还是在使用聚酯制品的过程中,废旧并废弃聚酯制品的量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全面回收再利用,那么一方面会损及环境,另一方面不利于节约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循环经济意识以及合理降低产品成本意识的显著增强,废旧聚酯的再生利用即利用回收的聚酯在聚酯产品生产行业形成了共识。

如业界所知,在废旧聚酯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有金属铁屑块,如果疏于清除铁屑,那么在熔融纺丝过程中会造成滤网堵塞,严重时会卡死螺杆,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在使用再生聚酯料纺丝之前需将物料中的金属杂质如可磁化的铁屑、铁块去除,以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目前,国内应用的金属分离装置较多,但在用于化纤的粉碎料中均为单独操作型,难以将其结合在一个合适的系统中使用。常见的感应式磁选设备的作用机理是:物料通过中心管通道后进入物料包装袋中,若在物料通过磁选机通道的过程中发现金属物体,夹套中的感应器将自动反馈给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发送信号,翻板阀自动换向,将夹带有金属的物料通过磁选机金属物料旁通通道,将此段带有金属杂质的物料连同金属杂质一并排除到废料箱中,若物料中金属废料占比稍大时,就会发生磁选机频繁启动,并且大量的物料被夹带到废料桶中,造成严重浪费。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去除废旧聚酯料中的铁屑块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9920314u推荐有“废旧聚酯纤维金属分离装置”,其是在保障输送带运行的从动辊(专利称“从动滚轮”)的外壁上开设凹槽,凹槽均匀布置于从动辊外壁,并在凹槽内嵌固磁铁。当输送带在输送废纤维的过程中,途经从动辊上方时,废旧聚酯纤维中的铁、钢等金属在磁铁吸附下紧贴在输送带上,废旧聚酯纤维投送到下一工序的进料口中,从而使吸附在输送带上的金属与废旧聚酯纤维分离,吸附的金属随着输送带移动,当金属移动到位于从动辊下方时,输送带与从动辊的接触面逐渐分离,金属随输送带分离而远离从动辊,金属在无从动辊上的磁铁吸附的情况下掉落到下方的杂质导料盘中并经过杂质导料盘导出至接料箱中(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38段)。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16至0023段归纳的诸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由于该专利仅采用了单级磁吸方式,尤其由于其目的是将夹杂在纤维中的铁、钢等金属杂物吸除,因而对金属杂物的清除效果是有限的,例如当纤维中夹杂有铁丝、钉子、螺钉之类的细长杂物时,这些细长杂物往往与废旧聚酯纤维纠缠在一起,又由于废旧聚酯纤维是彼此牵连的,因而金属纵使在无从动辊上的磁铁吸附的情况下也是难以甚至不可能掉落到下方的杂质导料盘中的,反而会使废旧聚酯纤维在从动辊的位置堵死而不得不停机清理。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夹杂在废旧聚酯再生料块中的可磁化的金属杂物吸除而得以避免在螺杆熔融挤出过程中堵塞滤网乃至卡死螺杆的情形发生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多重磁吸式铁屑块剔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多重磁吸式铁屑块剔除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的左端高于机架的右端;一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和一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端上部,而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右端上部;一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该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以腾空于所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左侧上方的状态与所述机架固定;一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该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在对应于所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右侧的位置以自右向左倾斜的状态设置并且与所述机架连接;一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该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对应于所述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并且与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连接;其中,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同时对应于所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以及所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由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以及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吸取并释放而下落的铁屑块收集并输出的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右侧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左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上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导至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上的第一导料槽,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上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导引至所述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第二导料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左端前侧上部固定有一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而在机架的左端后侧上部固定有一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所述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包括主动帘辊驱动电机、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主动帘辊、一级磁吸辊、第一输送帘、永久磁铁固定架和一对永久磁铁,主动帘辊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帘辊前支承轴承座上,而主动帘辊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帘辊后支承轴承座上,主动帘辊前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左端,主动帘辊后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左端,主动帘辊驱动电机与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连同主动帘辊驱动电机在对应于主动帘辊的后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该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与主动帘辊的后端传动连接,一级磁吸辊由芯辊轴、芯辊和芯辊永磁套管组成,芯辊轴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上,而芯辊轴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上,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而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芯辊套固在芯辊轴外,并且芯辊的内壁与芯辊轴的外壁通过平键固定,芯辊永磁套管套固在芯辊外,第一输送帘的左端套置在主动帘辊上,右端套置在芯辊永磁套管上,永久磁铁固定架对应于所述芯辊永磁套管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并且该永久磁铁固定架的前端在对应于所述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固定,而永久磁铁固定架的后端在对应于所述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固定,一对永久磁铁分别对应于永久磁铁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以及下部的位置设置,该对永久磁铁的前端与永久磁铁固定架的前端固定,而后端则与永久磁铁固定架的后端固定,中部与永久磁铁固定架吸合;所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的;所述第一导料槽的前端上部与所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后侧固定,第一导料槽的后端上部与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的右端前侧固定,而第一导料槽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左上方;所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而铁屑块收集输出斗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下方的位置与机架固定;所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以腾空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左端上方的状态与所述机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左端顶部的前侧固定有一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而在左端顶部的后侧固定有一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以及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彼此前后对应并且还同时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左端上方;所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包括进料斗、前挡板、前挡板支撑杆、后挡板和后挡板支撑杆,进料斗的前端上部支承并固定在所述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上,而进料斗的后端上部支承并固定在所述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上,前挡板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前侧上方并且与第一输送帘贴触,该前挡板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前端下部固定,前挡板的右端与前挡板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而前挡板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铰接,后挡板对应于第一输送帘的后侧上方并且与第一输送帘贴触,该后挡板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后端下部固定,后挡板的右端与后挡板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而后挡板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铰接;在所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的底部配接有一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引出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料斗的左侧外壁或右侧外壁上固定有一进料斗振动器;在对应于所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引出嘴的位置设置有一铁屑块收集箱,该铁屑块收集箱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包括支架、主动工作辊、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从动工作辊、输出帘,吸屑架、一组前托帘辊和一组后托帘辊,支架与所述机架的右端固定连接,该支架的上部以右端高而左端低的状态向着所述第二导料槽的方向倾斜,主动工作辊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上,而该主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支架的左端,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与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连同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的后侧左端,该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与主动工作辊的后端传动连接,从动工作辊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从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上,而该从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支架的右端,输出帘的左端套置在主动工作辊上,而输出帘的右端套置在从动工作辊上,其中,在所述支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输出帘的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导料板,该导料板朝着所述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方向倾斜,吸屑架的后端铰接在吸屑架支架上,而吸屑架的前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吸屑架的前端以及中部与所述输出帘朝向上的一侧相对应,所述吸屑架支架与支架的后侧固定,一组前托帘辊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输出帘的输出帘腔的前侧,该组前托帘辊各转动地设置在前托帘辊轴上,而前托帘辊轴的前端固定在前托帘辊轴架上,该前托帘辊轴架与所述支架的前侧固定,一组后托帘辊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输出帘的输出帘腔的后侧,该组后托帘辊各转动地设置在后托帘辊轴上,而后托帘辊轴的后端固定在后托帘辊轴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屑架背对所述输出帘的一侧构成有一吸屑电磁铁腔,在该吸屑电磁铁腔的腔底壁上并且位于腔底壁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电磁铁,该电磁铁与电磁铁控制开关电气连接,而该电磁铁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后侧并且由吸屑架控制电磁铁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一组前托帘辊与一组后托帘辊彼此形成倒八字形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帘朝向外的一侧的表面构成有凸起于输出帘的表面的输出帘防滑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包括滚动磁吸分离斗架、滚动磁吸分离斗、磁铁固定轴座、磁吸滚筒、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磁吸滚筒驱动电机和轴座磁铁,滚动磁吸分离斗架与所述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滚动磁吸分离斗固定在滚动磁吸分离斗架上,在该滚动磁吸分离斗的滚动磁吸分离斗腔的上部的前后壁体之间固定有一分离斗腔第一导料板ⅰ、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以及一导屑板,分离斗腔第一导料板ⅰ与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该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对应于磁吸滚筒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导屑板位于滚动磁吸分离斗腔的右腔壁的下部并且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腔的右腔壁上的与外界相通的铁屑导出口相通,该导屑板与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屑腔,在滚动磁吸分离斗的下部延伸有一分离斗出料管,磁铁固定轴座位于滚动磁吸分离斗腔内,在该磁铁固定轴座的前端构成有一轴座盖,该轴座盖在对应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的前侧的轴座盖腔的位置与滚动磁吸分离斗固定,磁吸滚筒同样位于所述的滚动磁吸分离斗腔内并且空套在磁铁固定轴座外,该磁吸滚筒的前端通过磁吸滚筒前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磁铁固定轴座的前端,在磁吸滚筒的后端构成有一磁吸滚筒后支承座,该磁吸滚筒后支承座通过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与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转动配合,而该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的后侧的轴承座让位腔的位置与滚动磁吸分离斗固定,其中,在磁吸滚筒的内壁与磁铁固定轴座的外壁之间构成有一轴座磁铁腔,磁吸滚筒驱动电机与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固定,该磁吸滚筒驱动电机的磁吸滚筒驱动电机轴通过平键与所述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固定,轴座磁铁的横截面形状呈c字形并且在轴座磁铁腔内循着磁铁固定轴座的长度方向与磁铁固定轴座固定;所述的导料板对应于所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分离斗出料管的下方固定有一插板阀,在该插板阀上插拔配设有一插板;在插板阀的下部固定有一出料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磁吸滚筒的前端外壁与所述轴座盖的后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磁吸滚筒前密封圈,而在磁吸滚筒的后端外壁与所述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的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磁吸滚筒后密封圈;在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的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腔的轴承座腔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的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限定的轴承限定卡簧;在所述滚动磁吸分离斗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铁屑导出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向下倾斜的淌屑槽,在对应于该淌屑槽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淌屑槽集屑箱,该淌屑槽集屑箱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地坪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将夹杂有可磁化的金属块及金属屑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并依次经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和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吸除可磁化的金属块及金属屑,因而能通过多重磁吸而将金属杂物充分吸除,得以避免在螺杆熔融挤出工艺中出现堵塞滤网乃至卡死螺杆的情形发生;由于根据需要而既可将本实用新型配置于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之前也能配置于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之后,因而能满足与粉碎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处理体系的灵活选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一级磁吸辊、永久磁铁固定架以及一对永久磁铁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和图5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的一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高于机架1的右端;示出了一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和一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上部,而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设置在机架1的右端上部;示出了一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该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以腾空于前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的左侧上方的状态与前述机架1固定;示出了一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该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在对应于前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右侧的位置以自右向左倾斜的状态设置并且与前述机架1连接;示出了一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该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对应于前述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并且与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连接;其中,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在同时对应于前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以及前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即固定有一用于将由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以及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吸取并释放而下落的铁屑块收集并输出的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的右侧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左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上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导至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上的第一导料槽12,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上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导引至前述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的第二导料槽13。

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前侧上部固定有一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而在机架1的左端后侧上部固定有一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该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与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彼此前后对应,前述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包括主动帘辊驱动电机21、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主动帘辊23、一级磁吸辊24、第一输送帘25、永久磁铁固定架26和一对永久磁铁27,主动帘辊23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帘辊前支承轴承座231上,而主动帘辊23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帘辊后支承轴承座(图中未示出)上,主动帘辊前支承轴承座231通过螺钉固定在前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的左端向上的一侧,主动帘辊后支承轴承座同样通过螺钉固定在前述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主动帘辊驱动电机21与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传动配合并且由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连同主动帘辊驱动电机21在对应于主动帘辊23的后端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该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与主动帘辊23的后端传动连接,一级磁吸辊24由芯辊轴241、芯辊242和芯辊永磁套管243组成,芯辊轴241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2411上,而芯辊轴241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2412上,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2411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而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2412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芯辊242套固在芯辊轴241外,并且芯辊242的内壁与芯辊轴241的外壁通过平键固定,芯辊永磁套管243套固在芯辊242外,第一输送帘25的左端套置在主动帘辊23上,右端套置在芯辊永磁套管243上,永久磁铁固定架26对应于前述芯辊永磁套管243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并且该永久磁铁固定架26的前端在对应于前述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2411的左侧的位置通过永久磁铁固定架前螺钉261与前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的右端固定,而永久磁铁固定架26的后端在对应于前述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2412的左侧的位置通过永久磁铁固定架后螺钉(图中未示出)与前述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的右端固定,一对永久磁铁27分别对应于永久磁铁固定架26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以及下部的位置设置,该对永久磁铁27的前端通过永久磁铁前固定螺钉271与永久磁铁固定架26的前端固定,而后端则通过永久磁铁后固定螺钉(图中未示出)与永久磁铁固定架26的后端固定,中部与永久磁铁固定架26吸合。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芯辊轴241也可以采用一芯辊前轴头和芯辊后轴头的结构形式,芯辊前轴头直接构成于芯辊242的前端,而芯辊后轴头直接构成于芯辊242的后端,在该结构形式下,芯辊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前支承轴承座2411上,而芯辊轴后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芯辊轴后支承轴承座2412上,并且芯辊242不存在套固于芯辊轴241外的情形,更不存在芯辊242的内壁与芯辊轴241的外壁通过平键固定的情形。

由于前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结构是与前述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的结构完全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重复描述。由图1所示,前述第一导料槽12的前端上部与前述前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a的右端后侧固定,第一导料槽12的后端上部与后支承轴承座支承梁14b的右端前侧固定,而第一导料槽1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左上方;前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在对应于前述第一输送帘25的下方的位置与前述机架1固定,而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在对应于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下方的位置与机架1固定;前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以腾空于前述第一输送帘25的左端上方的状态与前述机架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为蜗轮减速箱,由主动帘辊驱动电机21带动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由主动帘辊驱动减速箱22带动主动帘辊23,由主动帘辊23带动第一输送帘25围绕主动帘辊23与一级磁吸辊24的芯辊永磁套管243周而复始地运动,将由下面即将描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喂入的夹杂有铁块及铁杂屑的废旧聚酯料块输送给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并且由图1所示的第二输送帘31。在前述过程中,在第一输送帘25行移到对应于一对永久磁铁27以及芯辊永磁套管43的位置时将夹杂于废旧聚酯料块中的铁杂物吸持于第一输送帘25,当第一输送帘25行移到离开前述一对永久磁铁27以及芯辊永磁套管243的区域时,先前吸附于第一输送帘25上的铁块及铁杂屑10(图1示)下落到前述的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而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则通过第一导料槽12导引至前述的第二输送帘31。由于导引至第二输送帘31上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内不免依然夹杂有遗留的即尚未被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剔除的铁块及铁杂屑10(图1示),因而由该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进行二级清除,清除方式与前述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完全相同。

继续见图1,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顶部的前侧固定有一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14c,而在左端顶部的后侧固定有一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14d,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14c以及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14d彼此前后对应并且还同时对应于前述第一输送帘25的左端上方。

前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包括进料斗41、前挡板42、前挡板支撑杆43、后挡板44和后挡板支撑杆45,进料斗41的前端上部支承并固定在前述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14c上,而进料斗41的后端上部支承并固定在前述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14d上,前挡板42对应于前述第一输送帘25的前侧上方并且与第一输送帘25贴触,该前挡板42的左端通过前挡板支撑脚421与前述进料斗41的前端下部固定,前挡板42的右端与前挡板支撑杆43的下端铰接,而前挡板支撑杆43的上端与前述进料斗前支承水平臂14c铰接,后挡板44对应于第一输送帘25的后侧上方并且与第一输送帘25贴触,该后挡板44的左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后挡板支撑脚与前述进料斗41的后端下部固定,后挡板44的右端与后挡板支撑杆45的下端铰接,而后挡板支撑杆45的上端与前述进料斗后支承水平臂14d铰接;在前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的底部配接有一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引出嘴111。上面提及的下落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11内的铁屑块通过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引出嘴111引入铁屑块收集箱1111内。在本段内容中提及的贴触的概念是指似接触非接触,并且包括与第一输送帘25之间保持有微隙。

由图1所示,在前述进料斗41的右侧外壁上固定有一进料斗振动器411,如果将进料斗振动器411设置在进料斗41的左侧外壁,那么应当视为等效;在对应于前述铁屑块收集输出斗引出嘴111的位置设置有一铁屑块收集箱1111,该铁屑块收集箱1111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请参见图3和图5并且依然结合图1,前述的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包括支架51、主动工作辊52、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53、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从动工作辊55、输出帘56,吸屑架57、一组前托帘辊58和一组后托帘辊59,支架51与前述机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该支架51的上部以右端高而左端低的状态向着前述第二导料槽13的方向倾斜,主动工作辊52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主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521上,而该主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521固定在支架51的左端,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53与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传动配合并且由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连同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53固定在支架51的后侧左端,该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与主动工作辊52的后端传动连接,从动工作辊55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从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551上,而该从动工作辊支承轴承座551固定在支架51的右端,输出帘56的左端套置在主动工作辊52上,而输出帘56的右端套置在从动工作辊55上,其中,在前述支架5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输出帘56的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导料板511,该导料板511朝着前述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的方向倾斜,吸屑架57的后端通过铰链574铰接在吸屑架支架571上,而吸屑架57的前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吸屑架57的前端以及中部与前述输出帘56朝向上的一侧相对应,前述吸屑架支架571与支架51的后侧固定,一组前托帘辊58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输出帘56的输出帘腔561的前侧,该组前托帘辊58各转动地设置在前托帘辊轴581上,而前托帘辊轴581的前端固定在前托帘辊轴架5811上,该前托帘辊轴架5811与前述支架51的前侧固定,一组后托帘辊59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输出帘56的输出帘腔561的后侧,该组后托帘辊59各转动地设置在后托帘辊轴591上,而后托帘辊轴591的后端固定在后托帘辊轴架5911上。

前述吸屑架57背对前述输出帘56的一侧构成有一吸屑电磁铁腔572,在该吸屑电磁铁腔572的腔底壁5721上并且位于腔底壁572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电磁铁573,该电磁铁573与电磁铁控制开关5731电气连接,而该电磁铁控制开关5731设置在前述支架51的后侧并且由吸屑架57控制电磁铁控制开关5731的开启或关闭(图3示);前述的一组前托帘辊58与一组后托帘辊59彼此形成倒八字形的关系。

优选地,在前述输出帘56朝向外的一侧的表面构成有凸起于输出帘56的表面的输出帘防滑条562;在前述收屑架57的前端设置一提手575。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为蜗轮减速箱,在使用状态下前述的吸屑架57下降并呈由图3和图5所示的状态,在由前述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的第二输送帘31将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经第二导料槽13导引至输出帘56的同时,前述的主动工作辊驱动电机53处于工作状态并带动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由主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54带动主动工作辊52,由主动工作辊52带动输出帘56围绕主动工作辊52与从动工作辊55周而复始地运动,将物料(即前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经导料板511向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输送。在前述过程中,当物料中仍含有可磁化的铁块及铁屑等时,则由处于通电状态的电磁铁573隔着腔底壁5721(该腔底壁5721实质上为“吸铁板”)吸住于腔底壁5721朝向输出帘56的一侧。在停机状态下,由在线作业人员通过对提手575的操作而将吸屑架57翻转到由图3虚线所示的状态时,吸屑架57推压前述的电磁铁控制开关5731,使电磁铁573失电,先前吸住于腔底壁5721上的铁块及铁屑等便自动下滑即下落而离开腔底壁5721,待清除了腔底壁5721上的铁屑后,将吸屑架57返回到初始状态,即返回至由图3和图5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由于经过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除铁后不免仍存在有铁屑等,因而可由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进一步剔除。

请参见图4并且仍然结合图1和图5,前述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包括滚动磁吸分离斗架61、滚动磁吸分离斗62、磁铁固定轴座63、磁吸滚筒64、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磁吸滚筒驱动电机66和轴座磁铁67,滚动磁吸分离斗架61与前述支架51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如同前述机架1以及支架51那样在使用下支承于地坪上,滚动磁吸分离斗62固定在滚动磁吸分离斗架61上,在该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滚动磁吸分离斗腔621的上部的前后壁体之间固定有一分离斗腔第一导料板ⅰ6211、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6212以及一导屑板6213,分离斗腔第一导料板ⅰ6211与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62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6214,该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6214对应于磁吸滚筒6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导屑板6213位于滚动磁吸分离斗腔621的右腔壁的下部(图5示)并且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腔621的右腔壁上的与外界相通的铁屑导出口6215相通,该导屑板6213与分离斗腔第二导料板ⅱ62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屑腔6216,在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下部延伸有一分离斗出料管622,磁铁固定轴座63位于滚动磁吸分离斗腔621内,在该磁铁固定轴座63的前端构成有一轴座盖631,该轴座盖631在对应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前侧的轴座盖腔623的位置通过轴座盖固定螺钉632与滚动磁吸分离斗62固定,磁吸滚筒64同样位于前述的滚动磁吸分离斗腔621内并且空套在磁铁固定轴座63外,该磁吸滚筒64的前端通过磁吸滚筒前支承轴承641转动地支承在磁铁固定轴座63的前端,在磁吸滚筒64的后端构成有一磁吸滚筒后支承座642,该磁吸滚筒后支承座642通过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643与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转动配合,而该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在对应于开设在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后侧的轴承座让位腔624的位置通过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652与滚动磁吸分离斗62固定,其中,在磁吸滚筒64的内壁与磁铁固定轴座63的外壁之间构成有一轴座磁铁腔68,磁吸滚筒驱动电机66固定在电机座662上,而电机座662通过电机座固定螺钉6621与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固定,该磁吸滚筒驱动电机66的磁吸滚筒驱动电机轴661通过平键6611与前述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固定,轴座磁铁67的横截面形状呈c字形并且在轴座磁铁腔68内循着磁铁固定轴座63的长度方向与磁铁固定轴座63固定;前述的导料板511对应于前述的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6214的上方(图5示)。

由图1和图5所示,在前述分离斗出料管622的下方固定有一插板阀6221,在该插板阀6221上插拔配设有一插板62211;在插板阀6221的下部固定有一出料嘴62212。

由图4所示,在前述磁吸滚筒64的前端外壁与前述轴座盖631的后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磁吸滚筒前密封圈644,而在磁吸滚筒64的后端外壁与前述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的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磁吸滚筒后密封圈645;在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65的磁吸滚筒支承轴承座腔651的轴承座腔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643的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磁吸滚筒后支承轴承643限定的轴承限定卡簧6511;在前述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铁屑导出口6215的位置固定有一向下倾斜的淌屑槽625,在对应于该淌屑槽62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淌屑槽集屑箱6251,该淌屑槽集屑箱625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地坪上。

由导料板511将料导入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6214,并继而向下落至滚动磁吸分离斗62的下部的分离斗下腔626内,进入分离斗下腔626内的料由分离斗出料管622引出。在前述过程中,磁吸滚筒驱动电机66处于工作状态,带动磁吸滚筒后支承座642,从而使磁吸滚筒64处于转动状态。由于处于静态的轴座磁铁67的磁性作用,当磁吸滚筒64转动到对应于轴座磁铁67的位置或称区域时,如果出自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引出腔6214的并且顺着磁吸滚筒64的壁向下流落的物料中依然存在有铁屑杂物,那么由轴座磁铁67吸住于磁吸滚筒64的外壁上,而当该磁吸滚筒64转动到前述导屑腔6216的区域时,即离开轴座磁铁67的区域时,先前吸附于磁吸滚筒64上的铁屑便下落至导屑板6213并依次经铁屑导出口6215和消屑槽625进入淌屑槽集屑箱6251内。

由上述说明可知:通过四个道次的除铁,废旧聚酯再生料块中的铁块及铁屑得以充分除尽,不会在后续工序的螺杆熔融挤出中出现堵塞滤网乃至出现卡死螺杆之类的情形。

请见图5,假设本实用新型配置在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之后,那么经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粉碎后的废旧聚酯碎料块7(也可称废旧聚酯碎粒料,以下同)通过输送带或类似的装置引入前述废旧聚酯再生料块喂入机构4的进料斗41,此时的进料斗振动器411处于通电的工作状态,出自进料斗41的废旧聚酯碎料块7依次经申请人在上面已详细说明的一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2、二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3、三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5和末级铁屑块磁吸剔除机构6的四级或称四个阶段的处理而将夹杂于物料中的铁屑剔除殆尽并在插板62211拨出的状态下进入由图1中以虚线示意的包装袋8中,待包装袋8灌满时,将插板62211关闭。为了便于放置包装袋8,可在对应于前述出料嘴62212的下方的位置设置一积料筒9,以接获有可能漏落的废旧聚酯碎料块7,经除铁后的料可送至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而用于纺丝。

如果将本实用新型配置在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之前,那么经除铁后的料送到废旧聚酯再生料块粉碎机,经其粉碎后供给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而用于纺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