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5349发布日期:2021-07-09 12:5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热覆膜机即涂型覆膜机包括上胶、烘干、热压三部分,是国内广泛使用的预涂型覆膜机,无上胶和干燥部分,体积小、造价低、操作灵活方便,不仅适用大批量印刷品的覆膜加工,而且适用自动化桌面办公系统等小批量、零散的印刷品的覆膜加工,很有发展前途,热覆膜机有烘干装置,产生的热气流进行烘干,但是热气流向外排出,造成热量流失,浪费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包括热风道,所述热风道的左右两侧壁均固接有竖箱,所述竖箱与热风道相连通,所述竖箱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热风道相连,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机,两个所述竖箱之间固接连通有传风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密封轴承进入底板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竖箱的内部左侧顶端固接有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接有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固接有负压扇叶。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通过电机转动,且在密封轴承中心处转动,电机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第二伞形齿轮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且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在轴承的内部转动,转杆带动负压扇叶转动,产生负压气流,在传风管的内部进行传递,将气流在热风道的内部循环传递。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达到了可以将热量进行循环利用的好处。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9.图中:1

热风道、2

底板、3

密封轴承、4

支杆、5

传风管、6

负压扇叶、7

转杆、8

第一伞形齿轮、9

轴承、10

电机、11

第二伞形齿轮、12

竖箱。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覆膜机的烘干装置,包括热风道1,热风道1的左右两侧壁均固接有竖箱12,竖箱12与热风道1相连通,竖箱12的下方设有底板2,底板2与热风道1相连,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电机10,两个竖箱12之间固接连通有传风管5,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密封轴承3进入底板2的内部,电机10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11,竖箱12的内部左侧顶端固接有支杆4的一端,支杆4的另一端固接有轴承9,轴承9的内部固接有转杆7的一端,转杆7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8,第一伞形齿轮8与第二伞形齿轮11啮合相连,转杆7的外壁固接有负压扇叶6。
12.热风道1为烘干箱的热风管道,用于热风的输出,竖箱12搭载支杆4等其他结构,传风管5将热风道1内部排出的热风进行传导,重新传导进热风道1的内部,底板2搭载电机10,电机10工作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1转动,密封轴承3在电机10进入竖箱12时密封的同时,使电机10的输出端可以稳定转动,支杆4搭载轴承9,轴承9使转杆7有转动的条件,第一伞形齿轮8被第二伞形齿轮11带动转动,从而使负压扇叶6转动,产生负压气流,从而控制热气流。
13.工作原理:热风道1内部的热气流排出时,接通电机10的电源,电机10转动,且在密封轴承3中心处转动,电机10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1转动,第二伞形齿轮11带动第一伞形齿轮8转动,且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在轴承9的内部转动,转杆7带动负压扇叶6转动,且产生负压气流,在传风管5的内部进行传递,将气流在热风道1的内部循环传递。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5.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置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