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1000发布日期:2021-08-31 13:3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氨酯发泡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同时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而且其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在制备过程皆需要进行发泡,因而需要用到发泡机,现有的聚氨酯发泡机大多使用简单的单搅拌棒进行搅拌,搅拌效率低,同时大多数聚氨酯发泡机只能生产单组份聚氨酯,因此导致聚氨酯生产效率较低,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收益,因此,一种具有多组份聚氨酯发泡能力,搅拌效率高昂的聚氨酯发泡机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材料投入管道、发泡机构密封盖、下伸缩支撑板、导出机构密封盖、电机固定架、导出机构、下伸缩支撑杆、发泡机构、电机以及材料投入机构,所述下伸缩支撑杆为伸缩气缸,所述材料投入管道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上端面上,且材料投入管道贯穿材料投入机构上端面与材料投入机构内部相贯通,所述材料投入机构下端面设有材料投入密封盖,所述发泡机构设于材料投入机构下侧,且发泡机构与材料投入机构之间设有上伸缩支撑杆,所述上伸缩支撑杆结构与下伸缩支撑杆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伸缩支撑杆的气缸内嵌于材料投入机构下端面上,且上伸缩支撑杆的支撑杆固定于发泡机构上端面上,所述发泡机构上下端面皆设有发泡机构密封盖,所述材料投入机构左右侧壁皆固定有上伸缩支撑板,所述上伸缩支撑板分别与材料投入机构以及发泡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内嵌于电机固定架上,且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发泡机构后端面上,所述发泡机构设于导出机构上侧,且发泡机构与导出机构之间设有下伸缩支撑杆,所述下伸缩支撑杆的气缸内嵌于导出机构上端面上,且下伸缩支撑杆的支撑杆固定于发泡机构下端面上,所述导出机构上端面上设有导出机构密封盖,所述导出机构左右侧壁皆固定有下伸缩支撑板,所述下伸缩支撑板分别与导出机构以及发泡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机构密封盖包括从动轴、链条、从动链条齿轮、驱动板、下压板以及百叶条,所述百叶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百叶条分别对应通过多个从动轴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上下端面上,且多个百叶条之间彼此配合,多个所述从动轴一端皆固定有从动链条齿轮,另一端皆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上,所述驱动板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上,且驱动板通过链条分别与多个从动链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下压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压板分别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下端面以及导出机构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压板与驱动板相配合,所述导出机构密封盖以及材料投入密封盖皆与发泡机构密封盖结构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轴、第一驱动链条齿轮、转动固定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固定板为扁平的矩形板,所述转动固定板一端边缘固定有驱动轴,所述转动固定板通过驱动轴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上,所述驱动轴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链条齿轮,另一端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转动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发泡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链条齿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固定板上远离驱动轴的一侧与下压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下伸缩支撑板包括发泡机构固定板、固定伸缩板以及导出机构固定板,所述发泡机构固定板固定于发泡机构左右端面,所述导出机构固定板固定于导出机构左右端面,所述发泡机构固定板下端固定有固定伸缩板,所述固定伸缩板内嵌于导出机构固定板内,且固定伸缩板与导出机构固定板滑动配合,所述下伸缩支撑板与上伸缩支撑板结构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出机构包括导出管、导出机构本体、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材料盛放仓以及渣滓过滤网,所述导出机构本体为矩形,所述导出机构本体上端面上均匀设有三个材料盛放仓,三个所述材料盛放仓彼此之间相互隔离,所述导出管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导出管皆固定于导出机构本体外侧壁上,且三个导出管分别对应与三个材料盛放仓贯通连接,所述导出机构本体上端面左右边缘均匀设有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所述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下伸缩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机构包括发泡机构安装架、发泡机构本体、发泡槽、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以及发泡机构转轴,所述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固定于发泡机构安装架上侧壁上,所述发泡机构本体上贯通设有三个发泡槽,三个所述发泡槽位置与三个材料盛放仓相对应,三个所述发泡槽上下端面皆设有发泡机构密封盖,所述发泡机构本体侧壁上固定有发泡机构转轴,所述发泡机构本体设于发泡机构安装架上,且发泡机构本体通过发泡机构转轴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上,所述发泡机构转轴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机构本体包括第一从动链条齿轮、第一发泡搅拌机构、驱动发泡搅拌机构、第二驱动链条齿轮、第二发泡搅拌机构、第二从动链条齿轮以及发泡机构链条,所述驱动发泡搅拌机构、第一发泡搅拌机构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分别设于发泡机构本体的三个发泡槽内,且驱动发泡搅拌机构、第一发泡搅拌机构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皆与发泡机构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条齿轮、第二从动链条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链条齿轮皆设于发泡机构本体外侧,所述第一从动链条齿轮与第一发泡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链条齿轮与第二发泡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链条齿轮与发泡机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发泡搅拌机构与第一发泡搅拌机构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从动链条齿轮、第二从动链条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链条齿轮通过发泡机构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发泡搅拌机构包括驱动搅拌转轴、楔形块、转轴套搅拌杆、转轴搅拌杆、转轴套、挤压弹簧以及固定楔形块,所述驱动搅拌转轴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本体上,且驱动搅拌转轴一端与发泡机构本体转动配合,另一端穿透发泡机构本体与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固定连接,且该端固定有第二驱动链条齿轮,所述驱动搅拌转轴外侧壁上固定有转轴搅拌杆,所述转轴套套于驱动搅拌转轴外侧壁上,且转轴套与驱动搅拌转轴滑动配合,所述转轴搅拌杆穿透转轴套,且转轴套与转轴搅拌杆滑动配合,所述转轴套外侧壁上固定有转轴套搅拌杆,所述转轴套搅拌杆与转轴搅拌杆交错布置,所述挤压弹簧套于驱动搅拌转轴上,且挤压弹簧一端与转轴套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搅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套首端固定有楔形块,所述固定楔形块包裹于驱动搅拌转轴外侧,且固定楔形块固定于发泡机构本体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楔形块与楔形块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材料投入机构包括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混合槽以及材料投入机构壳体,所述材料投入机构壳体下端面上均匀设有三个混合槽,三个所述混合槽彼此之间相互隔离,且三个混合槽与三个材料盛放仓相对应,所述材料投入管道共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材料投入管道皆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壳体上端面上,且三组材料投入管道分别对应与三个混合槽贯通连接,所述材料投入机构壳体下端面左右边缘均匀设有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所述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上伸缩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1)将原料由材料投入管道导入至材料投入机构内;

2)原料在材料投入机构内混合后;

3)混合完毕后,上伸缩支撑杆收缩,使得材料投入机构下端与发泡机构上端紧密贴合,此时下压板下压驱动板,使得驱动板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链条齿轮转动,带动百叶条转动,使得材料投入机构上的混合槽与发泡机构上的发泡槽相贯通;

4)材料投入机构内的混合原料进入发泡机构内;

5)之后上伸缩支撑杆伸长,材料投入机构与发泡机构分离,下压板与驱动板分离,百叶条闭合;

6)此时电机启动,带动发泡机构本体转动,发泡机构本体转动使得驱动搅拌转轴与发泡机构本体产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驱动搅拌转轴上的转轴搅拌杆以及转轴套上的转轴套搅拌杆对发泡机构本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楔形块与固定楔形块滑动配合,进而使得转轴套不断沿着驱动搅拌转轴来回移动,使得转轴套搅拌杆边转动边与转轴搅拌杆相对移动;

7)发泡机构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驱动链条齿轮转动,第二驱动链条齿轮带动第二从动链条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链条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发泡搅拌机构以及第一发泡搅拌机构转动,从而对发泡机构上的发泡槽内的原料进行混合发泡;

8)发泡完毕后,下伸缩支撑杆收缩,使得发泡机构下端与导出机构上端紧密贴合,同步骤1),使得发泡机构上的发泡槽与导出机构上的材料盛放仓相贯通;

9)此时发泡机构内的材料由发泡机构进入导出机构内,并通过导出管导出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多组份发泡舱室,进而可一次性进行多组份的聚氨酯发泡操作,大大提高聚氨酯的制作效率,进而提高产量,降低企业成本,设有的发泡机构,通过同一个电机带动旋转进而对聚氨酯进行发泡操作,由于采用同一个电机带动,进而无需增加额外电机,大大的节约了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单个电机的利用率,进而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和资源的投入,降低聚氨酯发泡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本实用新型在发泡机构内部设有独立的发泡搅拌机构,提高材料搅拌混合程度,大大提高设备的搅拌效率,进而提高聚氨酯发泡效率,设有的发泡搅拌机构使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进而使得聚氨酯发泡稳定均匀,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组分加工、加工效率高、企业成本低以及聚氨酯发泡稳定均匀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总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总体结构闭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发泡机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下伸缩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导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发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发泡机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驱动发泡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材料投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材料投入管道,2-发泡机构密封盖,3-下伸缩支撑板,4-导出机构密封盖,5-电机固定架,6-导出机构,7-下伸缩支撑杆,8-发泡机构,9-电机,10-材料投入机构,11-上伸缩支撑杆,12-上伸缩支撑板,21-从动轴,22-链条,23-从动链条齿轮,24-驱动板,25-下压板,26-百叶条,241-驱动轴,242-第一驱动链条齿轮,243-转动固定板,244-复位弹簧,31-发泡机构固定板,32-固定伸缩板,33-导出机构固定板,61-导出管,62-导出机构本体,63-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64-材料盛放仓,81-发泡机构安装架,82-发泡机构本体,83-发泡槽,84-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85-发泡机构转轴,821-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2-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3-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4-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5-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6-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7-发泡机构链条,8231-驱动搅拌转轴,8232-楔形块,8233-转轴套搅拌杆,8234-转轴搅拌杆,8235-转轴套,8236-挤压弹簧,8237-固定楔形块,101-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102-混合槽,103-材料投入机构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材料投入管道1、发泡机构密封盖2、下伸缩支撑板3、导出机构密封盖4、电机固定架5、导出机构6、下伸缩支撑杆7、发泡机构8、电机9以及材料投入机构10,下伸缩支撑杆7为伸缩气缸,材料投入管道1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10上端面上,且材料投入管道1贯穿材料投入机构10上端面与材料投入机构10内部相贯通,材料投入机构10下端面设有材料投入密封盖,发泡机构8设于材料投入机构10下侧,且发泡机构8与材料投入机构10之间设有上伸缩支撑杆11,上伸缩支撑杆11结构与下伸缩支撑杆7结构完全相同,上伸缩支撑杆11的气缸内嵌于材料投入机构10下端面上,且上伸缩支撑杆11的支撑杆固定于发泡机构8上端面上,发泡机构8上下端面皆设有发泡机构密封盖2,材料投入机构10左右侧壁皆固定有上伸缩支撑板12,上伸缩支撑板12分别与材料投入机构10以及发泡机构8固定连接,电机9内嵌于电机固定架5上,且电机9通过电机固定架5固定于发泡机构8后端面上,发泡机构8设于导出机构6上侧,且发泡机构8与导出机构6之间设有下伸缩支撑杆7,下伸缩支撑杆7的气缸内嵌于导出机构6上端面上,且下伸缩支撑杆7的支撑杆固定于发泡机构8下端面上,导出机构6上端面上设有导出机构密封盖4,导出机构6左右侧壁皆固定有下伸缩支撑板3,下伸缩支撑板3分别与导出机构6以及发泡机构8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发泡机构密封盖2包括从动轴21、链条22、从动链条齿轮23、驱动板24、下压板25以及百叶条26,百叶条26设有多个,多个百叶条26分别对应通过多个从动轴21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8上下端面上,且多个百叶条26之间彼此配合,多个从动轴21一端皆固定有从动链条齿轮23,另一端皆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8上,驱动板24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8上,且驱动板24通过链条22分别与多个从动链条齿轮23传动连接,下压板25设有两个,两个下压板25分别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10下端面以及导出机构6的上端面上,下压板25与驱动板24相配合,导出机构密封盖4以及材料投入密封盖皆与发泡机构密封盖2结构完全相同。

如图4所示,驱动板24包括驱动轴241、第一驱动链条齿轮242、转动固定板243以及复位弹簧244,转动固定板243为扁平的矩形板,转动固定板243一端边缘固定有驱动轴241,转动固定板243通过驱动轴241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8上,驱动轴241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链条齿轮242,另一端套有复位弹簧244,复位弹簧244一端与转动固定板2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发泡机构8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链条齿轮242通过链条22与从动链条齿轮23传动连接,转动固定板243上远离驱动轴241的一侧与下压板25相对应。

如图5所示,下伸缩支撑板3包括发泡机构固定板31、固定伸缩板32以及导出机构固定板33,发泡机构固定板31固定于发泡机构8左右端面,导出机构固定板33固定于导出机构6左右端面,发泡机构固定板31下端固定有固定伸缩板32,固定伸缩板32内嵌于导出机构固定板33内,且固定伸缩板32与导出机构固定板33滑动配合,下伸缩支撑板3与上伸缩支撑板12结构完全相同。

如图6所示,导出机构6包括导出管61、导出机构本体62、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63以及材料盛放仓64,导出机构本体62为矩形,导出机构本体62上端面上均匀设有三个材料盛放仓64,三个材料盛放仓64彼此之间相互隔离,导出管61共设有三个,三个导出管61皆固定于导出机构本体62外侧壁上,且三个导出管61分别对应与三个材料盛放仓64贯通连接,导出机构本体62上端面左右边缘均匀设有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63,下伸缩支撑杆安装槽63内固定安装有下伸缩支撑杆7。

如图7所示,发泡机构8包括发泡机构安装架81、发泡机构本体82、发泡槽83、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84以及发泡机构转轴85,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84固定于发泡机构安装架81上侧壁上,发泡机构本体82上贯通设有三个发泡槽83,三个发泡槽83位置与三个材料盛放仓64相对应,三个发泡槽83上下端面皆设有发泡机构密封盖2,发泡机构本体82侧壁上固定有发泡机构转轴85,发泡机构本体82设于发泡机构安装架81上,且发泡机构本体82通过发泡机构转轴85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84上,发泡机构转轴85与电机9输出轴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发泡机构本体82包括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1、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3、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6以及发泡机构链条827,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3、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分别设于发泡机构本体82的三个发泡槽83内,且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3、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皆与发泡机构本体82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1、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6以及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皆设于发泡机构本体82外侧,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1与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6与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与发泡机构转轴85固定连接,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3与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以及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结构完全相同,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1、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6以及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通过发泡机构链条827传动连接。

如图9所示,驱动发泡搅拌机构823包括驱动搅拌转轴8231、楔形块8232、转轴套搅拌杆8233、转轴搅拌杆8234、转轴套8235、挤压弹簧8236以及固定楔形块8237,驱动搅拌转轴8231转动固定于发泡机构本体82上,且驱动搅拌转轴8231一端与发泡机构本体82转动配合,另一端穿透发泡机构本体82与发泡机构安装架侧盖84固定连接,且该端固定有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驱动搅拌转轴8231外侧壁上固定有转轴搅拌杆8234,转轴套8235套于驱动搅拌转轴8231外侧壁上,且转轴套8235与驱动搅拌转轴8231滑动配合,转轴搅拌杆8234穿透转轴套8235,且转轴套8235与转轴搅拌杆8234滑动配合,转轴套8235外侧壁上固定有转轴套搅拌杆8233,转轴套搅拌杆8233与转轴搅拌杆8234交错布置,挤压弹簧8236套于驱动搅拌转轴8231上,且挤压弹簧8236一端与转轴套8235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搅拌转轴8231固定连接,转轴套8235首端固定有楔形块8232,固定楔形块8237包裹于驱动搅拌转轴8231外侧,且固定楔形块8237固定于发泡机构本体82内侧壁上,固定楔形块8237与楔形块8232相配合。

如图10所示,材料投入机构10包括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101、混合槽102以及材料投入机构壳体103,材料投入机构壳体103下端面上均匀设有三个混合槽102,三个混合槽102彼此之间相互隔离,且三个混合槽102与三个材料盛放仓64相对应,材料投入管道1共设有三组,三组材料投入管道1皆固定于材料投入机构壳体103上端面上,且三组材料投入管道1分别对应与三个混合槽102贯通连接,材料投入机构壳体103下端面左右边缘均匀设有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101,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槽101内固定安装有上伸缩支撑杆11。

多组份聚氨酯发泡机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1)将原料由材料投入管道1导入至材料投入机构10内;

2)原料在材料投入机构10内混合后;

3)混合完毕后,上伸缩支撑杆11收缩,使得材料投入机构10下端与发泡机构8上端紧密贴合,此时下压板25下压驱动板24,使得驱动板24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链条齿轮23转动,带动百叶条26转动,使得材料投入机构10上的混合槽102与发泡机构8上的发泡槽83相贯通;

4)材料投入机构10内的混合原料进入发泡机构8内;

5)之后上伸缩支撑杆11伸长,材料投入机构10与发泡机构8分离,下压板25与驱动板24分离,百叶条26闭合;

6)此时电机9启动,带动发泡机构本体82转动,发泡机构本体82转动使得驱动搅拌转轴8231与发泡机构本体82产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驱动搅拌转轴8231上的转轴搅拌杆8234以及转轴套8235上的转轴套搅拌杆8233对发泡机构本体8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楔形块8232与固定楔形块8237滑动配合,进而使得转轴套8235不断沿着驱动搅拌转轴8231来回移动,使得转轴套搅拌杆8233边转动边与转轴搅拌杆8234相对移动;

7)发泡机构转轴85转动,带动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转动,第二驱动链条齿轮824带动第二从动链条齿轮826以及第一从动链条齿轮82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发泡搅拌机构825以及第一发泡搅拌机构822转动,从而对发泡机构8上的发泡槽83内的原料进行混合发泡;

8)发泡完毕后,下伸缩支撑杆7收缩,使得发泡机构8下端与导出机构6上端紧密贴合,同步骤1),使得发泡机构8上的发泡槽83与导出机构6上的材料盛放仓64相贯通;

9)此时发泡机构8内的材料由发泡机构8进入导出机构6内,并通过导出管61导出设备。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