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1220发布日期:2021-06-22 15:1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主要用于高精密贴装机,适用于如塑料镜头保护膜这样的注塑粒子轨道进料。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像素的需求变高,对于镜头的成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镜头的基座面积少,须使用注塑保护膜满足需求,塑料件基座以注塑保护膜为核心,由轨道震动方式入料,传统的轨道为专款定制,对于大小尺寸不同的产品,需要更换轨道,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加工成品较高。同时,现有的进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可适应多款产品,有效减少更换频率,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多种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圆形振动盘上,另一端分别弯折后接入直震平台,所述内侧轨道的弯折处从其内侧边向其外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该内侧轨道的弯折处的外侧边上设有内限位边;所述外侧轨道的弯折处从其外侧边向其内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该外侧轨道的内侧边上设有外限位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直震平台的入口处设有进口高度调节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直震平台的出口处设有出口高度调节装置,同时位于所述直震平台的两侧边设有宽度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内侧轨道外侧和外侧轨道内侧的内挡板,以及设置在该内档板上方的至少两个调节杆,所述直震平台位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之间对应所述调节杆的位置设有固定杆,所述调节杆以及对应的固定杆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调节孔其中之一,另设有第一调节螺栓锁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调节孔的不同位置内以实现所述内档板的高度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之间的调节板,该调节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以及下方设有若干调节垫片,另设有第二调节螺栓锁固于所述调节板的第二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内侧轨道的内侧边和外侧轨道的外侧边上的宽度调节板,该宽度调节板上设有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走向垂直的调节槽,另设有第三调节螺栓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改变传统的双外侧进料方式,改成内侧轨道外侧进料,外侧轨道内侧进料,从而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两条轨道上的粒子之间的距离,提高加工的精度。同时又设置了进口和出口的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宽度调节装置,实现轨道在直震平台上的高度及宽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大小的粒子的使用需要,不需要更换轨道,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内侧轨道;11——内限位边;

2——外侧轨道;21——外限位边;

3——直震平台;31——入口处;

32——出口处;33——固定杆;

4——进口高度调节装置;41——内挡板;

42——调节杆;43——第一调节孔;

44——第一调节螺栓;5——出口高度调节装置;

51——调节板;52——第二调节螺栓

6——宽度调节装置;61——宽度调节板;

62——调节槽;63——第三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轨道1和外侧轨道2,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圆形振动盘上,另一端分别弯折后接入直震平台3。其中,所述内侧轨道1的弯折处从其内侧边向其外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该内侧轨道的弯折处的外侧边上设有内限位边11;所述外侧轨道2的弯折处从其外侧边向其内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该外侧轨道2的内侧边上设有外限位边21。

其中,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直震平台3的入口处31设有进口高度调节装置4,以及位于所述直震平台3的出口处32设有出口高度调节装置5,同时位于所述直震平台的两侧边设有宽度调节装置6。

参阅图2,所述进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内侧轨道外侧和外侧轨道内侧的内挡板41,以及设置在该内档板上方的至少两个调节杆42,所述直震平台3位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之间对应所述调节杆的位置设有固定杆33,所述调节杆以及对应的固定杆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调节孔43其中之一,另设有第一调节螺栓44锁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调节孔的不同位置内以实现所述内档板的高度调节。

所述出口高度调节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之间的调节板51,该调节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以及下方设有若干调节垫片,另设有第二调节螺栓52锁固于所述调节板的第二定位孔内。

所述宽度调节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内侧轨道的内侧边和外侧轨道的外侧边上的宽度调节板61,该宽度调节板上设有与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走向垂直的调节槽62,另设有第三调节螺栓63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槽内。

该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在使用时,是连接在圆震平台和直震平台之间的,即注塑粒子被放入到圆震平台中心的料盘内,通过圆震平台的震动被输送到该多功能轨道上,再送入直震平台后进入下一步的加工工序。

在注塑粒子从圆震平台被输送到该多功能轨道上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内侧轨道1的弯折处从其内侧边向其外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该内侧轨道的弯折处的外侧边上设有内限位边11,所述外侧轨道2的弯折处从其外侧边向其内侧边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即本实用新型的内侧轨道1为外倾设置,外侧轨道为内倾设置,这样注塑粒子在经过该多功能轨道的弯折处时,内侧轨道上的粒子靠内侧轨道的外侧边前进,而外侧轨道上的粒子靠外侧轨道的内侧边前进,这样两个轨道上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即为两个轨道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粒子之间的间距,提高加工的精度。

为了适用于不同的粒子,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直震平台3的入口处31设有进口高度调节装置4,以及位于所述直震平台3的出口处32设有出口高度调节装置5,同时位于所述直震平台的两侧边设有宽度调节装置6。可以根据粒子的大小,来调整直震平台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高度,以及两条轨道的宽度。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当需要调节入口处31的两条轨道的高度时,使用进口高度调节装置4:首先松开第一调节螺栓44,然后将内档板41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最后再将第一调节螺栓44锁紧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调节孔43内即可。

当需要调节出口32的两条轨道的高度时,使用出口高度调节装置5:首先松开第二调节螺栓52,然后根据需要调整调节板51下方的调节垫片的数量,调整好后再通过第二调节螺栓52将调节板51锁紧即可实现出口高度的调节。

当需要调节两条轨道的宽度时,启动宽度调节装置6:首先,松开第三调节螺栓63,然后移动两条轨道上的宽度调节板61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再将第三调节螺栓63固定,即可实现轨道宽度的调节。

由此可见,该注塑粒子多功能轨道改变传统的双外侧进料方式,改成内侧轨道外侧进料,外侧轨道内侧进料,从而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两条轨道上的粒子之间的距离,提高加工的精度。同时又设置了进口和出口的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宽度调节装置,实现轨道在直震平台上的高度及宽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大小的粒子的使用需要,不需要更换轨道,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