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3441发布日期:2021-08-27 10:4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雷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雷管制作过程中,线缆的端部注塑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能够与基础雷管的端口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导线与基础雷管的密封连接;然而,连接头注塑过程中,注塑设备每次仅能对一个电子雷管的线缆的端部注塑连接头,导致电子雷管的制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设备,能够提高电子雷管的制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注塑设备,包括:

机架;

模具,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模具内间隔限定有两个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型腔,所述模具具有两个供液孔,两个所述供液孔分别与所述型腔相连通;

注射机构,具有两个注射口,两个所述注射口分别与所述供液孔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模具内设置两个型腔,注射机构同时对两个型腔内注射塑胶,由此,模具的两个型腔可同时对两线缆的导线进行注塑,从而提高线缆的制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螺旋推料器;两分流管道,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同时连通于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出料口,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供液孔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插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流管道的端部,每个所述插头的端部具有与所述供液孔插接配合的插管,且所述插管与所述分流管道相连通;其中,所述模具开设有与所述插头插接配合的两插槽,所述供液孔与所述插槽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包括:定模,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具有第一模腔;动模,具有第二模腔,所述型腔形成于所述第一模腔与所述第二模腔之间,两个所述供液孔开设于所述动模;其中,所述机架固定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注射机构远离或靠近所述定模运动,所述动模固定连接于所述注射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腔的一端具有线缆定位槽,所述第一模腔的另一端具有导线定位槽;其中,所述导线定位槽内固定有隔离件,以将所述导线定位槽分成多个槽部,每个所述槽部用于一根所述导线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模具有有位于所述线缆定位槽两侧的第一导向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的一侧均具有增大所述线缆定位槽开口的第一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模具有有位于所述导线定位槽两侧的第二导向部,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部相对的一侧均具有增大所述导线定位槽开口的第二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定模固定连接于底座;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并远离或靠近所述定模;推动件,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推动件具有推动部,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定模;两顶杆,滑动连接于底模上,分别用于推动产品脱离所述第一模腔,且两个所述顶杆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弹簧,抵接于所述定模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定位座,用于夹住所述线缆;水平输送机构,具有能够向上发生形变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所述定位座的输送;顶升组件,固定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用于推动所述输送带向上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件,固定连接于水所述平输送机构的支架,具有能够向上运动的顶升部;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升部,用于所述输送带的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机构的竖直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模与动模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机构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

模具200、定模210、第一模腔211、线缆定位槽212、导线定位槽213、第一导向部214、第一导向面2141、第二导向部215、第二导向面2151、隔离件216、第三导向面2161、滑动孔217、动模220、第二模腔221、供液孔222、插槽223;

300注射机构、螺旋推料器310、分流管道320、插头330、插管331;

输送装置400、定位座410、水平输送机构420、输送带421、顶升组件430、顶升件431、滚轮432;

推动组件500、510底座、滑动件520、推动件530、顶杆540、弹簧550;

线缆600;

导线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设备,参照图1和图2,包括机架100、模具200和注塑机构300,模具200设置于机架100上,模具200内间隔限定有两个用于容纳线缆600端部型腔,模具200具有两个供液孔(参照图7),两个供液孔222分别与型腔相连通;注射机构300具有两个注射口,两个注射口,两个注射口分别与供液孔222相连通。

通过在模具200内设置两个型腔,注射机构300同时对两个型腔内注射塑胶,由此,模具200的两个型腔可同时对两线缆的端部进行注塑,从而提高线缆600的制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模具200包括定模210和动模220,定模210水平固定连接于机架100上,定模210上开设有两第一模腔211,动模220扣合于定模210上,动模220的下侧开设有两第二模腔221,型腔形成于一个第一模腔211与一个第二模腔221之间;同时,两供液孔222分别竖直开设于动模220上,一供液孔222的下端口与一个第二模腔221相连通,另一供液孔222的下端口与另一个第二模腔221相连通,注射机构300的两个注射口分别与两个供液孔222的上端口相连通,从而能够同时向两个型腔注射液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实现动模220远离或靠近定模210运动,即竖向运动,机架100上竖直固定有驱动件(图中未示出),驱动件为油压缸,油压缸的活塞杆与注射机构300固定连接,且动模220固定连接于注射机构300上;由此,用户启动油压缸,油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注射机构300竖向运动,同步的,动模220竖向运动于定模210上,即远离或靠近定模210运动,从而实现定模210和动模220的配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射机构300包括螺旋推料器310、两分流管道320和两插头330,螺旋推料器310竖直设置于动模220的上方,并竖向滑动连接于机架100上,驱动件的活塞杆与螺旋推料器310固定连接,螺旋推料器310的底部具有出料口,两分流管道320倾斜设置于出料口的下方,两分流管道320的上端口均与出料口相连通,一分流管道320的下端口连接有一个竖向设置的插头330,该插头330连接于动模220上,并与一个供液孔222相连通;另一分流管道320的下端口连接有另一个竖向设置的插头330,该插头330连接于动模220上,并与另一个供液孔222相连通。

进一步实现插头330与供液孔222密封连接,定模210的顶部开设有圆形的插槽223,供液孔222的上端口与插槽223顶部的中心处向连通,插头330与插槽223插接配合;同时,插头330的下端部竖向固定有与分流管道320相连通的插管331,插管331与供液孔222(参照图7)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实现插头330与供液孔222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电子雷管的线缆600具体制作过程中,用户将线缆600一端部的外皮去除,并对线缆600内的两导线700进行拧麻花,且连接头注塑于导线700拧麻花部位的外侧,从而完成电子雷管线缆600的制作。

参照图5和图6,进一步实现向线缆600的外侧及导线700的外侧注塑材料,第一模腔211的一端具有线缆定位槽212,线缆600嵌设定位于线缆定位槽212内,且线缆600的一端部位于型腔内;第一模腔211的另一端具有导线定位槽213,导线700嵌设定位于导线定位槽213内,且导线700拧麻花的部位位于型腔内,由此,型腔内的液态材料能够在线缆600的外侧及导线700拧麻花部位的外侧凝固,从而形成连接头,进而能够与基座雷管端口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模210具有向上凸起有两第一导向部214,两第一导向部214位于线缆定位槽212的两侧,第一导向部214朝向线缆定位槽212的侧壁与第一导向部21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面2141,由此,两第一导向面2141增加线缆定位槽212开口的大小,线缆600可沿第一导向面2141滑入线缆定位槽212内,从而实现线缆600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面2141可为导直角或倒圆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模210具有向上凸起有两第二导向部215,两第二导向部215位于导线定位槽213的两侧,第二导向部215朝向导线定位槽213的侧壁与第二导向部215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面2151,两第二导向面2151增加导线定位槽213开口的大小,由此,导线700沿第二导向面2151滑入导线定位槽213内,从而实现导线700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向面2151可为导直角或倒圆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线缆600具有两根导线700,进一步对两根导线700分别进行定位,导线定位槽213定固定有位于两导线700之间的隔离件216;具体的,定模210水平设置,第一模腔211、线缆定位槽212和导线定位槽213均竖向朝上设置,动模220水平扣合于定模210上。隔离件216为竖直焊接于导线定位槽213底部的片状体,隔离件216的一侧壁与导线定位槽213的一侧形成用于容纳一根导线700的槽部,隔离件216的另一侧壁与导线定位槽213的另一侧形成用于容纳另一根导线700的槽部,由此,两槽部分别对两根导线700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216的一侧壁具有向远离相应槽部倾斜的第三导向面2161,以增加相应槽部开口的大小;隔离件216的另一侧壁具有向远离相应槽部倾斜的第三导向面2161,以增加相应槽部开口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向面2161可为导直角或倒圆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注塑设备还包括推动组件500,推动组件500包括底座510、滑动件520、推动件530、顶杆540和弹簧550,具体的,底座510固定连接于机架100上,定模210水平固定连接底座510顶部的两端部,底座510内竖向滑动连接位于定模210下侧的滑动件520;每个第一模腔211的底部竖向开设有与定模210底部相连通的滑动孔217,一个顶杆540竖向滑动连接于滑动孔217内,顶杆540的顶部与第一模腔211的内壁平滑连接,顶杆540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滑动件520上;同时,推动件530为竖直固定连接于底座510下侧的油压缸,油压缸的活塞杆穿过底座510的底板,并抵接于滑动件520的下侧,且定模210的下侧与底座510之间竖向抵接有弹簧550,弹簧550推动滑动件520向下运动;由此,油压钢推动滑动件520竖向向上滑动,滑动件520推动顶杆540竖向向上滑动,顶杆540推动产品脱离第一模腔211。油压钢的活塞杆向下收缩时,滑动件520向下运动,且滑动件520在弹簧550的作用下,滑动件520的下侧抵接于油压缸活塞杆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注塑设备还包括连续向定模210输送线缆600的输送装置400,输送装置400包括定位座410、水平输送机构420和顶升组件430,定位座410具有两夹持部,线缆600被夹持于两夹持部之间;水平输送机构420具有能够向上发生形变的输送带421,输送带421用于定位座410的输送,顶升组件430固定连接于水平输送机构420上,能够用于推动输送带421向上变型。

输送带421为链带传送或皮带传送的一种,

具体的,定位座410输送过程中,线缆600靠近第一导向部214和第二导向部215时,顶升组件430推动输送带421向上形变,定位座410向上运动,线缆600同步向上运动,并高于第一导向部214和第二导向部215顶部的高度,此时,线缆600在输送带421的输送下,线缆600运动到线缆定位槽212的正上方,导线700运动至导线定位槽213的正上方,顶升组件430的运动部向下运动,输送带421向下复位,从而将线缆600定位于线缆定位槽212内,导线700定位于导线定位槽213内;线缆600注塑完成后,顶升组件430推动线缆600脱离定模210,并继续下一个线缆600的注塑。

顶升组件430包括顶升件431和滚轮432,顶升件431为竖直固定于控制装置支架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向朝向皮带的下侧,气缸上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滚轮432竖直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上,滚轮432的周面抵接于输送带421的下侧,气缸通过滚轮432推动输送带421向上变形;此外,通过滚轮432的设置,滚轮432用于输送带421的导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