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8851发布日期:2021-08-03 12:4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薄膜生产线中,下料机构将塑料颗粒投放至熔料机构中的加热管道中,通过推料螺杆实现推进塑料颗粒,塑料颗粒在推进的过程中受热熔化,实现熔化塑料颗粒。但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加热管道的散热性差,因此,加热管道的温度会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而持续增高,使加热管道的温度会比实际需要的温度高,导致塑料颗粒在加热管道内燃烧,严重威胁生产线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以解决现有熔料机构出现温度过高而影响生产线正常运作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包括加热管道和推料螺杆,推料螺杆转动地穿设在加热管道的内部,加热管道的外壁设有加热元件、温度检测器、风冷外罩和冷风机;加热元件环绕地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外壁;风冷外罩罩设在加热元件的外周,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风冷外罩的内部;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探头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内壁。

进一步,风冷外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的一侧与第二罩体的一侧铰接,第一罩体的另一侧与第二罩体的另一侧卡扣连接。

进一步,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分别为呈半圆弧状的罩体。

进一步,第一罩体的顶部开设有冷风出口,第二罩体的底部开设有冷风入口;冷风机设置在第二罩体之上,冷风机的出风口与冷风入口相通。

进一步,推料螺杆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区段、压缩区段和计量区段;进料区段具有第一螺纹和第一螺旋槽;压缩区段具有第二螺纹和第二螺旋槽,第二螺纹设有第三螺旋槽;计量区段具有第三螺纹和第四螺旋槽;第一螺纹、第二螺纹和第三螺纹的旋向相同,第一螺纹的末端与第二螺纹的始端相接,第二螺纹的末端与第三螺纹的始端相接;第一螺旋槽的末端与第二螺旋槽的始端相接,第三螺旋槽的末端与第四螺旋槽的始端相接;压缩区段的杆体具有锥度,压缩区段始端的杆体直径小于压缩区段终端的杆体直径,第二螺旋槽的槽宽从压缩区段始端至压缩区段终端渐变至零,第二螺旋槽的槽深从压缩区段始端至压缩区段终端渐变至零。

进一步,计量区段的中部还设有屏障部,屏障部设有多个第四螺纹、进料螺旋槽和出料螺旋槽,第四螺纹与第一螺纹的旋向相同,进料螺旋槽的槽深从进料端至出料端渐变到零,出料螺旋槽的槽深从出料端至入料端渐变到零。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热元件环绕地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外壁,实现对加热管道全方位进行加热。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加热管道的内部温度,若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冷风机启动,冷风机朝风冷外罩的内部通入冷风,以带走加热元件产出的部分热量,实现降低加热管道的温度,进而实现控制加热管道的温度,以避免加热管道内的温度过高,确保生产线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推料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2,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包括加热管道100和推料螺杆200,推料螺杆200转动地穿设在加热管道100的内部,推料螺杆200转动时,推动加热管道100内的物料前进。加热管道100的外壁设有加热元件110、温度检测器120、风冷外罩130和冷风机140。其中,加热元件110可以是陶瓷发热片或环绕设置在加热管道100外壁的电热管。温度检测器120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管道100内部的温度,使监控人员或监控设备得知检测加热管道100内部的温度。加热元件110环绕地设置在加热管道100的外壁。风冷外罩130罩设在加热元件110的外周,冷风机140的出风口连通至风冷外罩130的内部。温度检测器120的检测探头设置在加热管道100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热元件110环绕地设置在加热管道100的外壁,实现对加热管道100全方位进行加热。利用温度检测器120检测加热管道100的内部温度,若温度检测器120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冷风机140启动,冷风机140朝风冷外罩130的内部通入冷风,以带走加热元件110产出的部分热量,实现降低加热管道100的温度,进而实现控制加热管道100的温度,以避免加热管道100内的温度过高,确保生产线正常运作。

一些实施例中,风冷外罩130包括第一罩体131和第二罩体132。第一罩体131的一侧与第二罩体132的一侧铰接,第一罩体131的另一侧与第二罩体132的另一侧卡扣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罩体131的一侧与第二罩体132的一侧通过铰页进行铰接,第一罩体131的另一侧与第二罩体132的另一侧通过卡扣件进行卡扣连接,实现方便打开风冷外罩130,使加热元件110裸露在空中以快速降低加热管道100的温度,同时还利于对设置在内部的加热元件110进行维护。

优选地,第一罩体131与第二罩体132分别为呈半圆弧状的罩体。具体地,第一罩体131与第二罩体132分别为呈半圆弧状的罩体,第一罩体131与第二罩体132构成呈圆柱型的风冷外罩130,方便与加热管道100配合,且减少拐角,使冷风在风冷外罩130内流动,便于带走风冷外罩130内部的热量,进而降低加热管道100的温度。

具体地,第一罩体131的顶部开设有冷风出口,第二罩体132的底部开设有冷风入口。冷风机140设置在第二罩体132之上,冷风机140的出风口与冷风入口相通。通过将冷风出口设置在第一罩体131的顶部,将冷风入口设置在第二罩体132的底部,实现采用对流的方式设置冷风出口和冷风入口,利于冷风在风冷外罩130内快速流动,以快速带走加热元件110产出的部分热量,进而实现加热管道100快速降温。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料螺杆200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区段210、压缩区段220和计量区段230。进料区段210具有第一螺纹211和第一螺旋槽212。压缩区段220具有第二螺纹221和第二螺旋槽222,第二螺纹221设有第三螺旋槽223。计量区段230具有第三螺纹231和第四螺旋槽232。第一螺纹211、第二螺纹221和第三螺纹231的旋向相同,第一螺纹211的末端与第二螺纹221的始端相接,第二螺纹221的末端与第三螺纹231的始端相接。第一螺旋槽212的末端与第二螺旋槽222的始端相接,第三螺旋槽223的末端与第四螺旋槽232的始端相接。压缩区段220的杆体具有锥度,压缩区段220始端的杆体直径小于压缩区段220终端的杆体直径,第二螺旋槽222的槽宽从压缩区段220始端至压缩区段220终端渐变至零,第二螺旋槽222的槽深从压缩区段220始端至压缩区段220终端渐变至零。在本实施例中,推料螺杆200的进料区段210利用第一螺纹211推动落在第一螺旋槽212内的物料,使刚进加热管道100内的物料向前推进至压缩区段220进行压缩熔化。在压缩区段220中,固体状的物料在第二螺旋槽222内,由于压缩区段220的杆体具有锥度,使第二螺旋槽222的槽深渐变至零,且第二螺旋槽222的槽宽也渐变至零,实现从宽度和深度进行收窄,即第二螺旋槽222的容积逐渐变为零,使第二螺旋槽222与加热管道100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减少,进而实现对在第二螺旋槽222中呈固体状的物料进行挤压,以提高物料的熔化效率。其中,在第二螺旋槽222熔化成熔融状态的物料被挤压至在第三螺旋槽223中进行向前推进至计量区段230。在计量区段230中利用第三螺纹231定量地推动落在第四螺旋槽232内呈熔融状态的物料。

更优地,计量区段230的中部还设有屏障部240,屏障部240设有多个第四螺纹241、进料螺旋槽242和出料螺旋槽243,第四螺纹241与第一螺纹211的旋向相同,进料螺旋槽242的槽深从进料端至出料端渐变到零,出料螺旋槽243的槽深从出料端至入料端渐变到零。如图2所示,通过在计量驱动中设置屏障部240,物料从进料螺旋槽242中进入屏障部240,未完全熔化的呈固体状的物料到达进料螺旋槽242的终端后,由于后续物料的挤压,未熔化的固状物料越过第四螺纹241进入到出料螺旋槽243中,实现对固状物料进行二次压缩熔融,最后从出料螺旋槽243中流出,对未完全熔融的物料进行二次压缩熔融,进一步提高物料的熔化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熔料机构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