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9115发布日期:2021-10-09 01:2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进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注塑模具进胶机构。


背景技术:

2.潜片进胶是潜伏式进胶的一种形式,是注塑模具常用的进胶方式之一,广泛应用在汽车注塑模具的进胶系统中。
3.在常规的潜片进胶设计中,羊角浇口通常设计在型芯或型芯镶件内,型芯及型芯镶件相对于后模来说是静止的,依靠浇口顶针将羊角浇口顶出。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当潜片进胶位置需要设计大滑块时,羊角浇口需设计在大滑块内,羊角浇口会随滑块一起运动,此时用来顶出羊角浇口的浇口顶针就会与移动后的滑块运动干涉,导致无法将羊角浇口一次顶出的缺陷,进而影响在滑块上设计潜片进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机构,包括:滑动型芯组件,其包括型芯和大滑块,所述大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型芯的上部,所述大滑块内上部具有羊角浇口;弹顶组件,其包括第一固定套、弹簧和有托顶针,所述第一固定套竖向设置、并和所述大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有托顶针的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部,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托顶针;顶出组件,其位于所述弹顶组件的下方,用于顶出所述有托顶针,以使得所述有托顶针顶出所述羊角浇口。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大滑块滑动连接于型芯的上部,大滑块内上部具有羊角浇口,第一固定套竖向设置、并和大滑块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套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有托顶针的下部设置于第一固定套的内部,弹簧套于托顶针,顶出组件位于弹顶组件的下方,用于顶出有托顶针,通过有托顶针将羊角浇口一次性顶出,这样在滑块上设计潜片进胶没有影响,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7.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型芯具有第二通孔。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浇口顶针和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底部一侧开设第三通孔,所述浇口顶针的下部连接顶起组件,所述浇口顶针的上部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部;所述大滑块向一侧滑动时、所述顶起组件顶所述浇口顶针沿所述第二固定套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并和所述有托顶针的下端接触,以使得所述有托顶针向上运行以顶出所述羊角浇口。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和顶棍,所述顶针面板位于所述顶针底板的上部、并固定连接,所述顶针底板和所述顶针面板的连接处和所述浇口顶针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棍和所述顶针底板连接,用于顶起所述顶针底板、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浇口顶针。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浇口顶针的直径。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浇口顶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浇口顶针的直径和所述有托顶针的下端直径相同或小于所述有托顶针的下端直径。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托顶针的下端至所述浇口顶针的顶端之间的预留有空位,所述空位的高度为65mm。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滑块的上部设有通道孔,所述通道孔的上端设有向内的凸沿;其中,所述有托顶针向上运行时进入所述通道孔,并延伸出所述通道孔的上端外部,以使得所述弹簧和所述凸沿形成挤压。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托顶针的顶部和所述羊角浇口之间的距离为35mm。
1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1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注塑模具进胶机构的示意性主视图;
20.图2是图1所示注塑模具进胶机构的剖面图;
21.图3是图1所示注塑模具进胶机构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22.图中标记:
23.100、滑动型芯组件;101、型芯;102、大滑块;103、羊角浇口;104、通道孔;105、凸沿;106、
24.200、弹顶组件;201、第一固定套;202、弹簧;203、有托顶针;204、第一通孔;205、空位;
25.300、顶出组件;301、浇口顶针;302、第二固定套;303、第三通孔;
26.400、顶起组件;401、顶针底板;402、顶针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机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注塑模具进胶机构一般性地可包括滑动型芯组件100、弹顶组件200和顶出组件300。其中,滑动型芯组件100可包括型芯101和大滑块102,该大滑块102滑动道轨形式连接于型芯101的上部,大滑块102内上部具有羊角浇口103,通过设置在滑动型芯组件100侧部的斜导柱控制大滑块102的滑动。弹顶组件200可包括第一固定套201、弹簧202和有托顶针203,该第一固定套201竖向设置、并和大滑块102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套20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04,有托顶针203的下部设置于第一固定套201的内部,弹簧202套于托顶针203。顶出组件300位于弹顶组件200的下方,用于顶出有托顶针203,以使得有托顶针203顶出羊角浇口103。
29.本技术的注塑模具进胶机构,将大滑块102滑动连接于型芯101的上部,大滑块102内上部具有羊角浇口103,第一固定套201竖向设置、并和大滑块102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套20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04,有托顶针203的下部设置于第一固定套201的内部,弹簧202套于托顶针203,顶出组件300位于弹顶组件200的下方,用于顶出有托顶针203,通过有托顶针203将羊角浇口103一次性顶出,这样在滑块上设计潜片进胶不受影响,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30.在本实施例中,型芯101为一个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体。
31.具体为,该第一固定套201和大滑块102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且该第一固定套201为圆桶体。
32.具体为,该第一通孔204的直径小于有托顶针203下部的直径,以避免有托顶针203脱落。
33.具体为,有托顶针203的下部为托,上部为表面光滑的竖直杆。
34.在本实施例中,型芯101具有第二通孔106,用于第二固定套302插于该第二通孔106出并通过螺栓固定,且该第二通孔106的直径和第二固定套302的直径适配。
35.在本实施例中,顶出组件300一般可包括浇口顶针301和第二固定套302。该第二固定套30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通孔106。该第二固定套302的底部一侧开设第三通孔303用于浇口顶针301进入该第二固定套302的内部。浇口顶针301的下部与顶起组件400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该浇口顶针301的上部通过第三通孔303延伸于第二固定套302的内部,这样才能和有托顶针203下部接触上,用于顶起该有托顶针203。
36.当斜导柱推动大滑块102向一侧滑动时、该顶起组件400顶浇口顶针301沿第二固定套302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至第一通孔204并和有托顶针203的下端接触,以使得有托顶针203向上运行以顶出羊角浇口103。
37.其中,在浇口顶针301和有托顶针203在顶羊角浇口103之前为不同轴设置,在顶羊角浇口103时在大滑块102向一侧滑动时二者同轴,用于一次顶出羊角浇口103。
38.具体为,第二固定套302为圆桶体。
39.在本实施例中,顶起组件400一般可包括顶针底板401、顶针面板402和顶棍。顶针面板402位于顶针底板401的上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顶针底板401和该顶针面板402的连接处和浇口顶针301的下端为螺栓固定连接,顶棍和顶针底板401可以是螺纹或是焊接或是抵接,用于顶起顶针底板401、顶针面板402和浇口顶针301。
40.具体为,该顶针底板401和该顶针面板402为上下叠堆设置,一般为矩形体。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303的直径大于浇口顶针301的直径,便于浇口顶针301进入第二固定套302。浇口顶针301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204的直径,用于和有托顶针203下部相抵。该浇口顶针301的直径和有托顶针203的下端直径相同或小于有托顶针203的下端直径,这样才能使浇口顶针301进入第一通孔204和有托顶针203的下端相抵。
42.进一步地,有托顶针203的下端至浇口顶针301的顶端之间的预留有空位205,该空位205的高度为65mm,且有托顶针203的顶部和羊角浇口103之间的距离为35mm。
43.在本实施例中,大滑块102的上部设有通道孔104,通道孔104的上端设有向内的凸沿105。其中,有托顶针203向上运行时进入通道孔104,并延伸出通道孔104的上端,以使得弹簧202和凸沿105形成挤压。
44.具体使用时,如图3所示:
45.1、斜导柱控制大滑块102向一侧移动,当有托顶针203和浇口顶针301同轴时暂停移动;
46.2、顶棍带动顶针底板401、顶针面板402和浇口顶针301同时向上移动,浇口顶针301的上部和有托顶针203的下部相抵,将有托顶针203顶入通道孔104内部,此时的弹簧202和凸沿105相抵,有托顶针203将羊角浇口103顶出以完成操作。
47.本机构针对无法在滑块上设计普通潜片进胶的情况,通过在大滑块102上设置弹顶组件200和顶出组件300,该弹顶组件200的浇口顶针301、该顶出组件300的浇口顶针,以及移动后的大滑块102运动互不干涉能实现顶出羊角浇口103一次性顶出,达成在大滑块102上设计潜片进胶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机构运动可靠性高的技术效果。
4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