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8604发布日期:2021-10-30 09:1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聚酰亚胺薄膜在生产的过程是将高温熔化的聚酰亚胺从下料装置上流下,聚酰亚胺溶液从下料通道流下后流放到传送钢带上,传送钢带持续传送,就相应在传送钢带上形成一层聚酰亚胺薄膜,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料装置上下料通道的下端开口的大小无法调节,因此下料形成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宽度是一样的,而在实验研究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宽度的聚酰亚胺薄膜。
3.而现有技术中多是在聚酰亚胺薄膜成型之后,在通过切割的方式将聚酰亚胺薄膜切割成符合要求的膜宽,例如:cn212241228u的公开申请中就通过设置分切装置进行分切薄膜,实现不同宽度薄膜的要求,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后续切割增加了工序,会更加麻烦;而且切割的薄膜有时候就被遗弃了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及操作方法。
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包括竖向设置的下料装置,该下料装置内设置有下料通道,下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送钢带,传送钢带与下料装置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下料通道的两侧还各安装有一竖向刮刀,所述的竖向刮刀在下料通道两侧的位置可调,且两侧的竖向刮刀的厚度与下料通道的尺寸相适配,两侧竖向刮刀的下端面始终与下料通道的下端面齐平。
6.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通道内横向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限位槽,而所述的竖向刮刀上则设置有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向外侧凸起的限位块,所述竖向刮刀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下可在下料通道两侧左右移动调节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装置的两侧还安装有调节杆,两侧的调节杆从外部横向伸入到下料通道内并相应固定到竖向刮刀的外侧端面上,通过两侧的调节杆可相应移动下料通道内部的竖向刮刀。
8.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刮刀的上端设置为从内向外斜向上的开口形式。
9.作为优选,两侧的竖向刮刀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后还安装有横向挡板,所述的横向挡板向外侧横向延伸,相应盖住下料通道外侧的进料口。
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通道内的限位槽共设置有四条,所述的限位块的个数和位置相应设置。
11.作为优选,每一竖向刮刀外侧端的调节杆均相应设置有上下两个。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装置中在下料装置的下料通道的两侧设置竖向刮刀,竖向刮刀的厚度是与下料通道内部空间匹配的,竖向刮刀的下端与下料通道的下端齐平,这样设置后,从上方流入的聚酰亚胺溶液在两侧的竖向刮刀的阻挡下,向内侧流动,聚酰亚胺溶液流到传送钢带上形成薄膜,因此可通过控制调节两侧竖向刮刀的位置来实现聚酰亚胺薄膜宽度的调节,生产出不同宽度的聚酰亚胺薄膜,作为试验用途;
14.(2)本装置为了方便内部竖向刮刀的调节,在下料通道的内部设置限位槽,竖向刮刀上设置限位块,这样保证限制竖向刮刀的左右调节,防止竖向刮刀在竖向位置上产生变化,始终保证竖向刮刀的下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下端面齐平;本装置中竖向刮刀的具体调节方式是在下料装置的两侧设置调节杆,调节杆直接伸入到下料通道内安装在竖向刮刀的外侧端,这样只需要通过调节杆就可以前后移动竖向刮刀,配合限位槽和限位块,移动调节更加方便;
15.(2)本装置中的竖向刮刀的上端设置为外扩式的开口,这样在竖向刮刀左右调节的时候,聚酰亚胺溶液的入口依旧具有较宽的空间,可以方便聚酰亚胺溶液的流入,并且竖向刮刀的上端还设置横向挡板,横向挡板向外侧延伸并且平行设置,在竖向刮刀左右移动的时候,横向挡板是相应挡在下料通道上端两侧的,这样防止聚酰亚胺溶液流入到竖向刮刀外侧的部位处,结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7.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18.图3为图1中b

b剖视图;
19.图4为图3中安装调节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聚酰亚胺膜实验用可调节膜宽的刮刀,包括竖向设置的下料装置1,该下料装置1内设置有下料通道2,下料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传送钢带3,传送钢带3与下料装置1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下料通道2的两侧还各安装有一竖向刮刀4,竖向刮刀4在下料通道2两侧的位置可调,且两侧的竖向刮刀4的厚度与下料通道2的尺寸相适配,两侧竖向刮刀4的下端面始终与下料通道2的下端面齐平。
22.下料通道2内横向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限位槽5,而竖向刮刀4上则设置有与限位槽5位置对应的向外侧凸起的限位块6,竖向刮刀4在限位槽5和限位块6的配合下可在下料通道2两侧左右移动调节位置。
23.下料装置1的两侧还安装有调节杆7,两侧的调节杆7从外部横向伸入到下料通道2内并相应固定到竖向刮刀4的外侧端面上,通过两侧的调节杆7可相应移动下料通道2内部的竖向刮刀4。
24.竖向刮刀4的上端设置为从内向外斜向上的开口形式;两侧的竖向刮刀4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后还安装有横向挡板8,横向挡板8向外侧横向延伸,相应盖住下料通道2外侧的进料口。
25.下料通道2内的限位槽5共设置有四条,限位块6的个数和位置相应设置;每一竖向刮刀4外侧端的调节杆7均相应设置有上下两个。
26.本装置中在下料装置的下料通道的两侧设置竖向刮刀,竖向刮刀的厚度是与下料通道内部空间匹配的,竖向刮刀的下端与下料通道的下端齐平,这样设置后,从上方流入的聚酰亚胺溶液在两侧的竖向刮刀的阻挡下,向内侧流动,聚酰亚胺溶液流到传送钢带上形成薄膜,因此可通过控制调节两侧竖向刮刀的位置来实现聚酰亚胺薄膜宽度的调节,生产出不同宽度的聚酰亚胺薄膜,作为试验用途。
27.本装置为了方便内部竖向刮刀的调节,在下料通道的内部设置限位槽,竖向刮刀上设置限位块,这样保证限制竖向刮刀的左右调节,防止竖向刮刀在竖向位置上产生变化,始终保证竖向刮刀的下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下端面齐平;本装置中竖向刮刀的具体调节方式是在下料装置的两侧设置调节杆,调节杆直接伸入到下料通道内安装在竖向刮刀的外侧端,这样只需要通过调节杆就可以前后移动竖向刮刀,配合限位槽和限位块,移动调节更加方便。
28.本装置中的竖向刮刀的上端设置为外扩式的开口,这样在竖向刮刀左右调节的时候,聚酰亚胺溶液的入口依旧具有较宽的空间,可以方便聚酰亚胺溶液的流入,并且竖向刮刀的上端还设置横向挡板,横向挡板向外侧延伸并且平行设置,在竖向刮刀左右移动的时候,横向挡板是相应挡在下料通道上端两侧的,这样防止聚酰亚胺溶液流入到竖向刮刀外侧的部位处,结构更加合理。
29.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