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4793发布日期:2021-11-29 22:5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我国,毋庸置疑的就是占塑料加工机械领域主导地位的为注塑机,年产值占比约为40%。注塑机按照原料加工前的熔融程度及成型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注塑机、挤出机和吹塑机,约占总产值的80%以上,而在这其中,注塑机产值占比约为40%。
3.注塑机是一种将塑料通过成型工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机械设备,是我国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塑料机械设备。
4.而注塑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合模系统,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均采用连杆增加其锁模力,但是现有技术中,连杆都是设在动模的边角处,连杆所起的锁模力较小,且连杆产生的锁模力不均匀,也会导致动模的锁模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增大连杆的锁模力,并使得锁模力更为均匀。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包括:
7.头板;
8.三板,所述三板设置在所述头板的一侧,且所述三板与所述头板之间设有导杆;
9.二板,所述二板设置在所述三板与所述头板之间的导杆上,并可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方向运动;
10.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三板与所述二板之间,用于为所述二板提供锁模力,且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三板一侧的中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板一侧的中部相接。
11.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所述三板相对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二板相对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
12.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3.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插设在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相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插设在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第二转轴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相接。
14.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互平行。
15.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所述三板上设置有浇口。
16.据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所述头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脚,所述三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脚。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连杆组件分别与三板以及二板侧边的中部相接,能增大锁模力。
19.2、每个连杆组件都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且两个第一连杆平行,两个第二连杆平行,即对称设置,其提供给动模的锁模力更为均匀,锁模效果更好。
20.3.两个第一支撑脚分别设置在头板底部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撑脚分别设置在三板底部的两侧,则支撑脚之间的跨度较大,移动时直线度较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头板;110、第一支撑脚;200、三板;210、导杆;220、第一连接部;221、第一限位槽;222、第一转轴;230、第二支撑脚;300、二板;310、第二连接部;311、第二限位槽;312、第二转轴;400、连杆组件;410、第一连杆;420、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6.如图1

3所示,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包括:
27.头板100。
28.三板200,三板200设置在头板100的一侧,且三板200与头板100之间设有导杆210,头板100为定模板,在开合模的过程中,定模板保持不动,其导杆210用于动模板的导向,使其合模更为精准。
29.二板300,二板300设置在三板200与头板100之间的导杆210上,并可沿导杆210的轴向方向运动,二板300为动模板,二板300可沿导杆210朝靠近或远离头板100的方向运动,二板300朝靠近头板100方向运动时,为注塑机的合模过程,二板300朝远离头板100方向运动时,为注塑机的开模过程,通过二板300的运动实现了注塑机的开合模。
30.连杆组件400,连杆组件400均设置在三板200与所述二板300之间,用于为二板300提供锁模力,且连杆组件400一端与三板200一侧的中部相接,另一端与二板300一侧的中部相接,连杆组件400与三板200以及二板300连接位置由侧角处改为中部,则连杆组件400产生的锁模力会作用在二板300的中部,则其锁模力不需要经过传递,锁模效果更好。
31.三板200相对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接部220,二板300相对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连接部310,第一连接部220与第二连接部310一一对应,每个连杆组件400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相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310相接,即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20和两个第二连接部310,一个第一连接部220与一个第二连接部310对应,则在连杆组件400也设为两个,从两侧同时提供锁模力,其锁模效果更好。
32.第一连接部220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221和第一转轴222,第一转轴222穿设在第一限位槽221内,第二连接部310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311和第二转轴312,第二转轴312穿设在第二限位槽311内。
33.连杆组件400包括两个第一连杆410和两个第二连杆420;两个第一连杆410的一端分别插设在一个第一限位槽221内,并与第一转轴222相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20转动相接;两个第二连杆420的一端分别插设在一个第二限位槽311内,并与第二转轴312相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10转动相接,第一限位槽221用于限制第一连杆410的左右运动,并通过第一转轴222带动第一连杆410转动,以确保第一连杆410只会发生转动,而不会产生第一连杆410的侧移,同理,第二限位槽311与第二转轴312可以确保第二连杆420只会转动,不会产生第二连杆420的侧移,避免第一连杆410与第二连杆420产生的锁模力侧移,增强锁模力。
34.两个第一连杆410相互平行,两个第二连杆420相互平行,即两个第一连杆410是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连杆420也是相互对称的,则在施加锁模力时,相较单个连杆的结构,其锁模力更为均匀,锁模效果更好。
35.头板100上设置有浇口,该浇口与型腔连通,用于注射液态塑料。
36.头板100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脚110,三板200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脚230,则支撑脚之间的跨度较大,在注塑机移动过程中其直线度较好。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机的合模系统,通过连杆组件为二板的合模提供锁模力,并设置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二板以及三板侧边的中部相接,增加锁模力,提高锁模效果,且连杆组件均采用对称双杆的形式,使得锁模力的分布更为均与,锁模力更大。
3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