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6581发布日期:2021-11-25 12:4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模具,一种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以及挤出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3.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模具,其主要包括冷模2以及设置于冷模2内的冷却水道3,而冷却水道3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当需要对模具内的产品进行冷却时,可以直接通过自来水管对冷却水道3进行通水,进而促使水对产品进行冷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产品进行实际生产时,为了生产效率,通常对冷却时间进行固定,但是由于季节的变化,自来水管内的水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别,进而导致产品所需要的冷却定型时间有所差异,而在固定的冷却时间下进行生产时,存在产品的合格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包括热模以及若干设置于热模上的冷模,所述冷模内设置有若干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流量控制仪以及测温仪。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却水道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测温仪,使得测温仪对冷却水道内的水进行实时监控,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9.另外,由于冷却水道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流量控制仪,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流量控制仪对冷却水道内的水的流速进行更为直观的读取,间接降低调整冷却水道内的水的温度的操作难度。
10.再加上,由于冷模设置有若干个,而冷却水道也设置有若干个,使得若干个冷模以及若干个冷却水道对产品进行多步冷却,进一步产品的合格率。
11.可选的,所述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控水件,所述控水件包括控水管以及设置于控水管上的控水阀门,且所述控水管与冷却水道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控水件,而控水件包括控水管以及控水阀门,使得当冷却水道内的水随着冷却定型而逐渐升温时,操作人员可以对控水阀门进行控制,进而促使控水阀门在对冷却水道内的水的流速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可以对冷却水道内进行冷水补充,间接达到控制水的温度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控水件靠近冷却水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
定连接于控水管上的弹性杆以及设置于弹性杆远离控水管的一端的限位块,所述冷却水道的出水端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内,使得限位槽的槽壁通过限位块限制控水管的移动,进而减少控水管与冷却水道的连接稳定性。而当需要对控水件进行拆卸时,可以直接将限位块脱离限位槽,进而促使对控水件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15.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设置有导向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块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面,使得当需要对控水件的进行安装时,导向面给予限位块一个导向作用,进而迫使弹性杆发生形变,通过减少拨动限位块的操作,间接降低安装控水件的操作难度。
17.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设置有手持柱。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块的外侧壁设置有手持柱,使得当需要对控水件进行拆卸时,手持柱给予操作人员一个握持的点,进而促使对连接件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间接促使对控水件的拆卸更为简单方便。
19.可选的,所述控水管靠近冷却水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远离控水管的一侧与冷却水道的出水端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圈远离控水管的一侧与冷却水道的出水端抵接,使得密封圈将控水管与冷却水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进而减少水从该间隙流出的可能性,减少对水的浪费。
21.可选的,所述控水管靠近冷却水道的一端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圈嵌设于环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圈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老化时,可以直接将老的密封圈脱离环槽,随后将新的密封圈嵌设于环槽内,进而促使对密封圈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23.可选的,若干所述冷却水道间隔设置,且若干所述冷却水道环绕冷模的产品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冷却水道周向均匀间隔环绕于冷模的产品腔,使得若干冷却水道可以协同对产品进行冷却,进一步产品的合格率。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测温仪对冷却水道内的水进行实时监控,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7.2.若干个冷模以及若干个冷却水道对产品进行多步冷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28.图1是相关技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冷模的剖切透视图。
31.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冷模的剖视图。
32.图5是冷模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3.图6是图5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热模;2、冷模;3、冷却水道;4、控水件;5、连接件;6、控水管;7、控
水阀门;8、流量控制仪;9、测温仪;10、密封圈;11、环槽;12、弹性杆;13、限位块;14、限位槽;15、导向面;16、手持柱。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2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参照图2,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包括热模1以及若干设置于热模1上的冷模2,且热模1的产品腔与若干冷模2的产品腔相互连通。
37.在本实施例中,冷模2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冷模2依次安装于热模1的出料端。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冷模2与热模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一体成型以及螺钉螺栓固定。
38.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冷模2内均开设有若干冷却水道3,且若干冷却水道3的进水端均与自来水管相互连通,以冷却水道设置有两个为例,两个冷却水道3互不相通且间隔设置,且两个冷却水道3相互组合并环绕冷模2的产品腔。
39.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冷却水道3的进水端均位于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的下方,使得冷却水道3内的水将自下而上的填充于冷却水道3内,有效提高冷却水道3的冷却效率。
40.当产品从热模1的出料端进入冷模2时,由于两个冷却水道3相互组合并环绕冷模2的产品腔,使得两个冷却水道3协同对产品进行冷却,而冷模2设置有三个,促使三个冷模2对产品进行三步冷却,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41.参照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水道3还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且该冷却水道3直接环绕冷模2的产品腔,使得当产品从热模1的出料端进入冷模2时,该冷却水道3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冷却,而冷模2也设置有三个,促使三个冷模2对产品进行三步冷却,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42.参照图3和图5,每一个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设置有控水件4,且控水件4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件5,控水件4通过连接件5与冷却水道3固定连接。
43.具体的,控水件4包括控水管6以及安装于控水管6远离冷却水道3的一端的控水阀门7,而流量控制仪8套设于控水管6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流量控制仪8还可以套设于冷却水道3的进水端,也可以套设于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
44.若干连接件5设置于控水管6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连接件5以控水管6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而控水管6通过四个连接件5与冷却水道3相互连接。
45.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以及进水端均套设有测温仪9,且套设于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的测温仪9与流量控制仪8间隔设置。使得当需要冷模2对产品进行冷却定型时,测温仪9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进行持续测温,促使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直观的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温度进行读取。
46.当冷却水道3内的水温度过高时,可以直接打开控水阀门7,并通过控水阀门7的开大开小对控水管6的出水量进行控制,间接改变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流速,间接改变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温度。而流量控制仪8对控水管6内的水的流量进行记录,进而促使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直观的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流量进行读取。
47.另外,控水管6设置有连接件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10,且密封圈10远离控水管6的
一侧与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抵接。具体的,控水管6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端开设有环槽11,密封圈10嵌设于环槽11内。
48.当冷却水道3内的水进入控水管6的过程中,密封圈10将控水管6与冷却水道3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进而减少水从该间隙流出的可能性,间接减少对随的浪费。而由于环槽11的存在,使得当密封圈10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老化时,有可以更为简单方便的对密封圈10进行更换。
49.参照图5和图6,连接件5包括设置于控水管6上的弹性杆12以及设置于弹性杆12上的限位块13,具体的,弹性杆12熔接于控水管6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端,而限位块13一体成型于弹性杆12远离控水管6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杆12以及限位块1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以弹性杆12具有一定的弹性。
50.冷却水道3的出水管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4,以四个为例,四个限位槽14与四个连接件5一一对应,而四个限位块13分别插接于四个限位槽14内。
51.另外,每一个限位块13靠近冷却水道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15,而每一个限位块13远离冷却水道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柱16。具体的,导向面15向远离控水管6的方向,逐渐向冷却水道3远离。
52.当需要对控水件4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控水管6与冷却水道3固定,此时,导向面15首先与冷却水道3的出水端抵接,使得冷却水道3通过导向面15给予限位块13一个导向力,这个导向力迫使弹性杆12发生形变。
53.随后给予滑移控水件4,当限位块13位于限位槽14的位置时,限位块13在弹性杆12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限位槽14内,使得限位槽14的槽壁通过限位块13限制控水件4的移动,进而完成对控水件4与冷却水道3的安装。
54.当需要对控水件4进行拆卸时,操作人员首先握持手持柱16,使得手持柱16给予操作人员一个控制的点,进而促使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持柱16迫使限位块13脱离限位槽14,随后便可以将控水件4进行拆卸。
5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具恒温热交换冷却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56.当产品从热模1的出料端进入冷模2时,三个冷模2以及设置于冷模2内的两个冷却水道3协同对产品进行六步冷却,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57.而在冷却定型的过程中,测温仪9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进行实时监控,当冷却水道3内的水随着冷却定型而逐渐升温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控水阀门7进行调整,促使控水阀门7在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流速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可以对冷却水道3内进行冷水补充,间接达到控制水的温度的效果。
58.于此同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流量控制仪8对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流速进行更为直观的读取,间接降低调整冷却水道3内的水的温度的操作难度。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