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9611发布日期:2022-03-23 10:1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嵌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材料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件夹具。


背景技术:

2.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又称塑包铁,指在注塑模具内预先装入嵌件后,注塑成型为一体的一种技术,嵌件通常为金属,能够与塑料的性能优点结合,因此该技术经常应用于电气产品零部件的生产。但是,将嵌件准确装入注塑模具的难度比较大,虽然目前有人工预装和自动预装两种预装方式,但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3.目前的自动预装一般通过外置设备将嵌件排列和定位后再装入模具。弹幕由于嵌件的定位要求高,对设备的精度要求高,实际应用门槛高。同时自动装嵌件的动作也会使生产周期加长,影响生产效率。
4.而人工预装需要通过生产员工以手工的方式,在开模状态下直接将嵌件放入模具,这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而且目前手工安装嵌件大多以徒手安装为主。不仅嵌件安装效率低,部分模具安装嵌件的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和嵌件安装到位困难,而且部分模具为高温模在徒手放置嵌件有烫伤的安全风险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将嵌件准确、快速装入注塑模具上的嵌件夹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嵌件夹具,其包括基座以及分别安装在基座上的盛放器和操作手柄,所述盛放器的一端设有插入头,在插入头内设有用于容纳嵌件的盲孔,在盛放器内设有与所述盲孔底部连通的通孔,在盲孔底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嵌件的定位台阶,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能够穿过所述通孔的推杆,推动操作手柄能够带动推杆将嵌件推入注塑模具。
8.优选的,所述插入头的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
9.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与基座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盛放器上设有第一上固定凸台,第一上固定凸台的外径大于插入头的最大外径,并在第一上固定凸台靠近插入头的一端形成第一上台阶面,插入头插到注塑模具内时,第一上台阶面能够压紧在注塑模具上限位。
11.优选的,所述基座设有导向套,在导向套内设有导向孔,所述操作手柄设有与导向孔滑动配合的导向杆。
12.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操作手柄和基座上。
13.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穿过基座的联结杆,在联结杆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设有与基座配合的限位件。
14.优选的,所述插入头呈圆柱型,插入头的一端与盛放器连接,插入头的另一端半径
逐渐减少形成导向面。
15.优选的,所述盛放器的两端分别设有台阶面,所述基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从两侧夹紧盛放器两端的台阶面。
16.优选的,包括多个所述的盛放器,以及与盛放器对应的多个推杆,多个推杆和所述操作手柄分别固定在推板上。
17.优选的,所述联结杆设置在推板的中部,两个所述的推杆相对设置在所述联结杆的两侧,两个推杆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基座配合的导向杆。
18.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通过在盛放器的插入头内设置盲孔,用于与嵌件的四周间隙配合,能够使嵌件灵活放入或顶出盛放器,而且在盲孔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嵌件的定位台阶,能够保证推杆在有效运动行程内把嵌件快速有效的推送至注塑模具内,通过盲孔和限位台阶的配合能够在限位的同时精确定位嵌件,使盛放器能够代替嵌件与注塑模具配合实现快速定位,而且直接推动操作手柄就可以将嵌件推入到注塑模具内,还具有操作方便和操作效率高的特点。
19.此外,所述盛放器上设有第一上固定凸台,并在第一上固定凸台靠近插入头的一端形成第一上台阶面,插入头插到注塑模具后,推动操作手柄能够带动第一上台阶面压紧在注塑模具上,同时还能够将嵌件推入注塑模具,操作非常方便,装配效率也很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夹具的正视图的局部剖面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夹具的侧视图的局部剖面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夹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包括基座1以及分别安装在基座1上的盛放器2和操作手柄3,所述盛放器2的一端设有能够插到注塑模具(图中未示出)内的插入头,在插入头内设有用于容纳嵌件4的盲孔21,盲孔21的侧壁用于与嵌件4的四周间隙配合,在盛放器2内设有与所述盲孔21底部连通的通孔22,在盲孔21底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嵌件4的定位台阶23,所述操作手柄3上设有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2的推杆5,推动操作手柄3能够带动所述推杆5从通孔22插入所述盲孔21,并将盲孔21内的嵌件4推入注塑模具。
27.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通过在盛放器2的插入头内设置盲孔21,用于与嵌件4的四周间隙配合,能够使嵌件4灵活放入或顶出盛放器2,而且在盲孔21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嵌件4的定位台阶23,能够保证推杆5在有效运动行程内把嵌件4快速有效的推送至注塑模具内,通过盲孔21和限位台阶23的配合能够在限位的同时精确定位嵌件4,使盛放器2能够代替嵌件4与注塑模具配合实现快速定位,而且直接推动操作手柄3就可以将嵌件4推入到注塑模具内,还具有操作方便和操作效率高的特点。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夹具大致包括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静态部分包括所述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盛放器2,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盛放器2,所述操作手柄3设置在两个盛放器2之间的下方,操作手柄3通过推板6与两个推杆5连接,推板6能够带动两个推杆5同时推送两个盛放器2内的嵌件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座1上也可以设置单个或两个以上的盛放器2,即包括多个所述的盛放器2,以及与盛放器2对应的多个推杆5,多个推杆5和所述操作手柄3分别固定在推板6上,设置两个以上盛放器2时,可以同时推送多个嵌件4,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
29.如图1-3所示,所述注塑模具(图中未示出)上设有模具安装孔在插入头的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24,导向面24能够便于插入头插到注塑模具的模具安装孔内。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插入头和嵌件4分别呈圆柱型,插入头的一端与盛放器2连接,插入头的另一端半径逐渐减少,在插入头的周围形成具有锥度的导向面24,导向面24半径小的一端能够轻松与模具安装孔对准,有效降低工作的难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插入头的形状与注塑模具上的模具安装孔匹配,插入头的截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其它的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30.如图1-3所示,所述基座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板,所述盛放器2的两端分别设有台阶面,所述的两个固定板分别从两侧夹紧盛放器2两端的台阶面,将固定在可靠固定在固定板上。具体的,所述两个固定板分别为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有两根螺栓13,两根螺栓13的两端分别穿过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在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的外侧分别设有与螺栓13连接的螺母14,通过螺栓13和螺母14分别将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固定;所述下固定板12设有第一下固定孔,所述盛放器2远离插入头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下固定凸台221,第一下固定凸台221的外径小于盛放器2,盛放器2对应在第一下固定凸台221的四周形成第一下台阶面220,所述第一下固定凸台221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下固定孔,并使第一下台阶面220抵在下固定板12的内侧限位;所述上固定板11设有第一上固定孔,所述盛放器2靠近插入头的一端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一上固定凸台111,第一上固定凸台111的外径分别大于插入头的最大外径,同时也大于注塑模具上用于安装嵌件4的模具安装孔的内径,在第一上固定凸台111靠近插入头的一端形成第一上台阶面112,插入头插到注塑模具后,推动操作手柄3能够同时完成两个任务,首先能够带动第一上台阶面112压紧在注塑模具上,完成将整个嵌件夹具限位固定的任务,而且推动操作手柄3还能够将嵌件4推入注塑模具,操作非常方便,装配效率也很高,在第一上固定凸台111远离插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上固定凸台113,在第二上固定凸台113靠近插入头的一端形成第二上台阶面110,所述第一上固定凸台111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上固定孔,并使第二上台阶面110抵在上固定板11的内侧限位。此外,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上台阶面110和第一下台阶面220分别构成所述推动柱2两端的两个台阶面,两个固定板的内侧分别抵在第二上台阶面110和第一下台阶面220上,从两侧将盛放器2夹紧固定,不仅能够可靠固定盛放器2两端,提高盛放器2的稳定性,而且还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
31.进一步,所述操作手柄3与基座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7连接,在操作手柄3上设有与基座1限位的限位件90,复位弹簧7用于驱动操作手柄3向远离插入头的方向运动,使操作手柄3在推动后能够自动复位,避免手动收回操作手柄3时带动整个盛放器2动作,进而避免影响已经推入注塑模具中的嵌件4,同时操作手柄3通过限位件90与基座1限位,防止在复位弹簧7驱动下操作手柄3与基座1脱落。具体的,所述操作手柄3与推板6连接,所述推板6分别与
导向杆8、联结杆9和推杆5连接,推动操作手柄3时,能够通过推板6带动所述的导向杆8、联结杆9和推杆5移动,所述下固定板12上设有与联结杆9间隙配合的避让孔,所述联结杆9从避让孔穿过下固定板12,联结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下固定板12的两侧,联结杆9的一端与所述推板6固定连接,联结杆9的另一端与限位件90连接,本实施例限位件90为可拆卸的垫片,限位件90的外径大于下固定板12上的避让孔,由于限位件90无法穿过避让孔,因此限位件90无法离开下固定板12,进而通过联结杆9限位推板6离开下固定板12。
32.本实施例设有四组导向机构,所述联结杆9设置在推板6的中部,两个所述的推杆5相对设置在所述联结杆9的两侧,两个推杆5的外侧分别设有两组所述的导向机构,每组导向机构分别包括导向套81和导向杆8,导向套81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1与下固定板12之间,在导向套81的内侧设有导向孔82,所述导向杆8在导向孔82内滑动配合,导向杆8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在推板6和下固定板12上,所述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分别设有与导向套81配合的第三上固定孔和第三下固定孔,在导向套8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上固定筒和第三下固定筒,第三上固定筒和第三下固定筒的外径分别小于导向套81,并在导向套8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三上台阶面83和第三下台阶面84,所述第三上固定筒和第三下固定筒能够分别插到对应的第三上固定孔和第三下固定孔内,并使导向套81两端的第三上台阶面83和第三下台阶面84分别抵在上固定板11与下固定板12的内侧限位。当然,所述复位弹簧7也可以套设在所述联结杆9或所述推杆5外侧,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态部分包括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通过螺栓13和螺母14紧固而成的基座1,盛放器2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并通过第二上台阶面110和第一下台阶面220在基座1上完成定位,导向套81也是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上,并通过第三上台阶面83和第三下台阶面84在基座1上完成定位安装。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态部分为使用过程的运动部分,包括操作手柄3、推板6、导向杆8、联结杆9、两根推杆5、复位弹簧7、限位件90和螺栓13组成,在整个运动部分中操作手柄3和联结杆9通过螺纹与推板6紧固连接在一起,联结杆9与限位件90通过螺栓13连接起限位作用,而联结杆9和下固定板12之间为间隙配合,联结杆9能够通过该避让孔往复运动,导向杆8和推板6之间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并通过导向杆8第四限位台阶80(图1)进行限位,推杆5和推板6也通过轴孔配合并通过嵌件推送板第五限位台阶50进行限位,推杆5和盛放器2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杆8和导向套81之间也为间隙配合,即在运动过程中导向杆8和推杆5均可以完成往复运动。
34.所述静态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静止,通过动态部分的运动来完成嵌件的安装过程,即通过对操作手柄3施加力后会使操作手柄3和联结杆9通过与下固定板12之间的间隙配合向前运动,而操作手柄3和推板6以及联结杆9为紧固连接,所以推动手柄后会带动推板6向前运动,而推板6的运动会推动导向杆8、联结杆9和推杆5向前运动,当推杆5向前运动碰到嵌件4底部后就会把嵌件4推送到注塑模具中的相应位置。当取消施加在操作手柄3上的外力后操作手柄3、推板6、导向杆8、联结杆9、推杆5就会通过复位弹簧7所产生的回弹力而完成复位动作,以上即为一次完成的嵌件4安装过程。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