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4938发布日期:2022-01-08 02:5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工件整形治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


背景技术:

2.塑料因其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绝缘性好以及导热性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家具用品和交通工具等领域。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塑料工件时,往往会采用注塑的工艺。
3.相关技术中,在部分塑料工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的要求,往往在工件脱模后,趁塑料还未完全固化时,通过手持压模对工件进行按压的方式,将工件加工出曲面,以满足生产标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人工按压工件的方式将工件加工出凹面,使得整形工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整形工件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包括顶板组件、底板组件、驱动件和压模,所述顶板组件位于底板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压模固定设置于顶板组件靠近底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底板组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顶板组件远离或者靠近底板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整形时,将工件放置到底板组件上,利用固定组件使工件固定在底板组件上,然后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靠近底板组件,使压模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抵压,在压模的作用下未完全凝固的工件形成曲面,然后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远离底板组件,将工件从底板组件上取下,即实现了对工件的快速整形,提高了工件的整形效率。
9.优选的,所述压模包括载板和模体,所述模体与所述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载板远离模体的一侧与顶板组件靠近底板组件的一侧抵接,所述模体远离载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模体远离载板一侧的凸起,使得被压模抵压的工件能够被加工出凹面。此外,在模体与顶板组件之间设置载板,减少了压模被固定在顶板组件时的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了治具整形工件的精确度。
11.优选的,所述顶板组件上还设置有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与所述压模同侧设置,所述抵压组件包括固定块、抵压件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块并与顶板组件螺纹连接,所述抵压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压组件可以将注射工件水口处按压平整;利用固定螺栓将将固定块与顶板组件固定,有利于保持抵压组件的稳定;抵压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有利于在抵压组件对注射工件水口按压时,保持抵压件的稳定。
13.优选的,所述抵压件贯穿固定块并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顶板组件上开设有调
节孔,所述抵压件容置于调节孔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孔可以从顶板组件远离压模的一侧对抵压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抵压件伸出固定块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抵压块能够准确地对工件水口处进行抵压。
15.优选的,所述顶板组件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底板组件上还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靠近底板组件时,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使得顶板组件能够沿着导向柱相对导向孔移动的方向靠近底板组件,提高了压模和抵压件对工件按压时的准确性。
17.优选的,所述顶板组件上还固定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压模同侧设置,所述按压块远离顶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模对工件进行整形时,利用按压块对工件进行按压,减少因为压模对工件的按压使得工件的部分表面翘起。
19.优选的,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承托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承托板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承托板远离固定组件的一侧,所述承托板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与支撑板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承托板,满足对不同工件的支撑,提高整形治具的适用性;此外,承托板和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分散压力,提高底板组件的强度。
21.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限位块和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限位块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工件的容置空间,多个支撑块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放置于限位块围设成的容置空间内,并且工件被限位块限位,有利于提高工件的稳定性;支撑块对工件进行支撑,减少因压模和抵压块的抵压使得工件发生形变。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靠近底板组件,使压模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抵压,在压模的作用下未完全凝固的工件形成曲面,即实现了对工件的快速整形,提高了工件的整形效率;
25.2.通过设置抵压组件,并且使得抵压组件对工件的水口处的多余的塑料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工件水口处被压平整;
26.3.承托板与支撑板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承托板,满足对不同工件的支撑,提高整形治具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顶板组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装配关系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抵压组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组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组件;11、上顶板;111、固定孔;112、连接孔;113、螺栓套;12、下顶板;121、接连孔;122、容置槽;123、置物槽;124、导向柱;13、压模;131、载板;132、模
体;133、凸起;14、按压块;141、凸块;15、抵压组件;151、固定块;152、抵压件;153、固定螺栓;154、限位螺母;155、垫圈;156、加强块;16、调节孔;2、底板组件;21、承托板;211、连结孔;212、导向孔;213、避让槽;22、支撑板;221、联结孔;222、安装孔;23、固定组件;231、限位块;23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参照图1,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包括顶板组件1、底板组件2、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和压模13,顶板组件1位于底板组件2的正上方,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顶板组件1远离或者靠近底板组件2,压模13固定设置于顶板组件1靠近底板组件2的一侧,承托板2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组件23。
35.参照图2和图3,顶板组件1包括上顶板11与下顶板12,上顶板11呈长方体状设置,上顶板11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状,下顶板12与上顶板11的形状相同,上顶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与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的固定孔111。此外,上顶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沿上顶板11高度方向开设的连接孔1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12的数量设置为五个,其中四个连接孔112分别位于上顶板11的四角边缘处,另一个连接孔112位于顶板的中心处,每个连接孔112内均设置有螺栓套113,螺栓套113呈圆筒状设置,螺栓套113的外环面与连接孔112的孔壁卡接配合,螺栓套113的内环面一体成型有内螺纹。下顶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接连孔121,在本实施例中,接连孔121的数量也设置为四个。当上顶板11与下顶板12连接时,连接孔112正对接连孔121,利用螺栓贯穿接连孔121,并且与连接孔112内的螺栓套113螺纹连接,可实现上顶板11与下顶板12的可拆卸连接。
36.参照图2和图3,下顶板12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压模13的容置槽122,容置槽122的槽底呈矩形,容置槽122相邻的侧壁优弧过渡,并且形成便于取放压模13的空间,当压模13容置于容置槽122中时,压模13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容置槽122的侧面抵接。压模13包括载板131和模体132,载板131和模体132均呈长方体状设置,载板131的一侧与模体13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容置槽122的槽底抵接。模体132远离载板13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起133,利用凸起133对工件进行抵压,实现将工件加工出凹面。此外,压模13与下顶板12螺栓连接,利用螺栓依次贯穿压模13和下顶板12,并使螺栓与固定连接于下顶板12上的螺栓套113螺纹连接,可实现压模13与下顶板12的可拆卸连接。
37.参照图2和图3,下顶板12靠近底板组件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按压块14,下顶板12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按压块14的置物槽123,置物槽123的槽底呈矩形,置物槽123相邻的侧壁优弧过渡,并且形成便于取放按压块14的空间,当按压块14容置于置物槽123中时,按压块14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容置槽122的侧面抵接。按压块14呈长方体状设置,按压块14的一侧与容置槽122的槽底抵接,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凸块141,利用凸块141对工件进行抵压,减少因为压模13对工件的按压使得工件的部分表面翘起。同时,利用螺栓依次贯穿按压块14和下顶板12,并使螺栓与固定连接于下顶板12上的螺栓套113螺纹连接,可实现按压块14与下顶板12的可拆卸连接。
38.参照图3和图4,下顶板12靠近底板组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抵压组件15,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工件水口的数量选择抵压组件15的数量。一个抵压组件15包括固定块
151、抵压件152和若干个固定螺栓153,固定块151呈长方体状设置,固定块151的截面呈圆角矩形状。固定块151靠近下顶板1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加强块156,加强块156呈圆柱状设置,加强块156的轴线与固定块15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顶板组件1开设有调节孔16,调节孔16沿顶板组件1高度方向贯穿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当固定块151与下顶板12固定连接时,加强块156容置于调节孔16中。抵压件152从上顶板11远离下顶板12的一侧穿过调节孔16,依次贯穿加强块156和固定块151,并且伸向底板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抵压件152为内六角螺栓。抵压件152的轴线与加强块156的轴线重合,抵压件152与固定块151以及加强块156均螺纹连接,操作者可将扳手伸入调节孔16中使抵压件152相对固定块151旋转,从而改变抵压件152伸出固定块151的长度,使得抵压件152能够准确的对工件水口处进行抵压。抵压件15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54,固定块151和加强块156位于抵压件152的头部与限位螺母154之间,限位螺母154与固定块151靠近底板组件2的一侧抵接。通过设置限位螺母154,减少抵压件152在抵压过程中向远离底板组件2的方向松动。
39.参照图3和图4,固定螺栓153用于将固定块151与下顶板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一块固定块15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153,并且固定螺栓153为内六角螺栓,两个固定螺栓153沿固定块1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固定螺栓153依次贯穿固定块151和下顶板12,固定螺栓153与下顶板12螺纹连接。固定螺栓153上套接有垫圈155,垫圈155位于固定螺栓153的头部与固定块151之间。垫圈155增大了固定螺栓153的头部与固定块15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固定螺栓153的头部与固定块151之间的抵紧效果,有利于保持抵压组件15的稳定。
40.参照图1和图5,底板组件2包括承托板21和支撑板22,承托板21设置于支撑板22上并且与支撑板22可拆卸连接。承托板21呈长方体状设置,承托板21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状。承托板2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支撑座固定连接的连结孔211,在本实施例中,连结孔211的数量设置为五个,其中四个连结孔211位于承托板21的四角边缘处,另外一个连结孔211位于承托板21的中心处。支撑板22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承托板21连接的联结孔221,在本实施例中,联结孔221的数量设置为五个。当承托板21与支撑板22连接时,连结孔211正对联结孔221,利用螺栓贯穿联结孔221,并且与连结孔211内的螺栓套113螺纹连接,可实现承托板21与支撑板22的可拆卸连接。此外,承托板21四角边缘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222,利用安装孔222可使治具与外部承托件固定连接。
41.参照图1和图5,固定组件23设置于承托板21远离支撑板22的一侧,固定组件23包括多个限位块231和多个支撑块232,多个限位块231和多个支撑块232均与承托板21一体成型。多个限位块231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工件的容置空间,多个支撑块232均位于容置空间内,当工件放置于容置空间内时,多个限位块231均与工件水平方向上的侧面抵接,多个支撑块232能够对工件底部进行支撑,在多个支撑块232的支撑作用下,工件底部与承托板2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间,减少因压模13和按压块14的抵压使得工件表面与承托板21抵接。此外,承托板21上开设有若干个避让槽213,当压模13对工件抵压时,工件上部分结构容置于避让槽213中,减少工件与承托板21抵接的概率。
42.参照图1和图5,顶板组件1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124,导向柱124沿顶板组件1的高度方向贯穿下顶板12并且与下顶板12卡接配合,底板组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底板组件2的高度方向开设的导向孔212,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24和导向孔212的数量均设置
为两个,两根导向柱124沿下顶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导向孔212分别正对一根导向柱124。当顶板组件1靠近底板组件2时,导向柱124与导向孔212插接配合,使得导向柱124沿着导向孔21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导向的作用。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注射工件凹面整形治具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整形时,将工件放置到底板组件2上,利用固定组件23使工件固定在底板组件2上,然后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1靠近底板组件2,使压模13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抵压,在压模13的作用下未完全凝固的工件形成曲面,然后驱动件驱动顶板组件1远离底板组件2,将工件从底板组件2上取下,即实现了对工件的快速整形,提高了工件的整形效率。
44.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