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8391发布日期:2022-03-17 01:0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具体指将受热熔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常用来加工汽车后排套枕汽车模具,成形品形成后需要利用顶出机构从模腔中顶出,一般采用油缸顶出法,但由于模具脱模的初始阶段阻力较大,需要油缸较多,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能够实现汽车后排套枕的快速脱模。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顶出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动模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定模上方,所述定模上表面开设有注塑模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丝杠,所述驱动齿条竖直设置在动模侧壁,所述丝杠位于定模内部设置的u形容置腔内并与定模转动连接,丝杠端部伸出定模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传动,丝杠上套设有丝杠螺母;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压缩组件和顶出组件,其中压缩组件位于压缩腔内,所述压缩腔位于u形容置腔的开口一侧,压缩组件包括与丝杠轴向一致的压缩杆和压缩活塞,所述压缩杆一端伸出压缩腔通过固定块与丝杠螺母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压缩活塞,所述顶出组件位于顶出腔内,所述顶出腔的上下端分别与注塑模腔和压缩腔连通,其中顶出腔与压缩腔的的连通通道的径向截面与顶出杆的径向截面一致,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杆和顶出活塞,所述顶出杆固定在顶出活塞上表面。
5.具体的,所述定模上位于注塑模腔的外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动模上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
6.具体的,所述驱动齿条通过空心的延迟柱固定在动模侧壁上,驱动齿条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竖直设置的延迟柱内并可在延迟柱内部上下滑动。
7.具体的,所述驱动齿条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与丝杠两端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丝杠为双向丝杠,丝杠上套设有两个丝杆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分别与位于压缩腔两端的压缩组件连接。
8.具体的,所述压缩腔的纵向截面面积大于顶出腔的横向截面面积。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其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与动模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为顶出机构提供动力,使顶出机构中的顶出组件可随动模的运动实现上下移动,不额外消耗能源,降低了汽车后排套枕的生产成本。
11.2、驱动齿条与动模通过延迟柱连接,减少了驱动齿条的活动范围,使驱动齿条始终与驱动齿轮保持啮合,保证了运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所述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14.图3是所述定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动模1;定模2;u形容置腔21;压缩腔22;顶出腔23;注塑模腔24;驱动机构3;驱动齿条31;驱动齿轮32;丝杠33;丝杠螺母34;限位块35;延迟柱36;顶出机构4;顶出杆41;顶出活塞42;压缩活塞43;压缩杆44;固定块45;导向杆5。
具体实施方式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汽车后排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定模2、顶出机构4和驱动机构3,所述动模1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定模2上方,所述定模2上表面开设有注塑模腔24,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齿条31、驱动齿轮32、丝杠33,所述驱动齿条31竖直设置在动模1侧壁,所述丝杠33位于定模2内部设置的u形容置腔21内并与定模2转动连接,丝杠33端部伸出定模2,并套设有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齿轮32与驱动齿条31啮合传动,丝杠33上套设有丝杠螺母34;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压缩组件和顶出组件,其中压缩组件位于压缩腔22内,所述压缩腔22位于u形容置腔21的开口一侧,压缩组件包括与丝杠33轴向一致的压缩杆44和压缩活塞43,所述压缩杆44一端伸出压缩腔22通过固定块45与丝杠螺母34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压缩活塞43,所述顶出组件位于顶出腔23内,所述顶出腔23的上下端分别与注塑模腔24和压缩腔22连通,其中顶出腔23与压缩腔22的的连通通道的径向截面与顶出杆41的径向截面一致,以避免流体进入顶出腔23内,顶出组件包括顶出杆41和顶出活塞42,所述顶出杆41固定在顶出活塞42上表面。
20.所述定模2上位于注塑模腔24的外沿设置有导向杆5,所述动模1上设置有供导向杆5穿过的导向孔,导向杆5的设置可以保证动模1、定模2合模精确。
21.所述驱动齿条31通过空心的延迟柱36固定在动模1侧壁上,具体的,驱动齿条31顶
端设置有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位于竖直设置的延迟柱36内并可在延迟柱36内部上下滑动。
22.所述驱动齿条31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与丝杠33两端的驱动齿轮32啮合,对应的,所述丝杠33为双向丝杠33,丝杠33上套设有两个丝杆螺母,所述丝杠螺母34分别与位于压缩腔22两端的压缩组件连接。
23.所述压缩腔22的纵向截面面积大于顶出腔23的横向截面面积,以使顶出杆41的移动距离大于压缩杆44的移动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小驱动齿条31的上下活动范围。
24.动模1向下移动与定模2合模时,限位块35在驱动齿条31重力作用下与延迟柱36底部抵接,驱动齿条31相对于驱动齿轮3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随着动模1继续下降直至限位块35与延迟柱36顶部抵接,在动模1作用下,驱动齿条31向下移动,使驱动齿轮32旋转,驱动齿轮32带动丝杠33旋转,丝杠33上的丝杠螺母34带动压缩组件向靠近驱动齿轮32的方向移动,压缩腔22和顶出腔23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顶出组件向下移动,当定模2与动模1合模完成后,顶出杆41的顶部高度与注塑模腔24底部高度一致;当汽车后排套枕成型后,动模1向上移动与定模2分离,此时限位块35与延迟柱36顶部抵接,驱动齿条31相对于驱动齿轮3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随着动模1继续上升直至限位块35与延迟柱36底部抵接,驱动齿条31与动模1同步上升并带动驱动齿轮32旋转,驱动齿轮32带动丝杠33上的丝杠螺母34向远离驱动齿轮32的方向移动,压缩组件对压缩强和顶出腔23内的空气进行压缩,使顶出组件向上移动,顶出注塑模腔24内成型的汽车后排套枕。
25.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