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8179发布日期:2022-06-01 23:2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塑料生产技术的提升,塑料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小型装饰品采用塑料制作成本低且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小型塑料产品在生产时采用注塑方式进行生产,但在脱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3.注塑机上安装有顶出机构进行脱模,直顶脱模是常用的一种简单快速的脱模方式,但现有的直顶脱模机构只能对相连的同一产品进行脱模,而同一产品中两个分开的不同形状必须同时进胶且相连,才能同时脱模,而脱模后还需要将两个形状分开,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顶出机构常常出现出水口无法顶出,导致脱模不彻底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包括:顶块、流道、推柱以及定柱,所述顶块为楔形空腔结构,顶块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若干组推齿,顶块前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活动设置有流道,顶块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柱,顶块下表面中间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活动设置有定柱。
7.优选的,所述顶块上的固定槽左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转轴,转轴底部与转动槽底板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推齿左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框型塑件,框型塑件放置于顶块凹槽内。
9.优选的,所述推齿上开设有若干组卡槽,推齿右端设有星型塑件,星型塑件与推齿卡接。
10.优选的,所述顶块内部设有弹块,弹块右侧与流道紧贴,弹块与顶块内壁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弹块上表面一角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固定栓,固定栓下端与顶块内壁固定连接,弹块与固定栓卡接。
12.优选的,所述弹块左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弹簧另一端与顶块内壁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流道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流道另一端与星型塑件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弹块与活动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定柱,定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定柱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注塑机上。
15.优选的,所述星型塑件下表面一体连接有若干组卡桩,星型塑件下表面中间一体连接有支腿,星型塑件通过支腿与流道固定。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在通过增设流道,流道与星型塑件固定连接,并通过弹片推动流道转动,星型塑件上半部分与推齿卡接,流道转动时与星型塑件产生一定的扭矩,利用扭矩实现流道与星型塑件分离,并将星型塑件拉离顶块,实现脱模,同时框型塑件在顶块移动过程中完成脱模,因此能够实现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分型分离进胶,且能够同时脱模,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直顶脱模机构只能对相连的同一产品进行脱模,而同一产品中两个分开的不同形状必须同时进胶且相连,才能同时脱模,而脱模后还需要将两个形状分开,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顶出机构常常出现出水口无法顶出,导致脱模不彻底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顶块;2、推齿;3、固定槽;4、转动槽;5、流道;6、框型塑件;7、星型塑件;8、卡槽;9、推柱;10、定柱;11、滑槽;12、转轴;13、固定板;14、弹块;15、活动槽;16、固定栓;17、弹簧;18、卡桩;19、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饰件模具顶出脱料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顶块1、流道5、推柱9以及定柱10,所述顶块1为楔形空腔结构,顶块1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若干组推齿2,顶块1前表面开设有固定槽3,固定槽3内活动设置有流道5,顶块1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柱9,顶块1下表面中间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活动设置有定柱10。
26.参考图1所示,顶块1上的固定槽3左端开设有转动槽4,转动槽4内设有转轴12,转轴12底部与转动槽4底板转动连接,推齿2左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框型塑件6,框型塑件6放置于顶块1凹槽内,推齿2上开设有若干组卡槽8,推齿2右端设有星型塑件7,星型塑件7与推齿2卡接。
27.参考图3所示,顶块1内部设有弹块14,弹块14右侧与流道5紧贴,弹块14与顶块1内壁转动连接,弹块14上表面一角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 15内设有固定栓16,固定栓16下端与顶块1内壁固定连接,弹块14与固定栓16卡接,弹块14左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17,弹簧17另一端与顶块1内壁固定连接,流道5一端与转轴12固定连接,流道5另一端与星型塑件7固定连接,弹块14与活动槽15相对的一端设有定柱10,定柱10下端固定连接有固
定板13,定柱10通过固定板13固定连接于注塑机上。
28.参考图4所示,星型塑件7下表面一体连接有若干组卡桩18,星型塑件 7下表面中间一体连接有支腿19,星型塑件7通过支腿19与流道5固定。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顶块1活动安装于动模上合适的位置,定柱10底部通过固定板13与动模固定连接,顶块1前表面开设的固定槽3 与转动槽4相通,固定槽3内放置流道5,转动槽4内安装转轴12,推柱9 下端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注塑机分别向框型塑件6注塑腔与星型塑件7注塑腔内注注入塑胶,冷却成型后的星型塑件7上的支腿19与流道5固定连接,同时星型塑件7上的卡桩18与推齿2上的卡槽8卡接,框型塑件6卡接于顶板凹槽内,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推柱9向前移动,推柱9带动顶块1向前移动,顶块1带动其内部的弹片向前移动,由于定柱10与动模固定,顶块1向前移动时定柱10固定不动,弹片向前移动时受到定柱10的阻力而产生转动,且弹片绕固定栓16向顶块1外移动,同时推动固定槽3内的流道5绕转轴12 转动,流道5在转动时与星型塑件7之间产生扭矩,由于力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流道5摆脱星型塑件7的同时也拉动星型塑件7离开推齿2,从而完成星型塑件7的脱模,而顶块1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实现框型塑件6的脱模。
30.弹片在转动时需要克服弹簧17的阻力,当动力机构不再施加力后,在弹簧17弹力作用下弹片回转,同时带动顶块1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一组产品的脱模。
31.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