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7958发布日期:2022-05-26 01: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为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


背景技术:

2.电缆需要穿越隔离墙时电缆需要固定,同时在穿越电缆位置进行密封,解决由于电缆穿越给隔离墙、板带来的密封破坏需要采用橡胶模块进行固定和密封,橡胶模块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模具定型,定型后的橡胶模块需要进行脱模工作。
3.在生产橡胶模块过程中,产品的脱模通常是按住下模座向下模座施加压力,同时在上面橡胶模块用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橡胶模块脱出,这种脱模方法操作耗时耗力使用较为不便,且橡胶模块在定型后表面会散发异味,这些异味通常是橡胶原材料在硫化时加入的硫化剂或是其他工序所加入的添加剂产生的异味,严重污染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以解决脱模耗时耗力和有异味散发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包括底座和风机,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顶部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连接有橡胶模块,所述台面板的顶部两侧均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定向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另一侧连接有万向脚轮,所述底座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净化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组件通过向橡胶模块内插入扣块再将软钢丝绳挂在吊钩上从而使气缸可以将橡胶模块取出,气缸关闭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将吊钩拉回使软钢丝绳向橡胶模块施加拉力从而将橡胶模块从下模座中取出,净化组件通过活性炭箱将空气中的异味吸附从而减少设备工作时对外界散发的异味,之后空气进入螺旋铜管内与水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温度。
7.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安装于横梁顶部的气缸和安装于底座内部上方的伺服电机,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的底部连接有软钢丝绳,所述软钢丝绳的两端均连接有扣块,且两个所述扣块均与橡胶模块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两侧贯穿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角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启动后输出端旋转,之后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传动使双向丝杆缓慢旋转,双向丝杆缓慢旋转后驱动两个角座相向移动从而将下模座固定,气缸启动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驱动吊钩向下移动,之后通过向橡胶模块内插入扣块再将软钢丝绳挂在吊钩上从而使气缸可以将橡胶模块取出,气缸关闭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将吊钩拉回使软钢丝绳向橡胶模块施加拉力从而将橡胶模块从下模座中取出。
9.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内部的风机和连接于底座内部下方的水箱,所述风机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风机的出气端连接有活性炭箱,所述活性炭箱的一侧连接有螺旋铜罐,且所述螺旋铜罐的一端贯穿底座的内部延伸至水箱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启动后通过进气管将橡胶模块散发的异味抽入活性炭箱内,同时在橡胶模块周围形成气流从而便于对橡胶模块将其残留的热量带走,之后通过活性炭箱将空气中的异味吸附从而减少设备工作时对外界散发的异味,之后空气进入螺旋铜管内与水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温度。
11.进一步的,所述扣块呈倒“t”字形,且所述扣块与橡胶模块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橡胶模块内插入扣块再将软钢丝绳挂在吊钩上从而使气缸可以将橡胶模块取出,气缸关闭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将吊钩拉回使软钢丝绳向橡胶模块施加拉力从而将橡胶模块从下模座中取出。
13.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控制开关和气动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气动开关、气缸、伺服电机和风机电性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开启或关闭伺服电机和风机,工作人员通过气动开关开启或关闭气缸,风机启动后便于对橡胶模块散发的异味进行净化。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座、气缸、扣块、软钢丝绳、吊钩、伺服电机和双向丝杆,伺服电机启动后输出端旋转,之后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传动使双向丝杆缓慢旋转,双向丝杆缓慢旋转后驱动两个角座相向移动从而将下模座固定,气缸启动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驱动吊钩向下移动,之后通过向橡胶模块内插入扣块再将软钢丝绳挂在吊钩上从而使气缸可以将橡胶模块取出,气缸关闭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将吊钩拉回使软钢丝绳向橡胶模块施加拉力从而将橡胶模块从下模座中取出,操作简单便捷同时无需消耗过多的体力和时间,以便于快速将橡胶模块取出;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风机、活性炭箱、水箱和螺旋铜管,风机启动后通过进气管将橡胶模块散发的异味抽入活性炭箱内,同时在橡胶模块周围形成气流从而便于对橡胶模块将其残留的热量带走,之后通过活性炭箱将空气中的异味吸附从而减少设备工作时对外界散发的异味,之后空气进入螺旋铜管内与水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温度,有效减少脱模时橡胶模块散发的异味同时便于将橡胶模块的余热带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减速机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台面板;3、分离组件;301、角座;302、固定螺栓;303、气缸;304、伺服电机;305、蜗轮蜗杆减速机;306、双向丝杆;307、螺纹套;308、扣块;309、软钢丝绳;310、吊钩;4、净化组件;401、进气管;402、风机;403、活性炭箱;404、水箱;405、螺旋铜罐;5、立柱;6、横梁;7、定向脚轮;8、万向脚轮;9、气动开关;10、控制开关;11、橡胶模块;12、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橡胶模块单脱模设备,如图1、2和4所示,包括底座1和风机402,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台面板2,台面板2的顶部连接有下模座12,下模座12的顶部连接有橡胶模块11,台面板2的顶部两侧均通过立柱5连接有横梁6,横梁6的底部设置有分离组件3,以便于快速将橡胶模块11取出,底座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定向脚轮7,底座1的底部另一侧连接有万向脚轮8,底座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净化组件4,有效减少脱模时橡胶模块11散发的异味同时便于将橡胶模块11的余热带走,立柱5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控制开关10和气动开关9,且控制开关10分别与气动开关9、气缸303、伺服电机304和风机402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10开启或关闭气动开关9、气缸303、伺服电机304和风机402。
26.参阅图1、2和4,分离组件3包括安装于横梁6顶部的气缸303和安装于底座1内部上方的伺服电机304,气缸303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吊钩310,吊钩310的底部连接有软钢丝绳309,软钢丝绳309的两端均连接有扣块308,且两个扣块308均与橡胶模块11相连接,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305,蜗轮蜗杆减速机305的两侧贯穿有双向丝杆306,双向丝杆306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螺纹套307,两个螺纹套307的顶部均通过固定螺栓302连接有角座301,扣块308呈倒“t”字形,且扣块308与橡胶模块11拆卸连接,操作简单便捷同时无需消耗过多的体力和时间,以便于快速将橡胶模块11取出。
27.参阅图1、2和3,净化组件4包括安装于底座1内部的风机402和连接于底座1内部下方的水箱404,风机402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401,风机402的出气端连接有活性炭箱403,活性炭箱403的一侧连接有螺旋铜罐405,且螺旋铜罐405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内部延伸至水箱404的一侧,有效减少脱模时橡胶模块11散发的异味同时便于将橡胶模块11的余热带走。
2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工作人员向水箱404内倒入水,之后工作人员将下模座12放置于台面板2的顶部中间位置,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10开启伺服电机304和风机402,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气动开关9将气缸303开启,伺服电机304启动后输出端旋转,之后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305传动使双向丝杆306缓慢旋转,双向丝杆306缓慢旋转后驱动两个角座301相向移动从而将下模座12固定,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10将伺服电机304关闭,气缸303启动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驱动吊钩310向下移动,风机402启动后通过进气管401将橡胶模块11散发的异味抽入活性炭箱403内,同时在橡胶模块11周围形成气流从而便于对橡胶模块11将其残留的热量带走,之后通过活性炭箱403将空气中的异味吸附从而减少设备工作时对外界散发的异味,之后空气进入螺旋铜管405内与水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温度,之后工作人员向橡胶模块11内插入扣块308再将软钢丝绳309挂在吊钩310上从而使气缸303可以将橡胶模块11取出,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气动开关9将气缸303关闭,气缸303关闭后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将吊钩310拉回使软钢丝绳309向橡胶模块11施加拉力从而将橡胶模块11从下模座12中取出。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