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2184发布日期:2022-08-09 22:3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
3.注塑件在进行冲压后需要进行卸料拆模,现有的注塑件进行卸料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卸料,增加了人力消耗,且人工下料降低了整体的加工效率,增加了整体的加工时间,同时现有的冲压件在注塑压型下料难度较大,降低了整体实用性,因此提出来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人工下料速度较慢效率低和下料难度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包括注塑壳体,所述注塑壳体底部一侧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一侧贯穿固定有导气管,所述气泵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注塑壳体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底端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轴外壁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部固定有堵漏板,所述注塑壳体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从动轴底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从动轴一端固定有托盘,所述托盘内壁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第二弹簧呈圆周等距排布。
7.作为优选,四个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均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靠近从动轴一侧呈弧形,且挤压块与从动轴相贴合,所述挤压块的长度值大于托盘的内壁半径值与从动轴半径值之差。
8.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值大于从动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值。
9.作为优选,所述注塑壳体内壁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漏气孔,所述导气管一端位于漏气孔底部,所述堵漏板外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堵漏板的直径值与漏气孔的直径值相适配,所述堵漏板、第一连接杆和导气管的水平高度值由低到高排序为导气管、第一连接杆和堵
漏板。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弹簧的高度值大于第一连接杆顶端与注塑壳体内壁底部的间距值,所述限位块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值等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一弹簧的长度值之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塑原料倒入注塑壳体中,此时堵漏板位于漏气孔中,第三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将堵漏板顶入漏气孔中,注塑完毕后,启动气泵产生的气流向注塑壳体中吹动,带动转动轴和主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在带动从动轴进行转动,第二弹簧推动挤压块对从动轴进行挤压,增加托盘与从动轴之间的连接力度,使得从动轴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此时漏气孔打开将注塑后的物品吹落,从而达到下料便捷和不影响注塑成型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气泵产生的气流向注塑壳体中吹动,带动转动轴和主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在带动从动轴进行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漏气孔打开将注塑后的物品吹落,从而达到无需手动进行卸料增加卸料塑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泵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堵漏板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19.图中:1、注塑壳体;2、气泵;3、转动轴;4、主动齿轮;5、从动轴;6、从动齿轮;7、导气管;8、限位块;9、第一弹簧;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堵漏板;121、弧形槽;13、托盘;14、第二弹簧;15、挤压块;16、第三弹簧;17、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5,一种注塑件加工用快速卸料装置,包括注塑壳体1,注塑壳体1底部一侧固定有气泵2,气泵2一侧贯穿固定有导气管7,通过导气管7将气泵2产生的气流向注塑壳体1中吹动,将注塑后的物品吹落,气泵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3,转动轴3底端固定有主动齿轮4,注塑壳体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5,从动轴5底端固定有从动齿轮6,从动轴5外壁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16,第三弹簧16顶部固定有堵漏板12,注塑壳体1底部一侧固定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0一侧固定,通过第一弹簧9收缩将第一连接杆10进行复位。
22.其中,第一连接杆10一端与从动轴5底端贯穿,第一连接杆10靠近从动轴5一端固定有托盘13,托盘13内壁固定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弹簧14呈圆周等距排布,使得第一连接杆10可以在从动轴5上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10可以跟随从动
轴5转动,也可以保持静止。
23.其中,四个第二弹簧14另一端均固定有挤压块15,挤压块15靠近从动轴5一侧呈弧形,且挤压块15与从动轴5相贴合,挤压块15的长度值大于托盘13的内壁半径值与从动轴5半径值之差,通过多个第二弹簧14推动挤压块15对从动轴5进行挤压,增加托盘13与从动轴5之间的连接力度,使得从动轴5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杆10进行转动。
24.其中,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6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6相互啮合,主动齿轮4的齿根圆直径值大于从动齿轮6的齿根圆直径值相等,当注塑完成后启动气泵2进行工作,带动转动轴3和主动齿轮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6进行转动,在带动从动轴5进行转动。
25.其中,注塑壳体1内壁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漏气孔17,导气管7一端位于漏气孔17底部,堵漏板12的直径值与漏气孔17的直径值相适配,堵漏板12、第一连接杆10和导气管7的水平高度值由低到高排序为导气管7、第一连接杆10和堵漏板12,堵漏板12外壁开设有弧形槽121,便于堵漏板12进入漏气孔17中,当第一连接杆10带动堵漏板12移动后导气管7可以将气流吹入漏气孔17中。
26.其中,第三弹簧16的高度值大于第一连接杆10顶端与注塑壳体1内壁底部的间距值,限位块8与第一连接杆10之间的间距值大于第二连接杆11与第一弹簧9的长度值之和,当第一连接杆10转动一定角度后,堵漏板12从漏气孔17中移出,第一弹簧9拉伸至最长后,当气泵2继续工作,第一连接杆10停止跟随从动轴5进行转动。
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注塑原料倒入注塑壳体1中,此时堵漏板12位于漏气孔17中,第三弹簧16释放弹性势能将堵漏板12顶入漏气孔17中,注塑完毕后,启动气泵2产生的气流向注塑壳体1中吹动,带动转动轴3和主动齿轮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6进行转动,在带动从动轴5进行转动,第二弹簧14推动挤压块15对从动轴5进行挤压,增加托盘13与从动轴5之间的连接力度,使得从动轴5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10进行转动,此时漏气孔17打开将注塑后的物品吹落,第一弹簧9拉伸至最长后,气泵2继续工作,第一连接杆10停止跟随从动轴5进行转动,当气泵2停止工作后,第一弹簧9收缩拉动第一连接杆10复位即可。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