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9614发布日期:2022-05-26 02:5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涉及汽车内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2.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等。
3.汽车内饰件一部分通过注塑成型机制备,现有的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零件所需模具大小不同,在安装到注塑机上时难以将浇道与注塑口对齐,造成注塑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包括底座、顶盖,以及模具,所述底座包括:
6.用于放置模具的模具槽,且模具槽内壁上开设有注塑口;
7.用于存放固体注塑原料的原料筒;
8.用于将固体注塑原料融化至可注塑状态的加热管,以及
9.原料筒顶部安装固定的筒盖,且筒盖上安装有压杆,压杆底部安装活塞用于将熔融的注塑液从原料筒经塑口挤压至模具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
11.顶部的上模板;
12.用于支撑模具及上模板的支撑板,以及
13.支撑板下方用于调节支撑板及模具高度的调节垫片,且调节垫片呈瓦片状相互卡合构成固定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前后两侧及其顶部均开设有散热槽,且顶盖与底座通过滑槽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连接有导线及电源,所述原料筒底部与注塑口连通,且注塑口与模具浇道对齐。
16.进一步地,所述筒盖与原料筒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固定结构,所述压杆顶部安装有把手,且压杆带动活塞在原料筒内侧构成滑动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垫片与支撑板及模具槽底面卡合构成固定结构,且调节垫片为多片层叠状结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9.底座上开设有模具槽,模具槽底部设置有调节垫片及支撑板,通过调整调节垫片的数量,控制支撑板的高度,以保证模具放置到支撑板上之后,分型面与注塑口位于同一平面,便于不同大小形状的零件模具均可以将浇道与注塑口对齐,避免原料浪费,同时对于不同大小的模具及上模板合模后,顶盖沿滑槽上下滑动调节位置,将模具及上模板覆盖,防止注塑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且顶盖上开设散热槽加速冷却,保证注塑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垫片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座;110、模具槽;111、注塑口;120、原料筒;130、加热管;140、筒盖;141、压杆;142、活塞;2、顶盖;210、散热槽;220、滑槽;3、模具;310、上模板;320、支撑板;321、调节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包括底座1、顶盖2,以及模具3,底座1包括:用于放置模具3的模具槽110,且模具槽110内壁上开设有注塑口111;用于存放固体注塑原料的原料筒120;用于将固体注塑原料融化至可注塑状态的加热管130,以及原料筒120顶部安装固定的筒盖140,且筒盖140上安装有压杆141,压杆141底部安装活塞142用于将熔融的注塑液从原料筒120经塑口111挤压至模具3中。
28.模具3包括:顶部的上模板310;用于支撑模具3及上模板310的支撑板320,以及支撑板320下方用于调节支撑板320及模具3高度的调节垫片321,且调节垫片321呈瓦片状相
互卡合构成固定结构。
29.顶盖2的前后两侧及其顶部均开设有散热槽210,且顶盖2与底座1通过滑槽220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30.加热管130连接有导线及电源,原料筒120底部与注塑口111连通,且注塑口111与模具3浇道对齐。
31.筒盖140与原料筒120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固定结构,压杆141顶部安装有把手,且压杆141带动活塞142在原料筒120内侧构成滑动结构。
32.调节垫片321与支撑板320及模具槽110底面卡合构成固定结构,且调节垫片321为多片层叠状结构。
33.使用时,首先将调节垫片321放置到模具槽底部的对应位置,再依次置入支撑板320和模具3,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调节垫片321的数量,以调节支撑板320的高度,以保证模具3放置到支撑板320上之后,模具3的分型面与注塑口111位于同一平面,便于不同大小形状零件的模具3均可以将浇道与注塑口111对齐,避免原料浪费,将上模板310合入模具3,再将顶盖2沿滑槽220安装到底座1上,在原料筒中加入固体注塑原料,盖上筒盖140,加热管130通电将固体注塑原料融化至可注塑状态,按下压杆141带动活塞142将熔融的注塑液从原料筒120经塑口111挤压至模具3中,完成注塑,待模具冷却完全后分模取出成型零件。
3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