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棉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8858发布日期:2022-05-18 03:5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棉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组装治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泡棉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2.泡棉是一种由塑料粒子发泡成型的材料,依据材质以及功能划分可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以及导电泡棉,泡棉具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以及性能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3c电池、线路板以及产品外壳填充等。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电池系统和模组通常根据电芯的结构进行设置,电芯单体主要分为圆柱电芯、方形电芯以及软包等三种形式;其中,软包电芯的优点在于外部结构对电芯的影响小,电芯性能优良,封装采用的材质质量要小,但同样具有密封工艺难度大、可靠性相对较差的缺陷,因此要考虑到软包带在冲放电时的故障,如果软包与软包之间长时间摩擦有可能会造成铝塑膜出现破损,因此泡棉在软包电芯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将泡棉贴附在电芯表面,泡棉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隔热以及阻燃作用,对于电芯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显著意义。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泡棉贴合在电芯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动贴附的形式实现加工,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对高效生产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贴棉时的自动化程度,以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棉组装治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泡棉组装治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泡棉组装治具,包括机架,具有装配腔以及进棉腔,所述进棉腔位于所述装配腔的上方,所述机架上具有将所述进棉腔以及所述装配腔相连通的下料孔;泡棉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延伸至所述进棉腔中,用于将进棉腔送入下料孔内;下顶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料孔的正上方,用于将位于所述下料孔内的泡棉压送至所述装配腔内;电池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并贯穿所述装配腔,用于将电池移送至所述下料孔的正下方,以使泡棉掉落至电池上;压合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可将泡棉从一侧端朝向另一侧端压合至电池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启动泡棉输送机构以及电池输送机构,可自动将泡棉送入进棉腔内,并且自动将电池输送至装配腔内,在泡棉输送机构的进一步驱动下,下顶机构降泡棉从下料孔顶落进入至电池顶部,启动压合机构,将泡棉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压合,电池与泡棉相互贴合,实现自动化贴棉动作,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8.优选的,所述泡棉输送机构包括:泡棉堆叠送出组件,所述泡棉堆叠送出组件设有堆叠腔以及具有与所述堆叠腔相连通的出料孔,所述泡棉堆叠送出组件用于将泡棉堆叠至所述堆叠腔内并从出料孔处送出;泡棉传送带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一端与所述出料孔相对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棉腔内;第一间歇驱动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与所述泡棉传送带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泡棉传送带组件间歇转动;泡棉推出组件,设于所述机架
上,并靠近所述泡棉传送带组件位于进棉腔的一端,用于将泡棉推送至下料孔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泡棉送出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将泡棉叠放于泡棉堆叠送出组件内以便于持续出料,随后启动泡棉堆叠送出组件,可使泡棉出料至传送带中,随后在第一间歇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泡棉传送带组件带动泡棉间隙移动至进棉腔内,此时泡棉可在进棉腔内停顿,以便于泡棉推出组件将泡棉从泡棉传送带组件处送入下料孔内,实现自动化送棉,结构设置合理且快捷。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间歇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拨盘以及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设置于所述泡棉传送带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拨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槽轮与所述第一拨盘相互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拨盘转动,第一拨盘驱动第一槽轮转动,在第一槽轮以及第一拨盘相互啮合的作用下,海绵传送带组件实现间歇转动,结构稳定且实用。
12.优选的,泡棉堆叠送出组件包括容器以及第一推出块以及第一推出气缸;所述容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堆叠腔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出料孔设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推出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容器上,所述第一推出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出气缸的伸缩杆,所述第一推出块与所述出料孔相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器可供泡棉堆叠摆放,同时,启动第一推出气缸,驱使第一推出块移动,第一推出块可将泡棉平稳推出,动作快捷精确。
14.优选的,所述下顶机构包括下顶气缸以及下顶块,所述下顶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下顶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顶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下顶块朝向所述下料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下顶气缸,可驱动下顶块下移进而将泡棉推动至装配腔内,动作快捷迅速。
16.优选的,所述电池输送机构包括电池传送带组件以及第二间歇驱动组件,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贯穿所述装配腔;所述第二间歇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间歇驱动组件于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间歇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间歇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间歇驱动组件,驱使电池传送带组件间歇转动,进而可使电池停留在装配腔内,以便于进行贴合动作。
18.优选的,所述第二间歇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拨盘以及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拨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拨盘与所述第二槽轮相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二拨盘转动,第二拨盘进而驱动第二槽轮间歇转动,使电池传送带组件间歇转动,结构稳定且实用。
20.优选的,所述电池传送带组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道电池分隔棱,所述电池分隔棱与电池相抵接以使电池得到定位。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分隔棱将电池间隔在等间距的位置中,电池贴合时的位置得到定位,贴合时的精准度得到提升。
22.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辊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机
架上并位于装配腔的相背两侧,所述驱动部包括动力电机、链轮、链条以及腰型安装座;所述腰型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链条沿着所述腰型安装座的周缘滑移抵接于所述腰型安装座,所述链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腰型安装座上并沿着所述腰型安装座的周缘间隔排布,所述链条与若干个所述链轮相啮合,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腰型安装座上,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相连,所述压合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链条相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可驱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链条转动,此时链条因腰型安装座的形状,沿着腰型轨迹滚动,进而带动压合辊沿着腰型轨迹滚动,在此过程中,压合辊可自上向下将泡棉压合至电池上,并且随即在水平方向上从电池的一端向另一端将泡棉整体压合至电池上,压合时的覆盖面积较大,贴合效果提升,随即再向上移动对电池进行让位,使电池出料时泡棉不易再次刮蹭泡棉,贴合质量得到提升。
24.优选的,还包括所述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挡板以及调整气缸,所述挡板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挡板可启闭所述下料孔,所述调整气缸的伸缩缸与所述挡板相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泡棉移动至下料孔时,有可能电池还没到位,进而使泡棉无法使准确掉落至电池上,此时设置调整机构,启动调整气缸,使挡板闭合下料孔,此时挡板可对泡棉进行承托,等待电池移送到下料孔的正下方时,再将挡板抽离下料孔,优化了泡棉的下料顺序,提高了贴棉时的精准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泡棉通过泡棉输送机构输送至进棉腔内,电池通过电池输送机构输送到装配腔内,在泡棉输送机构的进一步驱动下,泡棉从下料孔处进入至电池顶部,启动压合机构,将泡棉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压合,电池与泡棉相互贴合,实现自动化贴棉动作,生产效率得到提升;2、间歇启动的泡棉传送带组件以及电池传送带组件可使泡棉以及电池运动更加合理,机构的运转更为顺畅,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较高;3、沿着腰型轨迹移动的压合辊可下压泡棉并将泡棉贴合至电池中,随后还可远离泡棉,以便于贴附有泡棉的电池出料,动作互不干涉,贴合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泡棉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泡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泡棉堆叠送出组件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机架、泡棉输送机构、下顶机构以及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压合机构以及电池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压合机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座板;12、支撑件;13、进棉腔;14、装配腔;15、下料孔;2、泡棉输送机构;21、泡棉堆叠送出组件;211、容器;2111、堆叠腔;2112、出料孔;212、第一推出块;213、第一推出气缸;22、泡棉传送带组件;221、第一传送带;2211、泡棉分
隔棱;222、第一主动辊;223、第一从动辊;23、第一间歇驱动组件;231、第一驱动电机;232、第一拨盘;233、第一槽轮;24、泡棉推出组件;241、第二推出气缸;242、第二推出块;3、下顶机构;31、下顶气缸;32、下顶块;4、电池输送机构;41、电池传送带组件;411、第二传送带;4111、电池分隔棱;412、第二主动辊;413、第二从动辊;42、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1、第二驱动电机;422、第二拨盘;423、第二槽轮;5、压合机构;51、压合辊;52、驱动部;521、动力电机;522、链轮;523、链条;524、腰型安装座;5241、凸台;6、调整机构;61、挡板;62、调整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泡棉组装治具。参照图1,该治具包括机架1、泡棉输送机构2、下顶机构3、电池输送机构4、压合机构5以及调整机构6。其中,泡棉输送机构2、泡棉输送机构2、下顶机构3、电池输送机构4、压合机构5以及调整机构6均设于机架1上,电池输送机构4用于将电池送出,泡棉输送机构2用于将泡棉送出至电池上方,调整机构6用于承托泡棉,下顶机构3用于推动泡棉下落至电池上,压合机构5用于将泡棉压合至电池上,最终实现自动化贴棉加工。
36.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在送出之前可首先在其上设置一层胶粘层,比如可以为胶带或胶水,以提升泡棉贴附时的稳定性。
37.继续参照图1,为实现支撑各部件安装。机架1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三块水平设置的座板11,同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12,三块座板11在竖直方向上层叠设置,若干个支撑件12均匀排布于相邻两块座板11之间并分别与两块相邻设置的座板11固定连接,以实现对座板11进行支撑;此时相邻两块座板11之间形成空腔,在此将位于上方的空腔定义为进棉腔13,并将位于下方的空腔定义为装配腔14,三块座板11中位于中部的座板11处贯穿设置下料孔15,下料孔15将进棉腔13以及装配腔14相连通,下料孔15的外缘轮廓与泡棉的外缘轮廓相适配,下料孔15用于供泡棉通过,进而掉落至装配腔14内。
38.在此,泡棉输送机构2延伸至进棉腔13中并用于将进棉腔13送入下料孔15内,同时,电池输送机构4贯穿装配腔14,用于将电池移送至下料孔15的正下方,以使泡棉掉落至电池上。
39.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为实现将泡棉送出至下料孔15内。
40.泡棉输送机构2包括泡棉堆叠送出组件21、泡棉传送带组件22、第一间歇驱动组件23以及泡棉推出组件24。
41.其中,泡棉堆叠送出组件21用于供泡棉堆叠摆放并依次将泡棉送出,泡棉堆叠送出组件21包括容器211、第一推出块212以及第一推出气缸213;容器211在本实施例中呈箱体状设置,在此将容器211的内腔定义为堆叠腔2111,容器21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并且容器211的顶部开口,此时堆叠腔2111的内缘尺寸与泡棉的外缘尺寸相适配,以使泡棉可堆叠摆放于容器211内实现储存,容器211底部的侧壁处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出料孔2112,出料孔2112与堆叠腔2111相连通,出料孔2112可供泡棉离开容器211以实现出料。
42.通过第一推出气缸213以及第一推出块212将泡棉推送出料。具体的,第一推出气缸213固定安装于容器211的侧壁上,容器211的侧壁上贯穿有通孔,第一推出气缸213的伸缩杆通过通孔贯穿容器211的侧壁并延伸至容器211内,同时第一推出气缸213的伸缩杆朝向出料孔2112,第一推出块212固定安装于第一推出气缸213的伸缩杆,此时第一推出块212与出料孔2112相对。
43.启动第一推出气缸213,第一推出气缸213可驱动第一推出块212移动,第一推出块212可将泡棉从出料孔2112中推出,实现泡棉的堆叠出料,动作可持续进行,以实现泡棉的持续出料,泡棉出料后移送至泡棉传送带组件22处,泡棉传送带组件22用于将泡棉运送至机架1的进棉腔13内。
44.继续参照图2和图3,泡棉传送带组件22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具体的,泡棉传送带组件22包括第一传送带221、第一主动辊222以及第一从动辊223,第一主动辊222以及第一从动辊223分别转动安装于机架1,第一主动辊222位于进棉腔13内并且与下料孔15相邻;同时,第一从动辊223靠近容器211并与出料孔2112毗邻,第一传送带221分别包覆于第一主动辊222以及第一从动辊223,此时,泡棉传送带组件22一端与出料孔2112相对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棉腔13内,从容器211中送出的泡棉可移动至第一传送带221的一端。
45.此时,驱动第一主动辊222转动,即可带动第一传送带221转动,位于第一传送带221中的泡棉可移动至进棉腔13内,实现泡棉的运输。
46.继续参照图2,为实现第一传送带221转动,第一间歇驱动组件23与泡棉传送带组件22相连,通过第一间歇驱动组件23对第一传送带221输出动力。具体的,第一间歇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31、第一拨盘232以及第一槽轮233,其中,第一槽轮233设置于泡棉传送带组件22上,具体的,第一槽轮233固定安装于第一主动辊222上,同时,第一驱动电机231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第一拨盘232固定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第一槽轮233与第一拨盘232相邻设置,并且第一槽轮233与第一拨盘232相互啮合。
47.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31,可驱使第一拨盘232转动,第一拨盘232可驱动第一槽轮233间歇转动,进而使泡棉传送带组件22间歇转动,如此设置,可使泡棉移送至进棉腔13的同时停留在进棉腔13内,以便于泡棉推出组件24有足够的时间将泡棉推送至下料孔15中。
48.继续参照图2,泡棉推出组件24靠近泡棉传送带组件22位于进棉腔13的一端,泡棉推出组件24包括第二推出气缸241以及第二推出块242。
49.第二推出气缸241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第二推出气缸241位于泡棉传送带组件22远离下料孔15的一侧,第二推出气缸241的伸缩杆朝向下料孔15所在的方位,第二推出块242固定安装于第二推出气缸241的伸缩杆上,启动第二推出气缸241,第二推出气缸241驱动第二推出块242移动,第二推出块242将位于第一传送带221上的泡棉推送至下料孔15处,最终实现泡棉的自动化运输。
50.进一步地,为提升泡棉移送时的精准性,在泡棉传送带组件22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道泡棉分隔棱2211,其中,泡棉分隔棱2211一体连接于第一传送带221上,并且泡棉分隔棱2211沿着第一传送带221的宽度方向延伸,两根泡棉分隔棱2211之间形成容置腔,泡棉摆放于容置腔内并可以与泡棉分隔棱2211相抵接,进而实现定位,泡棉送入下料孔15中的精准度得到提升。
51.在泡棉移动至下料孔15时,有可能电池还未进入到装配腔14内,进而使泡棉无法使准确掉落至电池上,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机构6对泡棉在下料孔15内进行承托。
52.参照图4,为实现对泡棉进行承托,调整机构6包括挡板61以及调整气缸62,挡板61滑移设置于机架1上,通常,可在机架1上设置滑槽,将挡板61滑移设置在滑槽内实现挡板61的滑动安装;挡板61的面积大于下料孔15的开口大小,在挡板61滑动的过程中,挡板61可启闭下料孔15,同时,调整气缸62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调整气缸62的伸缩杆与挡板61相固定连接,启动调整气缸62,使挡板61闭合下料孔15,此时挡板61可对泡棉进行承托,等待电池移送到下料孔15的正下方时,再将挡板61抽离下料孔15,优化了泡棉的下料顺序。
53.随后,泡棉通过下顶机构3快速贴附至电池上;其中,下顶机构3位于下料孔15的正上方,下顶机构3将位于下料孔15内的泡棉压送至装配腔14内;具体的,下顶机构3包括下顶气缸31以及下顶块32,下顶气缸31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并且下顶气缸31位于下料孔15的正上方,下顶气缸31竖直朝向并与下料孔15相对,下顶块32固定连接于下顶气缸31的伸缩杆上,此时下顶块32朝向下料孔15,启动下顶气缸31,可驱动下顶块32下移进而使下顶块32与挡板61对泡棉进行夹持,在挡板61抽离后,下顶块32继续将泡棉推动至装配腔14内,动作快捷迅速,同时泡棉不易因自由掉落而产生偏移,贴合精准。
5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去除调整机构6,此时需要将下料孔15的尺寸设置为略小于泡棉尺寸的程度,在泡棉移动至下料孔15时,机架1对泡棉承托,启动下顶机构3,泡棉形变进而通过下料孔15,同样可将泡棉压合至电池上。
55.参照图5和图6,在泡棉输送的过程中,电池也通过电池输送组件同步进行运输,电池传送带组件41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并且电池传送带组件41贯穿装配腔14。
56.具体的,电池输送机构4包括电池传送带组件41以及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其中,电池传送带组件41与泡棉传送带组件22的结构相似,电池传送带组件41包括第二传送带411、第二主动辊412以及第二从动辊413,第二主动辊412以及第二从动辊413分别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第二传动带分别包覆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辊412以及第二从动辊413上,并且第二传送带411贯穿装配腔14,此时,驱动第二主动辊412转动,即可驱使第二传送带411转动,将电池放置于第二传送带411处,即可带动电池运输至下料孔15下方。
57.为提升电池运输时的精准性,电池传送带组件4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道电池分隔棱4111,其中,电池分隔棱4111一体连接于第二传送带411上,并且电池分隔棱4111沿着第二传送带4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两道相邻的电池分隔棱4111同样形成容置槽,将电池摆放于第二传送带411上的容置槽中,通过电池分隔棱4111与电池相抵接以使电池得到定位,电池运输时的精准性得到提升。
58.相应的,为实现电池传送带组件41运动,通过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实现动力输出,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与电池传送带组件41相连,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电池传送带组件41间歇转动。
59.具体的,第二间歇驱动组件4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21、第二拨盘422以及第二槽轮423,第二槽轮423固定连接于第二主动辊412上,第二驱动电机421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第二拨盘422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上,第二拨盘422与第二槽轮423相邻,并且第二拨盘422与第二槽轮423相啮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21,第二驱动电机421可驱动第二拨盘422转动,第二拨盘422进而驱动第二槽轮423间歇转动,使电池传送带组件41间歇转
动,如此设置,可使电池移送至装配腔14内的同时停留在装配腔14内,以便于有足够时间使泡棉下压至电池中,同时有足够的时间使压合组件将泡棉紧密压合至电池上。
60.参照图5和图6,为实现将泡棉紧密压合至电池,压合机构5活动设置于机架1上,可将泡棉从一侧端朝向另一侧端压合至电池上。
61.具体的,压合机构5包括压合辊51以及驱动部52,驱动部52设于机架1上,压合辊51设于驱动部52上,驱动部52用于驱动压合辊51沿着腰型轨迹移动。其中,驱动部52为两组,两组驱动部52分别位于装配腔14的相背两侧,同时也位于电池传送带组件41的相背两侧,电池从两组驱动部52之间经过。
62.驱动部52包括动力电机521、链轮522、链条523以及腰型安装座524;在本实施例中,腰型安装座524的一侧凸设有外缘轮廓呈腰型的凸台5241,腰型安装座524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腰型安装座524上的凸台5241靠近电池传送带组件41,并且腰型安装座524的凸台524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缺口,缺口用于容置链轮522。
63.其中,链轮522转动安装于腰型安装座524上,并且链轮522的设置数量同样为若干个,链轮522的设置数量与缺口的设置数量相一致,此时若干个链轮522沿着腰型安装座524的周缘间隔排布;另外,链条523的长度与腰型安装座524上的凸台5241外缘长度相适配,链条523套接于腰型安装座524的凸台5241上,并且链条523与若干个链轮522相啮合,此时链条523沿着腰型安装座524的周缘滑移抵接于腰型安装座524,腰型安装座524的凸台5241对链条523进行支撑。此时,若启动其中一个链轮522转动,即可驱动链条523沿着腰型轨迹转动。
64.为实现链条523转动,动力电机521固定安装于腰型安装座524上,动力电机52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链轮522固定连接,同时,压合辊5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驱动部52的链条523相连,具体的,压合辊51包括固定部以及活动部,固定部呈杆状,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驱动部52的链条523相固定连接,在链条523转动的过程中,固定部可沿着腰型轨迹转动,同时,活动部同样呈杆状设置,活动部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活动部套接于固定部上,活动部与固定部相滑移抵接,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转动。
65.启动动力电机521,动力电机521可驱动链轮522转动,链轮522带动链条523沿着腰型轨迹滚动,进而带动压合辊51沿着腰型轨迹滚动,在此过程中,压合辊51可分别在上下两层水平面处横移并且还可以在凸台5241的侧端处上升及下移,在压合辊51下移时,压合辊51可自上向下将泡棉压合至电池上,并且随即在水平方向上从电池的一端向另一端将泡棉整体压合至电池上,活动部转动,以便于压合辊51水平移动,贴合更加全面,随即再向上移动对电池进行让位,此时启动电池传送带组件41,使电池从装配腔14另一侧开口出料,电池出料时泡棉不易再次刮蹭泡棉,贴合质量得到提升。
6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泡棉组装治具的实施原理为:分别启动泡棉输送机构2以及电池输送机构4,可自动将泡棉送入进棉腔13内,并且自动将电池输送至装配腔14下,在泡棉输送机构2的进一步驱动下,泡棉进入下料孔15处并承托于调整机构6上,等待电池到达贴合位置时,启动承托机构以及下顶机构3,泡棉经由下料孔15掉落至电池顶部,启动压合机构5,将泡棉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压合,电池与泡棉相互贴合,实现自动化贴棉动作。
6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