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0729发布日期:2022-06-18 01: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管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其在制作时是将塑料借助模具进行挤出成型,模具表面的温度能够达到200℃左右,如果不对其进行收集,这些热量会自然散发入空气中,从而造成能量的损失,加大了生产的消耗,因此人们开始使用余热回收装置对这一部分余热进行利用,并将其用于对塑料的干燥。
3.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吸附热量的角度较为单一,吸附的热量不充分,仍然有大量的热量自然损失,同时这一部分热量进行干燥的效果也较差,回收的热量利用率较低,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高效地回收利用热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且吸气罩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气罩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且吸气罩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
6.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且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干燥箱,所述外壳内部的干燥箱外侧填充有保温填充物,且干燥箱顶端的内部贯穿有排气管,所述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结构;
7.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干燥箱内部的一端,且两个安装环一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挡板,所述外壳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干燥箱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且旋转筒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环的一侧,所述旋转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8.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外壁缠绕有送气管,且送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输出端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送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旋转筒的内部,且送气管与旋转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每组设置有七个,且出风口在旋转筒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截面形状呈类圆环形,且挡板和安装环的内外径均相同。
12.优选的,所述吸气孔每组共设置有八个,且吸气孔在吸气罩的内壁呈等角度分布。
13.优选的,所述限位器包括导杆、限位板、固定板和旋转杆,所述固定板均安装于吸气罩一端的前后两端,且固定板的内部均贯穿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
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杆,且导杆的一端均贯穿至固定板的一端。
14.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有送风结构,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旋转筒进行旋转,由于挡板堵住了旋转筒顶部的出风口,因此热风只能够从旋转筒底部的出风口中吹送出,随着旋转筒的转动,出风口的位置不断移动,能够向干燥箱内部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同时送气管内部的热量会对干燥箱的外壁进行加热,提高干燥箱的温度,同时保温填充物对其进行保温,减小温度散失。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筒和安装环截面组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罩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限位器;101、导杆;102、限位板;103、固定板;104、旋转杆;2、吸气罩;3、伸缩管;4、底座;5、气泵;6、送气管;7、干燥箱;8、外壳;9、保温填充物;10、旋转筒;11、驱动电机;12、排气管;13、出风口;14、挡板;15、安装环;16、吸气孔;17、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请参阅图1-5,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 4,底座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5,且气泵5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3,伸缩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2,且吸气罩2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7,吸气罩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6,且吸气罩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1;
25.底座4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8,且外壳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干燥箱7,外壳8内部的干燥箱7外侧填充有保温填充物9,且干燥箱7顶端的内部贯穿有排气管12,干燥箱7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结构;
26.送风结构包括安装环15,安装环15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干燥箱7内部的一端,且两个安装环15一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挡板14,外壳8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干燥箱7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 10,且旋转筒10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环15的一侧,旋转筒10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3;
27.干燥箱7的外壁缠绕有送气管6,且送气管6的一端与气泵5的输出端相连接;
28.送气管6的一端延伸至旋转筒10的内部,且送气管6与旋转筒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转动连接;
29.出风口13每组设置有七个,且出风口13在旋转筒10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30.挡板14的截面形状呈类圆环形,且挡板14和安装环15的内外径均相同;
31.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1,使得旋转筒 10进行旋转,由于挡板14堵住了旋转筒10顶部的出风口13,因此热风只能够从旋转筒10底部的出风口13中吹送出,随着旋转筒10的转动,出风口13 的位置不断移动,能够向干燥箱7内部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7 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最后气体会从排气管12排出;
32.限位器1包括导杆101、限位板102、固定板103和旋转杆104,固定板 103均安装于吸气罩2一端的前后两端,且固定板103的内部均贯穿有旋转杆 104,旋转杆104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限位板102,限位板102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杆101,且导杆101的一端均贯穿至固定板103的一端;
33.旋转杆104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固定板103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34.吸气孔16每组共设置有八个,且吸气孔16在吸气罩2的内壁呈等角度分布;
35.具体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旋转旋转杆104,借助导杆101对限位板102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旋转杆104旋转进给推动限位板102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板102配合将挤出头夹住,此时完成了对吸气罩2的固定,使得吸气罩2能够包裹住挤出头外侧,此时启动气泵5,通过伸缩管3提供吸力,吸气孔16对各个位置的热量进行吸附,使其被吸入空腔17内部后最终送至送气管6中。
36.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装置放置好,将吸气罩2套在挤出模具的挤出头附近,并使得固定板103分布在挤出头的两侧,随后旋转旋转杆 104,借助导杆101对限位板102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旋转杆104旋转进给推动限位板102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板102配合将挤出头夹住,此时完成了对吸气罩2的固定,使得吸气罩2能够包裹住挤出头外侧,此时启动气泵5,通过伸缩管3提供吸力,吸气孔16对各个位置的热量进行吸附,使其被吸入空腔17内部后最终送至送气管6中;
37.送气管6内部的热量会对干燥箱7的外壁进行加热,提高干燥箱7的温度,同时保温填充物9对其进行保温,减小温度散失,最终送气管6内部的热风进入出风口13内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1,使得旋转筒10进行旋转,由于挡板14堵住了旋转筒10顶部的出风口13,因此热风只能够从旋转筒10 底部的出风口13中吹送出,随着旋转筒10的转动,出风口13的位置不断移动,能够向干燥箱7内部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7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最后气体会从排气管12排出。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