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烘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8813发布日期:2022-07-19 21: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烘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烘炉。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浴缸等薄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3.现有浴缸等薄壳产品的成型多采用吸塑成型,整个成型过程多采用人工上料、下料,导致成型效率低,生产效率低,消耗人力较大。而现有的用于浴缸等薄壳产品成型的烘炉也多为单工位烘炉,需上料、烘热、下料顺次操作,需等待物料烘热后下料,方可进行下一次吸塑成型循环,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烘炉,该双工位烘炉实现整机设备的智能机械化,只需自动上料便可以实现同一产品生产的要求,减少人工劳动力,减少了人工操作,满足设备使用者在人力方面要求;同时,节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烘炉,其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桁吊滑行装置、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烘炉装置、第二夹板搬运装置、与第二桁吊滑行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下方并与其相配合的吸塑台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桁吊滑行装置与第二桁吊滑行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搬运装置与第二夹板搬运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夹板搬运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采用相同结构;
6.其中,所述第一夹板搬运装置包括第一立式框架、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上的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上的上下移动;
7.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升降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升降活动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的第一输送架组件、以及与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左右移动的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卡位组件,实现所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的连接或脱钩;
8.所述烘炉装置包括烘炉立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上的上层烘炉台与下层烘炉台,所述上层烘炉台与下层烘炉台用于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对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对接电机件、第一转动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的左右移动方向设置;
10.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铰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气缸卡位组件与所述第一对接电机件连接或脱钩,并在所述
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实现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的左右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电机件包括第一对接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上的第一减速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轴、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
12.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接导杆,所述第一插接导杆与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连接或脱钩;
13.所述第一气缸卡位组件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上的第一气缸、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伸缩端的第一接口销;当所述第一接口销插入至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内,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导杆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口销拔出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内,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导杆脱钩。
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的上下移动方向设置;
15.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转动轴,且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铰接,并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的矩形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左端的左夹板件,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右端、前端、后端的右夹板件、前夹板件与后夹板件,以及分别与所述右夹板件、前夹板件、后夹板件传动连接的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后夹板传动结构,以驱动所述右夹板件、前夹板件与后夹板件的滑移。
17.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板件、右夹板件、前夹板件与后夹板件采用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夹板支撑横梁、以及若干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夹板支撑横梁上的夹板结构;
18.所述夹板结构包括夹条、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板支撑横梁上的夹板座与夹板气缸,所述夹条的两端与所述夹板座铰接,所述夹条的中部又与所述夹板气缸转动连接,在所述夹板气缸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夹条打开或夹紧。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桁吊滑行装置与所述第二桁吊滑行装置采用相同的结构;
20.所述第一桁吊滑行装置包括桁吊机架、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上的桁吊输送传动机构、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上的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所述桁吊输送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滑移。
21.进一步的,所述桁吊输送传动机构包括桁吊输送电机、驱动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上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沿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的左右滑动方向设置;
22.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铰接;所述驱动轴又与所述桁吊输送电机传动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齿条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在所述桁吊输送电机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轴带动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传动,实现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的往复移动。
23.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烘炉台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上层的上平台、安装在所述上平台上的若干发热管、以及安装在所述上平台前后两端的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层齿条;
24.所述下层烘炉台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下层的下平台、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的若干发热管、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平台前后两端的两根平行设置的下层齿条;
25.所述上层齿条与所述下层齿条均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上的第一齿条对接。
26.进一步的,所述吸塑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的第一立式框架下方的升降台支撑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台支撑框架上的第四齿条、升降台与升降动力件;
27.所述第四齿条共八根,均布在所述升降台支撑框架的四角处,且沿所述升降台的升降方向设置;
28.在所述升降台四边的边缘处均设有第三转动轴,且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升降台铰接连接,并在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四齿条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
29.所述升降动力件与所述升降台传动连接,驱动所述升降台的升降。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中该双工位烘炉,由第一桁吊滑行装置、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第二夹板搬运装置、第二桁吊滑行装置、与吸塑台升降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整机设备的智能机械化,只需自动上料便可以实现同一产品生产的要求,减少人工劳动力,减少了人工操作,满足设备使用者在人力方面要求。
32.同时,通过双工位循环的自动上料、烘热,第一夹板搬运装置上料至烘炉装置的烘热位置后,无需等待第一夹板搬运装置出料后再上料;第二夹板搬运装置直接将第一输送架组件ⅱ输送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的上料位进行循环取料操作,节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34.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工位烘炉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图2为图1中第一桁吊滑行装置与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36.图3: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37.图4:图2中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38.图5: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39.图6: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40.图7:图2中第一夹板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41.图8:图7中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42.图9:图7中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43.图10:图8与图9中第一输送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44.图11:图10中a处局部放大图;
45.图12:图10中b处局部放大图;
46.图13:图1中烘炉装置结构示意图;
47.图14:图1中第二夹板搬运装置和第二桁吊滑行装置结构示意图;
48.图15:图14中吸塑台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49.图中: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桁吊机架10、桁吊输送传动机构11、桁吊输送电机111、驱动轴112、第三齿条113、第三齿轮114、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上料吸盘121、下料挂钩122;
50.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第一立式框架20、第二齿条201、第一升降驱动件21、第一升降活动架22、第二转动轴221、第二齿轮222、第一输送架组件23、第一插接导杆231、矩形框架232、左夹板件233、夹板支撑横梁2331、夹条2332、夹板座2333、夹板气缸2334、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后夹板件236、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第一转动轴241、第一齿条242、第一齿轮243、第一对接电机座244、第一减速电机245、第一主动轮246、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第一气缸251、第一接口销252;
51.烘炉装置3、烘炉立架30、上层烘炉台31、发热管311、上层齿条312、下层烘炉台32、下层齿条321;
52.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
53.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
54.吸塑台升降装置6、升降台支撑架60、第四齿条61、升降台62、升降动力件63、第三转动轴64、第四齿轮65。
具体实施例
5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6.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57.如图1至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烘炉,其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烘炉装置3、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与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2下方并与其相配合的吸塑台升降装置6。该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用于物料的桁吊与转运,并设置在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上方,将物料桁吊转运至该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上;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用于对上料物料的夹紧与搬运,并将其上料至烘炉装置3内烘热,利于成型;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也用于对上料物料的夹紧与搬运,并采用与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2相同的结构设计;烘炉装置3用于对上料物料的烘热;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也用于物料的桁吊与转运,并设置在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的上方,将物料桁吊至第二夹板搬运装置2下方的吸塑台升降装置6上;吸塑台升降装置6用于物料的吸塑成型。
58.其中,所述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包括第一立式框架20、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20上的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升降驱动
件21,由第一升降驱动件21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20上的上下移动。
59.该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20上并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升降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升降活动架22、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第一输送架组件23、以及与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左右移动的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并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实现所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连接或脱钩。当需要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连接时,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间的连接,接着,由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驱动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滑行。当需要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脱钩时,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脱钩。
60.该烘炉装置3包括烘炉立架30、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30上的上层烘炉台31与下层烘炉台32,所述上层烘炉台31与下层烘炉台32用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对接。当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与上层烘炉台31对接时,在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驱动下,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滑行,并滑行至上层烘炉台31。当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与下层烘炉台32对接时,在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驱动下,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滑行,并滑行至下层烘炉台32。
61.本实用新型中该双工位烘炉的大致工作原理:
62.由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将原料产品上料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第一输送架组件23上,此时,由第一升降驱动件21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20上的上下移动,实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与上层烘炉台31的对接;同时,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执行连接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间的连接,并由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驱动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滑行,并滑行至上层烘炉台31,进行烘热操作;并将原料产品输入至烘炉装置3后,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执行脱钩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间的脱钩,并将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中的对接电机部分复位至初始位置处。需要说明的,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中的对接电机部分不在烘炉装置3内进行烘热。
63.而原料产品在烘热的时间内,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中的第一升降驱动件ⅱ驱动第一输送架升降机构ⅱ在第一立式框架ⅱ上的上下移动,实现第一升降活动架ⅱ与下层烘炉台32的对接;同时,第一气缸卡位组件ⅱ执行连接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与第一输送架组件ⅱ间的连接,并由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驱动第一输送架组件ⅱ在第一升降活动架ⅱ上滑行,并滑行至下层烘炉台32、最终滑行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第一输送架组件23初始位置处。此时,第一气缸卡位组件ⅱ执行脱钩动作,将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与第一输送架组件ⅱ间的脱钩,并将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中的对接电机部分移动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第一输送架组件23处。
64.接着,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执行连接动作,实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与第一输送架组件ⅱ间的连接,循环上述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的取料操作,实现物料的上料。
65.最后,烘热完成后,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的第一气缸卡位组件ⅱ执行连接动作,实
现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间的连接,并在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ⅱ与第一升降驱动件ⅱ的作用下将第一输送架组件23输送至吸塑台升降装置6,将原料产品进行吸塑成型获得成型产品,并对应的,将成型产品通过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进行下料,输送至后续工序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双工位烘炉主要用于浴缸成型工序中,对应的,原料产品一般为最大尺寸为2.5m*2.4m米*(3mm~6mm)厚亚克力平板,成型产品为各种浴缸形状的薄壳。
66.需要说明的,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物料的升降方向定义为上下移动方向,将物料横向滑移的方向定义为左右移动方向;以设备靠近操作者一侧为前端,远离操作者一侧为后端。同时,为了便于本实施例工作原理的描述,虽然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采用与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相同的结构,在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的零部件结构后均增加ⅱ的标识,以实现与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区分。
67.本实用新型中该双工位烘炉,由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与吸塑台升降装置6的相互配合,实现整机设备的智能机械化,只需自动上料便可以实现同一产品生产的要求,减少人工劳动力,减少了人工操作,满足设备使用者在人力方面要求。
68.同时,通过双工位循环的自动上料、烘热,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上料至烘炉装置3的烘热位置后,无需等待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出料后再上料;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直接将第一输送架组件ⅱ输送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的上料位进行循环取料操作,节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69.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对该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70.该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包括第一对接电机件、第一转动轴24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齿条242,所述第一齿条242沿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左右移动方向设置。
71.其中,该第一转动轴241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通过轴承铰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41通过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与所述第一对接电机件连接或脱钩,并在所述第一转动轴24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242相啮合的第一齿轮243;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轴241带动第一齿轮243与第一齿条242啮合传动,实现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左右移动。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轴241设置两根,且第一转动轴24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左右滑移方向相垂直。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转动轴24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滑移,传动可靠性高。
72.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输送架组件23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第一输送架组件23前后两端的底部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输送滚轮,将第一输送架组件23通过输送滚轮,实现与第一升降活动架22间的滑动连接。由齿轮齿条传动、与输送滚轮共同实现滑移导向作用,提高滑行的稳定性。
73.具体的,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电机件还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该第一对接电机件包括第一对接电机座24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上的第一减速电机245、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45输出端的第一主动轴、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齿条242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轮246,所述第一主动轮246
与所述第一齿条242啮合传动。通过第一减速电机245驱动第一主动轮246旋转,实现该第一对接电机件在第一齿条242上的滑移。
74.同时,在所述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接导杆231,所述第一插接导杆231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连接或脱钩。如本实施例中所示,该第一插接导杆231设置在第一输送架组件23的斜对角处,方便对接。
75.该第一气缸卡位组件25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上的第一气缸25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251伸缩端的第一接口销252。当所述第一接口销252插入至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内,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与所述第一插接导杆231连接,实现第一输送架组件23与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间的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口销252拔出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内,所述第一对接电机座244与所述第一插接导杆231脱钩。
76.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一对接电机座244、第一接口销252与第一插接导杆231三者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如本实施例中所示,该第一对接电机座244的连接端呈倒置的t型三通管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平行;其中,该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对接电机座本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第一插接导杆231的插入,第三连接端用于第一接口销252的插入。当第一插接导杆231插入至第二连接端后,再将第一接口销252插入至第三连接端,便可锁紧第一输送架组件23与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间的连接;当将第一接口销252拔出第三连接端,即实现了第一输送架组件23与第一输送架传动组件24间的脱钩。优选的,该第一插接导杆231的连接端呈锥形设置,便于第一插接导杆231的插拔。
77.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对第一立式框架20与第一升降活动架22间的滑动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78.在所述第一立式框架20的四角处分别设置第二齿条201,所述第二齿条201沿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的上下移动方向设置。
79.同时,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转动轴221,两根第二转动轴221间相平行,该第二转动轴2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输送架组件23滑移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转动轴221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铰接,并在所述第二转动轴22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20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2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升降驱动件21即为油缸。工作时,该第一升降驱动件21的伸缩端与第一升降活动架22间固定连接,驱动第一升降活动架22的升降,而设置第二齿条201与第二齿轮222啮合传动以产生阻尼作用,降低第一升降活动架22的滑行速度,避免第一升降活动架22以过大速度滑行,导致物料的损坏等。
80.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升降活动架22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依然可以在第一升降活动架2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输送滚轮,将第一升降活动架22通过输送滚轮,实现与第一立式框架20间的滑动连接。由齿轮齿条传动、与输送滚轮共同实现滑移导向作用,提高滑行的稳定性。
81.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对第一输送架组件23也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该第一输送架组件2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矩形框架232,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232左端的左夹板件233,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232右端、前端、后端的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以及分别与所述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后夹板件236传动连接的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后夹板传动
结构,以驱动所述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的滑移。
82.其中,左夹板件233、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通过上述夹板件的夹条的打开与夹紧实现对物料的拾取与放取;并通过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后夹板传动结构,驱动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的滑移,实现三个方向的滑移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尺寸物料的夹取。
83.本实用新型中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后夹板传动结构可独立作业,本实用新型中对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与后夹板传动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驱动实现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的滑行即可。如本实施例中,该右夹板传动结构、前夹板传动结构与后夹板传动结构采用相同的结构设计,故本实用新型中仅以右夹板传动结构为例,对夹板传动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该右夹板传动结构可以采用带手柄的丝杠滑移模组,实现右夹板传动结构的滑移,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84.具体的,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左夹板件233、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85.该左夹板件233、右夹板件234、前夹板件235与后夹板件236采用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夹板支撑横梁2331、以及若干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夹板支撑横梁2331上的夹板结构。
86.该夹板结构包括夹条2332、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板支撑横梁2331上的夹板座2333与夹板气缸2334,所述夹条2332的两端与所述夹板座2333铰接,所述夹条2332的中部又与所述夹板气缸2334转动连接,在所述夹板气缸2334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夹条2332打开或夹紧,实现对物料的拾取与放取。设置气缸可以控制夹条2332的夹紧力度,避免由于夹紧力过小与过大对物料造成的损失。同时,该夹条2332呈长条状,夹持力更加稳定、可靠。
87.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对该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与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的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由于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与所述第二桁吊滑行装置5采用相同的结构,故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对该桁吊滑行装置进行阐述。
88.该第一桁吊滑行装置1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立式框架20上部的桁吊机架10、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10上的桁吊输送传动机构11、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10上的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所述桁吊输送传动机构11驱动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滑移,实现物料的上料与下料搬运。
89.其中,桁吊机架10伸出至第一立式框架20的左端或右端,便于将上一工序物料转运至第一夹板搬运装置2、或将第二夹板搬运装置5上物料转运至下一工序上,实现物料的起吊。
90.所述桁吊输送传动机构11包括桁吊输送电机111、驱动轴112、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桁吊机架10上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齿条113,所述第三齿条113沿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的左右滑动方向设置。
91.所述驱动轴112设置在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上,与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铰接;所述驱动轴112又与所述桁吊输送电机111传动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轴11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齿条113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14;在所述桁吊输送电机111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轴112带动第三齿轮113与第三齿条114啮合传动,实现所述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的往复移动。
92.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依然可
以在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的四角处均设置输送滚轮,将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通过输送滚轮,实现与桁吊机架10间的滑动连接。由齿轮齿条传动、与输送滚轮共同实现滑移导向作用,提高滑行的稳定性。
93.具体的,该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用于物料的升降起吊,本实用新型中,对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如本实施例中,该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依靠物料自身重力下降,依靠电葫芦实现物料的上升。
94.在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底部设置若干上料吸盘121或下料挂钩122,用于物料的上料与下料。而上料吸盘121或下料挂钩122的具体安装位置,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还可将上料吸盘121或下料挂钩122滑动安装在剪叉式垂直升降机构12底部,可调节上料吸盘121或下料挂钩122的安装位置,便于使用者根据物料的尺寸大小调整上料吸盘121或下料挂钩122的安装位置。
95.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对烘炉装置3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96.所述上层烘炉台31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30上层的上平台、安装在所述上平台上的若干发热管311、以及安装在所述上平台前后两端的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层齿条312,该上层齿条312沿左右滑移方向设置。同时,还可在上平台的前后两端安装滑行导轨,该滑行导轨与上层齿条312平行。
97.所述下层烘炉台32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炉立架30下层的下平台、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的若干发热管311、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平台前后两端的两根平行设置的下层齿条321,该下层齿条321沿左右滑移方向设置。同时,还可在下平台的前后两端安装滑行导轨,该滑行导轨与下层齿条321平行。
98.所述上层齿条312与所述下层齿条321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升降活动架22上的第一齿条242对接。而该滑行导轨用于承接第一输送架组件23底部安装的输送滚轮。
99.本实用新型中对发热管311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等不做具体限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
100.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对吸塑台升降装置6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01.该吸塑台升降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的第一立式框架ⅱ下方的升降台支撑框架60,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台支撑框架60上的第四齿条61、升降台62与升降动力件63。
102.其中,所述第四齿条61共八根,均布在所述升降台支撑框架60的四角处,且沿所述升降台62的升降方向设置。每一顶角处设置两根第四齿条61,且两根第四齿条61平行设置在升降台支撑框架60的相邻两壁面上。
103.在所述升降台62四边的边缘处均设有第三转动轴64,且所述第三转动轴64与所述升降台62铰接连接,并在所述第三转动轴6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四齿条61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65;
104.所述升降动力件63与所述升降台62传动连接,驱动所述升降台62的升降。实施例中,该升降动力件63即为油缸。
105.工作时,通过升降动力件63驱动升降台62的升降,并通过第四齿轮65与第四齿条
61的啮合传动以产生阻尼作用,提高升降稳定性,降低升降台62的升降速度,避免升降台62以过大速度滑行,导致物料的损坏等。
106.吸塑台升降装置6用于实现对烘热后原料产品的吸塑成型,对应的,使用的模具依据原料产品而制定即可。在使用该吸塑台升降装置6时,先将模具固定在升降台62上,具体固定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本实施例中用定位夹固定,由人工操作完成。
107.烘热合格的原料产品由第二夹板搬运装置4将其搬运至模具上方预定位置;接着,通过升降动力件63驱动升降台62的升降,带动模具的升降,直至模具与烘热合格的原料产品接触,模具抽真空成型即可获得成型产品。
10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0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