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7817发布日期:2022-09-06 21:0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门板由各个塑料件互配组成,在门板上安装装饰条,起到点晴饰的效果。由于装饰条是起到美观的效果,所以产品本身要求表面光滑、美观,已有技术由于工艺上的限制,一般是先将装饰条注塑成型,再采用电镀或者水嘴印等后期加工实现。现有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其塑件表面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麻烦,劳动强度大,且单直顶脱模脱模效果也较差,影响塑件质量。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侧围a柱装饰条的注塑模具[申请号:202010314806.3],包括上门板、热流道板、模脚、定模板、动模板、导柱组件、内抽垫板和下门板,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下方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锁紧块和滑块,本发明通过导柱组件另一端依次从下往上贯穿于动模板和定模板,滑块一端所述动模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与锁紧块卡接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汽车侧围a柱装饰条的注塑模具结构复杂和体积比较大,并且产品附着在动模,再由动模内部的顶出机构顶出,存在稳定性能比较差的问题,因此该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是该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其塑件表面仍然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麻烦,劳动强度大,且单直顶脱模脱模效果也较差,存在塑件质量参差不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包括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所述的注塑上模底部设有成型凹部,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成型凸部,所述的成型凹部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注塑下模内设有熔接线缓冲组件,所述的熔接线缓冲组件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下模下方设有多方位同步顶出件,所述的多方位同步顶出件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上模上方设有注塑部。
[0007]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熔接线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内的若干熔接线缓冲凹槽,所述的熔接线缓冲凹槽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熔接线缓冲凹槽与多方位同步顶出件交错设置。
[0008]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成型凹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底部的成型凹面,所述的成型凸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上的成
型凸面,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09]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成型凸面与熔接线缓冲凹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的注塑上模内设有对位卡槽,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对位卡块,所述的对位卡块与对位卡槽相卡接配合。
[0010]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内设有冷却部,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分别与冷却部的位置相对应。
[0011]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冷却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内的冷却水管,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分别与冷却水管的位置相对应。
[0012]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多方位同步顶出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下方的顶出板,所述的顶出板上设有若干直顶杆和一根斜顶杆,所述的直顶杆和斜顶杆分别与成型凸面的位置相对应。
[0013]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直顶杆和斜顶杆分别与熔接线缓冲凹槽交错设置。
[0014]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斜顶杆中心线与直顶杆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5]
在上述的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中,所述的注塑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上方的注塑主板,所述的注塑主板内设有注塑主流筒,所述的注塑主流筒与成型凹面的位置相对应。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相互靠近,使得成型凹部与成型凸部相抵接配合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通过注塑部注入至型腔内,在注塑过程中,熔接线缓冲组件可将熔融物料由于多股形式汇合时,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导向至熔接线缓冲组件处,采用堵不如疏的结构,避免塑件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完成注塑后,开模,通过多方位同步顶出件将塑件进行多方位同步顶出,采用直顶斜顶组合脱模结构,脱模效果较好。
[0018]
2、本实用新型在完成注塑后,将冷却水注入至冷却水管内,通过冷却水管对塑件的上下部进行同步冷却,冷却效果较好。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0024]
图中:注塑上模1、注塑下模2、成型凹部3、成型凸部4、熔接线缓冲组件5、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注塑部7、熔接线缓冲凹槽8、对位卡块9、冷却部10、冷却水管11、顶出板12、直顶
杆13、斜顶杆14、注塑主板15、注塑主流筒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6]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吸附孔缩水及熔接线控制机构的汽车门板装饰条模具,包括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所述的注塑上模1底部设有成型凹部3,所述的注塑下模2上设有成型凸部4,所述的成型凹部3与成型凸部4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注塑下模2内设有熔接线缓冲组件5,所述的熔接线缓冲组件5与成型凸部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下模2下方设有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所述的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与成型凸部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上模1上方设有注塑部7。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相互靠近,使得成型凹部3与成型凸部4相抵接配合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通过注塑部7注入至型腔内,在注塑过程中,熔接线缓冲组件5可将熔融物料由于多股形式汇合时,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导向至熔接线缓冲组件5处,采用堵不如疏的结构,避免塑件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完成注塑后,开模,通过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将塑件进行多方位同步顶出,采用直顶斜顶组合脱模结构,脱模效果较好。
[0028]
结合图1-4所示,所述的熔接线缓冲组件5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2内的若干熔接线缓冲凹槽8,所述的熔接线缓冲凹槽8与成型凸部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熔接线缓冲凹槽8与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交错设置。
[0029]
具体地说,熔接线缓冲凹槽8可将熔融物料由于多股形式汇合时,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导向至熔接线缓冲组件5处,采用堵不如疏的结构,避免塑件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0030]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成型凹部3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1底部的成型凹面,所述的成型凸部4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2上的成型凸面,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31]
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相互靠近,使得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相抵接配合形成完整的型腔。
[0032]
所述的成型凸面与熔接线缓冲凹槽8相连通设置,所述的注塑上模1内设有对位卡槽,所述的注塑下模2上设有对位卡块9,所述的对位卡块9与对位卡槽相卡接配合。
[0033]
本实施例中,在合模过程中,通过对位卡块9与对位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可保证合模的精确度。
[0034]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内设有冷却部10,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分别与冷却部10的位置相对应。
[0035]
本实施例中,在完成注塑后,将冷却水注入至冷却部10内,通过冷却部10对塑件的上下部进行同步冷却,冷却效果较好。
[0036]
所述的冷却部10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内的冷却水管11,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分别与冷却水管11的位置相对应。
[0037]
本实施例中,在完成注塑后,将冷却水注入至冷却部10内,通过冷却水管11对塑件的上下部进行同步冷却,冷却效果较好。
[0038]
所述的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2下方的顶出板12,所述的顶出板12上设有若干直顶杆13和一根斜顶杆14,所述的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分别与成型凸面的位置相对应。
[0039]
本实施例中,完成注塑后,开模,移动顶出板12,通过顶出板12带动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进行同步移动,通过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将塑件进行多方位同步顶出,采用直顶斜顶组合脱模结构,脱模效果较好。
[0040]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分别与熔接线缓冲凹槽8交错设置,成型与顶出互不干涉。
[0041]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斜顶杆14中心线与直顶杆13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配合角度较好。
[0042]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注塑部7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1上方的注塑主板15,所述的注塑主板15内设有注塑主流筒16,所述的注塑主流筒16与成型凹面的位置相对应。
[0043]
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将熔融物料通过注塑主板15内的注塑主流筒16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5]
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相互靠近,使得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相抵接配合形成完整的型腔,
[0046]
通过注塑主板15内的注塑主流筒16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在注塑过程中,熔接线缓冲凹槽8可将熔融物料由于多股形式汇合时,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导向至熔接线缓冲组件5处,采用堵不如疏的结构,避免塑件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熔接缝,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处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0047]
在完成注塑后,将冷却水注入至冷却水管11内,通过冷却水管11对塑件的上下部进行同步冷却,冷却效果较好,
[0048]
在开模后,移动顶出板12,通过顶出板12带动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进行同步移动,通过直顶杆13和斜顶杆14将塑件进行多方位同步顶出,采用直顶斜顶组合脱模结构,脱模效果较好。
[004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5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注塑上模1、注塑下模2、成型凹部3、成型凸部4、熔接线缓冲组件5、多方位同步顶出件6、注塑部7、熔接线缓冲凹槽8、对位卡块9、冷却部10、冷却水管11、顶出板12、直顶杆13、斜顶杆14、注塑主板15、注塑主流筒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