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7490发布日期:2022-07-23 07:1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2.现阶段,抽芯装置多采用如下结构从产品内拉出弧形型芯:如弧形滑块的一端处于产品内,弧形滑块的某位置通过转动轴安装在下模具上,推动气缸的工作端与弧形滑块的另一端铰链件,通过推动气缸伸缩,对弧形滑块施加作用力,弧形滑块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将弧形芯从产品中拉出。
3.而目前为了提高生成效率,诞生了双槽位模具,这种模具一般都需要设置两个抽芯气缸或四个抽芯汽缸,来满足抽芯需求,使得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提高模具成本,并且多气缸联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步的情况,导致模具损伤,给加工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包括模座,所述模座上开设有两个弧形滑动槽和两个模槽,两个所述模槽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动槽相配合,所述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两个所述弧形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推动块,两个所述弧形推动块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推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芯柱,两个所述芯柱分别插接至两个模槽的内部,所述模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与两个模槽相配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块、液压缸、两个长铰接杆、两个短铰接杆和两个直杆,所述液压缸的底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左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与两个长铰接杆铰接,两个所述长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两个短铰接杆铰接,两个所述短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弧形推动块铰接,所述滑动块的左侧与两个直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直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模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直杆与芯柱相对的一侧紧密接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左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模座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至模座的内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推动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短铰接杆位于凹槽的内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柱位于弧形滑动槽的圆心处,所述定位柱的与弧形滑动槽为同心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推动块的外侧与弧形凸块的内侧滑动接触。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方案通过模座作为定模,首先启动推动组件带动两个弧形推动块分别沿着两个弧形滑动槽内部围绕定位柱环形滑动,两个弧形推动块分别带动两个芯柱沿着弧形滑动槽环形插入两个模槽的内部,并与推动组件紧密接触,形成完整的模芯,然后配合外部活动的动模与模座结合,现场管腔进行注塑成型,待管体成型后,移开动模,再次启动推动组件带动两个弧形推动块沿着弧形滑动槽内部复位并使其与推动组件分离,完成抽芯作业,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多气缸驱动,结构简单合理,降低模具成本,并且避免多气缸联动产生误差损坏模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说明:
18.1、模座;2、弧形滑动槽;3、模槽;4、定位柱;5、弧形推动块;51、凹槽;6、芯柱;7、固定板;8、推动组件;81、滑动块;811、滑杆;812、缓冲弹簧;82、液压缸;83、长铰接杆;84、短铰接杆;85、直杆;9、弧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pe弯头模具的抽芯机构,包括模座1,模座1上开设有两个弧形滑动槽2和两个模槽3,两个模槽3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动槽2相配合,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4,两个弧形滑动槽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推动块5,两个弧形推动块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柱4转动连接,两个弧形推动块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芯柱6,两个芯柱6分别插接至两个模槽3的内部,模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安装有推动组件8,推动组件8与两个模槽3相配合。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模座1作为定模,首先启动推动组件8带动两个弧形推动块5分别沿着两个弧形滑动槽2内部围绕定位柱4环形滑动,两个弧形推动块5分别带动两个芯柱6沿着弧形滑动槽2环形插入两个模槽3的内部,并与推动组件8紧密接触,形成完整的模芯,然后配合外部活动的动模与模座1结合,现场管腔进行注塑成型,待管体成型后,移开动模,再次启动推动组件8带动两个弧形推动块5沿着弧形滑动槽2内部复位并使其与推动组件8分离,完成抽芯作业,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多气缸驱动,结构简单合理,降低模具成本,并且避免多气缸联动产生误差损坏模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这种模具一般都需要设置两个抽芯气缸或四个抽芯汽缸,来满足抽芯需求,使得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提高模具成本,并且多气缸联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步的情况,导致模具损伤的问题。
22.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推动组件8包括滑动块81、液压缸82、两个长铰接杆83、两
个短铰接杆84和两个直杆85,液压缸82的底部与固定板7固定连接,液压缸82的左端与滑动块81固定连接,滑动块81的顶部与两个长铰接杆83铰接,两个长铰接杆83的另一端与两个短铰接杆84铰接,两个短铰接杆84的另一端与弧形推动块5铰接,滑动块81的左侧与两个直杆85固定连接,两个直杆85的另一端贯穿至模槽3的内部,两个直杆85与芯柱6相对的一侧紧密接触。
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动块81、液压缸82、两个长铰接杆83、两个短铰接杆84和两个直杆85的配合使用,启动液压缸82带动滑动块81沿着固定板7的顶部滑动,带动长铰接杆83推动短铰接杆84,短铰接杆84推动弧形推动块5沿着弧形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以推动芯柱6进入模槽3的内部,并且两个直杆85插入模槽3并与芯柱6的端部紧密接触。
24.请参阅图3,其中:滑动块8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811、两个滑杆811的左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模座1的内部,两个滑杆8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812,缓冲弹簧812的左端固定连接至模座1的内部。
2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滑杆811和缓冲弹簧812之间配合,使得对滑动块81进行卸力缓冲,避免滑动块81与模座1的接触力度过大,损坏模具,使得装置更耐用。
26.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弧形推动块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51,短铰接杆84位于凹槽51的内部。
2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凹槽51与短铰接杆84配合,使得短铰接杆84的摆动更加灵活,以实现对弧形推动块5更加顺畅的沿着弧形滑动槽2内部运动,运行更加合理顺畅。
28.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定位柱4位于弧形滑动槽2的圆心处,定位柱4的与弧形滑动槽2为同心圆。
2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柱4位于弧形滑动槽2的圆心处,定位柱4的与弧形滑动槽2为同心圆,使得弧形推动块5沿着弧形滑动槽2内部运行更加稳定,推动芯柱6顺利进入模槽3内部的弧形段,使得装置运行更加顺畅。
30.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9,弧形推动块5的外侧与弧形凸块9的内侧滑动接触。
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弧形凸块9对弧形推动块5进行辅助稳定,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合理,使得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
32.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启动液压缸82带动滑动块81沿着固定板7的顶部滑动,带动长铰接杆83推动短铰接杆84,短铰接杆84推动弧形推动块5沿着弧形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以推动芯柱6进入模槽3的内部,并且两个直杆85插入模槽3并与芯柱6的端部紧密接触,形成完整的模芯,然后配合外部活动的动模与模座1结合,现场管腔进行注塑成型,待管体成型后,移开动模,再次启动推动组件8带动两个弧形推动块5沿着弧形滑动槽2内部复位并使其与推动组件8分离,完成抽芯作业,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多气缸驱动,结构简单合理,降低模具成本,并且避免多气缸联动产生误差损坏模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这种模具一般都需要设置两个抽芯气缸或四个抽芯汽缸,来满足抽芯需求,使得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提高模具成本,并且多气缸联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步的情况,导致模具损伤的问题。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