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3575发布日期:2022-08-20 00:0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


背景技术:

2.锂锰一次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使正、负极隔开,同时防止电解液泄漏,需要在负极盖上通过注塑工艺引入一层橡塑密封圈。密封圈的要求包括:定位准确,密封圈刚好包裹负极盖翻边;脱模点尽可能靠近负极盖开口面;外观良好,无飞边、溢胶等缺陷;无明显冷却收缩等。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注塑模具多为负极盖盖面朝下,开口面朝上固定,由于负极盖盖面边缘r角及阶梯式构造,使其无法确保在模具型腔内定位准确,当负极盖在模具内不平整或与模腔错位时,便会出现溢料现象,导致负极盖盖面被注塑料覆盖,同时上、下模无法完全贴合,模料从分型面溢出,出现注塑圈飞边。
3.现需要开发一种扣式电池负极盖注塑密封圈用模具,使负极盖与模腔紧密贴合,提高注圈成品率,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和密封机构;
6.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设于下模机构的一侧;
7.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于上模板的一侧;
8.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设于下模板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负极盖盖面朝上、开口朝下的落料方式,提高了负极盖在模腔内的稳定性,使负极盖更易与模腔平稳贴合,负极盖不会被顶芯损坏,减少了模腔溢料的发生,增加了成品率,使注塑圈与连接孔的分离位置更靠下,正极壳可更牢固地包覆注塑圈,提高了电池的密封性能。
10.较佳的,所述上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上模模腔,所述上模模腔的内部安装有上顶芯,所述下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模模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模模腔配合上顶芯便于将上顶芯与负极盖贴合,设置下模模腔配合上模模腔用于容纳注塑料。
12.较佳的,所述上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注胶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孔便于进行注塑料的导向,设置注胶孔便于进行注胶操作。
14.较佳的,所述环形卡块固定连接于下模模腔的一侧,所述上模模腔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卡块通过卡槽与上模模腔卡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卡块配合卡槽使上模板与下模板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安装错位影响生产质量。
16.较佳的,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注胶槽,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注胶槽通过连接孔与下模模腔连通,所述下模模腔的内部安装有浮动推管,所述浮动推管的内部安装有下模顶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孔将注胶槽与下模模腔连通,使注塑圈与连接孔内胶料分离点尽可能靠近下方,设置浮动推管配合下模顶芯便于向上推动负极盖使注塑圈与连接孔内的胶料分离。
18.较佳的,所述上模模腔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侧卡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与上顶芯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密封圈配合第二密封圈增强上顶芯与上模模腔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上顶芯移动后因上顶芯与上模模腔之间存在空隙导致漏液,并设置限位环对上顶芯进行限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一、本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在使用时,为了防止上顶芯移动后因上顶芯与上模模腔之间存在空隙导致漏液,设置第一密封圈配合第二密封圈在上顶芯移动后对其与上模模腔连接处进行密封保护,并通过限位环对上顶芯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减少漏液的发生,通过设置上模板配合下模板,使本注塑模具可以采用负极盖盖面朝上、开口朝下的落料方式,提高了负极盖在模腔内的稳定性,使负极盖更易与模腔平稳贴合,负极盖不会被顶芯损坏,减少了模腔溢料的发生,增加了成品率,并使注塑圈与连接孔的分离位置更靠下,正极壳可更牢固地包覆注塑圈,提高了电池的密封性能;
22.二、本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注胶槽及模腔靠下的位置,使注塑圈与连接孔内胶料分离点尽可能靠近下方,使电池密封时正极壳更紧密地包裹密封圈,减少漏液现象。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中上模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中下模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中上模模腔和下模模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中上顶芯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0、上模机构;11、上模板;12、定位孔;13、上模模腔;14、上顶芯;20、下模机构;21、下模板;22、下模模腔;23、注胶槽;24、连接孔;25、下模顶芯;26、浮动推管;27、注胶孔;1、卡槽;30、密封机构;31、环形卡块;32、第一密封圈;33、第二密封圈;34、固定环;35、限
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阅图1-图5,一种新型扣式电池负极盖密封圈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机构10、下模机构20和密封机构30。
31.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上模机构10包括上模板11,上模板11设于下模机构20的一侧,为了便于将上顶芯14与负极盖贴合,并便于配合上模模腔13用于容纳注塑料,上模板11的内部开设有上模模腔13,上模模腔13的内部安装有上顶芯14,下模板21的内部开设有下模模腔22,为了便于进行注塑料的导向,上模板1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2,下模板21的一侧开设有注胶孔27。
32.参阅图1、图3和图4,下模机构20包括下模板21,下模板21设于上模板11的一侧,为了使注塑圈与连接孔24内胶料分离点尽可能靠近下方,并便于向上推动负极盖使注塑圈与连接孔24内的胶料分离,下模板21的一侧开设有注胶槽23,下模板2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24,注胶槽23通过连接孔24与下模模腔22连通,下模模腔22的内部安装有浮动推管26,浮动推管26的内部安装有下模顶芯25。
33.参阅图1、图4和图5,密封机构30包括环形卡块31,环形卡块31设于下模板21的一侧,为了使上模板11与下模板21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安装错位影响生产质量,环形卡块31固定连接于下模模腔22的一侧,上模模腔1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环形卡块31通过卡槽1与上模模腔13卡接,为了防止上顶芯14移动后因上顶芯14与上模模腔13之间存在空隙导致漏液,并对上顶芯14进行限位,上模模腔13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5,限位环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3,第二密封圈33的一侧卡接有第一密封圈32,第一密封圈32的一侧与上顶芯14固定连接,为了减少对上顶芯14限位时产生的误差,上顶芯14的一侧套设有固定环34,固定环34与上顶芯14固定连接。
34.工作原理:使用时,模具下模顶芯25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电子感应装置将负极盖盖面朝上、开口朝下安装入模腔指定位置,上模板11落下与下模板21合并,上顶芯14下落至指定位置,同时第一密封圈32与第二密封圈33连接,固定环34与限位环35接触,使其刚好与盖面贴合后开始射胶,注塑料由注胶孔27射入上模模腔13,注射至注胶槽23与下模模腔22完全充满胶料,随后模腔保压,密封圈固化成型,注塑结束后,上模上移,浮动推管26向上推动负极盖使注塑圈与连接孔24内的胶料分离,再由电子感应装置将负极盖与注胶槽23内的胶料移出,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
35.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