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859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的模具I,具有4个运水孔2,这4个运水孔2所覆盖的区域的温控要求相仿,但在并未图示的镶块上无法将其串联成一组运水来控制。传统的做法就是将其设计成双点运水、每个独立控制,即每个运水孔均分别通水冷却控温,然而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控制的组数和安装点运水的组数,不好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可以简化模具结构,方便维护。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用于对模板上的多个运水孔通入冷却水,包括运水板以及可装配在运水孔内的若干运水管,所述运水板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通过运水板内的过水通道连通,各运水管串接在过水通道上并固定连接运水板。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运水管包括中空的管体以及套于管体底部外周的套环,所述套环固定在运水板内,所述管体顶端开口,所述套环上设有水进口及水出口,套环与管体之间的缝隙形成连通水出口与管体顶端开口的回水通道,管体的中空部分形成连通水进口与管体顶端开口的进水通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水通道中相邻的两条运水管通过其中一条运水管的水出口与另一条运水管的水进口串接,在过水通道中最前端的运水管的水进口连通总进水口,过水通道中最尾端的运水管的水出口连通总出水口。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密封连接运水孔内壁的部分以及用于密封连接运水板的部分。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环外表面的环形凹槽以及装配在环形凹槽上的密封圈。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运水板内的过水通道将多条运水管串接起来,每条运水管分别对一个运水孔供水,因此水流可以顺次经过各运水孔,将各运水孔串接成一组回路去控制,从而简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模具的示意图;
[0013]图2是运水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0014]图3是运水结构的俯视图;
[0015]图4是运水板内过水通道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0017]图6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考图2至图6所示的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用于对如图1所示模板I上的多个运水孔2通入冷却水,其包括运水板3以及可装配在运水孔2内的若干运水管4,每个运水孔2均对应有一条运水管4。
[0019]如图2和图4所示,运水板3设有总进水口 31和总出水口 32,总进水口 31和总出水口32通过运水板3内的过水通道连通。所述的过水通道通过钻孔的形式布置在运水板3内,图4中成虚线状的直线表示出了过水通道,各运水管4串接在过水通道上并固定连接运水板3。
[0020]图4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出水流的方向,从图中可见,水流从总进水口31进入后顺次流过各运水管4后从总出水口 32流出,水流流经运水管4的过程即为水流进入运水孔2的过程,因此,本运水结构能够将各运水孔2串接成一组回路去控制,从而简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加强了运水管覆盖范围内的温控流量和温控能力,降低了维护模具的成本。
[0021]具体的,参考图2、图5和图6,每条运水管4包括中空的管体41以及套于管体41底部外周的套环42,套环42固定在运水板3内。管体41顶端开口,套环42上设有水进口421及水出口 422,水进口 421在水出口 422的下方。参考图5,虚线部分为模具,管体41插入在运水孔2内,管体41外壁与运水孔2的内壁具有一段过水间距,水流可以通过,内套环42与管体41之间具有缝隙,上述的过水间距、缝隙将水出口422与管体41顶端开口连通起来,形成了回水通道43;管体41的中空部分形成连通水进口 421与管体41顶端开口的进水通道44。
[0022]进一步,参考图4至图6,两运水管4之间的串接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过水通道中相邻的两条运水管4通过其中一条运水管4的水出口 422与另一条运水管4的水进口 421串接。在过水通道中最前端的运水管4的水进口 421连通总进水口 31,过水通道中最尾端的运水管4的水出口 422连通总出水口 32。
[0023]参考图5和图6的箭头方向,水流从总进水口31流向套环42的水进口421后,在进水通道44上升至管体41顶端开口,之后向下经回水通道43从水出口422流出,再之后进入下一运水管4的水进口 421 ;如此依次流过其余的运水管4到达总出水口 32。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5和图6,套环42的外表面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密封连接运水孔2内壁的部分以及用于密封连接运水板3的部分。
[0025]具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环42外表面的若干环形凹槽5以及装配在环形凹槽5上的密封圈。参考图5,套环42上部的两个密封圈61连接运水孔2的内壁,将套环42与运水孔2密封;套环42下部的两个密封圈62连接运水板3,将套环42与运水板3密封,仅通过过水通道连通。
[0026]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用于对模板上的多个运水孔通入冷却水,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水板以及可装配在运水孔内的若干运水管,所述运水板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通过运水板内的过水通道连通,各运水管串接在过水通道上并固定连接运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运水管包括中空的管体以及套于管体底部外周的套环,所述套环固定在运水板内,所述管体顶端开口,所述套环上设有水进口及水出口,套环与管体之间的缝隙形成连通水出口与管体顶端开口的回水通道,管体的中空部分形成连通水进口与管体顶端开口的进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水通道中相邻的两条运水管通过其中一条运水管的水出口与另一条运水管的水进口串接,在过水通道中最前端的运水管的水进口连通总进水口,过水通道中最尾端的运水管的水出口连通总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密封连接运水孔内壁的部分以及用于密封连接运水板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环外表面的环形凹槽(5)以及装配在环形凹槽(5)上的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区域控制式多点运水结构,用于对模板上的多个运水孔通入冷却水,包括运水板以及可装配在运水孔内的若干运水管,所述运水板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通过运水板内的过水通道连通,各运水管串接在过水通道上并固定连接运水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运水板内的过水通道将多条运水管串接起来,每条运水管分别对一个运水孔供水,因此水流可以顺次经过各运水孔,将各运水孔串接成一组回路去控制,从而简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模具中的运水冷却。
【IPC分类】B29C33/00, B29C33/04
【公开号】CN205310606
【申请号】CN201521140750
【发明人】胡联茂, 陈志豪, 朱冠帷
【申请人】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