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845阅读:2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机,具体的讲是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空气能热泵是按照“逆卡诺”原理工作的,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具体过程是: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地冷媒,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冷媒再导入水中,产生热水。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公开号CN102261631A,一种热泵蒸汽机,该热泵蒸汽机包括一个热泵系统、通过一个换向阀与上述热泵系统连接的板式换热器、一端通过上述换向阀与上述热泵系统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与上述热泵系统连接的翅片换热器以及与上述板式换热器连接的蒸汽发生系统。该专利在节能上取得一定效果显著,对环境造成污染小,但是板式换热器需常更换垫圈,较麻烦,易堵塞,需要定时清理维护,在应用到该蒸汽机中维护起来较为麻烦,需要停止工作后再进行清理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的热泵蒸汽机维护较为麻烦,维护起来需要停止蒸汽机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以期望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包括空气能热泵组和蒸汽机组,还包括板式换热器组,上述板式换热器组分别与空气能热泵组和蒸汽机组连接;上述板式换热器组包括放热介质通道组和吸热介质通道组。

上述的空气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上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换向阀连接第二换向阀,上述第二换向阀连接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的一端,该换热介质通道组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储液罐、膨胀阀、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连接。

上述的蒸汽机组包括进水阀门,上述进水阀门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换向阀,上述第三换向阀连接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的一端,该吸热介质通道组的另一端连接蒸汽发生器。

上述板式换热器组由至少两个板式换热器组成,每个板式换热器上均设置有放热介质通道和吸热介质通道,在每个板式换热器上的放热介质通道组成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在每个板式换热器上的吸热介质通道组成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

上述第二换向阀设置有至少两个换热介质输出端,每个上述换热介质输出端均对应一个上述放热介质通道;上述第三换向阀设置有至少两个吸热介质输出端,每个上述吸热介质输出端均对应一个上述吸热介质通道。

通过设置上述板式换热器组,使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与板式换热器组中的一个板式换热器或几个板式换热器连接,其他的板式换热器处于备用状态,在需要对正在工作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流维护时,只需要使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换向,使备用状态的板式换热器与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连接,这样使多个板式换热器在工位与备用状态之间转换,方便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理维护,而不需要停止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工作。

进一步的是,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与储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介质回流放热介质通道组的单向阀;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介质回流吸热介质通道组的单向阀。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保证上述的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安全性能、可靠性。

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一换向阀与第二换向阀之间、上述储液罐与膨胀阀之间均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设置过滤器,减少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通路堵塞的几率。

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均为三位电磁换向阀,上述第二换向阀与第三换向阀通过PLC控制装置控制联动。

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一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

进一步的是,上述进水阀门为电动温控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使上述备用状态的板式换热器与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连接,这样使多个板式换热器在工位与备用状态之间转换,方便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理维护,而不需要停止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工作,以提高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压缩机、2为第一换向阀、3为第二换向阀、4为储液罐、5为膨胀阀、6为蒸发器、7为进水阀门、8为进水管、9为第三换向阀、10为板式换热器、11为单向阀、12为气液分离器、13为过滤器、14为PLC控制装置、15为蒸汽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包括空气能热泵组和蒸汽机组,还包括板式换热器组,上述板式换热器组分别与空气能热泵组和蒸汽机组连接;上述板式换热器组包括放热介质通道组和吸热介质通道组。

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由两个放热介质通道并列排布组成,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由两个吸热介质通道并列排布组成。

上述的空气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上述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换向阀2连接第二换向阀3,上述第二换向阀3连接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的一端,该换热介质通道组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储液罐4、膨胀阀5、蒸发器6,上述蒸发器6通过第一换向阀2与气液分离器12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与压缩机1连接。

上述的蒸汽机组包括进水阀门7,上述进水阀门7一端连接进水管8,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换向阀9,上述第三换向阀9连接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的一端,该吸热介质通道组的另一端连接蒸汽发生器15。

上述板式换热器组由两个板式换热器组成,每个板式换热器10上均设置有放热介质通道和吸热介质通道,在每个板式换热器10上的放热介质通道组成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在每个板式换热器10上的吸热介质通道组成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

上述第二换向阀3设置有两个换热介质输出端,每个上述换热介质输出端均对应一个上述放热介质通道;上述第三换向阀9设置有两个吸热介质输出端,每个上述吸热介质输出端均对应一个上述吸热介质通道。

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与板式换热器组中的一个板式换热器10连接,另一个板式换热器10处于备用状态,在需要对正在工作的板式换热器10进行清流维护时,只需要使第二换向阀3和第三换向阀9换向,使备用状态的板式换热器10与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连接,这样使两个板式换热器10在工位与备用状态之间转换,方便对板式换热器10进行清理维护,而不需要停止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工作。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放热介质通道组与储液罐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介质回流放热介质通道组的单向阀11;上述吸热介质通道组与蒸发器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介质回流吸热介质通道组的单向阀11,这样可以保证上述的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安全性能、可靠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上述第一换向阀2与第二换向阀3之间、上述储液罐4与膨胀阀5之间均设置有过滤器13。通过设置过滤器13,减少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的通路堵塞的几率。上述第一换向阀2为四通换向阀。上述第二换向阀3和第三换向阀9均为三位电磁换向阀,上述第二换向阀3与第三换向阀9通过PLC控制装置14控制联动,该三位电磁换向阀中的两个工位分别是接通两个板式换热器10,剩下一个工位是全部截止板式换热器组与空气能热泵组、蒸汽机组的连接。上述进水阀门7为电动温控阀,以调节准入板式换热器组的水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