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9676发布日期:2020-05-06 19:2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特别涉及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料发热,对水进行加热,形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然后蒸汽沿管道进入汽轮机中不断膨胀做功,冲击汽轮机转子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进而产生电能,现有的汽轮机只会将蒸汽利用一次,而排出汽轮机的蒸汽还具有很高的热能,导致蒸汽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进气管、锅炉、出气管和冷却管,所述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汽轮机顶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锅炉连接,所述汽轮机底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气管的内部,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将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锅炉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锅炉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导入汽轮机的内部,蒸汽经过汽轮机做功后进入冷却管的内部,通过冷却管将蒸汽上的余热进行利用,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预热,保证对蒸汽的热量进行完全利用,避免热量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蓄水箱与储水箱的配合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弧形管与过滤板的配合图。

图中:1为汽轮机、2为发电机、3为进气管、4为锅炉、5为出气管、6为冷却管、61为连接环、62为弧形管、63为蓄水箱、64为储水箱、65为加热管、66给水管、67第一水泵、68第二水泵、69过滤板、7为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2、进气管3、锅炉4、出气管5和冷却管6,汽轮机1和发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汽轮机1的顶部通过进气管3与锅炉4连接,汽轮机1的底部与出气管5连接,冷却管6的一端位于出气管5的内部,冷却管6的另一端将出气管5与锅炉4连接。

在锅炉4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3导入汽轮机1的内部,蒸汽经过汽轮机1做功后进入冷却管6的内部,通过冷却管6将蒸汽上的余热进行利用,对进入锅炉4的水进行预热,保证对蒸汽的热量进行完全利用,避免热量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冷却管6包括连接环61、弧形管62、蓄水箱63、储水箱64、加热管65、给水管66、第一水泵67和第二水泵68,弧形管62的一端通过连接环61固定在出气管5的管口处,弧形管62的另一端与位于出气管5外壁的蓄水箱63连接,出气管5靠近蓄水箱63的一端为密封状,储水箱64与蓄水箱63的一侧接触,储水箱64上连接有位于出气管5内部的加热管65,蓄水箱63通过给水管66与锅炉4连接,储水箱64上设有与给水管66连接的第一水泵67,储水箱64上设有与加热管65连接的第二水泵68,从汽轮机1内部排出的蒸汽进入弧形管62的内部,同时在弧形管62的内部冷凝成冷凝水,然后流入蓄水箱63内,蒸汽在冷凝时会放出热量,储水箱64内部的水通过第二水泵68导入加热管65的内部,且加热管65位于出气管5的内部,从而对加热管65内部水进行加热,在加热完成后,水进入储水箱64的内部,然后被加热的水再进入锅炉4的内部转化呈蒸汽,通过从汽轮机1排出蒸汽的余热对水进行预热,对蒸汽剩余的能量进行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加热管65缠绕在弧形管62的外壁,加热管65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64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加热管65缠绕在弧形管62的外壁,更好的对加热管65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冷却管6还包括过滤板69,过滤板69位于弧形管62的内部,过滤板69上开设有通孔,蒸汽通过弧形管62时,穿过过滤板69上的通孔,提高蒸汽与过滤板69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使蒸汽进行液化,使蒸汽液化的更加完全。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过滤板69位于加热管65缠绕在弧形管62处,当蒸汽在过滤板69上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加热管65位于弧形管62的外壁,提高对加热管65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连接环61的顶部呈圆弧状,蒸汽通过连接环61进入弧形管62内部时,蒸汽能更加顺利的进入弧形管62的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蓄水箱63和储水箱64相互接触的一侧呈相互凹陷的配合状,当蒸汽被冷凝后,冷凝水通过凹陷处能对加热管65的内部进加热,进而对储水箱64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对蒸汽上的余热进行利用。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蓄水箱63的内部设有引流板7,通过引流板7使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更加顺畅流入蓄水箱63的底部。

在使用时,锅炉4对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通过进气管3导入汽轮机1的内部,汽轮机1将蒸汽产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当蒸汽做功后,通过出气管5进入冷却管6的内部,通过冷却管6对蒸汽中的余热进行利用,对进入锅炉4内部的水进行预热,进而将蒸汽中的余热进行良好的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2)、进气管(3)、锅炉(4)、出气管(5)和冷却管(6),所述汽轮机(1)和所述发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汽轮机(1)顶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锅炉(4)连接,所述汽轮机(1)底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5)连接,所述冷却管(6)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气管(5)的内部,所述冷却管(6)的另一端将所述出气管(5)与所述锅炉(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包括连接环(61)、弧形管(62)、蓄水箱(63)、储水箱(64)、加热管(65)、给水管(66)、第一水泵(67)和第二水泵(68),所述弧形管(6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61)固定在所述出气管(5)的管口处,所述弧形管(62)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出气管(5)外壁的所述蓄水箱(63)连接,所述出气管(5)一端与所述汽轮机(1)底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5)的另一端为密封状,所述储水箱(64)与所述蓄水箱(63)的一侧接触,所述储水箱(64)上连接有位于所述出气管(5)内部的加热管(65),所述蓄水箱(63)通过所述给水管(66)与所述锅炉(4)连接,所述储水箱(64)也通过导管与所述给水管(66)连通,所述储水箱(64)上设有与所述给水管(66)连接的所述第一水泵(67),所述储水箱(64)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管(65)连接的第二水泵(6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65)缠绕在所述弧形管(62)的外壁,所述加热管(6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64)顶部的进水口和底部的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还包括过滤板(69),所述过滤板(69)位于所述弧形管(62)的内部,所述过滤板(69)上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69)位于所述加热管(65)缠绕在所述弧形管(62)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61)的顶部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3)和所述储水箱(64)相互接触的一侧呈相互凹陷的配合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3)的内部设有引流板(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进气管、锅炉、出气管和冷却管,汽轮机和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汽轮机顶部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锅炉连接,汽轮机底部的出气口与出气管连接,冷却管的一端位于出气管的内部,冷却管的另一端将出气管与锅炉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锅炉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导入汽轮机的内部,蒸汽经过汽轮机做功后进入冷却管的内部,通过冷却管将蒸汽上的余热进行利用,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预热,进而将蒸汽中的余热进行良好的利用,保证对蒸汽的热量进行完全利用,避免热量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降低了锅炉对水加热的时间,提高了蒸汽产出的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