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306发布日期:2020-08-14 19:4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食品加工业不可或缺的一个装置,蒸汽温度、压力以及蒸汽的质量要求都较为严格。高温蒸汽通过到清洗、漂烫、混合、杀菌、蒸煮、标签包装等机械设备中,来完成食品加工的每一个工序,同时还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然而,目前应用的传统老式锅炉开机预热慢,浪费能源,操作流程繁杂,耗费人力,具有密闭性的内胆“锅”,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小型化结构布置灵活,节能环保,操控简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包括加热腔室、蓄水槽、框架式水加热器、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和阻垢净水器,来自供水管路的自来水流经所述阻垢净水器后进入所述蓄水槽蓄水,所述加热腔室内上下区分为水加热腔和常压蒸气腔,所述蓄水槽下部和所述水加热腔通过虹吸直管连通,所述蓄水槽上部和所述常压蒸气腔通过通气直管连通,所述水加热腔底端中心部设置有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所述常压蒸气腔顶端中心部开设有蒸气出口,所述蒸气出口上设置有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内设置有若干单头加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包括由若干铜合金加热管构成的加热管体,所述加热管体外部依次设置有软铜带包覆层、加热线缠绕层、高温玻纤编织层、陶瓷棉层和不锈钢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铜合金加热管外径为1mm至3mm。

作为优选,所述铜合金加热管长度为30cm至60cm。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设置有液位计。

作为优选,所述阻垢净水器包括三级滤芯,所述三级滤芯为pp棉滤芯、fof固体微溶阻垢滤芯和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手动阀、逆止阀和前置电动阀。

作为优选,所述阻垢净水器和所述蓄水槽之间设置有后置电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框架式水加热器将水加热腔内的水加热,蒸发的饱和蒸汽在常压蒸气腔内通过蒸气出口进入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继续加热获得较干的过热蒸汽,进而提供给各食品机械设备使用,提高热效率和工作能力,节省能源,安全环保。

2.蓄水槽和水加热腔通过虹吸作用连通供水,蓄水槽内的蓄水预先经过阻垢净水器的阻垢净水,实现了水垢抑制作用,适合应用水硬度偏高的供水水质,防止长期使用下设备结垢损坏,减少故障率,降低维护费用和生产成本。

3.该装置整体偏小型化结构设计,有益于灵活布置在工厂车间内,常压工况下作业,减少安全隐患,操控简单,维修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腔室,2-蓄水槽,3-框架式水加热器,4-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5-阻垢净水器,6-供水管路,7-虹吸直管,8-水加热腔,9-常压蒸气腔,10-通气直管,11-蒸气出口,12-防护框架,13-单头加热管,14-铜合金加热管,15-软铜带包覆层,16-加热线缠绕层,17-高温玻纤编织层,18-陶瓷棉层,19-不锈钢外壳,20-pp棉滤芯,21-fof固体微溶阻垢滤芯,22-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23-手动阀,24-逆止阀,25-前置电动阀,26-后置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包括加热腔室1、蓄水槽2、框架式水加热器3、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和阻垢净水器5。来自供水管路6的自来水流经所述阻垢净水器5后进入所述蓄水槽2蓄水,所述蓄水槽2设置有液位计。具体的说,所述供水管路6上依次设置有手动阀23、逆止阀24和前置电动阀25,所述阻垢净水器5和所述蓄水槽2之间设置有后置电动阀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净水器5包括三级滤芯,所述三级滤芯为pp棉滤芯20、fof固体微溶阻垢滤芯21和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22。

所述加热腔室1内上下区分为水加热腔8和常压蒸气腔9,所述蓄水槽2下部和所述水加热腔8通过虹吸直管7连通,所述蓄水槽2上部和所述常压蒸气腔9通过通气直管10连通。所述水加热腔8底端中心部设置有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3,具体的说,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3包括防护框架12,所述防护框架12内设置有若干单头加热管13。

所述常压蒸气腔9顶端中心部开设有蒸气出口11,所述蒸气出口11上设置有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如图2中所示,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包括由若干铜合金加热管14构成的加热管体,进一步的,所述铜合金加热管14外径为1mm至3mm,所述铜合金加热管14长度为30cm至60cm。所述加热管体外部依次设置有软铜带包覆层15、加热线缠绕层16、高温玻纤编织层17、陶瓷棉层18和不锈钢外壳19。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包括加热腔室(1)、蓄水槽(2)、框架式水加热器(3)、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和阻垢净水器(5),来自供水管路(6)的自来水流经所述阻垢净水器(5)后进入所述蓄水槽(2)蓄水,所述加热腔室(1)内上下区分为水加热腔(8)和常压蒸气腔(9),所述蓄水槽(2)下部和所述水加热腔(8)通过虹吸直管(7)连通,所述蓄水槽(2)上部和所述常压蒸气腔(9)通过通气直管(10)连通,所述水加热腔(8)底端中心部设置有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3),所述常压蒸气腔(9)顶端中心部开设有蒸气出口(11),所述蒸气出口(11)上设置有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3)包括防护框架(12),所述防护框架(12)内设置有若干单头加热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4)包括由若干铜合金加热管(14)构成的加热管体,所述加热管体外部依次设置有软铜带包覆层(15)、加热线缠绕层(16)、高温玻纤编织层(17)、陶瓷棉层(18)和不锈钢外壳(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铜合金加热管(14)外径为1mm至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铜合金加热管(14)长度为30cm至6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槽(2)设置有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阻垢净水器(5)包括三级滤芯,所述三级滤芯为pp棉滤芯(20)、fof固体微溶阻垢滤芯(21)和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管路(6)上依次设置有手动阀(23)、逆止阀(24)和前置电动阀(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阻垢净水器(5)和所述蓄水槽(2)之间设置有后置电动阀(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常压过热蒸发器,包括加热腔室、蓄水槽、框架式水加热器、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和阻垢净水器,来自供水管路的自来水流经所述阻垢净水器后进入所述蓄水槽蓄水,所述加热腔室内上下区分为水加热腔和常压蒸气腔,所述蓄水槽下部和所述水加热腔通过虹吸直管连通,所述蓄水槽上部和所述常压蒸气腔通过通气直管连通,所述水加热腔底端中心部设置有所述框架式水加热器,所述常压蒸气腔顶端中心部开设有蒸气出口,所述蒸气出口上设置有所述常压蒸气过热加热器。该装置小型化结构布置灵活,节能环保,操控简便,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蔡艺勇;蔡艺红;蔡坚艺;毛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慕兰卡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