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272发布日期:2020-08-14 19:4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塔式炉受热面布置垂直向上布置,省煤器在炉顶最上方,相比π型炉,塔式炉的炉膛高度更高,钢结构承重大,所需的钢材耗量多,锅炉整体重量居高不下。省煤器在炉顶最上方,需耗费更长的给水管、下降管。同时,烟气调节挡板在省煤器上方,受烟气调节挡板的限制,中间隔板两侧省煤器均需要两组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需要集箱多,空间受限且成本高。且受挡板两侧烟气量和烟温的影响,两侧出口的工质也存在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塔式炉存在炉膛高度较高,钢结构承重大,给水管、下降管管道较长,需耗费大量的制造和安装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塔式炉存在炉膛高度较高,钢结构承重大,给水管、下降管管道较长,需耗费大量的制造和安装成本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它包括塔式炉主体1、尾部烟道2、脱硝系统3、空气预热器4、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水冷壁6、水冷壁入口集箱7和水冷壁出口集箱8,尾部烟道2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外部,尾部烟道2的上部端口与塔式炉主体1的上部相连通,脱硝系统3和空气预热器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内部,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内部,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与尾部烟道2的上部端口对应设置,塔式炉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水冷壁6,水冷壁6的下部端口与水冷壁入口集箱7相连通,水冷壁6的上部端口与水冷壁出口集箱8相连通;

它还包括烟道省煤器9、省煤器出口集箱10、省煤器入口集箱11、旁路低温省煤器12、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出口连接管15、第一入口连接管16、旁路烟道17、下降管18、汽水分离器20、水连接管21、贮水箱22、疏水管23、再循环泵24和蒸汽连接管25,烟道省煤器9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内部,烟道省煤器9的管组出口端与省煤器出口集箱10相连通,省煤器出口集箱10通过下降管18与水冷壁入口集箱7相连通,烟道省煤器9的管组入口端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旁路烟道17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外部,旁路烟道17的上部端口与脱硝系统3的出口端相连接,旁路烟道17的下部端口与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端相连接,旁路低温省煤器12设置在旁路烟道17的内部,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一出口端连接有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通过第一出口连接管15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通过第一入口连接管16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

汽水分离器20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外部,汽水分离器20的下端通过水连接管21与贮水箱22的入口端相连,贮水箱22的出口端通过疏水管23与再循环泵24的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通,再循环泵24的循环泵出口管道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汽水分离器20的上端通过蒸汽连接管25与塔式炉的一级过热器的入口集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和第二出口连接管27,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二出口端连接有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通过第二出口连接管27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和第二入口连接管29,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二入口端连接有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通过第二入口连接管29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多个阀门和多个压力表,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之间的第一出口连接管15、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之间的第一入口连接管16、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之间的第二出口连接管27、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之间的第二入口连接管29均设有阀门和压力表。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设置在旁路低温省煤器12出口侧的旁路烟道17的内部,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与旁路烟道17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旁路低温省煤器12采用h型鳍片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布置的系统将塔式炉原有省煤器受热面迁移至尾部烟道后,不受高位烟气调节挡板的限制,有效地降低了塔式炉的炉膛高度,缩短了给水管、下降管管道,降低锅炉钢结构承重,大幅降低制造、安装和运行成本。降低了机组检修难度。省煤器迁移至尾部烟道后,减少高位烟气调节挡板对省煤器出口工质的限制,提高了高位烟气调节挡板的灵活性和运行的经济性,有助于再热器汽温的达到,同时降低了省煤器出口工质侧偏差,集箱布置更加容易,压缩成本。且能够更加灵活控制锅炉的排烟温度,通过增加尾部烟道的旁路低温省煤器,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提高能级利用,提高锅炉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用于降低塔式炉的炉膛高度,缩短管道长度,增设烟气旁路,并在尾部烟道增加烟气旁路加热低温省煤器,提高高位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能级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布置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塔式炉的高位省煤器移至尾部烟道并提高能级利用布置的系统,它包括塔式炉主体1、尾部烟道2、脱硝系统3、空气预热器4、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水冷壁6、水冷壁入口集箱7和水冷壁出口集箱8,尾部烟道2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外部,尾部烟道2的上部端口与塔式炉主体1的上部相连通,脱硝系统3和空气预热器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内部,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内部,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与尾部烟道2的上部端口对应设置,塔式炉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水冷壁6,水冷壁6的下部端口与水冷壁入口集箱7相连通,水冷壁6的上部端口与水冷壁出口集箱8相连通;

它还包括烟道省煤器9、省煤器出口集箱10、省煤器入口集箱11、旁路低温省煤器12、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出口连接管15、第一入口连接管16、旁路烟道17、下降管18、汽水分离器20、水连接管21、贮水箱22、疏水管23、再循环泵24和蒸汽连接管25,烟道省煤器9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内部,烟道省煤器9的管组出口端与省煤器出口集箱10相连通,省煤器出口集箱10通过下降管18与水冷壁入口集箱7相连通,烟道省煤器9的管组入口端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旁路烟道17设置在尾部烟道2的外部,旁路烟道17的上部端口与脱硝系统3的出口端相连接,旁路烟道17的下部端口与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端相连接,旁路低温省煤器12设置在旁路烟道17的内部,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一出口端连接有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通过第一出口连接管15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通过第一入口连接管16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

汽水分离器20设置在塔式炉主体1的外部,汽水分离器20的下端通过水连接管21与贮水箱22的入口端相连,贮水箱22的出口端通过疏水管23与再循环泵24的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通,再循环泵24的循环泵出口管道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汽水分离器20的上端通过蒸汽连接管25与塔式炉的一级过热器的入口集箱相连通。

本实施方式的尾部烟道2与塔式炉主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塔式炉主体1的外壁上设有烟道连接管,尾部烟道2的上部端口套装在烟道连接管上,并通过现有锁紧环锁紧。

本实施方式的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用于调节中间隔墙左右两侧的烟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和第二出口连接管27,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二出口端连接有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通过第二出口连接管27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相连通。如此设置,进一步增设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通过第二出口连接管27流经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进入旁路低温省煤器12,能够有效地减小工质侧的屏间偏差和管间偏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和第二入口连接管29,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第二入口端连接有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通过第二入口连接管29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相连通。如此设置,进一步增设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从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流出,再通过第二入口连接管29流经省煤器入口集箱11进入烟道省煤器9,能够有效地减小工质侧的屏间偏差和管间偏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阀门和多个压力表,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之间的第一出口连接管15、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之间的第一入口连接管16、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与省煤器入口集箱11之间的第二出口连接管27、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之间的第二入口连接管29均设有阀门和压力表。如此设置,当烟道省煤器9和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换热器长时间运行,出现腐蚀泄漏时,可以逐一关掉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第二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26和第二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28的进、出口阀门,进行泄漏排查;压力表用来测量所在位置的压力值。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设置在旁路低温省煤器12出口侧的旁路烟道17的内部,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与旁路烟道17的内壁相连接。如此设置,旁路低温省煤器12出口侧设置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可调节空气预热器4侧和旁路低温省煤器12烟气量比例,控制锅炉出口排烟温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低位烟气调节挡板30的形状及安装方式与高位烟气调节挡板5相同,为现有塔式炉应用的常见烟气调节挡板,烟气调节挡板的调节烟气量比例的功能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旁路低温省煤器12采用h型鳍片管。如此设置,实现逆流换热。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工作原理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启动阶段,通过汽水分离器20分离出来的蒸汽通过蒸汽连接管25送往塔式炉的一级过热器的入口集箱内,通过汽水分离器20分离出来的水通过水连接管21进入贮水箱22,经疏水管23排入再循环泵24的循环泵入口管道,作为再循环工质与外部锅炉主给水管路19内的给水混合后,通过第一入口连接管16流经第一低温省煤器入口集箱13进入旁路低温省煤器12,经旁路低温省煤器12的管组加热,加热后的工质从第一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流出,再通过第一出口连接管15流经省煤器入口集箱11进入烟道省煤器9,通过烟道省煤器9的管组加热后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10,由省煤器出口集箱10经下降管18进入水冷壁入口集箱7,再经水冷壁6加热后通过水冷壁出口集箱8进入到汽水分离器20,进行工质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