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7712发布日期:2021-04-16 13:1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而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3.现阶段已经出现了采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的锅炉,利用了生物质能,生物质颗粒燃烧后产生热量加热水,通常伴随着冷水注入和热水流出的过程,冷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燃烧大量的生物质颗粒,较为浪费,同时,生物质颗粒的余灰中仍含有大量的热能不能被回收利用,也造成热能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加热效率,另外,传统的燃烧生物质颗粒的锅炉中安装有篦子,颗粒产生的灰烬有时会堵塞篦子,造成灰烬掉落困难,影响通风,从而影响燃烧的现象,另外,添加新的生物质颗粒时,新的生物质颗粒会覆盖在正在燃烧的生物质颗粒顶面,造成热力穿透困难,只能等逐层引燃上方的新的生物质颗粒时才能充分发挥热能,引燃时间长,影响了热力发挥,从而影响了加热效率。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具备利用余热、提高加热效率、便于清理灰烬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利用余热、提高加热效率、便于清理灰烬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外腔和内胆,所述外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胆,且内胆下方设置有燃烧斗,并且燃烧斗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面与外腔内底面固定连接,且支架顶面与燃烧斗底面滑动连接,所述燃烧斗内底面安装有预热管,且预热管一端贯穿燃烧斗并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进水管贯通连接,并且进水管贯穿外腔并延伸至外腔外侧,所述预热管另一端贯穿燃烧斗另一侧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贯通连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另一端与内胆上部表面贯通连接,所述燃烧斗底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外腔一侧表面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外侧位于外腔外表面铰接有进料门,并且进料口底面斜向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一端延伸到燃烧斗上方。
10.进一步的,所述燃烧斗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贯穿外腔并与外腔滑动连接,所述外腔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安装架,且气缸安装架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
气缸,并且气缸的活塞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架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另一侧表面贯通连接有热水管,且热水管贯穿外腔并延伸至外腔外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外腔正立面底面开设有清灰口,且清灰口外外侧位于外腔正立面铰接有清灰门。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架外壁之间夹有隔热板,且连接板和连接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隔热板材质为硅酸铝陶瓷纤维板。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材质为不锈钢编织软管,且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足够长。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预热管,预热管呈连续的s型布置在燃烧斗内底面,燃烧斗内部盛放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的余灰覆盖预热管,采用余灰的余热加热预热管中的水,从而使进入到内胆中的水相对于进水管中的水温度更高,从而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而s型布局的预热管增加了与余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传导时间,提高了对水的初步加热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气缸、连接架和支架,支架为门型金属架,燃烧斗在支架顶面滑动,气缸带动连接架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燃烧斗往复移动,将燃烧后的灰烬抖落出燃烧斗,从而便于清理灰烬,另外,打开进料门,可从进料口处添加生物质燃料,添加好之后,气缸带动燃烧斗往复移动,从而将堆积在燃烧斗一端的生物质燃料与燃烧斗中的正在燃烧的生物质燃料进行混合,从而增加新的生物质燃料和火焰的接触面积,便于新的生物质燃料快速起火燃烧,从而加快燃烧速度,增加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烧斗的俯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外腔;2、内胆;3、供水管;4、进料门;5、第一连接软管;6、斜板;7、燃烧斗;8、支架;9、预热管;10、连接架;11、连接板;12、气缸;13、气缸安装架;14、热水管;15、第二连接软管;1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
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
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外腔1和内胆2,外腔1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胆2,内胆2为金属材质,为常见结构,图中未详细示出,且内胆2下方设置有燃烧斗7,并且燃烧斗7下方安装有支架8,支架8底面与外腔1内底面固定连接,且支架8顶面与燃烧斗7底面滑动连接,支架8支撑燃烧斗7,燃烧斗7内底面安装有预热管9,预热管9呈连续s型布置,预热管9采用铜管,导热系数高,且预热管9一端贯穿燃烧斗7并通过第二连接软管15与进水管16贯通连接,并且进水管16贯穿外腔1并延伸至外腔1外侧,进水管16与进水水泵贯通连接,为常见供水结构,图中未示出,预热管9另一端贯穿燃烧斗7另一侧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5贯通连接有供水管3,且供水管3另一端与内胆2上部表面贯通连接,燃烧斗7底面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小于生物质颗粒粒径,外腔1一侧表面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外侧位于外腔1外表面铰接有进料门4,为常见添料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并且进料口底面斜向固定安装有斜板6,斜板6一端延伸到燃烧斗7上方,便于生物质颗粒滑落,预热管9呈连续的s型布置在燃烧斗7内底面,燃烧斗7内部盛放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的余灰覆盖预热管9,采用余灰的余热加热预热管9中的水,从而使进入到内胆2中的水相对于进水管16中的水温度更高,从而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而s型布局的预热管9增加了与余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传导时间,提高了对水的初步加热效率。
28.在一个实施例中,燃烧斗7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0,连接架10为“匚”字型,且连接架10贯穿外腔1并与外腔1滑动连接,外腔1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安装架13,且气缸安装架13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气缸12,并且气缸12的活塞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11与连接架10固定连接,支架8为门型金属架,燃烧斗7在支架8顶面滑动,气缸12带动连接架10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燃烧斗7往复移动,将燃烧后的灰烬抖落出燃烧斗7,从而便于清理灰烬,另外,打开进料门4,可从进料口处添加生物质燃料,添加好之后,气缸12带动燃烧斗7往复移动,从而将堆积在燃烧斗7一端的生物质燃料与燃烧斗7中的正在燃烧的生物质燃料进行混合,从而增加新的生物质燃料和火焰的接触面积,便于新的生物质燃料快速起火燃烧,从而加快燃烧速度,增加加热效率。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胆2另一侧表面贯通连接有热水管14,且热水管14贯穿外腔1并延伸至外腔1外侧,热水管14可接通供暖设备,为常见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腔1正立面底面开设有清灰口,且清灰口外外侧位于外腔1正立面铰接有清灰门,为常见锅炉结构,便于清灰,图中未示出。
31.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11和连接架10外壁之间夹有隔热板,且连接板11和连接架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隔热板材质为硅酸铝陶瓷纤维板,阻断连接架10将热量传递给连接板11,从而避免将高温传递给气缸12而引起气缸12损坏。
3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软管5和第二连接软管15材质为不锈钢编织软管,为市面上可买到的产品,且第一连接软管5和第二连接软管15足够长,不影响燃烧斗7往复移动。
33.工作原理:
34.预热管9呈连续的s型布置在燃烧斗7内底面,燃烧斗7内部盛放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的余灰覆盖预热管9,采用余灰的余热加热预热管9中的水,从而使进入到内胆2中的水相对于进水管16中的水温度更高,从而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而s型布局的预热管9增加了与余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传导时间,提高了对水的初步加热效率,同时,燃烧斗7在支架8顶面滑动,气缸12带动连接架10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燃烧斗7往复移动,将燃烧后的灰烬抖落出燃烧斗7,从而便于清理灰烬,另外,打开进料门4,可从进料口处添加生物质燃料,添加好之后,气缸12带动燃烧斗7往复移动,从而将堆积在燃烧斗7一端的生物质燃料与燃烧斗7中的正在燃烧的生物质燃料进行混合,从而增加新的生物质燃料和火焰的接触面积,便于新的生物质燃料快速起火燃烧,从而加快燃烧速度,增加加热效率。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