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005发布日期:2021-04-02 09:2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脱盐水又名蒸馏水。这种水质去除了强电解质,剩余的含盐量在1至5mg/l之间。使用脱盐水作为水源对锅炉供水可以降低锅炉内水垢的形成,为了进一步避免脱盐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对锅炉的腐蚀,通常在要在脱盐水输送至锅炉之前将脱盐水中所含的氧气以及其他易挥发气体去除以提高锅炉的耐用性,降低锅炉维修次数。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脱盐水加热除氧的过程通常是在除氧器中进行的,即利用蒸汽对脱盐水进行加热进而提升脱盐水的温度从而最终使脱盐水内所溶解的氧气挥发出脱盐水,达到除氧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尤其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进入除氧器之前的脱盐水温度过低则导致实际所需要的加热除氧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脱盐水除氧不完全而输送到锅炉内,导致锅炉部件加速腐蚀,从而引起锅炉的维修周期变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进入除氧器之前的脱盐水进行预加热进而缩短在除氧器内加热时间的蒸汽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脱盐水罐,所述的脱盐水罐的上方设置有管式换热器,脱盐水罐和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管通过第一脱盐水输送管相连通,第一脱盐水输送管上设置有增压泵和第一截止阀,管式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除氧器,所述的除氧器包括除氧器本体、除氧器进水管、除氧器出水管、除氧器蒸汽进口管和除氧器蒸汽出口管,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管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除氧器蒸汽出口管和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气液分离箱,所述的气液分离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分离箱气体出口管,气液分离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分离箱液体出口管,气液分离箱的一端上设置气液分离箱进口管,气液分离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液位计,分离箱液体出口管和脱盐水罐的顶部通过第一液体回收管相连通,气液分离箱进口管和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管内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

优选的,所述的除氧器的下方设置有脱氧水罐,所述的脱氧水罐和所述的除氧器本体通过所述的除氧器出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增压泵和第一截止阀之间的第一脱盐水输送管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脱盐水输送管,第二脱盐水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之间的第二脱盐水输送管和管式换热器壳程出口管通过第三脱盐水输送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液体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气液分离箱的一侧设置有扩容水箱,扩容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扩容水箱进口管,扩容水箱进口管和分离箱气体出口管相连通,扩容水箱的底部上设置有扩容水箱液体出口管,扩容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扩容水箱气体出口管,第三截止阀和脱盐水罐之间的第一液体回收管与扩容水箱液体出口管通过第二液体回收管相连通,第二液体回收管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进入除氧器之前的脱盐水进行预加热进而缩短在除氧器内加热时间,提高了除氧效果。

其次,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获取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预热的脱盐水的温度,本产品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管内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使用方便。

最后,由于脱盐水生产成本过高,蒸汽凝液作为优质的脱盐水水源,本产品通过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气液分离箱,分离箱液体出口管和脱盐水罐的顶部通过第一液体回收管相连通,气液分离箱进口管和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管相连通通过将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至脱盐水罐内从新作为脱盐水进行利用,极大的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细节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脱盐水罐1,所述的脱盐水罐1的上方设置有管式换热器2,管式换热器2包括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入口管、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管、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入口管以及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出口管,脱盐水罐1和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入口管通过第一脱盐水输送管3相连通,第一脱盐水输送管3上设置有增压泵4和第一截止阀5,管式换热器2的下方设置有除氧器6,所述的除氧器6包括除氧器本体、除氧器进水管、除氧器出水管、除氧器蒸汽进口管和除氧器蒸汽出口管,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管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除氧器蒸汽出口管和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入口管相连通。所述的增压泵4和第一截止阀5之间的第一脱盐水输送管3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脱盐水输送管15,第二脱盐水输送管15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6,第二截止阀16和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之间的第二脱盐水输送管15和管式换热器2壳程出口管通过第三脱盐水输送管17相连通。

为了方便获取在管式换热器2内进行预热的脱盐水的温度,本产品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管内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13,温度感应探头13采用表式温度计。

为了方便存储已经完成除氧的脱盐水,本产品在所述的除氧器6的下方设置有脱氧水罐14,所述的脱氧水罐14和所述的除氧器本体通过所述的除氧器出水管相连通。

由于脱盐水生产成本过高,蒸汽凝液作为优质的脱盐水水源,本产品通过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2的一侧设置有气液分离箱7,所述的气液分离箱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分离箱气体出口管8,气液分离箱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分离箱液体出口管9,气液分离箱7的一端上设置气液分离箱进口管10,气液分离箱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液位计11,分离箱气体出口管8、分离箱液体出口管9以及气液分离箱进口管10均分别和气液分离箱7相连通,分离箱液体出口管9和脱盐水罐1的顶部通过第一液体回收管12相连通,气液分离箱进口管10和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出口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液体回收管12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8,通过将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至脱盐水罐1内从新作为脱盐水进行利用,极大的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为了方便进一步的回收所述的蒸汽凝液,气液分离箱7的一侧设置有扩容水箱19,扩容水箱19的侧壁上设置有扩容水箱进口管20,扩容水箱进口管20和分离箱气体出口管8相连通,扩容水箱19的底部上设置有扩容水箱液体出口管21,扩容水箱19的顶部设置有扩容水箱气体出口管22,扩容水箱进口管20、扩容水箱液体出口管21以及扩容水箱气体出口管22均分别和扩容水箱19相连通,第三截止阀18和脱盐水罐1之间的第一液体回收管12与扩容水箱液体出口管21通过第二液体回收管23相连通,第二液体回收管23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24。

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所示,首先,在设备正式运行前应当先进行设备的预运行,将高压蒸汽接入所述的除氧器蒸汽进口管上,所述的高压蒸汽经过除氧器进入到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入口管并通过管式换热器2的管程出口管排出管式换热器2,在此期间,对管式换热器2壳程内预存的脱盐水进行加热,当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管内的温度感应探头13检测的温度位于60至75℃时,完成了本产品的预运行。

当完成本产品的预运行后,即可开始本产品的正常运行,打开增压泵4,脱盐水罐1通过第一脱盐水输送管3进入到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预热,预热后的脱盐水通过第三脱盐水输送管17和第二脱盐水输送管15然后进入到所述的除氧器进水管最终进入到所述的除氧器本体内,在所述的除氧器本体内所述的预热后的脱盐水再次经过所述的高压蒸汽的加热,所述的预热后的脱盐水充分加热后,所述的预热后的脱盐水内所含的溶解的氧气以及可挥发性物质随着低压蒸汽进入到管式换热器2内利用所述的低压蒸汽余温对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内的脱盐水进行预热,所述的低压蒸汽内的水经过在管式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后,所述的低压蒸汽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蒸汽凝液,所述的低压蒸汽的气体部分携带所述的蒸汽凝液进入到气液分离箱7,所述的蒸汽凝液接触到气液分离箱7的内壁,凝结在气液分离箱7的侧壁上并滑落至气液分离箱7的底部形成蒸汽凝液,所述的低压蒸汽的气体部分则携带少部分蒸汽凝液的水雾进入到扩容水箱19,少部分的蒸汽凝液的水雾继续在扩容水箱19的侧壁上凝结并下滑至扩容水箱19的底部形成蒸汽凝液,所述的高压蒸汽的气体部分通过扩容水箱气体出口管22排空,最后,扩容水箱19内的蒸汽凝液通过第二液体回收管23以及第一液体回收管12进入到脱盐水罐1从新作为脱盐水进行使用;气液分离箱7内的蒸汽凝液通过第一液体回收管12进入到脱盐水罐1从新作为脱盐水进行使用。

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了对进入除氧器之前的脱盐水进行预加热进而缩短在除氧器内加热时间,提高了除氧效果,并且充分合理的利用低压蒸汽所携带的热量回收了低压蒸汽内的水蒸气,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产品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管式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管内的温度感应探头13检测的温度应当位于60至75℃,现场人员应当合理调节第一截止阀5的闭合的大小进而控制脱盐水进入管式换热器2的速度,所述的低压蒸汽的压力采用0.5至0.7mpa。

本实用新型是满足于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工作者需要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