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9609发布日期:2021-11-18 11:5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火力发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寒冷地区,电力锅炉水压试验后防冻方案一直是广大电建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电站锅炉在水压试验至吹管前阶段,需要进行防腐保养。在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0℃~0℃),锅炉水压试验后若采取湿保养方法,首先考虑防冻问题。当环境温度低于0℃且系统内有水时,受热面管子特别是炉外管道易发生冻裂现象,因此必须使整个系统水温始终大于0℃。由于锅炉受热面及炉外管道系统范围广、走向复杂,很难通过外部加热方式使系统内所有部位的保养用水温度均保持0℃以上,因此寒冷地区锅炉水压试验后的防冻成为安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包括加热罐、锅炉汽水系统及临时管道,所述加热罐通过管道泵与锅炉汽水系统相连通,所述锅炉汽水系统通过临时管道与加热罐相连通,所述锅炉汽水系统包括主给水管、省煤器、下降管、水冷壁、汽水分离器、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吊挂管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及高温过热器;
6.所述主给水管、省煤器、下降管、水冷壁、汽水分离器、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吊挂管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及高温过热器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高温过热器上配装有pcv阀,所述pcv阀与临时管道相连通,所述临时管道与加热罐的主给水管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加热罐采用位于锅炉钢架40米标高的除氧器,所述加热罐的主给水管上配装有除盐水系统。
9.优选的,所述管道泵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管道泵为互为备用结构,且两组管道泵布置在40米平台上。
10.优选的,所述汽水分离器和顶棚过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
11.优选的,所述临时管道上配装有水流调节阀。
12.优选的,所述加热罐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道。
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端部连通有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与排水槽相连通。
14.优选的,所述加热罐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5.优选的,所述加热罐内部的水位高度为加热罐内部高度的三分之二。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温度可控,水在加热罐中被加热,通过温度计实时监测,可以调节汽水系统进水温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系统内通过循环水加热,始终保持在20℃以上,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8.2、加热全面、无死角,水在汽水系统内流动过程,即为锅炉正常运行时工质流动过程,无论是受热面还是炉外管道,都能建立水循环,保证系统无冷水死角;
19.3、清洁无污染,与传统通过煤炉加热的方法相比,水通过蒸汽加热,无废气、废渣排放,炉膛内保持干燥清洁,空气正常流通,有利于炉内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说明:1、加热罐;2、临时管道;3、主给水管;4、省煤器;5、下降管;6、水冷壁;7、汽水分离器;8、顶棚过热器;9、包墙过热器;10、吊挂管过热器;11、低温过热器;12、屏式过热器;13、高温过热器;14、pcv阀;15、管道泵;16、蒸汽调节阀;17、水流调节阀;18、排气管道;19、落水管;2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以下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5.实施例1
26.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锅炉的防冻系统,包括加热罐1、锅炉汽水系统及临时管道2,加热罐1通过管道泵15与锅炉汽水系统相连通,锅炉汽水系统通过临时管道2与加热罐1相连通,将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管道泵打入系统,使水沿汽水流程流动,沿途释放热量加热锅炉受热面及其炉外管道管道,最后从排放口排出冷水,并回到加热罐内重新加热,加热罐、临时管道、锅炉汽水系统构成了整个热水循环。
27.锅炉汽水系统包括主给水管3、省煤器4、下降管5、水冷壁6、汽水分离器7、顶棚过热器8、包墙过热器9、吊挂管过热器10、低温过热器11、屏式过热器12及高温过热器13;利用管道泵15将加热罐1中热水抽出,通过临时管道2连通到主给水管旁路闸阀前,依次经过主给水
‑‑‑
省煤器
‑‑‑
下降管
‑‑‑
水冷壁
‑‑‑
汽水分离器
‑‑‑
顶棚过热器
‑‑‑
包墙过热器
‑‑‑
吊挂管过热器
‑‑‑
低温过热器
‑‑‑
屏式过热器
‑‑‑
高温过热器,从高温过热器上的pcv阀14顶部排出,再经过临时管道2汇集,送回至加热罐重1新加热,临时管道2与加热罐1的主给水管3相连通。
28.加热罐1采用位于锅炉钢架40米标高的除氧器,加热罐1的主给水管3上配装有除盐水系统,从辅助蒸汽联络母管上引一路临时蒸汽管道,接入四抽来汽管道,进除氧器进行混合加热,管道泵15设置有两组,两组管道泵15为互为备用结构,且两组管道泵15布置在40
米平台上。
29.汽水分离器7和顶棚过热器8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16,临时管道2上配装有水流调节阀17,通过蒸汽调节阀16控制蒸汽流量大小来控制系统内水温,通过水流调节阀17控制回水管道上的截止阀开度来控制回水流量。
30.加热罐1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道18,排气管道18的端部连通有落水管19,落水管与排水槽相连通。加热罐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加热罐1内部的水位高度为加热罐1内部高度的三分之二,由于蒸汽液化带来加热罐1水位升高,通过锅炉放气管道排水,排水集中落水管引至机组排水槽,再送至废水池集中处理。
31.实施例2
32.下面将举例说明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33.该方案在内蒙古大唐托克托项目#10锅炉湿保养中得以应用,循环系统运行正常,效果良好,具体实施如下:
34.1锅炉冬季防护供回水系统策划
35.锅炉冬季防护供回水系统由补水系统、蒸汽加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和冷水回水系统四部分组成。
36.a.补水系统
37.补水系统采用正式系统,水从化水车间经除盐水泵、厂区除盐水管道、厂房除盐水管道母管、#10机组凝结水管道送至除氧器。
38.b.蒸汽加热系统
39.蒸汽来源于四期辅助蒸汽。通过四期至五期辅助蒸汽管道送至#10机组辅汽联箱前,在进辅汽联箱前的蒸汽母管上开孔,接一路φ159无缝钢管,由炉前引至40米层四段抽汽管道,四段抽汽管道与除氧器接通,蒸汽直接送入除氧器喷嘴。临时管道安装一台dn150截止阀,用于控制蒸汽流量。
40.c.热水供应系统
41.除盐水在除氧器中被蒸汽加热,从除氧器底部排污口引出φ219无缝钢管,至位于除氧器固定端的40米标高平台处。平台布置两台立式管道泵,泵选用流量为150t/h,扬程60米,作为供水系统的动力来源。泵出口接φ159管道至位于锅炉40米层固定端的主给水操作台处,从给水电动阀旁路闸阀前,接入给水系统。泵出口设置止回阀及温度计和压力表,用于实时监测出水参数。
42.d.冷水回水系统
43.冷水回水系统共分两个部分。从位于储水罐水侧连通管上的361阀前接管座引出φ108管道,经15米炉前往炉上延伸,至40米后接至除氧器旁;从炉顶pcv阀接管座引出两路φ108管道汇总一路后,从炉前引至40米除氧器旁。两部分汇总成一路,引至除氧器顶部安全阀接口,进入除氧器。
44.2系统调试运行
45.a.补水
46.考虑到蒸汽混合加热的液化水,补水至除氧器的水量达到除氧器水位的2/3即停止。
47.b.加热
48.缓慢开启临时蒸汽管道上的控制阀门,进行暖管,待暖管结束后,开大阀门,进行除盐水的加热。加热过程中定期派人巡视除氧器水位及水的温度,待水温达到70℃时,即可往锅炉系统内注水。
49.c.系统进水
50.打开锅炉所有放空气门,关闭冷水回水管路阀门,开启管道泵入口阀门,首先为水泵注水。待满足启动条件后,开启水泵,缓慢开启泵出口阀门,即开始往系统内注水。此时应打开除盐水补水系统继续向除氧器内补水,并开大蒸汽阀门,保持流动水的水温达到要求。
51.d.循环
52.待整个一次汽系统注满水后,关闭放空气门,使泵出口压力升高至0.55mpa时,缓慢开启冷水回水控制阀门,使泵出口压力维持不变,水循环即开始。此时应停止向除氧器中补充除盐水,并派人巡视水位,防止因大量蒸汽进入引起水位上涨。
53.e.排水
54.随着加热时间延长,系统内水因蒸汽液化会逐渐增加,除氧器水位逐渐升高,此时应打开除氧器排污临时管道,排至废水池处理。
55.实施例3
56.加热水箱可以不采用除氧器,而采用自制临时水箱,同样接蒸汽和除盐水管道,实现相同的功能。
5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