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98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用于调节蒸汽锅炉内水位。

背景技术
中,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由隔膜切断阀、水位自动调节器和汽泵组成,水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阀体内的浮桶和阀体下部与蒸汽锅炉内水箱相通的进水口。隔膜切断阀分别与气泵、进水管道和蒸汽锅炉内水箱相连。当锅炉内水位增加或减少时,使阀体内浮桶上升或下降,从而通过阀体内磁钢位置开关控制气泵开启,高压汽体作用于隔膜切断阀,实现自动供水,其不足在于一是该种装置需配备气泵,成本高,维修工作量大;二是锅炉内水位升降,气泵不断开启,排汽阀不断排汽,影响零部件寿命,故障率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以蒸汽锅炉自产蒸汽为动力,自动供水调节合理的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隔膜切断阀、水位自动调节器和与二者连接的汽管构成。水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置于阀体内的浮桶和阀体下部与蒸汽锅炉内水箱相通的进水口,阀体内有一隔板,分阀体为上下两腔,阀体下腔上部有一与锅炉液面上蒸汽相通的蒸汽进口。隔板上有一汽孔,与阀体上、下腔相通,浮桶上部有一与隔板上汽孔相配合的阀针,浮桶上浮时,阀针可插入汽孔内,靠阀针根部封住汽孔。阀体上腔体上安有排汽阀和与汽管相通的通汽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参见
图1,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由隔膜切断阀1、汽管2和自动供水调节器3组成。自动供水调节器3包括阀体4、浮桶5和隔板6,隔板6分阀体4为上、下腔7、8,浮桶5置于阀体4下腔8内,进水口9与锅炉内水箱相通,蒸汽进口10与锅炉内液位上空腔相通。玻璃管11为水位计。隔板6上有一汽孔12,隔板6下部,浮桶5上部各有一块磁钢13。排汽阀14安在阀体4上与阀体上腔7相通,其上有汽笛15,通汽口16与汽管2连通。
当浮桶5处在最下端位子时,汽孔12打开,排汽阀14关闭,此时压力蒸汽流向为由蒸汽进口10→阀体下腔8→汽孔12→阀体上腔7→通汽口16→汽管2→隔膜切断阀上腔17,这时隔膜18在蒸汽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19弹力使隔膜18变形,带动阀杆20和阀头21下移,则自来水进口22和出口23相通,而出口23与蒸汽锅炉内水箱相通,从而实现通过本装置向锅炉内加水。随着加水进行,阀体下腔8内液位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液位时,浮桶5开始上升,两磁钢吸合,浮桶活塞24关闭了汽孔12,同时阀针25推开排汽阀14,则隔膜切断阀上腔17内压力蒸汽从排汽阀14排出,汽笛15呜笛警示加水结束,与此同时,隔膜18复形,带动阀杆20、阀头21封住进水通道,停止供水。当锅炉内液位随蒸汽产生而渐渐下降时,在磁钢作用下,浮桶5并不马上下落,液位降到一定位子时,浮桶5所受重力与弹簧26弹力之和大于磁力与浮力之和时,浮桶5下落,汽孔12开启,排汽阀14关闭,另一加水循环开始,每次加水结束汽笛15均呜笛以告之。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采用蒸汽锅炉自产蒸汽作动力,取消了气泵,具有造价低,耗能小,维护方便;2.借助磁钢磁力控制供水,减少供水波动,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更好发挥锅炉热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由隔膜切断阀、水位自动调节器和连接二者的汽管组成,水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阀体内的浮桶、阀体下部与锅炉内水箱相通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阀体内有一隔板,分阀体为上下两腔,下腔上部有一与锅炉液面上蒸汽相通的蒸汽进口,隔板上有一与阀体上、下腔相通的汽孔,浮桶上有一与隔板上汽孔相配合的阀针;阀体上安有与阀体上腔相通的排汽阀和与汽管、阀体上腔相通的通汽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桶上部和隔板下部各有一块能相互吸合的磁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汽阀上有一警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自动供水装置,它由隔膜切断阀,水位自动调节器和与前二者连接的汽管组成,水位自动调节器上有一与锅炉液面蒸汽相通的蒸汽进口,蒸汽经汽管作用于隔膜切断阀而打开自来水对锅炉供水。本装置具有造价低,节能,维护方便,发挥蒸汽锅炉热效能之特点。
文档编号F22D5/00GK2208168SQ9423151
公开日1995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4日
发明者梁华军, 兰守庆 申请人:梁华军, 兰守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