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0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热管进行余热回收的空气预热器,尤其是热管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安装的空气预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石化、油田、化工、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流体,而这种热流体又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作为生产、生活用热源,还可用来发电。在所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中,利用热管进行余热回收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回收利用率高、安全方便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重力型热管(以下简称热管)多为垂直安装或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方向进行安装。而热管一般通过支承热管的管板分为二段,一段与热媒相接触,另一段与冷媒相接触,与热媒相接触的热管将热管中的工质加热后汽化,蒸汽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上升到冷凝段,从而使经过其表面的冷媒得到加热,加热后的冷媒即可利用。为了便于重力热管容易启动工作,一般的重力热管均采用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方式进行安装,如果使支撑热管的管板与热管垂直,而且管板与介质流动方向成一定角度,冷热媒的流型呈S型(如图1所示),必然会增加冷、热媒的流动阻力,增加系统能量消耗。而且体积变大,使整个管板的受力增大,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变得十分复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立管板结构的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以解决目前热管进行余热回收的空气预热器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管板7、热管3、壳体2,热管3穿过管板7,位于管板7一侧的热管3与热媒相接触,另一侧与冷媒相接触,热管3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其二端分别支承在相应的壳体2的侧管板13中,其特征是管板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管板7上安装有与热管3数量相等的密封套6,密封套6中开有一个支承热管3的斜孔11,斜孔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热管3的任一端或二端上均套装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与热管3相抵,另一端与壳体2相抵,弹簧9可保证热管3不会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密封套6与热管3固定相连,密封套6套装在管板7上相应的安装孔中,在密封套6的外侧和管板7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2。
更进一步地,弹簧9以套装在热管3位于冷媒中的一端上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管板结构简单,体积小,受力均匀,安装方便,热管的更换方便。
2、冷、热媒的流动阻力小,因而可大幅度降低系统的能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热管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套6与管板7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9与热管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管板7、热管3、壳体2,壳体2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材料,壳体2的上、下开口处均连接有框架4,热流体(热媒)的入口1和冷流体(冷媒)的出口10与下部框架4相连,热流体(热媒)的出口5和冷流体(冷媒)的入口8与上部框架4相连,管板7将热流体(热媒)流动通道与冷流体(冷媒)流动通道相互分隔,热管3穿过管板7,位于管板7一侧的热管3与热流体(热媒)相接触,另一侧与冷流体(冷媒)相接触,热管3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其二端分别支承在相应的壳体2的侧管板13中,管板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管板7上安装有与热管3数量相等的密封套6,每个密封套6中均开有一个支承热管3的斜孔11,斜孔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热管3与冷流体或热流体相接触的一端上套装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与热管3上的压盖相抵,另一端与壳体2管板相抵,弹簧9可保证热管3不会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上述的密封套6与热管3可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相连,密封套6套装在管板7上相应的安装孔中,在密封套6的外侧和管板7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12。密封圈12可保证冷流体(冷媒)和热流体(热媒)不会通过安装孔相通,又便于热管3与密封套6的整体拆卸,以便热管3的更换。
权利要求1.一种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管板(7)、热管(3)、壳体(2),热管(3)穿过管板(7),位于管板(7)一侧的热管(3)与热媒相接触,另一侧与冷媒相接触,热管(3)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其二端分别支承在相应的壳体(2)的侧管板(13)中,其特征是管板(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管板(7)上安装有与热管(3)数量相等的密封套(6),密封套(6)中开有一个支承热管(3)的斜孔(11),斜孔(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热管(3)的任一端或二端上均套装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其特征是密封套(6)与热管(3)固定相连,密封套(6)套装在管板(7)上相应的安装孔中,在密封套(6)的外侧和管板(7)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其特征是弹簧(9)套装在热管(3)位于冷媒或热媒中的一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管板结构的直立式管板小阻力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管板(7)、热管(3)、壳体(2),热管(3)穿过管板(7),位于管板(7)一侧的热管(3)与热媒相接触,另一侧与冷媒相接触,热管(3)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其二端分别支承在相应的壳体(2)的侧管板中(13),其特征是管板(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管板(7)上安装有与热管(3)数量相等的密封套(6),密封套(6)中开有一个支承热管(3)的斜孔(11),斜孔(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热管(3)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热管3的任一端或二端上均套装有弹簧9。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冷、热媒体的流动阻力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8D15/02GK2725830SQ20042007915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郭宏新, 陈军, 刘丰, 李来所, 马明 申请人: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